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報告

西北考察報告

時間:2022-10-11 05:49:18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西北考察報告

  篇一:西北考察報告

  一·考察目的

西北考察報告

  中國美術源遠流長,歷代美術遺產十分豐富,通過對我國典型的文化藝術遺址、遺跡和博物院、博物館或某一地區(qū)、某一民族進行實地考察,能更深入、更具體地了解中國古代美術的整體面貌和發(fā)展脈絡,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 ·考察地點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大明宮遺址。天水麥積山石窟、夏河拉卜楞寺。

  三·考察過程

  1.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大明宮遺址)

  剛出火車站的瞬間,看到了西安的明故城墻,中國境內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而它的發(fā)現(xiàn)本身就是20世紀中國最壯觀的考古成就。它們充分表現(xiàn)了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出自大詩人李白筆下,它謳歌了秦始皇的輝煌業(yè)績,描述了營造驪山墓工程的浩大氣勢。的確,陵園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shù)之多、持續(xù)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園東側1500米處。1974年春被當?shù)卮蚓霓r民發(fā)現(xiàn)。由此埋葬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兵馬俑坑現(xiàn)已發(fā)掘3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還有4萬多件青銅兵器?觾鹊奶账芩囆g作品是仿制的秦宿衛(wèi)軍。近萬個或手執(zhí)弓、箭、弩,或手持青銅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的陶質衛(wèi)士,分別組成了步、弩、車、騎四個兵種。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fā)現(xiàn)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zhàn)車百乘以及數(shù)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zhàn)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zhàn)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zhàn)車1輛,陶馬4匹,是統(tǒng)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制、作戰(zhàn)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秦俑的寫實手法作為中國雕塑史上的承前啟后藝術為世界矚目。 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內,是中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的國家級博物館,占地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56萬平方米,館藏文物37.5萬件,屬國寶級18件,一級品近800件;其中青銅器、金銀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國內僅有的唐墓壁畫400多幅。我們從古代的建筑、書畫、歌舞、手工業(yè)、農牧業(yè)等多種角度上,感受了中國古代史前的藝術形式與內容,使我們充分體會到了古人的先進科學技術、聰明與才智,有些方面現(xiàn)代文明的人類都自愧不如,至今都趕超不上,甚至是現(xiàn)代的科學知識都無法解釋。博物館建筑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筑群組成。館舍布局呈“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

  西安市南城墻魁星樓下的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這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它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原為保存唐開元年間鐫刻的《十三經》、《石臺孝經》而建,后經歷代收集,規(guī)模逐漸擴大,清始稱“碑林”。幾經易名,1992年正式定名為西安碑林博物館。該館是在西安孔廟舊址上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

  進入西安碑林大門,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兩層飛檐的亭子,里面豎立著著名的《石臺孝經》。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層石臺上!缎⒔洝肥切麚P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歷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加注,并用隸書行文。

  西安碑林不僅是東方石質歷史文化的寶庫,更重要的是書法藝術的寶庫,享有“書法藝術故鄉(xiāng)”的美譽,令海外人士向往。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嶧山刻石,原碑為秦國丞相李斯所書。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隸書寫的,這是全國漢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碑刻,為漢碑中的精品。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與其父歐陽詢的《皇甫誕碑》很相近,結構嚴謹,書法險勁,是值得珍視的書法名碑;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多寶塔感應碑》等,氣勢雄渾,蒼勁有力,是標準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筆力遒美瘦挺,勁如削竹,結構峻整,神足韻勝,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和尚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則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奔放,流利灑脫,為世所珍。此外,宋起佶的《大觀圣作之碑》(瘦金體)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閣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唐大明宮遺址位于西安市北郊龍首原上,在唐代是長安城三大內之一。從高宗時起,唐朝歷任帝王多在此聽政,是二百余年間唐代的政令中樞所在。大明宮平面略呈梯形,面積約

