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今天,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1
(1)調查背景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展開了關于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2)調查時間
1月16日D1月21日
(3)調查地點
xxx
(4)調查認識
很久以來我就渴望去工廠實踐,我希望能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韌性,毅力。因為對于大學生來說,我們的社會實踐實在是太少了,感覺上了大學后整個人都變得十分的懶惰,都沒有高中充實。想到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大染缸去,想到畢業(yè)后將面對社會嚴峻的就業(yè)壓力,內心總是感覺不安,總是害怕自己以后畢業(yè)了找不了工作,整天就為就業(yè)發(fā)愁,更可怕的是還要靠父母養(yǎng)著,成為“啃老族”
酒廠建于在鎮(zhèn)上,就在我家附近,專門燒酒。我是在老廠工作的,在白酒那邊,除了白酒,還有食品廠,生產棗脯之類的東西。酒廠的生產方式是流水線,有兩個車間,每個車間有三條流水線。流水線的主要流程有進瓶子,拾瓶子,沖瓶,灌裝,燈檢,壓蓋,燈檢,烘干,貼標,總檢,裝盒,折盒,打鉚,噴碼,裝箱,打包,裝車,入倉。另外,還有掛鑰匙,掛牌,貼獎的工作。每個工作,都有專門的人來完成。雖然規(guī)定不能串活,但是阿姨們覺得干一樣干累了的話,還是會互相換一換的。
其中,灌裝,壓蓋,烘干,噴碼都是機器完成的,打鉚卻是很累的話,對臂力的要求比較大,所以,我沒干過那個。仔細算算,我干的其實不多,燈檢就是看看瓶子里有沒有懸浮物等雜質,壓蓋就是把蓋子放到瓶子上,自然會有壓蓋機來完成,折盒雖然挺難,但是熟了也就沒什么了,只是連續(xù)幾個小時重復一樣的動作會有點麻木的感覺。另外,我還撿過幾回鑰匙,有很多線頭都要弄掉,然后一百個放一起,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才知道原來也挺麻煩,更何況,還要一直蹲在地上,腿都麻了。
工廠里也是有廠規(guī)的,因為工廠生產酒,所以對火的規(guī)定十分嚴格,不能帶煙火,不能吸煙,發(fā)現一次,就要扣1000元。另外,在工廠里,不能開機。
通過在工廠的實踐,我真的是長了不少的見識,增長和很多社會經驗,我感受頗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那些工人干著枯燥乏味的工作,工資卻還低。而我們許多大學生整天那就知道玩游戲,而不去好好學習,還抱怨生活得無聊。身在福中不知福是我們很多大學生的通病,跟工人們一比,我們的生活,實在太好!皩殑︿h從磨礪出,臘梅香自苦寒來”,我們大學生應該好好利用假期的時間,走出校園,走出小家庭,深入到全國各地的基層群眾中去,去廣泛的實踐、調查、走訪。身為大學生,了解最真實的社會、生活;了解最真實的'人,明確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在以后的歲月里,我還是會記住這一次實習的,雖然這次實踐并沒有運用到我所學的知識,但是我從這次實踐中學到了很多,知道了我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這是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時刻!
