風險研判報告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風險研判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險研判報告1
一、引言
獨立審計師揭露舞弊財務報表的審計責任是職業(yè)界一個既棘手又長期未決的問題,政策制定者、學術界、政府機構和實務界已爭論幾十年(AICPA,1978)之久。舞弊財務報表嚴重破壞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場的運行機制,是一個重大社會問題。早在1940年美國證券監(jiān)督委員會(SEC)發(fā)表的報告中聲明:“獨立審計師有責任發(fā)現由于串通舞弊或其他形式舞弊而造成的資產和利潤高估。”在1993年3月,公共監(jiān)督委員會(PublicOversightBoard POB)提供的一份題為“站在公眾利益立場”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社會公眾最關注的問題是獨立審計師承擔揭露管理舞弊的責任,而獨立審計師不能滿足公眾的這一要求,且存在較大的差距。
審計的期望差和訴訟危機是引起實務界、學術界高度重視舞弊研究的原因。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國CohenCommission對審計期望差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社會公眾期望獨立審計師在發(fā)現舞弊方面提供的保證程度應大于等于其所犯的非故意錯誤(AICPA,1978)。之后Epstein和Geiger(1994)提供的調查數據也表明這種期望差仍存在著。正如美國審計準則委員會(1997)所指出的,獨立審計師揭露舞弊的工作業(yè)績已成為影響其職業(yè)生涯的重要因素。面對這一挑戰(zhàn),在過去20年里,美國學術界和實務界就如何提高和改進獨立審計師揭露管理舞弊能力,解決因審計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審計期望差,降低舞弊財務報告給獨立審計師職業(yè)帶來的審計風險,已開展了大量的經驗研究,其研究成果是美國獨立審計師協(xié)會(AICPA)曾四次重大修訂舞弊審計準則(SASNo 1SASNo 16SASNo 53SASNo 82SASNo 99)的重要理論依據。本文試圖從履行職業(yè)謹慎、“紅旗”標志的舞弊預警能力、影響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的因素及輔助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的有效工具等方面回顧和總結美國獨立審計師有效揭露舞弊財務報告的研究成果,為未來從事審計舞弊財務報告研究者提供一個研究基礎。
二、公眾監(jiān)督委員會關于履行職業(yè)謹慎概念,提高舞弊審計效果的建議
1998年10月,應美國SEC主席Levittde的要求,POB成立了審計效果研究小組,專門評估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獨立審計是否能有效地為投資者服務。調查研究采取“準同業(yè)復核”(QuasiPeerRe view)方式,最后在檢查和評估審計工作業(yè)績及審計實務界最近趨勢的基礎上,判斷獨立審計師是否站在社會公眾的立場上。2000年,小組向AICPA遞交了一份題為“關于審計效果的報告與建議”的報告。該報告從規(guī)范審計行為、盈余管理和舞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的獨立性、審計職業(yè)的治理結構、國際化及未來展望7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改進意見;并指出學術界及實務界應將審計風險模型(特別是研究審計風險與審計程序的聯系)、舞弊風險因素的評估問題、關注持續(xù)經營問題、運用性程序等4個領域作為重點研究方向;小組還認為美國公認審計準則(GAAS)缺乏“具體的直接針對發(fā)現舞弊的相關審計程序指導”;對獨立審計師如何履行職業(yè)謹慎這一概念也缺乏具體指導。建議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以提高審計舞弊的效果:
。1)審計合伙人和審計小組的其他成員應就被審計單位易生舞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集中討論,討論應主要圍繞被審計單位“會出什么錯?”、“可能會采用何種方式作弊?”兩個方面的問題展開。
。2)在所有審計業(yè)務的外勤階段,實施“法庭式實地調查階段”(forensic-typefieldworkphase)的審計程序,以了解和評估管理層逾越內控的風險。
。3)依據獨立審計師的估計和職業(yè)判斷,對以前年度已審財務報表選擇一些期初賬目余額,運用分析性程序實施再復審。
。4)將實施再復審程序和“法庭式實地調查階段”的審計程序所形成的書面記錄,與審計合伙人簽約時所實施審計程序形成的書面記錄結合起來,作為審計人員評估后續(xù)審計程序和審計結論適當性的重要依據。
三、探索舞弊財務報告預警“紅旗”標志
