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旗渠風景區(qū)導游詞
紅旗渠風景區(qū)導游詞1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不知經(jīng)歷了多長時間的魂牽夢繞,終于在此刻,我們來到了紅旗渠景區(qū)。
有一首歌曲您還記得嗎?
的確啊,紅旗渠是林縣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一錘一慳,堅持苦干出來的一大水利工程勝景。
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
首先我們看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鷹咀山”。
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
舉目遠望,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意欲展翅騰飛。
看到雄鷹展翅,我想后代子孫就不會忘記繼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努力建設好我們的祖國了。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東,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
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松散的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
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像騰飛于蒼穹的雄鷹,在崖上蕩秋千,飛蕩數(shù)次,蕩進虎口,最終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
但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們有時也會被虎咬上一口,除險隊長任羊成有一次就摔在圪針窩里,差點送掉性命。
我們接著往前走,現(xiàn)在看到的神工鋪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
由于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
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zhàn)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
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豪邁的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大渠不還鄉(xiāng)”。
神工鋪就是當年修渠民工居住過的地方。
青年洞是紅旗渠總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區(qū)主要景點。
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
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設計流量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
該工程動工于1960年2月,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jīng)濟困難,總干渠被迫停工。
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眾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xù)施工,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
經(jīng)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zhàn),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
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曾經(jīng)的郭沫若副委員長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1996年6月視察了紅旗渠。
聽了講解員的實地情況介紹后他感慨地說:“在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山中歲月、洞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修渠的人。
”并親筆題詞:“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
最后經(jīng)過商議題詞被鐫刻在了太行石壁上,成為激勵全市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傳家寶。
好了游客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紅旗渠景區(qū)的講解就到這里,接下來是大家的自由參觀時間,如果誰還有什么疑問,可以留下來問我,一個小時之后,咱們統(tǒng)一在景區(qū)門口集合,再次感謝大家的合作。
紅旗渠風景區(qū)導游詞2
朋友,有一首歌曲您還記得嗎?“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
這首激昂雄壯的歌曲,把我們引到那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歲月。
20世紀60年代,英雄的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堅持和發(fā)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堅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了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建成了盤繞林濾山長達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
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
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以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fā)建設的風景名勝區(qū),現(xiàn)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紅旗渠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
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
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
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xiàn),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
其中,既有凌云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
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zhèn) ,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
1960年3月 ,承擔截流任務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 在一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
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
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
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青年洞”風景名勝區(qū),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壩”。
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
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原是亂石堆壩,其壩高雄踞亞洲第三位。
設計總庫容77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530萬立方米。
后經(jīng)過瀝青處理大壩印水面和高壓混凝土巖縫灌漿,現(xiàn)大壩性能良好。
它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xiàn)在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
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過洪水。
現(xiàn)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
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東流,至合澗鎮(zhèn)西匯合,形成了一處優(yōu)美的飛流直瀉奔騰圖。
有詩贊曰:“珠濺花飛雪裹玉,流激瀑瀉浪逐波。
閘開傾進瓊漿液,兩韻一渠唱凱歌”。
二 黃河小浪底風景區(qū)導游詞
今天我們要參觀游覽的是黃河小浪底風景區(qū)!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萬里黃河,從青海的巴顏喀拉山奔騰而下,在河南濟源掙脫最后一個峽谷,泄向廣闊的華北大平原。
而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這一跨世紀的工程,就興建在這里,處在控制下游水沙的關鍵部位,上距三門峽水庫 130 公里,下至鄭州花園口 128 公里,動態(tài)總投資 400 億元人民幣,全方位與世界國際慣例相接軌,是中國水利水電事業(yè)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
雄偉的小浪底大壩頂長 1667 米,最大壩高 154 米 , 是一個壤土斜心墻堆石壩,由 10 座進水塔、 9 條泄排沙洞、 1 條灌溉洞、 6 條引水發(fā)電洞和一座地下式發(fā)電廠房組成,是一座以防洪、防凌、減淤并兼顧供水、灌溉和發(fā)電等綜合利用的特大型水電工程,主要樞紐建筑按 8 級地震烈度設防。
涉及土石方 1 億立方米,堪稱當代的“愚公移山”。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小浪底這個跨世紀的精品把黃河的災難鎖在了最后一個峽谷,把幸福播撒在中原大地。
小浪底水庫 300 平方公里的浩翰水域形成了“高峽出平湖,山川入彩圖,港灣飄漁歌,綠樹滿坡嶺”的壯麗景觀。
同時在大壩上游 20 公里處,又展現(xiàn)了一個新的亮點——黃河三峽,它可以說是小浪底工程和王屋山相融合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南有長江三峽,北有黃河三峽、濟源山水集北方山水之精華。
大峪峽,開闊舒展,氣象萬千;龍鳳峽,秀麗幽深,九曲,連環(huán);孤山峽,險奇峻美,峰回路轉。
黃河兩岸的傳說總是與先人治水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相傳大禹的父親鯀采用堵塞的方法治水,結果失敗,禹子繼父業(yè)治水十三年,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談,其中有“九蹬蓮花棧”,九蹬九級次第升高,若蓮花盛開,似出水芙蓉。
相傳是大禹治水時九斧所劈留下的遺跡。
有一首民謠從古流傳至今:“九蹬蓮花棧,輾轉有一灌,誰能得治這一灌,能管九州十八縣。
這句話事實上就是治水者得以治天下的具體體現(xiàn)了。
到了今天,小浪底工程仍是借用鯀的堵,禹的疏,疏堵相結合治水的范例。
聽一聽吳家寨、盧家堡驚心動魄的往事,再說一說兄弟崗,姊妹峰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看不完的黃河美景,道不盡的民間傳說,黃河三峽讓無數(shù)游人留連忘返,為之心醉,難怪著名詩人暢游三峽之后即性做詩:
九曲波濤十曲歌,更有孤樓立陽坡。
人生得意須暢游,不到三峽不黃河。
朋友,難道您不想和我一起前往嗎?聽――風兒已經(jīng)蕩來悠揚的歌聲:“這里的山等你來,這里的水等你來”
【紅旗渠風景區(qū)導游詞】相關文章:
紅旗渠導游詞優(yōu)秀02-03
紅旗渠導游詞作文07-13
安陽紅旗渠導游詞01-29
安陽紅旗渠導游詞范文10-08
河南紅旗渠導游詞10-06
著名風景區(qū)導游詞05-22
龍宮風景區(qū)導游詞08-29
頤和園的風景區(qū)導游詞10-08
黃龍風景區(qū)導游詞10-07
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