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華傳統文化作文匯編七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文化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今年寒假,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實踐作業(yè):品中華傳統文化作文明禮儀之星。目的是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相關的儀式,把中華傳統文化通過不同的途徑發(fā)揚光大。
實踐體驗表收上來之后,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孩子們的實踐內容多種多樣,有拜年、寫春聯、貼春聯、收發(fā)壓歲錢、給老人過壽、祭拜祖先、吃團圓飯、做陶藝、品茗知味.孝子奉茶、看燈展、打燈籠、逛廟會等。孩子們有的在實踐感悟中寫到:親手貼上春聯,感覺很有成就感。很喜歡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很溫馨,給爸爸媽媽拜年,更能體會到爸爸媽媽的辛苦。有一名給敬老院老人拜年的孩子寫到: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還需要更多像這樣的實踐活動,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意識,而且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還有的寫到:通過今天給爺爺奶奶拜年,我了解了過年的一些習俗,知道了拜年的許多講究,要怎么對長輩說祝福語,也讓我們在中華傳統文化和禮儀教育方面得到更多的知識,我以后好好學習,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家長們在評語中也寫到: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有很多禮儀禮節(jié)。守歲、拜年、待客等都是炎黃子孫非常重視的習俗。通過過年期間的一系列實踐活動,能夠讓孩子更好的襲承中華民族傳統佳節(jié)的文化精髓,做到知理、懂理、守理,體現孩子良好的素質和素養(yǎng),也從兩一方面反應了家庭教育和家風。王悅凱的家長寫到:在彰顯個性,突出自我的時代,禮儀缺失,規(guī)矩不再成為一種常態(tài)。在這種總情況下,加強對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和禮儀教育尤為重要。跪拜、叩頭這種大禮也只有在春節(jié)這種傳統節(jié)日才能見到,也最能體現出中華文明的尊老愛幼的傳統,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業(yè)非常大。但僅僅依靠這種傳統節(jié)日來維持中華的傳統禮儀,還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每個人從每一天、每件事做起來,才能影響整個社會,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王浠宇的'家長寫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在學茶、習茶、品茶、奉茶的過程中隊傳統文化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而我們也在進行著一次自我精神上的洗禮。在孩子們的身上,大人可能學到的更多。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是中華茶文化與儒家孝道思想的完美結合。馬哈敏之媽媽寫到:通過帶孩子給老人拜年,讓孩子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平日里我們工作忙,對老人的關心、探望很少,所以假期里帶著孩子們回家看看,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家家都有老,人人會變老,讓孩子從小感受這一傳統,做一個尊老、敬老的禮儀之星吧!
看著孩子們的實踐活動,體會著每份實踐感悟,作為老師我的感受更加深刻。怎樣把中華傳統文化發(fā)揚下去,怎樣拓寬更加有效的途徑?是我的責任,也是下一步要思考并實踐的地方。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h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講堂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再現中華盛世”。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
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老師”,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也數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老師”啊?他們,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
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說一句,感恩,感謝!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3
這幾天,一直都是陽光明媚,天天都是好天氣;▋翰煌5孛β,在進行“光浴”,想是自己的皮膚又嫩又滑;小草舒展著自己的“細腰”,眨眨朦朧的眼睛,把陽光什么扎進自己嬌嫩的身體里;鳥兒在陽光下快活地唱著歌:“渣…渣……!标柟庀碌囊磺卸际敲篮玫摹
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在愉快的迎接著美好的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有著悠遠的歷史,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jié)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多么美好的.佳節(jié);中秋節(jié),團圓的時刻,中秋節(jié),人們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好日子。中秋賞月,是人們過中秋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個小插曲。中秋賞月,自然少不了月餅來“助陣”。每到中秋,人們便搬張凳子,坐在家門口,邊賞月邊吃香甜的月餅,而月亮則當起了郵遞員,為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們傳遞思鄉(xiāng)和思念親人之情。
“月圓人盼圓!敝星锕(jié),令人懷念的佳節(jié),就要到來……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今天,《品德與社會》課上,老師讓我們講“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許多同學都講了,其中我記得最牢的故事是“壓歲錢的來歷”。故事講的是:
在很久很久以前,民間有一種可怕的怪物叫“歲”,“歲”每年的大年三十夜晚都回來和小孩玩,如果“歲”高興的話只會讓小孩生一場病,如果“歲”不高興的.話就會讓小孩死亡。有一對夫婦晚年得子,所以非常愛護這個孩子,大年三十這天夜晚,這對夫婦怕“歲”來傷害孩子,就一直守在孩子身邊,到了深夜,夫婦也累了,就拿著幾枚銅錢給孩子玩,夫婦就睡著了。第二天早晨,夫婦醒來一看,孩子安然無恙,以為“歲”沒來。后來才知道,在當天晚上,夫婦睡著后,“歲”就來了,“歲”看到小孩手中的銅錢后,便見錢眼開,不再逗小孩玩,拿著錢就走了。到了以后,發(fā)壓歲錢就成了民間習俗。
