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和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3篇
引導語: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和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和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篇1
從“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到“人生是場馬拉松,搶跑未必能贏”,我從很多年輕父母身上看到了他們越來越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幼小銜接時期,孩子是焦慮的。她們的焦慮可能來自家長不正確的引導和過度的壓力,也可能來自自己對于小學的“未知”。
書中說,幼小銜接是繞不過的一道坎。家長需要在思想和行動上準備好,孩子需要提前了解小學的課程結(jié)構(gòu)、作息時間、作業(yè)情況和生活情況。我是覺得孩子的焦慮大部分來自于家長,因為6-7歲的孩子對于世界存在好奇和探索,他從心底想去探究小學生活,但是一些譬如作業(yè)多、老師太兇、同學欺負你的負面消息會影響到他,導致他恐懼小學生活。
那道七色花的題目很有趣,可以看出那位小學教師不了解孩子的認知特點,從付老師的回答我看到兩點,一個是他教給了伊伊理解題目的方法,更為重要的是他說出了“老師都挺好的,不會責怪你的。只要主動說出來,不管對錯,老師都會很開心的!痹谒男睦飳蠋熓切湃蔚,這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伊伊去信任自己的老師。
關(guān)于著小學的準備,并不是準備書包,鉛筆,作業(yè)本,首先,你需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不可否認孩子的缺點,這對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有很好的幫助。同時付老師,很重視孩子自己的感受,避免了包辦和灌輸。有了很好的精神準備,還需要配備圖書、字典、地球儀等相應的物質(zhì)材料,做到雙管齊下。關(guān)于正確的假期安排能力,也是需要開始培養(yǎng)的。
讀到付老師說,孩子入學前要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比如飲食習慣、餐桌禮儀、保證睡眠時間、生活自理能力、規(guī)則意識、傾聽能力等等。我體會到了,幼小銜接工作并不只是開始于大班下學期,它應該是貫穿于整個幼兒園生活,這些好習慣應該是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幫助孩子養(yǎng)成的。我忽然發(fā)現(xiàn)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充分準備的前提,可以做到有效銜接;養(yǎng)成了好習慣,可以使幼小更加順利;能力提高了,孩子可以更加的自信;性格塑造穩(wěn)定的孩子,會更加的開心。前面工作的完成是后面一項工作的.前提。
自控力,獨立思考、提出質(zhì)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感知周圍人事的態(tài)度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成為社會人的表現(xiàn)。這個時候的孩子,附屬內(nèi)驅(qū)力仍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他會為了得到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贊揚,而去努力做成功一件事情。在這個階段,我們更需要發(fā)揮皮格馬利翁效應,對孩子有所期待,這樣他才回朝著我們的期待前行。
能力提升之后,我發(fā)現(xiàn)“積極”兩個字出現(xiàn)的頻率開始多了,積極的人就像太陽,到哪里都在傳播著正能量。
感恩、基本的尊重、樂觀的心態(tài),這些都是一個人在為人處事上高情商的體現(xiàn)。付老師幼小銜接的科學在于,他并不重視對孩子知識方面的長進,而是把重點放到了能夠幫助孩子一生進步的情商上,這也正印證了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才的新需求。
進入小學了,幼小銜接還要繼續(xù),前面一切都是鋪墊,這才是真正的關(guān)鍵。孩子在學習上、和同學相處上、對老師的認識、遇到困難了,在功課上遭遇滑鐵盧了,怎么辦呢?杜老師告訴我們,首先你得是一個“會聊天”的家長,不然抱怨一聲就開始責怪,那么下次遇到困難就不會告訴你了。家長需要先淡化這些困難:前期準備很充分了,我相信我的孩子完全可以擺平這件事。然后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當孩子真正需要自己介入其中時再考慮,如果孩子沒有這個意思,那么證明他自己是可以的,只需要說:“你打算怎么做?” “非常棒的主意!”就夠了。
《和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篇2
今天到新華書店查閱課題研究資料,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本和課題緊密相關(guān)的書籍《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于是坐下來漫不經(jīng)心的讀起來,也許里面有自己需要的“黃金”,試試看。可是一睹這本書的芳容,我還是醉了!杜愫⒆右黄鹩仔°暯印肥歉缎∑嚼蠋熤,它展示了一位好爸爸用心陪孩子一起渡過幼小銜接關(guān)鍵時期的心路歷程。付小平老師通過自己的女兒伊伊的親身經(jīng)歷,把教育學,心理學融入真實的案例之中,這是一本適合年輕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值得一讀的好書。
全書共分六部分:一、幼小銜接,繞不過的一道坎。二、充分準備,才能有效銜接。三、養(yǎng)好習慣,才能順利銜接。四、提升能力,才能自信銜接。五、塑造性格,才能開心銜接。六、邁入小學,才能關(guān)鍵銜接。每一篇文章,有案例有方法,方法新穎,超乎想象。其中最吸引的要數(shù)《別讓孩子傷在分數(shù)上》。
《別讓孩子傷在分數(shù)上》案例是作者的女兒伊伊剛剛升入小學不到一個月,第一次數(shù)學考試考了剛及格。然后付老師對孩子的測試失利分析原因,找到一是試卷中大部分錯的題目是本來孩子掌握好了的,由于沒有經(jīng)歷過考試,缺乏答題技巧緊張造成的;二是查找到考試中暴露的問題,如:做題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第二次考試取得了一個好成績。但隨之陸續(xù)而來的英語、語文小測驗,在班上位居中等,付小平老師結(jié)合三次考試成績分析,找到一個導致伊伊不夠優(yōu)秀的共性問題——答題過程粗心,可以做對的題目都出錯了,丟了不少分,然后又進行分類:一類粗心,提醒避免出現(xiàn)類似錯誤;二是沒有掌握問題。通過講解練習,最終伊伊拿回了100分的'卷子。
