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差異的作文
文化差異是必然存在的,以下由YJBYS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文化差異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篇一:東西方文化差異
我們中國人原來最好的問候就是:“您吃了嗎?”知道為什么嗎?是因為咱們過去溫飽沒有解決。以后咱們再見面就說:“撐著了嗎?打嗝了嗎?”,我覺得咱中國人應該向英國人學學,英國人見面打招呼都是“Hello!”Hello完了之后就問天氣怎么樣?“你覺得今天天氣怎么樣?”“我覺得今天天氣不錯啊!這真是難得一個晴天。”
20XX年要開奧運會了,肯定很多外國人要來。來了之后咱得知道人家外國人是怎么想的,跟咱們是不是一樣。你對他好,他不一定領情。
比方說尊老愛幼,尊老,要按咱們來講,你要看見馬路上一個老奶奶,顫顫悠悠地拿八十多個包袱在那兒正過馬路呢,你不過去幫幫忙的話,你還是人嗎?所以你一定要過去幫忙,過去后說:“老大娘,您要過馬路嗎?來,把包給我,我替您扛過去。”給老大娘攙過去以后,老大娘一定非常高興:“謝謝你小伙子,謝謝你。你叫什么名字?”“不要問我的名字了,如果您想知道我的名字,我叫雷鋒。”一般都這樣?梢峭鈬司筒皇沁@樣了,你看到一個外國老太太過馬路,你過去了說:“Hello,天氣不錯,我替你搬。”那不行,老太太一定不高興,倒不是因為她擔心你搶她東西,關鍵是她不服老,如果你這樣做就等于說她給人感覺她是一個老人。我記得我在加拿大住的時候有一鄰居91歲了,走路直晃悠。那天刮四級大風,他拿了兩包,我心說我一定得幫幫忙去,咱也讓加拿大人知道,除了白求恩紅遍我們中國之外,我們雷鋒也能紅遍加拿大。我就去了,說:“Heloo”他說:“NO,不用幫,不用幫。”我說這老大爺怎么這樣啊?不讓幫忙。其實,他們外國人就是這個習慣。
再如救死扶傷。如果我們看見有人掉到河里了,“噗通”一下,你得趕緊下去救人,可是在外國這樣就不行。西方人就是這樣,你甭救我,你千萬別來救我,你救我還是給我添麻煩?你說這人怎么想的呀?他的思維是什么邏輯?他這種思維邏輯就是:你是想來救我,可你受過專業(yè)訓練嗎?你會游泳嗎?你不會游泳你來救我,最后你也搭進去了賴誰呀?必須得要專業(yè)人士,你要想救我打110啊,打119啊。我這么一想,可能也對,過去我看有個報紙說,有個人根本不會游泳就毅然決然地跳了下去,最后兩個人同時犧牲了。其實這樣也真是有點冤得慌,你倒是找個會游泳的下去啊。
咱們中國人和西方人喝水也不一樣 。我喝什么水呀?冰水,一飲而盡!可是以前咱們中國人對客人最熱情的舉動就是給滾燙的熱水,過去斯諾到中國來采訪,他在日記中說:當我踏上延安土地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和東方人是多么的不同。為什么呀?他見著毛主席的時候,記錄員說:“您喝口水吧”,他正想喝口水呢,結果給端上來一杯滾燙的熱水。斯諾說,這水要在我們家能燙死一頭豬啊。但是他還得捧著,就是喝不了啊,最后只好問有井水沒有。
篇二:安檢門前的文化差異
國內機場安檢,安檢員總是拿著探測儀在人的身上戳來戳去,聽到響聲,則用手去捏,至少,皮帶扣是要用手摸一下的。
這種動手型的檢查方式決定了女乘客由女安檢員檢查,男乘客則可以由男女檢查員通檢,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女性的感受,可男乘客是否都愿意接受女檢查員的身體接觸呢?每次乘機過安檢,當檢測儀緊貼著人的身體滑過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聯想:人好像只是一個物件。
不知道有沒有人對國內的這種檢查方法提出過異議?
國外的機場,特別是歐洲國家的機場一般不是這樣的,比較而言,他們的安檢人員不會觸碰乘客的身體,他們采取的安檢策略與國內大相迥異。兩相比較,如果國內安檢是折騰乘客,國外安檢則是讓乘客自己折騰。
他們不通過手工去檢查乘客身體,更愿意使用機器。他們并不反復提示你,要從身上掏出錢包、鑰匙、硬幣;而是依靠安檢門的靈敏性能。過安檢門的時候,機器響了,他們不會替你找原因,而是讓你退回去,把引起響聲的東西掏出來;再過一次,又響了,回去接著掏;直到把自己的皮帶也卸了。一般而言,金屬皮帶扣都是會響的,所以,在大多數歐洲國家過安檢,男乘客幾乎都要卸皮帶,男女都要脫鞋子。
這種折騰一點不比國內機場的更感覺輕松,只是,國內安檢是被動地接受檢查,由檢查員辛苦地進行人工操作;國外安檢則是由你“自己想辦法”,讓機器不出聲,安檢員只是站在一旁監(jiān)督。這兩種不同的檢查方式,顯示出的是文化上的差異。
在美國乘機,辦乘機手續(xù)的時候,工作人員都要例行公事地問一句:行李中有沒有帶違禁物品?然后乘客必須答“是”,或者“否”。導游交代,你不管工作人員說什么,只答“NO”就可以了。
中國乘客議論紛紛,大多數人覺得無聊,明明知道大家都要答“NO”,為什么還要問呢?如果有人成心要帶違禁物品,他會告訴你嗎?既然答案只有一個,這種形式主義的問話意義何在呢?
這種不同的看法也顯示出文化差異。工作人員例行公事詢問,強調的是每位乘客的個人責任,等于做了公開聲明,表明了個人承諾和個人準備承擔的責任。它意味著:我知道哪些東西是違禁物品,我知道它的有害性,我也知道如果違禁可能帶來的后果。
反觀國內機場,不許帶打火機和液體的警示比比皆是,可是每次在安檢口,總是可以看到大量被查出來的打火機和飲品等。有的人可能的確是不知道,有的人則是抱僥幸心理,萬一查不出,不就混過來了?如果在查驗證件時問一句,情況是不是會好些呢?
差別最大的是在飛機落地之后。有一次在國外乘搭內陸航班,飛機落地之后,機艙里突然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這是鼓勵機組人員和感恩生命的掌聲。我們的同胞們呢,每當飛機落地,還沒有停穩(wěn),一定會有人急不可耐地站起來取行李,在我的經驗里,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例外。
【文化差異的作文】相關文章:
中國飲食禮儀文化差異06-05
國外求職面試中的文化差異10-26
語言文化差異問題探究論文10-08
關于影響口譯的文化差異論文10-07
體育教育的跨文化差異研究論文10-09
中英國飲食文化差異09-02
中韓飲食文化差異論文(精選5篇)05-18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10-06
關于中西文化差異論文(精選6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