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倡議書集錦7篇
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倡議書的場合越來越多,倡議書是日常應用寫作中的一種常用文體。寫起倡議書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捐款倡議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捐款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各位教職工:
我院很多學生來自山區(qū)、家境貧寒,很多都來自單親或留守家庭,需要心靈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幫助。多年來,我院對在校貧困生的學習、生活高度重視,盡一切努力保障他們完成學業(yè)。因此,自學院辦學以來,未有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正值寒冬,又逢期末大考,為了保障貧困生安心復習備考,順利完成本學期學習,經學院分黨委討論決定,在全院教職工中發(fā)起倡議,開展“冬季送溫暖”捐款活動。希望全院教職工相應號召,積極行動,獻出一份愛心,幫扶一名學生。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伸出您熱情的手,溫暖貧困學子的心,愿您的點滴付出匯成愛的.暖流,為他們帶去冬日的問候,猶如星星之火點燃他們心中希望的曙光。
XX學院
捐款接收處:XX學院
捐款時間:XX年XX月XX日
捐款倡議書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當你駕著汽車,穿越名山大川;當你背著背包,走遍名勝古跡;當你在呼朋喚友、觥籌交錯時……。你的眼里是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幸福的生活......
但你可曾會想到,在我們的身邊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對吃一袋方便面、喝一瓶飲料,擁有一個漂亮的文具盒都是一種渴望甚至是奢求!其實他們同樣擁有一顆對知識無限憧憬的心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求,同樣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
大家可曾還記得,拐兒鎮(zhèn)老井村呂麗霞一家,去年全家唯一的勞動力—他們的父親在去往田地勞作時車禍身亡,留下三個孩子及精神智障、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母親;今年呂麗霞被宏遠高中錄取,卻因無力承擔上學費用而輟學在家,孩子見到我們時,眼里含著淚水說“叔叔,我想上學”……。更讓人心酸的是,6歲的妹妹唯一吃過的零食,是“傻”媽媽在垃圾堆里撿回的方便面醬包調料......
大家又還曾記得小窯上村宋明亮一家,母親同樣精神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父親患病多年,是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苦苦撐起著那個破舊不堪的家……。是否還曾記得張晉鑫小朋友,母親在三歲時因精神智障離家出走至今未歸,父親腿部殘疾,上有87歲體弱多病的奶奶,全家無任何勞動能力,平時全靠親戚鄰居救濟度日……一幕幕凄慘的場景,一個個苦難的家庭,讓我們內心是何等的辛酸。
左權是國家級貧困縣,拐兒鎮(zhèn)是全縣貧窮鄉(xiāng)鎮(zhèn),這樣貧窮的家庭很多很多,盡管貧窮,但這里的孩子都充滿著求知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本該幸?鞓返耐,卻因為貧窮而過早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他們本該如花的'笑靨,卻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再充滿色彩。這是被生活撕裂的童年,對他們來說,貧困和渴望是生活的全部。知識改變命運,可那里的孩子們卻因為貧困不得不早早離開校園。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他們的未來又將在哪里、前途又會在哪里?
我們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些資助可能也是杯水車薪,卻能給予他們以自信,給予他們以幫助,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掌握知識和生存技能,不再像他們父輩那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為此,我們向全社會發(fā)出倡議,用我們的愛心募捐一些助學金和生活物資,幫幫這些貧困的孩子們!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捐款倡議書 篇3
