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作文10篇(精)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
我愛書法,不僅愛它的結構,還愛它的外形,意境。甲骨文,金文……這些象形文字的演變,是一種希望,是中華文明永久傳承的希望;是一種寄托,寄托著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更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積極向上的精神。
我喜歡他們的結構。我有時看到花體的英文,會對它甚是喜愛,那用鋼筆巧妙拼湊的美麗曲線,實在令人對其贊嘆不已。但是,這些英文始終是由一個個字母構成,單看一個字時,只會因為其形式的優(yōu)美而喜愛,不會想到更深遠的意境。而漢字卻不同了,看以前的古文時,就算從未接觸,也可以根據其意境將其含義猜個八九不離十。那是一種漢字中的意境,意境中的詩,詩中的山水畫。看看用毛筆寫的“一”字吧,要是仔細看看“書圣”王羲之的“一”,你就會發(fā)現那不同尋常的.美。毛筆輕輕一頓,收筆一提,就造就了如此美麗的漢字。它的結構單一它的結構單一,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橫為何給人一種用千言萬語都無法描繪出來的感覺呢?似乎無法將其強硬地安在一個形容詞之上。這就是中國書法,這就是它的強大魅力!
我還愛它們的外形,意境。你看,那簡簡單單的筆畫,是那么優(yōu)雅,細膩,又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般的壯闊。簡單的漢字在書法家們靈活的筆下行云流水,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似一汪清泉從山澗流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當我用眼睛仔細的欣賞這字時,仿佛被這小小的字帶到了一個奇異而美麗的地方,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一般閑適;有“更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一般的不舍;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般的孤寂……一個小小的漢字,竟有如此深遠的意境。這,就是中國書法,這就是中國書法的強大魅力!
現代化的風謿洗去了糟粕,但也在侵蝕著中華文化的精華。朋友,也許你已經很少寫字,更不用說寫毛筆字了,也許你經常用手敲擊著骨干的鍵盤,目不轉睛地盯著熒光屏,不妨去看看名家的書法,再親手臨摹一下,你一定會重新熱愛漢字”體會到中國書法的魅力。讓我們從新拾起蒙塵的筆,一同書寫中華文明的美麗畫卷吧!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農歷四月初四,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
清明這天,大人們帶著紙錢,帶著自己的兄弟姐妹去祭拜祖先。
清明為什么要上香祭祖呢?今天,我就來解釋一下。清明既是節(jié)日又是節(jié)氣,清明前一天是古代的“寒食節(jié)”,春秋時期,介子推為晉文公“割骨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休綿山。晉文公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建立寺廟祭拜,由此產生了“寒食節(ji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jié),都不舉火做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清明,人們上墳燒紙錢,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古人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至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古代,人們除了掃墓,還時常要放作文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fā)出陣陣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是這么來的。清明節(jié)還有許許多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帶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記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jié),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云集,踏青之風極盛。
今天,我隨著大人們一起掃墓。我們攜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的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柳插在墳上,行禮祭拜。除了這些,家里人也做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款待親朋。