“紅旗”標志(RedFlag),也稱“舞弊風險因素”(FraudRiskFactors),或“警訊”(WarningSignal),指公司的經營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故意錯報高風險的征兆。“紅旗”標志在一般審計業(yè)務中的作用是增加獨立審計師對管理者產生舞弊動機的職業(yè)關注,提高其對舞弊財務報告風險領域的警覺,為此會計職業(yè)界研究總結出了一大批認為能夠顯示舞弊財務報告的“紅旗”標志。RomneyandAlbrecht(1980)回顧了有關舞弊方面的,擴大和完善了這些“紅旗”標志共87項,但這些“紅旗”標志是否具有舞弊財務報告預警能力并未得到驗證。為此眾多研究者就“紅旗”標志是否具有顯著的舞弊財務報告預警能力開展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其代表性研究成果:
。ㄒ唬┚哂酗@著舞弊財務報告預警信號的“紅旗”標志。
1 31個“紅旗”標志具有顯著的舞弊預警能力。
AlbrechtandRomney(1986)最早開始研究驗證87個“紅旗”標志中究竟有哪些可以用來預測舞弊的發(fā)生與否。研究調查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經單變量測試結果表明有31個“紅旗”標志具有顯著的舞弊預測能力,30個“紅旗”標志不具有舞弊預測能力,26個“紅旗”標志由于樣本量太小而不能對其作出判斷。研究結果與通過數據統(tǒng)計得來的舞弊“紅旗”標志總體一致。
2會計報表的實際值與預測值的偏差是舞弊財務報告顯著的“紅旗”標志。
Calderon和Green(1994)首次利用公開的數據,以分析性程序的為框架,用財務分析師的預測值和報表實際記錄值的差別來測定評估舞弊風險的效果。他們認為財務分析師作為這方面的專家是在綜合了各個渠道所獲得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預測的,而且財務分析師還會不斷地更新他們的預測,因此,預測是比較準確的。所以,會計報表的實際值與預測值的偏差可被認為是舞弊報告的指示器。一般來說,差距越大,越需要擴大詳細測試的范圍。Has sell(1994),Kreutzfeldt(1994)研究也認為管理當局會對財務分析師的預測作出反映。美國SEC主席ArthurLevitte也提出了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為達到所公布的收益的目標和財務分析師所預測的目標的觀點。
3內幕人交易有助于識別舞弊財務報告。
Summers和Sweeney(1998)的研究假設是外界信息有助于提高舞弊評估能力。他們認為,內幕人(即經理人員)為了保護或增加自己的財產,會在舞弊財務報告被發(fā)現或舞弊財務報告帶來負面影響以前進行有益于自己利益的股票交易行為。研究結果表明,在舞弊財務報告發(fā)生的年份,從事“舞弊”的經理會比“非舞弊”經理進行更多的.銷售交易和凈交易(先賣再買),而在購買交易中兩者則不存在差異。
4董事會結構是顯著的舞弊財務報告預警“紅旗”標志,獨立董事比例與舞弊財務報告的發(fā)生率呈負相關。
Beasley(1996)實證研究了舞弊財務報告與公司治理結構之間的相關性。其理論依據是公司治理機制(例如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是基于解決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帶來的經濟利益的分歧。根據該理論推測:擁有更多獨立董事和舞弊財務報告的發(fā)生率存在著負相關。研究結果支持了董事會結構是舞弊財務報告顯著的“紅旗”標志這一論點,外界董事的比例、獨立董事的比例和“灰色”董事的比例和舞弊財務報告呈負相關。
(二)三類舞弊財務報告的“紅旗”標志,驗證各個“紅旗”標志重要性程度及預警能力。
1988年,美國獨立審計準則(SASNO 53)要求獨立審計師在審計計劃階段,就應對那些會導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以及異常的風險進行評估。為研究確定究竟有哪些舞弊“紅旗”標志有助于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Loebbecke,Eining,Willingham(1989)(以下稱為LEW)對有舞弊審計經驗的獨立審計師進行調查。該研究假設前提是:評估舞弊風險不同于評估差錯和貪污的風險;指出舞弊風險是非常規(guī)的,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時,需要運用知識、經驗和推理能力,是“一項多屬性,高水平職業(yè)判斷”的工作。還提出了一種用以提高獨立審計師認知舞弊過程的“邏輯”模型。該模型將“紅旗”標志分成三類:1增加舞弊風險的“紅旗”標志(如:薄弱的內部控制);2導致管理層產生舞弊動機的“紅旗”標志(如:財務壓力);3相關職位上的管理者個人對舞弊的態(tài)度(如:個人道德標準)。LEW測試后得出的結論是:
。1)舞弊被獨立審計師發(fā)現的概率顯得非常低。
。2)通過“紅旗”標志在舞弊案例中的發(fā)生次數來確定舞弊“紅旗”標志的強度,發(fā)現1/4的舞弊案例是在獨立審計師首次承接審計業(yè)務時發(fā)現的。
(3)上市公司比一般的公司更容易出現舞弊。這個結論與10年前精算專家(SchultzandGus tavson,1978)所提出的觀點一致。
。4)有些特殊行業(yè)相對于其他行業(yè)來說更易發(fā)生舞弊案件。研究結果舞弊發(fā)生率最高的是機構,其次是制造業(yè)、高行業(yè)和商業(yè)。