  3.2平方公里。始建于公元634年,建設初衷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為其父李淵修建的避暑行宮,但由于李淵的溘然長逝而被迫停工。公元663年,唐高宗李治下令將其擴建,大明宮不在只是一座離宮別殿,而是作為大唐帝國威嚴象征的正式皇宮出現(xiàn),是唐王朝最為顯赫壯麗的建筑群。而后兩次易名,到神龍元年(705年)大明宮的名稱才固定下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把大明宮更名為“蓬萊宮”,并在此聽政。后來大明宮屢遭兵火的破壞,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大明宮被大火焚毀。

  2.天水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又稱麥積崖,五代天水人王仁裕撰寫的《玉堂閑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這當然有些夸張,但形象地說明了麥積山得名的緣由。它位于秦嶺西段的北麓,周圍群峰環(huán)抱,麥積一秀崛起。

  麥積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巖,其山勢陡然起獨峰,最初有許多天然之巖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這里松檜陰森,橫云飛渡,煙霧團繞,碧水長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石龕千室”,薈萃著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個洞窟里。全部窟龕開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東、西兩崖。東崖

  現(xiàn)存54個洞窟,西崖現(xiàn)存140個洞窟。共計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畫一千三百余平方米。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么,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xiàn)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tǒng)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fā)展和演變過程。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墻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墻面的圓塑,粘貼在墻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shù)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巖,其山勢陡然、獨峰聳立,最初有許多天然巖洞,F(xiàn)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由于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巖,石質結構松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于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tài),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愿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xiàn)出漢民族的特點。

  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于絢麗的壁畫,云崗、龍門著名于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于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贊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3.拉卜楞寺 從蘭州乘車到夏河的路上氣溫和景物明顯感覺都與之前有很明顯的區(qū)別。氣溫逐漸降低,在汽車內都感覺有點冷。從車窗向外看一片一片的平原,即使有山也是很陡很低的山,不是還能看到羊群在悠閑的吃草。

  第二天我們就來到了我們主要參觀的地方——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

  全寺共有六大經堂,最大的是聞思學院經堂,又稱大經堂,是“磋欽措兌”會議的場所,為全寺之中樞。一世嘉木樣初建時,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樣擴建為140根柱子,可容納3000僧人誦經。1946年,五世嘉木樣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經堂成為有前殿樓、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數(shù)百間房屋,占地10余畝的全寺最宏偉的建筑。[3-5]

  前殿樓為大屋頂式建筑,頂脊有寶瓶、法輪等飾物,樓上供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之像,樓上前廊設有嘉木樣大師、四大賽赤、八大堪布等活佛們每年正月和七月法會觀會時的坐席,樓下前廊為本院僧官逢法會時的座位。前庭院是本院學僧辯經及法會辯經考取學位的場所,有廊房32間。大經堂正殿東西14間,南北11間。正殿內懸乾隆皇帝御賜“慧覺寺”匾額,內設嘉木樣和總法臺的座位及僧人誦經坐墊,供有釋迦牟尼、宗喀巴、二勝六莊嚴、歷世嘉木樣塑像,懸掛著精美的刺繡佛像及幢幡寶蓋等,顯得十分華麗,且藏有《甘珠爾》等經典。后殿正中,供奉著餾金彌勒大銅像,后殿左側供奉著歷 世嘉木樣大師的舍利靈塔,及蒙古河南親王夫婦和其他活佛的舍利靈塔,共14座,右側為本寺護法神殿。

  最后我們自由參觀了藏區(qū),看了夢寐已久的大草原,在大草原上騎馬,晚上還看了篝火表演,我們一起唱歌、跳舞,頓時忘了藏區(qū)的嚴寒。

  四·結束語

  20xx年9月28日,結束了歷時20天的西北之行,踏上了回程的火車, 然而思緒卻又回到了20天前: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線,我們領略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建筑.藝術風格。這一路走來,我們去了三個不同的地方,也觀賞到不少美麗風景,也受了不少啟發(fā),對西北藝術發(fā)展和傳承多的了解,對許多新鮮事物有了更多的接觸, 坐上了久別了的火車,踏上歸途。這一路,歸途。漫長,又充滿奇遇。像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該有一個好的結尾,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篇二:西北之行考察報告完整版