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做青團,將青艾和糯米調和成綠色糕團。它也屬于寒食的一種。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僅要知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更要去體驗、去實踐、去傳承。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充滿書香的國度。神話傳說小說傳奇、詩詞歌賦各類善籍浸潤著每一個炎黃子孫在文化熏陶中成長。我從小就愛讀書,更愛去品味書中的滋味。特別是那一首首唐詩,讓我如癡如醉。從我接觸它的那一刻起我便沉入了其中,因為即使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它也能引領著我走遍祖國的每一處,讓我油然而生許多向往與崇敬之情。小時候,我就開始讀唐詩。一句“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我感受到了廬山的恢宏氣勢;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讓我仿佛置身于泰山的雄壯景致之中;一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更讓我品味到了江南如女子般的柔美……
那時,我就對祖國的大好風光充滿無限的向往,因為祖國就像一位大家閨秀一樣,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是春天欣欣向榮的呈現“接天蓮葉無窮”你想荷花無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夏天勃勃生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冬天徹骨寒地。
祖國那千奇百狀的自然景觀在唐詩中各有其獨特的魅力我又不禁感嘆,詩人們的—字―句無不捕捉著祖國的美景,雖然詩沒有具體描繪出祖國的壯麗山河,這足以證明祖國文字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又加深了對詩的理解。聽,“明月松間照,清桌石上流”那涓涓的流水聲似乎在耳畔響起;“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那寧靜的意境,好像自己便置身于其中這時心靈會變得純凈,心胸也會變得寬廣。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讀到這樣的詩任何人的心靈都會受到一次徹底的洗滌。詩中的靜不僅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次徹底的釋放還讓我感到祖國積淀下來的文化底蘊是多么的'深厚!這種文化底蘊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流逝,它將永遠以它那高貴的氣質去熏陶著后人。啊,祖國的文化仿佛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那迷人的光芒照亮了我的文學之路照亮了我生命的征途。
感謝你唐詩,在你的引領下,我從清醇酣暢的唐風中領略到了祖國河山的美麗;感謝你唐詩,在你的引領下,我從簡潔精煉的詩句中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感謝你唐詩,在你的引領下,我從詩的意境中體會到了祖國文化底蘊的深厚…我愛唐詩!我更愛我親愛的祖國!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4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薄靶r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边@些小時候常常掛在口中的詩句,如今的我們還記得多少?這些陪伴我們童年,讓我們頗有成就感的詩句,如今還剩下多少?
當今社會,一個動動手指就能解決溫飽問題的社會,留下的不是古人們的那份藝術文化,而是一些像“火星帖”、“蓋樓”、等現代化的網絡流行語,這樣真的好嗎?結果顯然是無庸置疑的!
漢字,一個個跳動的精靈。如今也成為了大多數人生疏的面孔。很多少見的漢字,又有多少人了解?不過也為數不多了罷!現在,社會上隨意更改漢字的地方比比皆是。有的商家為了吸引的顧客眼球,便不惜對漢字動刀。試想一下,如果經營得好,會沒有顧客上門嗎?
可以打個比方,保護動物是為了動物不滅絕。但試想一下,動物會滅絕,難道文化便不會滅絕了嗎?都說古人的`藝術文化永垂不朽,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梢垃F在的局面來看,這可能嗎?如果不去學習,不去傳授,能憑什么傳授下去?冰冷的機器嗎?別忘了,機器也是人制造的!如果人類不去學習,任憑文化在荏苒的歲月中消亡、殆盡。那么機器能做什么?什么都不能!
社會正在進步,文化卻正在消逝。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也一點一點被啃食,進步需要時間,但文化的消亡可沒有時間的限制,只有文化的殆盡!所謂進步,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沒有以前的基礎,哪有以后的進步?不過是在原地打轉!那么進步,不過是一套徒有虛名的說辭罷了。
文化正在消逝,不要等到殆盡了才覺得不妙!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新領悟文化,了解歷史。有了以前的,才會有更好的!風吹不盡世間的沙,但沙不被保護,又能剩下多少?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5
早上十點多,我們第七飛龍假日小分隊聚集在許可欣家,進行小隊活動。
今天,我們難得六人全部到齊,大伙兒窺視著廚房,等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進行今天的主要活動之一——包餃子。
在這之前,我們還帶了彩紙、剪刀,進行第一項今天要做的年俗活動——剪窗花。
嚓嚓嚓,我的紙上出現了一個歪七扭八的圓形;唰唰唰,張?zhí)鞓返募埳险Q生了一個詭異的等腰三角形;咔咔咔,留澄盈的紙上產生了一些愛心……就這樣,許多顏色不同,形狀各異的窗花誕生了。
終于可以開始包餃子啦!一切準備就緒,陷、面粉等一應俱全,獨獨少了餃子皮。原來,今天我們不光要親手包餃子,連皮都要自己來搟呢!