。5)主要舞弊手段包括:高估資產(57. 7%)、漏記有關交易(31. 1%)、高估收入(29. 1%)、或有事項作出錯誤的會計判斷(24. 5%)、誤記費用(21. 4%)、披露不充分或虛假披露(20 .1%)。該研究的主要局限:盡管LEW做了一些較為深入的研究,如:增加了樣本范圍,引用了“邏輯”模型,擴展了所提出的問題及參與者,但是在他們的研究中沒有包括無舞弊樣本,這樣就不能檢驗各項舞弊“紅旗”標志的預測力(強度)。由于研究樣本中的部分舞弊案例已經間隔較長的時間,參與者的回憶也就限制了LEW研究的有效性。LEW還遇到了成熟效應(maturationeffect)問題。
Belletal.(1991)(以下稱BSW)擴展了LEW的研究,研究樣本包括了無舞弊樣本。BSW對每一個舞弊“紅旗”標志采用了單變量測試,并提供了一種可用來全面評估舞弊風險可能性的整體模型,包括情況、動機、態(tài)度。但是LEW研究中的其他兩個值得關注的回憶以及成熟性(maturation)的局限性④仍存在于該研究之中。
Bell和Carcello(2000)和Hansen,Mcdonald采用了Bell的數據也調查研究舞弊“紅旗”標志的預警能力,但兩項研究得出的結果不一致,而且是矛盾的。因此審計準則委員會認為要想將所有的數據融入到單一的整體模型中是困難的,為此如何綜合分配各個“紅旗”標志的權重,在SASNO.82中未提供更多的具體指導。
四、影響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的因素
Nieschwietzetal(2000)研究認為: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如何發(fā)現舞弊是一個帶有經驗性的研究課題。獨立審計師對舞弊風險評估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審計實施的程序及合理保證揭露舞弊財務報告的程度。隨著美國SASNO 53的頒布,眾多研究者研究了在無輔助條件下,獨立審計師利用舞弊線索評估舞弊風險的經驗。主要研究成果及發(fā)現:
(一)“稀釋效應”(DilutionEffect)削弱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的能力。
1 “稀釋效應”使獨立審計師對舞弊線索失去敏感性,增加其不能正確評估舞弊風險的概率。
Hackenbrack(1992)對于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的非診斷信息的效果進行了調查研究。該研究的基礎是依據心中的“稀釋效應”現象判斷預測的,他預測同時采用“紅旗”標志和不相關信息作為審計證據的獨立審計師和那些只采用“紅旗”標志的獨立審計師,他們所執(zhí)行的審計程序是不同的。為支持該預測,他進行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同時提供非診斷信息和“紅旗”標志會使獨立審計師喪失對“紅旗”標志的敏感性。非診斷信息越突出,“稀釋效應”就越明顯。
Waller和Zimbelman(2000)在分析獨立審計師評估固有風險時,發(fā)現由于獨立審計師采用了過多的低診斷性線索從而減弱了那些更具有診斷性線索的作用,導致獨立審計師評估固有風險的正確性較低,驗證了由于非相關線索和低診斷性線索帶來的“稀釋效應”的影響。
2會計責任使獨立審計師對舞弊風險評估顯得更保守,可以提高審計效果。
Hoffman和Patton(1997)也將心理學中“稀釋效應”(當決策者需要對上級負責時,“稀釋效應”將更明顯)引入到研究中,從而拓展了Hackenbrack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負責任”的獨立審計師在判斷舞弊風險方面比“不負責任”的獨立審計師顯得保守!跋♂屝睍躬毩徲嫀煂ξ璞拙索失去敏感性,會計責任使獨立審計師對舞弊風險評估顯得更保守,從而可以提高審計效果。
Hackenbracketal.(1997)總結到:獨立審計師關注診斷性線索而不再關注非診斷性線索的決策支持(輔助)系統(tǒng)可以減少“稀釋效應”的影響。
3清晰要求評估舞弊風險會導致獨立審計師偏離審計計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舞弊線索。
Zimbelman(1997)認為SASNo 82清晰要求評估舞弊風險會導致獨立審計師偏離審計計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舞弊線索。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開發(fā)了一項軟件記錄108名獨立審計師研讀舞弊線索和其他非舞弊因素線索的時間;并同時調查了獨立審計師遵循舞弊線索所持的態(tài)度、如何評估舞弊與差錯兩種不同的固有風險以及有關SASNo 82中非診斷線索造成的“稀釋效應”影響。通過控制線索的類型以及閱讀比率,他發(fā)現實施SASNo 82后,增加了獨立審計師研讀舞弊線索的時間,使在風險評估時更關注相關的舞弊線索,減少“稀釋效應”。提出需要深入探尋其他可以增加獨立審計師對于舞弊風險敏感性并集中關注有用線索的審計結構。
。ǘ┆毩徲嫀煂徲嫴煌(guī)模客戶及豐富的工作經驗,將會其評估舞弊風險的正確性。
考慮到舞弊的低發(fā)生率,獨立審計師利用其以往經驗來評估舞弊風險的是值得懷疑的(Loebbeckeetal.1989)。Hackenbrack(1993)檢驗了獨立審計師審計不同客戶的經驗對審計風險評估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工作經驗的獨立審計師對于舞弊線索的有效性不能取得共識;具有審計不同規(guī)模客戶經驗的獨立審計師對“紅旗”標志存在不同的理解。最近Knapps(2001)開展的一項表明,運用性程序評估舞弊風險時,經驗豐富的審計經理比高級審計師更為有效。該項研究對審計工作的派遣及實施將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說明當審計師已經正確地評估了舞弊風險,并且安排了更多富有經驗的審計人員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的情況下,結果往往取決于審計師是否正確實施了審計程序。