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是我們每個人對孩子們最美好的祝愿。當我們正感受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快樂成長給我們帶來的喜悅時,您可知道,在貧困的革命老區(qū)興隆縣的小東區(qū)中學,還有一群渴望知識、渴望成長的孩子們正飽受極端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的摧殘。近700人的住校生,其中來自貧困山區(qū)的學生達400多人,他們擠在不足1000平米的宿舍里,最多時一個宿舍有60人,學生躺在床上難以翻身。學生食堂只有70多平米,食堂設備陳舊,工作環(huán)境極端簡陋,學生排隊打飯會耗費一小時,排到最后的學生,只能吃上已經涼的飯菜。水房也不過20平米,學生們每天洗漱都要排隊,多數學生晚上洗漱因使不上熱水,只能用涼水洗腳。還有那簡易的操場,晴天時學生活動一身土,雨天時則是一腳泥,早操、間操、體育課及課外活動時間,學生們跑操、塵土飛揚的情景堪比北京的沙城暴……這一切的一切正嚴重影響著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更令人揪心的是,大多數學生只能靠父母外出打工來維持正常生活,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費平均每個月只有40元,僅能勉強吃飽,更別提健康、營養(yǎng)的保障,因此這里孩子的身高體重普遍低于城市同年齡段孩子。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走出大山,他們拖著帶病的身體邊打零工邊供孩子上學;有些家庭父母因意外身故,讓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像這樣由于疾病、單親家庭、意外事故造成家庭極端貧困的孩子在這里比比皆是,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在此,我們真誠發(fā)出倡議:為了山區(qū)孩子們的未來,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為了孩子們不因貧困而不能完成學業(yè),為了在中國的土地上少一個貧困代繼相傳的惡性循環(huán),讓我們一起努力,將愛傳遞起來,為孩子們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此次主要采取實物捐助的方式,可捐助的實物包括:
(1)衣物:衣服、褲子、鞋、圍巾、帽子等。如果是舊衣物,請清洗干凈后曬干;無破洞,無明顯污漬,扣子、拉鏈、鞋帶等請盡量完整無缺。
(2)生活用品:雨傘、雨披、棉被、毯子等。如果是舊物,請清洗干凈后曬干;無破洞,無明顯污漬。
(3)學習用品:書包、筆、尺子等各類文具。
(4)書籍:內容積極向上、適合中學學生閱讀的讀物,如果是舊書,請確認書籍無明顯破損、缺頁。
如您有以上閑置物品,請您分類打包投擲或寄往在xxxd座前臺的募捐箱中。
xxx地址:
愛心沒有大小,援助沒有界限,在此替孩子們謝謝您的愛!
捐款倡議書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生命如此寶貴,人生僅此一次。當我們和朋友高歌、放聲歡笑的時候;當我們和家人團聚、共享快樂的時候;當我們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享受生命樂趣的時候;當我們安然有序地學習、工作,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斗的時候,您可曾知道,就在我們身邊,有一個脆弱的生命正在與病魔進行著殊死搏斗。
我校職師院教育071班的梁海琴同學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自小就很懂事,學習刻苦,省吃儉用。然而她于今年4月份突然感到身體異常,經過1個月的治療診斷,最終診查出體內具有卵巢囊黃瘤,即患有卵巢癌,今仍住在省人民醫(yī)院進行腫瘤化療。從20xx年4月到現在,每周二進行化療后,由于藥物刺激性強,她都會出現為期兩天的高燒不退現象,人備受折磨。并且化療一次需要近6000元,到目前為止各種醫(yī)療費用支出已近10萬元,這讓本來經濟就不寬裕的家庭受到了沉重打擊。然而現在病情卻未得到好轉,醫(yī)生建議她轉入北京治療。
在這里,我們發(fā)出倡議: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伸出您溫暖的雙手,奉獻您無限的愛意,以捐款方式為梁海琴同學提供關懷與幫助,送去您有力的支持。
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匯成愛心的暖流,讓暗淡的生命重新迸發(fā)出燦爛霞光。我們熱忱地期盼您量力援助!對您的關愛,我們代表梁海琴同學及她的家人致以誠摯的謝意!
捐款倡議書 篇5
親愛的長陽一中各位校友:
崢嶸七秩,桃李五洲。20xx年9月30日,我們將迎來母校長陽一中建校70周年華誕,這是我們共同的慶典,相信每一位一中校友都會在這一特殊時刻與母校同喜同慶。
各位校友,時間的流逝,無法磨滅我們對母校的拳拳之情;空間的距離,不能阻隔我們對母校的深深眷戀。無論你風華正茂,無論你兩鬢染霜,我們曾經生活在同一座殿堂:我們曾經擁有同一個夢想,我們都曾把最美好的時光,留在了清江河畔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無論歲月在我們臉上刻下了多少道無情的年輪,無論現實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多少次深刻的印記,無數個難以入眠的夜晚,長陽一中都是溫暖我們心靈的故鄉(xiāng)!