聽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壓歲錢的來歷。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傳統文化的故事,可以上網查資料。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節(jié)日,例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等等。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jié)日是“中秋節(jié)”。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jié)。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們,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今年中秋節(jié)吃完豐盛的晚餐后,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后放盤子里,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征著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松軟而美味。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溫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里有著許多“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jié)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間工藝國畫情有獨鐘。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厘米呢!它寬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肚迕魃虾訃芬呀浻邪税俣嗄甑臍v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xiāng)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y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那里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里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tài)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畫面上的人都不到一寸,但是我們看得清楚人們做什么。
我國的民間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fā)揚光大哦!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中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散發(fā)出獨特的東方美,F在,就跟著我走進我眼中的傳統文化。
唐詩之風
使中國聞名于世界的原因有許多,其中之一就是中國是詩的國度,在唐朝掀起了一股“詩風”,使唐詩成為中國詩的鼎盛時期。在這期間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詩人,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魔”白居易等等。他們的詩中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皆有,例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讀出了李白對王昌齡的想念之情和滿滿的祝福;“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一句中看出劉禹錫的豁達向上。這些詩句流傳下來,被世人誦讀,也時常脫口而出,面對與朋友的分別會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安慰彼此;每當重陽節(jié)來臨,人們總是情不自禁地吟出這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詩給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風采,使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唐詩,獨特而燦爛。
春聯之美
春聯,顧名思義,就是春節(jié)的對聯。每當過年,鞭炮聲四處響起,此時,家家戶戶都會掛上春聯。春聯一般分為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且顏色是中國吉祥紅,把春聯貼在門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平平安安、好運相隨。常見的春聯,如:上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艷,下聯:福臨小院四季常安,橫批:歡度春節(jié);上聯,喜滋滋迎新年,下聯:笑盈盈辭日歲,橫批:喜迎新春等等。春聯要求要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獨特形式。每每看到春聯都感覺特別美,為什么?因為看到春聯就如同看見人們對新的一年滿滿的祝福、希望和美好的憧憬、向往。這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春聯,美好而真誠。
書法之韻
先說說我國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談到這四樣寶,就不得不提起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書法。相信大家對“書法”并不陌生。書法即是文字的書寫藝術。世人常用“顏筋柳骨”來形容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風格。在這與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小時候的米芾經常與先生學寫字,可很長時間后,他的.字并無明顯長進。有一天一個秀才來到當地,米芾想跟他學寫字,秀才說:“可以,但你得買我的宣紙,五兩一張!泵总绹樍艘淮筇詈蠛菪奶统鑫鍍摄y子。三天過后,秀才叫米芾寫一字給他看,寫后發(fā)現大有長進。原來米芾拿到這么貴的紙怕浪費,便仔細研究字的結構。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書法,甚至有許多外國友人也加入了寫書法的行列。由此可見,書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這就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書法,雋秀而有力。
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在我眼中,它們如同瑰寶般珍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祖先留下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給我們無價的禮物。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成為其弘揚者、傳播者,共筑我們的美好精神家園!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文09-08
中華傳統文化優(yōu)秀作文12-24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作文03-15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06-26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作文02-28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06-20
描寫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文06-10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精】12-27
【精】中華傳統文化作文12-27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薦】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