基于我自己的社會實踐體驗,我積極的倡議當代大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鍛煉中尋找自我價值,我們來到大學的目的就是學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好的服務社會,所以我們更應該盡早地了解社會的需求來提升自我各方面的文化知識和素質,當我們走向社會時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為社會服務。
其實我們只要了解了社會的需求和自己所長,就會很快找到自己社會中的位置,F代大學生缺少社會知識和信息,在學校時從不關注社會中的情況,甚至連新聞都懶得看,更不用說社會鍛煉,所以當他們邁出校門的那一刻就迷失了方向,拿著自己的簡歷不知何去何從,只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專業(yè),卻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以至于很多大學生畢業(yè)后都找不到工作;因為大學生缺少社會鍛煉,空一肚子墨水卻不知如何用,很多用人單位不愿招聘應屆畢業(yè)生,都愿吸取有工作經驗者,因此大學生的就業(yè)率也越來越低!有的學生辛辛苦苦學了數十年的專業(yè)當走進社會時卻找不到任何與所學專業(yè)有關的工作,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這就是不了解社會的需求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要發(fā)起倡議,為了我們今后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會當中去,為了我們早日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為了能夠更順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長服務于社會,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
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
2、提高大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華東交通大學在校大學生
2、資料收集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方法
3、調查方法:隨機向同學們發(fā)放50份問卷,然后不記名回收
三、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附在最后一頁)
四、調查結果分析
76%的人對報道的危害食品表示憤怒,24%的人對其表示習以為常;而對于食品的生產日期,有80%的人會看或偶爾看,只有一小部分不看,76%的人對報道的危害食品表示憤怒,24%的人對其表示習以為常;而對于食品的生產日期,有80%的人會看或偶爾看,只有一小部分不看,有部分男生會因產品而定;如果同學們買到過期或劣質產品大約44%的人會選擇與經營者交涉,而其余的都選擇自認倒霉;66%的同學會偶爾關注食品安全問題,24%的同學會經常關注,極少部分同學從不關注;對于品牌食品80%的人表示信任,也有超過10%的同學表示不信任;對于食品添加劑方面,大多數同學只是偶爾看看,也有同學根本不看;向街頭小吃這樣的.快餐,同學們則顯得比較理智,44%的同學會考慮其安全問題,44%的同學會綜合考慮其價格安全美味,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同學看重其美味;幾乎所有的同學對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制度都不滿意,甚至有30%的同學認為非常糟糕;關于促銷產品的購買,20%的同學會經常買,70%的同學偶爾會買,其他的從來不買;65%的女生喜歡吃零食(如餅干、臘腸等),36.7%的男生喜歡吃零食,其他的大學都不喜歡吃,10%的男生不喜歡;最后關于學校1羅俊,男,1992生,江西撫州人,華東交通大學機電學院機械電子專業(yè)11—4班,電話:15179174768電子郵件:694183010@qq.com。
食堂的飯菜,60%的同學感覺一般,16%的同學感覺還行,其他的同學則表示有點糟糕,不出所料沒人覺得餐廳的菜很好。
五、調查結果總結
從結果分析可得,同學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然而同學們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不會選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大多數同學選擇“忍”字當頭,沒有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訴訟或求助,這種現象無疑會助長非法制造商的邪惡之風。而同學們在購買食品的時候一般的也會注意像生產日期等安全問題,但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還遠遠不夠,像購買促銷產品,尤其是食品都快過期了,這可能與同學們的個人經濟水平有關(生活費不多,能省就。。另外,不管是從調查還是從社會現象都可以看出我國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制度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不能盡如人意。由于調查對象的限制,通過問卷只能得出學生這一個群體對食品問題的態(tài)度這一個方面。但是我認為要分析下導致食品問題的其他具體原因,讓人有所了解。這也是此報告的目的所在。上面分析提到許多,這里再作下總結。具體有:1。個體商戶利益熏心,違法成本低,利益巨大。2。法規(guī)不健全,食品指標不全。添加劑種類繁多,沒有全面定義和規(guī)定,無法統(tǒng)一監(jiān)管3。政府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處罰力度不夠大。4。消費者還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鑒別真與假,好與劣。
大學生作為即將踏入社會而不斷了解社會現狀的人群,了解社會現象和熱點問題持有各自的度。如何具有相對客觀的見解,如何在辨別真假時具有相對準確的意識是我們應該反思的。本報告綜合大學生對于食品安全的態(tài)度和針對性的日常飲食習慣進行調查,從正文分析可見,權威媒體與機構在宣傳上具有較強感染力與影響力,而我校調查的大學生對于食品安全的意識并不是很強烈。從報告本身來看,特別關乎日常生活的問題有如燙手山芋,分支多,管理難,學生群體在不了解具體事實原委是常情,但是提高自身保護意識卻是應當關注的地方。聯(lián)系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從政府機構到管理部門,到運營廠家再到顧客本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涉及很多問題,就各個層面做出何種調配安排與分工從而最優(yōu)化我們現有的制度,改善食品安全的現狀才是我們,包括大學生在內,去分析實踐的根源所在
六、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應采取什么措施
從整體上看,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有很大的改進,但要進一步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加強食品安全檢測
(2)集中整治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嚴厲打擊“黑窩點”,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取締無衛(wèi)生許可證,無經營執(zhí)照、無生產條件的生產加工企業(yè)。
(3)構建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
(4)完善食品相關標準和相關認證
(5)加強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
( 6 )續(xù)開展品安全專項整治
(7)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此外還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撐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