每一位從長陽一中走出的'學子都是母校引以為榮的驕傲,是學校的寶貴資源。多年來,廣大校友在取得各項成績的同時,一直關注和支持著母校的發(fā)展和建設,學校的教學教研和人才培養(yǎng)都離不開校友的鼎力相助,都凝聚著校友的關愛和奉獻,校友的愛校情懷,代代相傳,地久天長。
在母?沙掷m(xù)發(fā)展的進程中,廣大校友的支持是母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建校70周年校慶之際,長陽一中校友會向全體校友發(fā)出《長陽一中70周年校慶捐贈倡議書》,為母校70周年獻禮,為母校建設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優(yōu)質高中出力!校友會倡議:所有的一中校友自愿為學校捐款,金額不限,重在積極參與,以充分彰顯廣大校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時也希望各位校友廣泛爭取社會資源,為母校募集愛心資金,為母校建設添磚加瓦。校友捐贈和募集資金將全部注入“長陽一中教育發(fā)展促進會”,用于母校發(fā)展,用于獎學金和獎教金專項等。
巍巍大廈,眾匠所營;滔滔清江,百川所聚。您捐贈的每一筆資金都包含著對母校明天的期盼,都傾注著對母校發(fā)展的支持!母校表示將借鑒國內外的經驗,不斷完善教育促進會資金的管理和運作機制,積極拓展渠道,廣納社會資源,為把母校建設成全國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優(yōu)質高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尊敬的校友,關心支持長陽一中的各界友好人士,我們的母校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
衷心祝愿您身體安康,事業(yè)騰達,家庭幸福,萬事勝意!
長陽一中校友會
20xx年8月28日
捐款倡議書 篇6
親愛的老師們:
生命如此寶貴,人生僅此一次,當你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享受生命樂趣的時候,你可曾知道,就在我們身邊,有一位勇敢的老師正在與病魔進行殊死搏斗。
我校 老師一直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關愛每一位學生,愛崗敬業(yè)、勤勞善良?赡陜H27的她今年7月份被檢查出患 。手術后,醫(yī)生發(fā)現她的病情遠比原先診斷的嚴重,現已確診為患 。為保住 老師年輕的生命,家人再次籌錢讓 老師住進醫(yī)院治療。她的父母親和未婚的哥哥都在外地打工,不能長期請假,但為更好地照顧呂老師,她們只能忍痛辭去工作,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沒有了經濟保障,然而高額的治療費用中有很多費用要靠自費解決,現 老師一家已陷入困境。她的母親含著淚告訴我們要回老家賣地賣房給 老師治病。她的哥哥也說:“只要能治好我的妹妹,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鄙强少F的,面對如此的不幸,我們怎能不聞不問、聽之任之?我們相信,我們的'集體有情有愛、有關懷有支持!有了大家的幫助,她一定可以度過難關!為此,我們向全校教職工及全體同學發(fā)出倡議:
請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幫幫呂云麗老師!也許一個人的捐款不多,但涓涓細流可以匯成大海,這些積少成多的愛心,就能換回她同你一樣健康的身體,讓她同你一樣接受未來生命中的挑戰(zhàn)和收獲。
讓我們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人間的真情,用奉獻的行動拯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凝聚成愛心的彩虹,讓黯淡的生命重新煥發(fā)出燦爛的生機。。
20xx年9月9日 捐款儀式擬定在 進行。
捐款倡議書 篇7
戴照光同志是我行資產保全中心員工,現年50歲,“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10年前,厄運發(fā)生在正直人生精彩季節(jié)的戴照光身上,不幸患上了胃癌,同年在合肥安醫(yī)接受手術治療,術后一直堅守崗位,今年5月底病情再次惡化,經查胃部癌癥細胞轉換到肺部,現已入住安醫(yī)院正面臨再次手術。如今雙親退休在家,家屬無業(yè),小孩正在讀高中一年級,家庭經濟條件相當困難,然巨額的手術及后續(xù)治療費用,令這樣已一貧如洗的家庭愁腸百結。
為此,我行工會提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倡議,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以自由捐款方式(各部門列表統(tǒng)計)為戴照光同志提供關懷和幫助,以實際行動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
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航道職工的時代新風。請大家伸出友愛之手,奉獻航道仁愛之心,傳遞一份生命的熱度,共同幫助戴照光同志點燃生命的希望吧!
您的一份愛心,必將給戴照光同志帶來生活的希望,您的一次善舉,更將換回心靈的快慰。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安徽桐城農村商業(yè)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工會
20xx年7月16日
【捐款倡議書】相關文章:
愛心捐款倡議書 單位愛心捐款倡議書11-16
捐款倡議書06-17
捐款救災倡議書06-05
患病捐款倡議書06-05
村民捐款倡議書06-25
發(fā)動捐款倡議書06-13
重病捐款的倡議書06-15
慈善捐款的倡議書06-17
助殘捐款倡議書06-07
疾病捐款的倡議書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