  今年同往年一樣,一年一次的藝術設計生的校外考察,但這次又與以往的不同,這次的考察給我深深地震撼。對一名學藝術學畫畫的學生來說,藝術考察不光是一門課程,更可以開闊視野,是增長見識的必不可少的經歷,多看多聽多走走,使我們了解更多,從對藝術的感受,心靈上都會有和大的幫助和提升。

  一 考察目的: 通過考察的親身經歷,提高對藝術的感受,從珍貴文物與建筑中,感受美與藝術手法的運用,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感知力與對繪畫的更深認識,畫出更好的作品。

  二 考察時間和地點:

  考察時間:20xx年3月12日-------3月25日

  考察地點:

  今年我們的第一站是-------------天水。天水位于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至20xx年天水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qū)。天水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還有其他大小石窟6處。我們的第一站就是著名“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

  看游覽手冊上介紹麥積山石窟窟龕鑿于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龕194個,其中東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東崖大佛高15.8米,壁畫1000余平方米。

  麥積山現(xiàn)存洞窟中的塑像,大多數(shù)是北魏時期塑造的。麥積山石窟的創(chuàng)建時間普遍認為是公元4世紀末到5世紀初,這一時期的佛像面相雄健,直鼻大眼,小嘴薄唇,粗壯堅實的軀體。菩薩高冠、披發(fā)、袒裸上身,下著長裙 體態(tài)渾厚。塑像題材主要是三世佛、交腳彌勒菩薩和思維菩薩。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44窟主尊阿彌陀佛,被稱為東方“維納斯”它雖然身露殘龕,歷經一千多年風雨,卻依然晶瑩玉潤,完美如新。第123窟門口的一對男女待童,造形十分簡練,神態(tài)

  天真可愛,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雕塑家王朝聞1987年9月28日重來麥積山石窟時的題詞中寫到“123窟供養(yǎng)人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創(chuàng)造的成果,顯示了人的品格,透過泥塑形象所顯示的高尚品格,不僅是人們的審美對象,也是如何建設社會文化必須的”。還有102窟頗具南朝士大夫風度的維摩潔,105窟恬靜淡雅的菩薩和袒肩的第子。這些技藝精絕,引人入勝的作品,充分顯示出西魏雕塑藝術家的`匠師們的高超的藝術才華及巨大的藝術魅力。

  我們的第二站是——夏河的?撇菰c拉卜楞寺,這一站是我們感到最興奮與驚奇的一站,從當晚入住的賓館開始,同學們在已進入賓館就啪啪忍不住拍照留影。

  因為我們從小生長在中原地區(qū)從來沒有感受過藏族文化,我們入住的賓館非常有藏族風情類似于民宿,店主就住在走廊的盡頭還穿著藏袍讓我們都感到新鮮。入住一晚后第二天早上起早的去了?撇菰,桑科草原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內,距夏河縣城拉卜楞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通。?撇菰瓕儆诓莸椴菰,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yè)基地之一。這里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游景區(qū)。

  我們在這見到了以前只在紀錄片上看到過的牦牛,大家拍了很多照片不過我們可能去的并不是時候,我們見到的草原與心中的相差甚遠不過牦牛也算安慰了一下我們。

  下午我們直接去了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此次考察中給我感觸最深也是最大的一個,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余人。而且拉卜楞寺?lián)碛惺澜缟献铋L的轉經長廊,共有一千七百多個轉經桶,環(huán)繞整個寺院,綿延3.5公里長,很是壯觀。要轉完所有的轉經筒,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

  因為里邊寺內嚴禁拍照所以我們只照了外邊,但也讓我們震撼。

  這是我們當時進去的一個佛堂,在跨進大殿抬起頭的那一刻,我真的被震撼到,我看到大殿中間有三層樓高的一尊大佛,而周圍的墻上是一閣一閣的千佛洞整面墻壁上都是佛像。我們進去以后是從左手邊進繞一圈右手邊出來,在走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藏民走一段就用頭碰一下墻壁,我被他們的虔誠所深深的震撼。

【西北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管理考察報告11-15

中學考察報告11-10

專業(yè)考察報告04-07

園長考察報告04-07

藝術考察報告04-07

教育考察報告02-06

外出考察報告范文05-31

苗木調研考察報告02-04

外出考察報告范文03-10

考察報告寫作格式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