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學生德育認知狀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XX.9.15
調查對象和范圍:在校學生
調查方式:不具名問卷調查
調查目的:了解在校學生德育認知現(xiàn)狀,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事實依據(jù)。
20XX年9月15日,我對曹步中學在校學生的德育認知狀況做了普通調查。調查采用問卷方式,共回收到15個班級的反饋數(shù)據(jù)。問卷主要是從“個體認知”和“集體認知”兩大方面設置問題,共27小題。數(shù)據(jù)采集形式是分班統(tǒng)計后進行級組統(tǒng)計,最后由學校進行匯總。收到的有效總票數(shù)為23861票。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認知水平較好,但也存在一定問題。現(xiàn)對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和匯報如下:
從“自我認知”和“家庭認知”兩個方面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共設計14小題?傮w來看,初三級學生對這兩個方面有比較成熟的理解。
一、自我認知
1、學習方面。對讀書的理解,認為“對以后生活有很大影響”的比例為66%,初一級至初三級持該看法的比例則逐級下降。初二級學生認為“最苦惱的問題是學習問題”比例最高,達到72%,初三級則對“前途問題”有更大關注度。對于解決學習困難,初一初二級學生偏向于“自己想辦法”,初三級學生則偏向于“找同學”,找家長的則只有九個百分點。在學習態(tài)度上,59%的學生“比較認真”,認為“刻苦用心”的按年級呈上升趨勢,初一級學生持“隨隨便便”態(tài)度的占了21%。對學習成績,初三級學生81%表示“努力,想更進一步”,初二級則有18%的同學表示“基礎差,想放棄”,初一級有21%的同學表示“想進步,但不想努力”。
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初二級學生學習負擔最重,初三級學生壓力增加。對學習的態(tài)度應該從初一級抓起,特別要做好那些“想進步,但不想努力”的同學的思想工作,避免升上初二后部分學生因基礎差想放棄,到初三想努力又遲了。這或許就是困擾我們多年“后勁不足”的重要原因。
2、情感方面。對早戀的態(tài)度,初三級表示“支持,有機會我也想找個異性朋友”比例最高,達13%。全校29%的學生則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對”,51%表示“為時尚早”。對于是否有過戀愛史,72%的學生表示無,13%的學生表示有過但提高認識后主動放棄,7%表示“有過,但破裂了”。從年級來看,初三級表示“曾經(jīng)有過”比例最大,達28%,初二18%,初一15%;而13%的初三學生表示“想,正在物色”,持此想法的初一初二學生比例均為4%。對于戀愛的原因,94%的學生表示為“無心學習、精神寄托、盲目羨慕、為了好玩”,只有6%的學生表示“真的喜歡對方”。其中初三級22%、初二級27%、初一級23%的學生認為純粹是為了“好玩”。
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戀愛史經(jīng)歷逐年級遞增,初一級所占比例太大,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有過戀愛。一方面表明學生性成熟提早,另一方面表明性教育工作滯后,學生接觸性教育的時間應提前到小學階段。同時,還要加大初三學生的前途理想教育和初一初二的青春期教育,使之樹立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3、情緒方面。從全校學生整體來看,認為“最開心的時候”是“考試得高分”的同學占61%,“放假”占21%,“老師表揚”占10%,“家長給零用錢”占8%。從三個年級縱向來看,因考試得高分而開心的均占60%左右,因放假而開心約為20%;因父母給零用錢而高興的比例則逐年遞增(初一4%、初二6%、初三15%);因老師表揚而高興則逐年遞減(初一13%、初二10%、初三8%),但91%的同學表示喜歡。在遇上挫折時,情緒積極的同學占46%,54%的同學有不良情緒反應,有不良情緒反應的學生比例逐年級遞增(分別為52%、53%、58%);至于“受誰影響最大”的問題上,36%的學生認為是家長,35%的學生認為是同學,24%的學生認為是老師;但認為是老師的比例逐年遞增,而認為是同學的則逐年遞減。
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最渴望成功感,隨著年齡的增加對金錢的欲望跟著提高。對自己情緒的控制理應隨著年齡增加而更加理智,但事實相反,這說明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加,缺少必要的心理疏導。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逐年增加,這就進一步提出了“與學生交朋友”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學生在強大的升學競爭中對老師的信任程度、依賴程度增加。
二、家庭認知
從學校整體來看,認為自己處于完整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學生占74%,也就是說,26%的學生生活在問題家庭中?v看三個年級,由初三至初一,生活在和諧家庭的比例逐級下降,分別為85%、70%、67%。問題家庭逐年增多,說明社會變革在改變著人的觀念的同時,相對穩(wěn)定的家庭架構也面臨著強烈的沖擊。家長在多方壓力下,對孩子教育不科學的方式方法必然會導致家庭矛盾的增加和強化。76%的學生表示不滿家長的教育,其中61%的學生表示與家長“有沖突”,15%的學生表示逆來順受,5%的表示“經(jīng)常有沖突”。初二級的學生表示與家長“有沖突”的比例最高,達68%。
【中學學生德育認知狀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06-15
關于中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10-20
中學生學習心理狀況調查報告03-11
關于中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08-01
中學生學習心理狀況調查報告01-18
學生各類狀況調查報告06-19
學生兼職狀況調查報告12-17
學生心理狀況調查報告01-07
學生戀愛狀況調查報告02-21
學生的心理狀況調查報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