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書讀后感600字 推薦度:
- 科普類的書讀后感 推薦度:
- 物理科普書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科普書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普書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普書的讀后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宇宙空間里的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我從中學(xué)到了很多科學(xué)知識。比如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是彗星,俗稱掃泏星,它由慧頭和慧尾組成,其中慧頭又由慧核和慧發(fā)組成。彗核的直徑約有10千米,他周圍龐大的氣團為慧發(fā),慧發(fā)的直徑有幾萬到幾十萬千米;畚矂t更長,可達數(shù)億千米。
我還知道太陽為什么能發(fā)光發(fā)熱?這是因為太陽是一顆恒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這個大氣體球時時刻刻都在釋放者大量的光和熱。地球正是因為有了太陽的照耀,才有了溫暖和光明,才有了生命。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也為1500萬攝氏度。這是由于太陽內(nèi)部進行著劇烈的原子反應(yīng)。太陽由70多種元素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太陽內(nèi)部溫度高、壓力大,這就是那里的情原子核相互作用,從而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
我還知道了火星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科學(xué)家稱他為地球的“孿生兄弟”。這是因為火星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特征。
用望遠鏡看,你會發(fā)現(xiàn)火星簡直就是一個“地球儀”。它的兩極是白白的極冠,就像地球上被雪覆蓋的南北極。而且火星也像地球那樣呈一定角度繞太陽公轉(zhuǎn)。另外,火星上上的一天之比地球上的一天長39分35秒。不同的是,火星上的一年是687天,是地球一年的1。9倍。與地球一樣火星上也有大氣。
宇宙太神奇了,我長大以后,一定要當(dāng)個科學(xué)家研究火星的奧秘,人類以后是否能在火星上居?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刻苦研究的!
科普書的讀后感2
瞧!那是一個充滿著濃郁書香味的書柜。打開它,一排排整齊的書映入眼簾,但最顯眼的總是那本《世界未解之迷》。
這本書是什么時候買來的,我已經(jīng)忘記了,只記得第一眼看見它,我就好象被什么捉了似的,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它。許多年來,書中的每個地方,我倒著都能講出來?墒墙裉欤覅s又一次翻開了它,去體味、去探索、挖掘它的精華。
幽靈般頻頻光顧地球的UFO與外星人,是鐘情于地球的美麗,還是在追尋他們失落的記憶?恐怖的死亡公路、神秘的大象墓地……大自然中究竟隱藏著多少謎題?若是從遠古的回顧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選擇停留在原點,便永遠望不見地平線另一端的模樣。當(dāng)我們把“為什么”變成驚嘆號,當(dāng)我們無畏地闖入大自然的`懷抱,人類成長的軌跡便會有力地向未來伸展、再伸展!愛因斯坦曾說過:“探索奧妙對于人類而言,是最美妙的事情!泵慨(dāng)人們滿心歡喜地解開一個謎團時,更多的謎團又會紛至沓來。這本書不僅是在于告訴你有多少未解之謎,而是通過這些奇幻的未解之謎更大地激發(fā)起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對大自然和身邊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有著數(shù)不清的未解之謎,你勇于探索嗎?
科普書的讀后感3
寒假期間,我讀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當(dāng)我讀完《意林》里《榆樹的傷疤》這篇文章時,感觸非常大。
文章講的是有一棵榆樹,樹干上綁了一條鐵鏈用來拴牛,后來,養(yǎng)牛的人把牛牽走了,但是留下了這條鐵鏈仍然綁在樹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樹干越長越粗,樹皮漸漸覆蓋了鐵鏈。不久,一場嚴(yán)重的災(zāi)難——荷蘭榆樹病傳到了這里。這種病菌橫掃這里的榆樹,但是惟有這棵帶鐵鏈的榆樹沒有受到傷害,原因是榆樹從鐵鏈里吸收了大量的鐵,所以幸存下來!
這件事告訴我們:“創(chuàng)傷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對于創(chuàng)傷,我們還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如果我們不能勇敢的承受,創(chuàng)傷還會使人一蹶不振的!
記得初一 下學(xué)期的'時候,我因為驕傲比自己的好朋友考得好,所以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排名比其中是退步了100多名,我一下子受到了打擊,覺悟了。我開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復(fù)習(xí),終于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這次打擊,如果我自暴自棄,又會怎樣呢?
創(chuàng)傷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科普書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科普書的讀后感02-24
科普書讀后感03-24
科普書讀后感10-10
物理科普書讀后感04-25
科普類的書讀后感范文06-27
科普宣傳活動的策劃書范文10-08
有關(guān)校運會科普的活動策劃書10-07
科普的征文07-19
選拔科普大使大賽活動策劃書10-05
科普大使選拔比賽策劃書范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