(三)獨立審計師的職業(yè)警覺、道德標準及推理能力,影響獨立審計師發(fā)現舞弊行為的能力。
Ponemon(1993)認為道德標準高及推理能力越強的獨立審計師就越能判斷確定管理人員參與舞弊的傾向。他在進行實驗后發(fā)現獨立審計師的道德標準、推理能力與他們判斷管理人員的正直性呈正相關。Deshmukhetal(1998)研究得出改變獨立審計師的職業(yè)警覺程度(如持職業(yè)懷疑論),會提高獨立審計師發(fā)現舞弊行為的能力
五、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輔助工具有效性研究
獨立審計師在評估舞弊風險時,面對兩大挑戰(zhàn):缺乏舞弊審計經驗;難以確定各個“紅旗”標志適當的權重。為解決這兩大難題,人們研究了許多輔助獨立審計師在評估舞弊風險時的工具。
。ㄒ唬┪璞罪L險調查問卷并不可靠。
Pincus(1989)是第一個對評估舞弊風險輔助工具的效果進行測試的。研究比較測試了采用舞弊風險調查問卷的獨立審計師和不采用舞弊風險調查問卷的結果,結果表明,采用調查問卷的獨立審計師雖然可以收集更廣泛的數據,但并沒有比不采用調查問卷的獨立審計師評估舞弊風險更可靠。這些發(fā)現和Dawes(1979)提出的人們很難對來自不同渠道且存在矛盾的信息進行的觀點相一致;也和“稀釋效應”的研究結論相符,因運用調查列表法獲得的一系列信息實質上削弱有效信息的作用。
。ǘ┎捎媚P团袛辔璞罪L險與事實更相符。
很多研究將利用模型評估舞弊風險和無輔助條件下評估舞弊風險系統(tǒng)進行比較分析,一個共同的發(fā)現是當存在舞弊時,模型在判斷舞弊時更精確;然而當舞弊不存在時,模型法更容易顯示舞弊的信號。比如在存在舞弊的案例中,Belletal.(1991)模型對86%的案例評估為高風險或很高風險,對剩下14%的案例評估為中等風險、低風險或非常低風險。當獨立審計師不采用輔助系統(tǒng)評估這些案例時,35%的案例被評估為高風險或很高風險,36%的案例被評估為中等風險,29%的案例被評估為低風險或非常低風險。Boatsmanetal.(1997)也發(fā)現了類似的結果,Hansen等人研究也得出與不采用輔助系統(tǒng)的獨立審計師相比,采用模型判斷舞弊與事實更相符。
(三)依靠決策支持系統(tǒng)評估舞弊風險最有效,但因承擔兩類責任導致獨立審計師不愿意依靠決策支持系統(tǒng)評估舞弊風險。
GreenandChoi(1997)研究發(fā)現審計師通過使用神經系統(tǒng)對舞弊行為分類的模式,將大大改善獨立審計師發(fā)現舞弊行為的能力;該模式幾乎不會將不存在舞弊行為的情況錯分在存在舞弊行為的類別中,從而向審計師發(fā)出錯誤信號而實施額外的審計測試。Hackenbrack(1993),Sheltonetal(2001)研究發(fā)現即便存在特定的舞弊風險因素,但審計人員在判斷和評估審計風險時仍存在差異;Einingetal.(1997)研究認為邏輯模型和專家系統(tǒng),是較為精確的審計決策模型,將有助于審計人員識別管理舞弊風險。
雖然在機械輔助下評估舞弊風險顯得更有效,但研究指出獨立審計師可能不太愿意依靠決策支持系統(tǒng)評估舞弊風險。Arkesetal.(1986)發(fā)現使用者一般不愿依賴決策支持系統(tǒng)評估舞弊風險。特別是當獨立審計師的專業(yè)技能及表現欲增加時,這種不情愿就越明顯。在舞弊決策支持系統(tǒng)中,有兩個因素(決策結果和決策支持系統(tǒng)所涉及的技術特點)引起了這種不情愿。Boatsmanetal.(1997)調查了在不依賴舞弊風險決策支持系統(tǒng)情況下決策結果的效果,認為主要原因:1存在舞弊而未發(fā)現所引起的后果的可能性;2過分審計的后果(即,在不存在舞弊時還繼續(xù)尋找舞弊的跡象);3不正確的忽視輔助系統(tǒng)的后果;4進行追加審計的成本。研究結果正如Arkesetal.(1986)所預測的,隨著獨立審計師對其判斷的自信心上升,他們就越來越不愿意依賴決策支持系統(tǒng)。
Suttonetal.(1998)聯系審計環(huán)境對這些后果進行了討論,認為不愿采用輔助系統(tǒng)的原因之一是輔助系統(tǒng)產生的錯誤高于肯定的舞弊風險的信號;原因之二是采用決策支持系統(tǒng)來評估舞弊風險可能導致的訴訟后果。他們列出了采用輔助系統(tǒng)而會導致的兩類責任:第一類責任是由于模型顯示了錯誤的信號,或人們錯誤地模型從而使決策支持系統(tǒng)不能得到正確的判斷所引起的責任;第二類責任是使用決策支持系統(tǒng)可發(fā)現未采用決策支持系統(tǒng)時所發(fā)生的報表錯報,在這種情形下,有決策支持系統(tǒng),但獨立審計師卻不采納,就會被認為存在疏忽,若某些師事務所沒有決策支持系統(tǒng)而不能應用決策支持系統(tǒng)評估舞弊風險時,就不會被認為存在疏忽。
六、對我國的啟迪