因為每個人搟自己的餃子皮、加上包會很慢,所以,我和許可欣外公搟餃子皮,其他人包餃子。
知道為什么要兩個人來搟皮嗎?不僅僅是因為許可欣外公搟得快、搟得圓圓的,厚度適中,我搟得慢、搟得十分不規(guī)則,厚度不均勻,還是因為有兩塊板,袁立瑤、張?zhí)鞓贰⒃S可欣用一塊(每塊板可以放餃子,以及“待包中”的'餃子),留澄盈、施潤共用一塊板,一個人自然忙不過來。
一開始,我搟得跟上面說的一樣,十分難看,許可欣外公看不下去了,就教我:搟餃子皮的時候,左手輕輕握住小圓餅的上方邊緣,右手放在搟面杖上,搟好下面一邊,左手轉一下,再搟一下,左手再轉一下,右手再搟一下……一張漂亮的餃子皮就完工啦!
其他人也包了很多餃子,形狀不同,大小也不相同,其中,張?zhí)鞓钒淖钣袆?chuàng)意,看上去像一個圓球,裝在一個菜籃子里,擠得滿滿的,煞是有趣。
勞動了大半天,“報酬”終于端上了桌子,我們大吃特吃,吃得肚皮圓溜溜的,不亦樂乎。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還有很多,我以后要多體驗體驗!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6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tǒng)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tǒng)節(jié)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夏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jié)”,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又有“老人節(jié)”,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
元宵節(jié)”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里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
我了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端午節(jié)、清明、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等。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jié)日,并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7
今天就是春節(jié)了,我要和老媽一起出去放鞭炮。我這就把我看到的和聽到的講給大家聽。
一天,我在屋子里翻東西,我看到幾盒三響炮。忽然,有了主意。我跑出門對老媽說:“老媽,我找到一些炮,我們去放吧!”“好的,我就來!崩蠇尰卮鸬。我立馬收拾好東西,準備出門了。
到了外面,艷陽高照。我們找到一片空地,放上了鞭炮。正準備放時,我聽到一陣噼里啪啦的炮聲。我抬起頭眼前有很多小朋友也在放炮。我走過去問:“我可以和大家一起玩嗎、”“可以”小朋友們開心地回答著。我立刻放好了炮,老媽走過來把火點上,一下子,好像整個世界都熱鬧起來,到處都是噼里啪啦的聲音。就這樣我們來來回回幾盒炮很快就放完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小朋友,又和老媽一起向前走著。
走了很久,到處都是炮聲和孩子們開心的笑聲。我看見,每家每戶都從家中走出來,在家門口放炮,還有很多人去買年貨,也有一些人在家門口貼對聯。對聯多種多樣,看得我眼花繚亂。
到了夜晚,老媽給我買了一個孔明燈。它的`燈身是橘色的,外形是圓柱形的。吃完飯后,我和老媽便把燈拿出來,先把燃料固定好,再在燃料的四個小點上火,等熱氣充足時,手一松,孔明燈就飛上天了。在這一刻,我許下了自己的愿望。我一臺頭,又看見許多的燈飛上天空。這景象太美了。
我很愛過新年!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8
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就更就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后,工業(yè)與商業(yè)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著大家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消解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傳統(tǒng)文化瀕臨消失。
首先就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我們繼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在現在,隨著西方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等一系列節(jié)日的廣泛傳播,傳統(tǒng)節(jié)日卻漸漸被淡化了。鮮少有人在端午節(jié)賽龍舟,吃粽子;在重陽節(jié)登高插茱萸;在中秋節(jié)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祈平安。在西方節(jié)日被大家熱火朝天的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習俗呢?恐怕,早已將它們拋之腦后了吧?
其次就是傳統(tǒng)的歌舞。鳳陽花鼓,云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大家認為就是俗不可耐,在公園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時,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加以嘲諷,而西方傳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卻被年輕人大加追捧,成為他們的心頭大愛。而在一些搖滾,Rap等流行歌曲廣為傳唱的同時,中國的一些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許多人拋棄了傳統(tǒng)歌舞,轉而奔向了流行音樂與舞蹈的懷抱。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傳統(tǒng)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傳統(tǒng)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傳統(tǒng)文化瀕臨消失,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而還就是為了各種外來的文化,節(jié)日,興奮不已。在我看來,在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傳統(tǒng)文化就會完全消失,不復存在。
為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后悔,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tǒng)文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為我們將來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tǒng)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傳統(tǒng)文化的恢復與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fā)出奪目的光芒。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9
十字繡——“清明上河圖”
十字繡在我國流傳已經很久了,它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我特別喜歡,因為我的媽媽是一位十字繡高手,她已經繡過七八份十字繡的大型作品了,F在,她又繡了“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有2米多長,74厘米寬,橋上、河上、地上、樹上、房子上、店里……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上面了。
“清明上河圖”上,有挑擔的農民,有趕驢騎馬進城去趕考的',還有走江湖的醫(yī)生,留著長胡子的道士呢!