付小平老師提出問題——究竟如何面對考試和分數(shù)?,同時給出我們各位家長的建議是:一、態(tài)度比結(jié)果重要(成績并不重要,但試卷反映出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很重要);二、進步比分數(shù)重要(縱向比較孩子成績,發(fā)現(xiàn)錯誤和原因,找到進步和變化);三、成長比成績重要(快樂成長和優(yōu)異成績協(xié)同發(fā)展,相得益彰)。
付老師確實是一位好爸爸,面對孩子每次的考試能做好細致的分析并找到相對應的補救方法。對待孩子的分數(shù)現(xiàn)實生活中無非有三種家長:一.無關(guān)緊要,馬馬虎虎。這些家長認為一年級課程那么簡單,考的好不好都代表不了什么。我只要努力賺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zhì)保障就歐克了。這樣的孩子不能被引起重視,孩子喪失自我存在感,長期的惡性循壞使得成績一直不好,等到高年級開始重視,已經(jīng)晚了。二.只注重分數(shù),不看過程的家長。有些家長不堅守過程,只要一看到試卷上的分數(shù),就火冒三丈。從來不關(guān)心孩子努力的過程,不分析失敗原因,只拿分數(shù)和其他的孩子進行比較,埋怨孩子指責孩子。所以惹得自己“一身騷”,孩子挨批受打,最后兩敗俱傷。長此以往家長經(jīng)!盎鹕絿姲l(fā)”,孩子短暫性“壓力山大”。若干天后所有的工作一切回歸原位。三.和諧家長,就是換位思考的家長。他們陪同孩子一起接受失敗,一起陪孩子查找原因,在考試后機智應對,為有更大進步的家長,就像付老師一樣。
我看到這篇文章感觸極深,因為我就是上面例舉的第二種家長,面對成績“暴跳如雷”事后“安然無憂”的家長。孩子的成績失敗,導致沒有自信心,作為媽媽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每次考試都是看分數(shù),總是以沒有時間幫助孩子分析為理由,一次一次放縱了孩子的學習,才導致孩子成績的失敗。我好恨我自己,就是補習班能換回來“家長的陪伴”,能彌補孩子心中的“失落”嗎,如此孩子還是很聽話,在我的命令下“成方成圓”,我沒有顧忌孩子的感受,導致孩子自卑、壓抑。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今后一定改變自己的育兒方法,多陪孩子,多關(guān)注孩子,多鼓勵孩子。
分數(shù)和考試是每個求學路上的人都逃脫不了的法咒,“分分,學生的命根”同樣“分分,老師的法寶”。不管我們的子女今后在擇校還是工作,無疑選擇的籌碼就是成績。作為媽媽,我好可憐那些低分數(shù)的孩子,他們也努力,他們也付出, 他們因為分數(shù)低不敢和同伴玩耍,他們因為分數(shù)低失去了老師的寵愛,他們因為分數(shù)低而不敢和無理的家長討價還價,我想象著“如果有一種只求知,而不測試”的教育之路那該多好。
最后,我想用付小平老師的一段話來結(jié)束,“從迷糊到清晰,從懵懂到明白-----一小段關(guān)鍵的人生路,心靈陪伴,讓孩子走得更穩(wěn)更遠”,以此來表達我對這本書的閱歷,感恩生命中遇到了付老師,給我照亮了前進的教育之路。
《和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篇3
做了十幾年的幼兒教師,又送走了三屆小學生,在幼小銜接方面,我也是很有感觸。告別了幼兒園繽紛多彩的時光,另一扇大門之內(nèi),又是怎樣一個新奇世界?讀了付老師《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這本書,從理論和實踐等方面又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我這個又擔任一年級教師有了理論性指導意義。
幼小銜接是當前很多家長備感頭痛的問題,付小平老師這本書為解決該問題做出了富有思想性的探索,通過自己女兒親身經(jīng)歷,把教育學、心理學等抽象理論融入真實案例之中,把教育學、心理學等抽象理論溶入了真實的案例之中,以親切平和的方式講大道理講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杜愫⒆右黄鹩仔°暯印芬粫,故事中穿插著理論、理論中穿插故事,背后涌動著的則是一位為人父者的情感。小伊伊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位能陪伴她一路走來的父親。在孩子整個成長里程中。為人父母是最不該缺席的,而用心的、智慧的陪伴則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本書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父親在孩子的學習能力、心理健康、習慣養(yǎng)成、品德培養(yǎng)鞥方面付出的心血和思考,讓人受益匪淺。
養(yǎng)育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終身事業(yè),很佩服付老師為了孩子可以兩度換工作,有幾個爸爸能夠這樣做?《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這本書讓我們更加懂得漫漫人生路,最關(guān)鍵的就那么幾步。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每個孩子人生路上的關(guān)鍵期,也是年輕父母無法輕易把握的`敏感糾結(jié)期。
面對“幼小銜接”,家長朋友將何去何從?好爸爸付小平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在成長路上的關(guān)鍵期,給了孩子最需要的心靈陪伴。在本書中,他細膩地分享了自己陪伴女兒一起成長的點滴感人故事,將“幼小銜接”這件家事娓娓道來、和盤托出。他又結(jié)合自身十多年教育工作的真實體悟,將“幼小銜接”這個社會難題抽絲剝繭、逐一求解。
【《和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幼小銜接的簡報11-27
幼小銜接方案04-08
幼小銜接簡報04-29
數(shù)學幼小銜接教案 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03-27
幼小銜接優(yōu)秀教案12-04
幼小銜接培訓簡報11-26
開展幼小銜接的簡報11-26
幼小銜接算數(shù)教案11-30
幼小銜接教研簡報11-28
幼小銜接培訓心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