1認真總結和歸納我國具有豐富審計舞弊經驗的獨立審計師對舞弊“紅旗”標志的認識,研究和探索識別我國上市公司舞弊財務報告重要“紅旗”標志,以幫助我國獨立審計師提高發(fā)現和揭露管理舞弊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有效提高獨立審計師揭露舞弊財務報告的能力,中注協(xié)于2002年了《審計技術提示第1號———財務欺詐風險》,以提醒獨立審計師關注九大類54個財務欺詐風險因素。在我國究竟哪些財務欺詐風險因素具有顯著預警能力,急需有豐富經驗的獨立審計師調查研究和認真總結。我們認為會計職業(yè)界和審計界應該在借鑒美國獨立審計師“紅旗”標志的經驗研究成果及實證研究方法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我國有豐富經驗的獨立審計師對舞弊財務報告“紅旗”標志的認識;特別是要歸納出在發(fā)生的典型舞弊財務報告案例的,研究和探索識別我國上市公司舞弊財務報告重要“紅旗”標志。
2的舞弊審計準則是獨立審計師履行舞弊審計責任依據和標準,改進和完善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為獨立審計師發(fā)現和揭露舞弊財務報告提供較為詳細的指南是當務之急。
為指導和幫助獨立審計師突出重點、理清思路,發(fā)現和揭露舞弊財務報告,美國獨立審計準則為獨立審計師提供了超過40多個需要關注的舞弊“紅旗”標志,雖然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錯誤與舞弊》第6條對獨立審計師舞弊審計責任做了規(guī)定:“獨立審計師應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充分考慮審計風險,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以合理確定能夠發(fā)現會計報表嚴重失實的錯誤及舞弊”。中注協(xié)也了《審計技術提示第1號———財務欺詐風險》,以提醒獨立審計師關注財務欺詐風險因素,但審計技術提示不屬于獨立審計師的執(zhí)業(yè)準則、規(guī)則范疇,獨立審計師如何發(fā)現和揭露舞弊財務報告缺乏較為詳細的指南,對獨立審計師如何履行職業(yè)謹慎概念也缺乏具體指導。改進和完善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為獨立審計師發(fā)現和揭露舞弊財務報告提供較為詳細的指南,是會計職業(yè)界當前面臨和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項任務。
風險研判報告2
一、基本情況
佳木斯市區(qū)現有7家燃氣企業(yè),天然氣門站兩座,液化石油氣儲配站三座,液化石油氣加氣站5座,天然氣加氣站四座在用(另有兩座歇業(yè)),F有天然氣管線總長度815公里,居民用戶250025戶,工商服用戶2957戶,現有天然氣管線總長度815公里,居民用戶250025戶,工商服用戶2957戶
二、安全風險分析
燃氣行業(yè)安全風險主要有三個方面:
1、燃氣場站設施安全運行風險。主要由于燃氣設施失查、失修、失測,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站內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引發(fā)。
2、燃氣管道泄漏風險。主要由于管道腐蝕、老化,存在質量缺陷,外力破壞等因素引發(fā)。
3、燃氣用戶安全使用風險。主要由于燃氣用戶燃氣具不符合國家標準,膠管質量不合格,膠管連接不緊密,未按安全規(guī)定程序操作,私自改動燃氣設施,報警器和切斷閥缺失或失效等因素引發(fā)。
三、事故防范對策措施及應急處置
為切實做好國慶期間燃氣行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督促落實各燃氣企業(yè)落實安全主體責任,針對國慶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監(jiān)管,各燃氣企業(yè)要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臺賬,對可能存在安全生產隱患進行逐項排查、逐項整治,不放過一個隱患;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消除各類不安全因素和風險,并制定有效的`應急處理措施,防范杜絕各類事故發(fā)生。現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1、進一步強化燃氣場站安全管理工作,節(jié)前開展一次全面安全生產大檢查(已完成),節(jié)日期間再進行一輪安全檢查,確保燃氣場站國慶節(jié)期間不發(fā)生任何問題。
2、監(jiān)督督促管道燃氣企業(yè)認真做好燃氣管線巡檢、巡查工作,每日一次全覆蓋巡檢到位,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風險研判報告3
一、總體研判
根據我縣氣候、環(huán)境、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和相關行業(yè)領域風險研判的情況,20xx年第四季度安全生產工作主要風險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油氣勘探開發(fā)、消防、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等行業(yè)領域。
二、重點行業(yè)領域突出風險及防范措施建議
。ㄒ唬┑缆方煌ǚ矫
突出風險:
1、歲末年初,旅游出行、能源運輸、物流運輸集中,個體化出行(私家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明顯增多,交通運輸任務活躍,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流量明顯加大。