這幅畫,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馬,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對面來的一乘嬌子,就在那時,那個騎馬人一下子拉住了馬籠頭,這才沒碰上。不過,這么一來,卻把馬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踢又跳,站在橋頭欣賞風景的人,被毛驢驚呆了,過了好一會才連忙回頭趕小毛驢。
我真佩服媽媽,她繡出了“清明上河圖”,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0
傳統(tǒng)文化,我想可以這么理解:“傳統(tǒng)”和“文化”。
這個本該息息相關的兩個詞語,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距離依然遙不可及,就像那牛郎和織女,本該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因為天河而只能遙遙相望,只得一年一會,鵲橋相遇。
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零零星星匯總起來,組成了一個完美而又復雜多樣的體系,涉及各行各業(yè),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但是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駛來,這些古老、奇特卻又富有藝術氣息的文化,已經被慢慢被遺失、被忘卻卻,慢慢被消磨,讓本就不輝煌的中華文明更加黯淡。到了今天,也就只剩下那零星點點了,而且有些也即將消逝。
我曾經看過一個公益廣告,上面列舉了十種中國獨有民間工藝,都是現如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是上面附帶了一些數據,譬如,皮影戲有九個流派面臨失傳;水晶雕刻傳承人不足8人;中藥炮制數傳承人不足五人;可修復壁畫的勉薩派唐卡繪畫大師僅余一人……這些數據無不揪著我的心,原來我們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文化所剩不多了。
在機緣巧合中,我開始接觸到一種中國傳統(tǒng)樂器——二胡,并開始學習。這種在民間比較多人認識的樂器,被較多人學習。但是在那些只看過聽說過卻又不了解的人看來,對二胡有一個不怎么好的印象。比如街邊賣藝的人拉的,白云山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奶拉的;再比如那個“瞎子”阿炳拉的`,諸如此類。就連我,一開始也是這么想的,并且在不知二胡為何物時,就開始學習了。
學習的過程中,褪去了新奇之后,就只剩下枯燥、乏味,和無限次的磨合。再好的性子也被磨平了,我開始懶惰,開始拖拉,開始厭煩,甚至想要放棄。但在老師的堅持,媽媽的督促下,我還是很平穩(wěn)的度過了四年之癢,直到今年,我一共堅持拉二胡達八個春秋。
終于二胡也成了和筷子、菜甚至于飯一樣重要的生活組成,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然而放眼望去,當初和我一起學二胡的16個人,如今僅余兩個人在堅持,這種現象很好地反映了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遠遠不夠,這還只是比較為人知的樂器,如果到了一些只有內行人才能念出名字的樂器,多少人還會去學習,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傳統(tǒng)和文化分開了,因為傳統(tǒng)已不再是原來的傳統(tǒng),文化也不再是原來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在經濟和利益面前都變了味道,一切朝錢看,導致我們很多傳統(tǒng)的文化都得不到傳承。
所以面當今社會,我發(fā)現很多我們獨有的東西都在以我們不為所知的速度消逝。我們能做的,只有去傳承,去關注這些真正madeinchina的東西,而不是一味單純地追求西方藝術,難道西方的金屬樂器就高大上,而中國的古典音樂就入不得殿堂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拋棄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還能走多遠呢?
我不敢想象:當我們都失去了傳統(tǒng)的文化,我們的根還能存在嗎?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2
【精選】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13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8-26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熱門)08-02
(精選)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的作文11-05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經典)09-09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21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精選]07-10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精選】07-08
(經典)傳統(tǒng)文化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