七、作為大學生應該怎么做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提高自身素質,堅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有害食品,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增強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同時也呼吁社會增強食品安全意識,讓不法分子無地囂張。
為增強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應牢記的一些生活上的安全小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后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喝豆?jié){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6、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天天喝水八大杯,對身體有益,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7、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8、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yǎng)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
9、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因此切忌放在床邊。
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3
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儼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產業(yè)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各種新型食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食品產業(yè)已在國家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然而層出不窮的劣質食品事件,像非法添加劑、蘇丹紅、瘦肉精、染色饅頭等,讓人們望“食”卻步。針對各種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想了解一下大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及其切身感受。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
2.提高大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略
2、略
3、略
三、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附在最后一頁)
四、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對象:青島理工大學在校大學生資料收集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方法調查方法:隨機向同學們發(fā)放50份問卷,然后不記名回收76%的人對報道的危害食品表示憤怒,24%的人對其表示習以為常;而對于食品的生產日期,有80%的人會看或偶爾看,只有一小部分不看,有部分男生會因產品而定;如果同學們買到過期或劣質產品大約44%的人會選擇與經營者交涉,而其余的都選擇自認倒霉;66%的同學會偶爾關注食品安全問題,24%的同學會經常關注,極少部分同學從不關注;對于品牌食品80%的人表示信任,也有超過10%的同學表示不信任;對于食品添加劑方面,大多數同學只是偶爾看看,也有同學根本不看;向街頭小吃這樣的快餐,同學們則顯得比較理智,44%的同學會考慮其安全問題,44%的同學會綜合考慮其價格安全美味,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同學看重其美味;幾乎所有的同學對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制度都不滿意,甚至有30%的同學認為非常糟糕;關于促銷產品的'購買,20%的同學會經常買,70%的同學偶爾會買,其他的從來不買;65%的女生喜歡吃零食(如餅干、臘腸等),其他的同學大都不大喜歡吃,10%的男生不喜歡;最后關于學校食堂的飯菜,60%的同學感覺一般,16%的同學感覺還行,其他的同學則表示有點糟糕,不出所料沒人覺得餐廳的菜很好。
五、調查結果總結
從結果分析可得,同學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然而同學們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不會選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大多數同學選擇“忍”字當頭,沒有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訴訟或求助,這種現象無疑會助長非法制造商的邪惡之風。而同學們在購買食品的時候一般的也會注意像生產日期等安全問題,但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還遠遠不夠,像購買促銷產品,尤其是食品都快過期了,這可能與同學們的個人經濟水平有關(生活費不多,能省就省)。另外,不管是從調查還是從社會現象都可以看出我國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制度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不能盡如人意。
六、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應采取什么措施
從整體上看,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有很大的改進,但要進一步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加強食品安全檢測。
。2)集中整治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嚴厲打擊“黑窩點”,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取締無衛(wèi)生許可證,無經營執(zhí)照、無生產條件的生產加工企業(yè)。
。3)構建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
。4)完善食品相關標準和相關認證。
。5)加強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
。6)繼續(xù)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7)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此外還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撐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
七、作為大學生應該怎么做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提高自身素質,堅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有害食品,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增強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同時也呼吁社會增強食品安全意識,讓不法分子無地囂張。
親愛的同學們,為了了解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提高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希望你能從百忙當中抽出點時間做這份調查問卷。
性別:男【 】女【 】
你會有什么反應?