2、小客車、大客車、大貨車、危險化學品運輸車穿插混,酒后駕駛、超速超員超限等違法行為導致的交通風險上升;加之霧霾低溫天氣,容易出現疲勞駕駛,發(fā)生群死群傷的風險增大。
3、進入秋冬季,低溫寒潮、雨雪冰凍易導致路面濕滑、產生暗冰,霧霾、突發(fā)霧團易導致能見度降低,給水陸交通行業(yè)(領域)安全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公路拋灑物、路側樹木倒伏、路面坑槽;交通標志指示缺失,路面標線不清,極易引發(fā)交通運輸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建議:
1、交警部門要積極主動對接協(xié)調,結合交通、旅游、氣象、住建、農業(yè)農村、高速公路營運公司以及教育等部門相關數據,針對低溫冰雪等惡劣天氣和群眾集會活動以及旅游景區(qū)景點等特點和實際,對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綜合、全面分析研判,研究部署具有針對性、切實有效的事故預防工作措施并組織實施,切實做好交通事故預防工作。
2、加強對重點路段的動態(tài)監(jiān)管和巡查,強化事故易發(fā)、多發(fā)路段、危險路段的梳理排查,及時清除道路安全隱患。提前安排值班備勤警力在重要路口、關鍵卡點、事故多發(fā)路段,確保第一時間快速有效處置警情,全力保障道路安全暢通。
3、要加強道路安全法律廣泛宣傳,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道路交通安全常識知曉率,增強主動防范意識,共同監(jiān)督保安全。
。ǘ┙ㄖ┕し矫
突出風險:
1、進入第四季度,建設工程在年底大多已進入主體結構封頂、地面各種管線敷設和室內裝飾裝修階段,建筑施工現場高處作業(yè)、溝槽開挖量增大,腳手架、建筑塔吊、物料提升機拆卸作業(yè)將增多,發(fā)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坍塌事故的概率加大,建筑施工領域生產安全事故呈現高發(fā)趨勢。
2、受疫情影響,一些工程建設項目由于前期開工不足,可能存在搶工期、趕進度,容易發(fā)生工人防護不到位,違章違規(guī)操作引起的生產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建議:
1、建設主管部門要督促建設、監(jiān)理、施工單位加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加強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落實好施工保護。
2、加強特種機械安全管理,強化對塔吊等大型機械設備基礎固定狀況和各種安全裝置靈敏程度的檢查,在冰雪、霜凍等極端惡劣的天氣期間,制定完善的塔吊應急加固預案,嚴格落實塔吊防碰撞措施。嚴禁機械設備帶病運轉,嚴禁操作人員無證上崗和超重吊裝等違章作業(yè)。
3、加強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各建筑施工企業(yè)要加強建筑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自查自糾,確保建設工程與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可燃材料堆場之間的防火間距符合要求。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編制施工現場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及時定期消防安全應急演練。
。ㄈ┪kU化學品方面
突出風險:
1、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易造成管道凍裂、凍凝,易引發(fā)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火災等事故。加之冬季生產作業(yè)場所門窗關閉通風不良,泄漏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氣體在廠房內聚集,發(fā)生爆炸、火災和群體中毒事故的風險加大。
2、年終歲尾,企業(yè)完任務、搶效益現象突出,頻繁開停車,員工容易疲勞作業(yè),“三違”現象增加,境內高速、國省干道交通流量增大,引發(fā)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風險加大。
3、危險化學品點多面廣,銷售超標違禁產品或非法產品、超量儲存和超范圍儲存等違規(guī)行為存在較大風險。
防范措施建議:
1、要結合近期開展的安全生產“排險除患”集中整治工作,督促企業(yè)做好安全隱患自查自改自報工作。
2、要認真開展安全生產“鑄安2020”監(jiān)管執(zhí)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等違法行為。
3、根據危險化學品目錄,結合我縣實際,重點加強硫化氫、甲醇、乙炔等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和廢氣處置全過程管控。
。ㄋ模┓敲旱V山方面
突出風險:
進入秋冬季,企業(yè)非法違法違規(guī)生產運輸和建設行為可能反彈,高處墜落、邊坡失穩(wěn)、坍塌與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以及中毒風險加大。
防范措施建議:
1、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縣級相關部門要督促指導轄區(qū)非煤礦山企業(yè)開展切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以落實安全設施設計,防邊坡垮塌為重點,加強礦山邊坡、爆破作業(yè)安全管理,嚴格執(zhí)行大霧、雨雪冰凍等惡劣氣候下停止施工作業(yè)相關規(guī)定,全面落實事故預防措施。
2、強化應急值守,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巡查制度,完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儲備,確保及時發(fā)現險情、及時處置、及時報告。
(五)煙花爆竹方面
突出風險:
歲末年初歷來是煙花爆竹生產經營旺季,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將出現井噴式增長,不確定安全風險劇增。
防范措施建議:
1、嚴格落實煙花爆竹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做好防雷防靜電設施的檢測維護和安全生產值班值守。
2、加強監(jiān)督檢查,嚴禁煙花爆竹企業(yè)非法違法生產、運輸、儲存、銷售行為。強化煙花爆竹經營許可管理,堅決打擊異地經營、下店上宅、前店后宅、超量儲存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3、督促企業(yè)加強應急疏散演練,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4、全面落實煙花爆竹城市建成區(qū)禁放管控措施,強化節(jié)假日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環(huán)節(jié)的安全管理,嚴防發(fā)生火災和爆炸事故。
。┫婪矫
突出風險:
1、秋冬季節(jié),居民用火用電用氣進入高峰期,極易引發(fā)火災事故。城市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城鄉(xiāng)結合部等重點部位火災隱患仍需重點關注。特別是一些高層建筑、賓館、飯店、娛樂場所、老舊小區(qū)等場所人員密度大,空間復雜,疏散困難,一旦發(fā)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傷。
2、部分高層建筑設備設施老化,維護不到位,特別是老舊高層建筑缺少排煙設施、耐火等級低,火災隱患較多。
防范措施建議:
1、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工業(yè)園區(qū)、有關單位(部門)要突出城市綜合體及石油化工企業(yè)等火災高危單位、高層建筑、地下建筑、社會福利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yè)、“三合一”、“多合一”“九小”場所等重點防控對象。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和消除火災隱患,重點排查整治消防設施損壞、消防通道堵塞、違規(guī)用火用電、電動自行車違規(guī)停放和充電等風險隱患。
2、嚴格執(zhí)法檢查?h消防救援大隊牽頭根據自身自查自改和公開承諾情況,強化執(zhí)法檢查,發(fā)現企業(yè)在自查、排查中弄虛作假或存在突出風險隱患的,要堅決從重懲處,對于重大火災隱患要堅決掛牌一批、公告一批、曝光一批、處理一批。
。ㄆ撸┨胤N設備方面
突出風險:
1、前期受疫情影響,電梯、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施等各種特種設備長期閑置,安全狀況有所下降。
2、受寒冷雨雪等極端天氣的影響,鍋爐、盛裝危險品壓力容器、露天作業(yè)起重機械、露天運行電梯等特種設備易發(fā)生失穩(wěn)、故障,引發(fā)群死群傷事故。
防范措施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由市場監(jiān)管局牽頭,多措并舉開展好特種設備安全知識進校園、電梯安全使用常識進社區(qū)、安全管理知識進企業(yè)等活動,培養(yǎng)全民特種設備安全意識,形成自覺遵守、共同維護、廣泛參與、社會監(jiān)督的良好氛圍。
2、開展專項檢查,持續(xù)以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為重點的安全檢查,對達不到安全要求的,要堅決采取封閉、禁用和停止運營等措施。以氣瓶充裝和車站等公眾聚集場所為重點,嚴厲打擊非法充裝和違法違規(guī)使用特種設備行為。
3、健全隱患預防機制。督促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預防機制,不斷完善特種設備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確保特種設備領域安全。
。ò耍╇娏Ψ矫
突出風險:
1、四季度是集中推進各項工作、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攻堅期,各項生產任務繁重,也是電力安全的`高風險期,受極端天氣影響,易造成大面積停電,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2、林區(qū)高壓輸電線路因極端天氣易引發(fā)森林火災。
防范措施建議:
1、由縣經濟科技信息化局牽頭,供電公司具體負責提前組織部署迎峰度冬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加強日常線路巡視檢查,強化基礎管理。加強防大風、防雨雪冰凍等季節(jié)性措施。
2、抓好輸電線路設備運行維護,加強隱患排查整改。供電公司要認真分析輸電線路運行工況、梳理工作思路,積極科學整改問題隱患,確保正常健康運行。
3、加強電力設施安全宣傳,開展好災應急演練。
。ň牛┯蜌饪碧椒矫
突出風險:
隨著寒潮來臨,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易造成管道凍裂、凍凝,引發(fā)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火災等事故,加之冬季生產作業(yè)場所門窗關閉通風不良,泄漏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氣體在廠房內場所聚集,發(fā)生爆炸、火災和群體中毒事故的風險加大。
防范措施建議:
1、以防井噴和硫化氫中毒事故為重點,縣應急管理局、縣經科信局分別牽頭,加強石油天然氣開采作業(yè)和輸送管道安全管理,強化責任落實。
2、有關鄉(xiāng)鎮(zhèn)(街道)要加強轄區(qū)內油氣開采作業(yè)單位應急聯動,有效提升應急響應速度和能力。
3、加強對影響油氣開采集輸管網安全運行的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嚴防管線泄漏引發(fā)燃爆和硫化氫中毒事故。
。ㄊ┯邢蘅臻g方面
突出風險:
低溫、霧霾造成城市污水管道、發(fā)酵池、垃圾站、凍庫、儲藏室、反應釜等有限空間內,有毒有害氣體、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和沉積物濃度值增大,易引發(fā)作業(yè)人員中毒、窒息、燃爆和溺水等事故。
防范措施建議:
1、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工業(yè)園區(qū)、縣經科信局、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等有關部門督促企業(yè)對有限空間進行風險辨識督促企業(yè)對有限空間進行風險辨識,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制定防范措施,完善應急預案,有效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2、督促存在有限空間的單位履行企業(yè)主體責任,定期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完善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管理、現場管理、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規(guī)章制度。
(十一)森林火災方面
突出風險:
由于前期雨量充沛,林區(qū)植被生長茂盛,隨著秋冬季節(jié)的到來,遇到低溫、霜凍天氣,大量草木枯死,林內集聚大量干燥可燃物,祭祖用火、農事用火突出,加之一些地方施工用火不安全,是引發(fā)森林火災的重要隱患,也是造成山火進城、進村、進工廠,威脅文物古跡、寺廟等建筑安全。
防范措施建議:
1、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縣領導包鄉(xiāng)鎮(zhèn)(街道)、鄉(xiāng)鎮(zhèn)(街道)領導包村、村干部包點、護林員包小班、林權權利人和經營單位包山頭地塊五級責任制,緊盯國有林場、城鄉(xiāng)結合部等重點區(qū)域,加強對小孩、老人以及癡呆傻等特殊人群的管控,嚴防野外違規(guī)用火進一步加強巡山設卡力度,做好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對發(fā)現的問題要立即整改到位,切實消除火災隱患。
2、各級各部門要制定完善森林防火專項應急預案,認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備齊森林防滅火物資,確保發(fā)生火情第一時間快速響應、妥善處置。
。ㄊ┓罏臏p災方面
突出風險:
第四季度可能出現階段性干旱、霧霾、冷空氣大風和強降溫等極端氣候引發(fā)的災害風險增大。
防范措施建議:
【風險研判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園安全風險研判分析報告08-28
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研判報告(精選15篇)01-10
鄉(xiāng)鎮(zhèn)安全生產風險研判報告范文(精選7篇)08-19
政治生態(tài)研判情況報告05-06
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報告10-08
鄉(xiāng)鎮(zhèn)意識形態(tài)研判報告06-01
師德師風研判簡報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