跟我沒關系
你看不看生產日期?
你會怎么做?
你覺得什么最重要?
如膨化餅干、臘腸等
謝謝你的合作,祝你考試順利
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4
一、對象與方法
(1)基線調查。首次上課前,用食品安全問卷進行調查。
(2)教育活動開展。參加食品安全選修課的106名學生為教育組,參加其他選修課的146名學生為對照組,對教育組開設食品安全現狀、食品安全來源、食品安全防范等內容,共10講,每周1次。
(3)教育評價。結束后用相同問卷再次調查,觀察學生食品安全知識與行為的變化。
(4)評價指標。
、偈称钒踩J識:食品安全存在問題、消費環(huán)境安全、油炸食品安全等。
、谑称废M行為:消費食品環(huán)境選擇、食用油炸食品頻率、食品放置時間等。
對調查員和調查對象培訓后,填寫調查問卷,上交問卷時當場核對;回收調查表后,進一步核對準確無誤后,進行計算分析。
數據采用雙錄入法進行錄入,用2檢驗比較兩組間差異。
二、結果
教育組男13人、女93人;對照組男22人、女124人,兩組男女構成無顯著差異(2=,P>),年級構成也無顯著差異(2=,P>)
教育前兩組學生對食品安全認識無明顯差別。教育后,教育組對食品安全存在有問題、油炸食品不安全等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對校外早餐不安全、超市食品安全的認知無顯著差異。
教育前兩組學生消費食品的行為無明顯差別。教育后,教育組學生每周食用3次以上油炸食品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在學校用早餐、食品放置≤3天等比例高于對照組。
三、討論
知信行理論認為,知識與行為存在相關性,知識是行為改變的基礎,行為是知識掌握應用的具體體現。大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能力強,能注意用知識指導行動,因此,加強大學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識教育應能取得理想效果。
本次調查顯示,教育前學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識不足,部分飲食消費不安全。教育后,教育組學生的認識有所提高,食品安全消費行為也大為增多。因為選修課具有課堂教學、互動教學的`雙重特點。選修課具有一定的教學體系,還需要進行考核,故與健康教育講座相比,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知識傳授有一定的體系,教學內容較豐富,授課形像生動,利于學生接受。但它又不同于正規(guī)教學,不需要講授全部知識,形式靈活多變,通過大量視頻觀看、討論等,澄清認識與行為,促使學生自我教育,這種活潑的教學方式切合學生的需要,學生能很快接受知識。
通過選修課的講課和學生之間的討論,使學生提高認識,建立起自己的食品安全觀,從而促使行為的改變。本次教育后,受教育學生對食品安全存在有問題、油炸食品不安全等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在學校用早餐、食品放置≤3天等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食用油炸食品≥3次/周的比例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認識的改變,有助于學生安全消費行為的增多。由專業(yè)教師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傳播更具有權威性,對問題的分析更透徹,有較強的說服力;學生間的互幫互學也有利于促進行為的改變。因此選修課相比于日常生活教育更加系統(tǒng)、全面,建立的食品安全知識和行為的知信行模式更加有效、持久。本次教育中,仍有部分學生的認識與行為沒有得到改善。這可能是因為目前媒體宣傳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較多,學生還無法辨別問題的主流趨勢(如超市食品的安全),有時自己消費后未發(fā)現問題,也就放松了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如校外用早餐的認識),這也是今后需要加強教育所在。綜上所述,食品安全教育選修課對改善大學生食品安全防范的意識行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報告04-28
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05-25
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報告12-01
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報告10-08
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報告12-15
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01-28
關于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報告10-05
關于食品市場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10-07
2017年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報告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