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原生家庭》讀后感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原生家庭》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生家庭》讀后感1
棍棒石頭可能會打斷孩子的骨頭,但話語決不會傷害他們分毫。確實,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侮辱性的稱呼,貶損的評價,以及輕蔑的指責(zé)都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感覺到自尊性受損。
《原生家庭》一書曾說了一個48歲的牙醫(yī),菲兒的例子。雖然他快要50歲了,但還是對別人對他講的所有事情都過度敏感。他無法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別人說的話,總覺得對方在嘲笑他。他覺得妻子在嘲笑他,病人在嘲笑他。他常常半夜睡不著覺,躺在床上琢磨白天大家對他講過的話,任何事情都會往壞處去想。
咨詢師詢問了菲兒早年的狀況,他猶豫了一會兒,試探著說:
童年時,父親沒完沒了得取笑他,總是拿他開心,常常令他感到屈辱。當(dāng)其他家人都以此為樂趣,哄堂大笑時,他愈發(fā)感覺到被孤立了。直到今天,菲兒還記得這件事情。還有更嚴重得,父親經(jīng)常說“不知道你是不是我親生的,估計是在醫(yī)院抱錯了”。當(dāng)菲兒問父親為什么會這么說時,父親說只是為了逗大家開心而已。
愚蠢的父親根本不知,當(dāng)時的菲兒根本理解不到這是一句玩笑話。而是覺得他是父母撿來的,他們根本就不愛我。所以,才會經(jīng)常在背后說我。童年的這些經(jīng)歷,對菲兒來說是如影隨形。直到今天,還讓他處于一種焦慮情緒中。
閨蜜晴雯是家中的.老二,她有個姐姐和弟弟。父母生她時,本來想要個男孩。但最后卻生了個女孩。父母平時干活累了,心情不開心時,就會舊話重提“本來要把你送給收破爛的人,但是你奶奶不愿意,所以才沒送出去”。每次聽到這句話,晴雯的眼淚就止不住得流,心理非常委屈。有時,弟弟姐姐還會拿他尋開心“說她是撿來的,而弟弟每次見到她,就直呼其名!
在家里,只要哪次考試沒考好,父母就罵他是蠢貨。還說自己的命不好,生了這么個蠢貨。晴雯并沒有為自己辯解,只覺得是她沒努力,才沒考好,讓媽媽生氣了。長大后,到了工作崗位,只要一件事情沒做好,她就覺得是自己的責(zé)任,整天處于一種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
回到家后,看到孩子把東西亂放,她再也忍不住心理的怒火,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傻,都不知道把東西放好,整天惹人煩”。而此時的她,像足了當(dāng)時罵她的媽媽。
社會心理學(xué)家班杜拉曾說,觀察和模仿是人最重要的2種學(xué)習(xí)方法。而對孩子來說,家人說什么她就會學(xué)什么。所以如果家長對孩子語言暴力,孩子以后將會對她的親人語言暴力,這種語言暴力會代代相傳的,是人永遠不能擺脫的夢魘。
親愛的家長,如果你還在對孩子語言暴力,請盡早收手吧!
《原生家庭》讀后感2
去年冬天的一場疫情,考驗著中國的忍耐力,同樣考驗著多數(shù)中國家庭的忍耐力。在所有家庭必須自我隔離的情況下,我在宅家期間讀到了美國一位心理學(xué)家蘇珊的著作《原生家庭》。在疫情背景下,這種從未有過的家庭模式,讓我對于家庭的意義又有了更深的體會。
《原生家庭》這本書講述了多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對于下一代產(chǎn)生的影響,反映了本書的主旨——家庭與人一樣,也需要調(diào)整變化和反省。
而原生家庭是指我們出生到成年的家庭,再生家庭是我們成年后所組建的家庭,這兩個家庭之間相互聯(lián)系,人員互動模式也會相互影響,原生家庭會決定和影響再生家庭。擁有和睦的原生家庭氛圍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書中作者不僅僅分析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而且通過一個個案例,用事實讓我們正視內(nèi)心最不愿意面對的事情,然后找到正確的方法去解決,重獲自信與自由。
成年后的我們,想有美滿和諧的婚姻,想做通情達理的父母,想要聽話懂事的`孩子?赏鶠橹簧呐,卻達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這其中,不斷的反思自我、改變自身,都無濟于事,原因就在于我們的原生家庭。
我們經(jīng)常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的,幸福的家庭,肯定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不幸的家庭,可能是有不稱職的父母、酗酒的父母、虐待的父母等。
而今正處于疫情下的中國,很多的家庭中有著這樣的情況:家庭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來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緊密的時刻。這便為我們反思以往家庭當(dāng)中存在的情況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正如比爾·蓋茨在《新冠肺炎教會了我們什么》當(dāng)中提到的:“病毒提醒我們,家庭是如何重要,但我們卻忽視了這一點。病毒強迫我們回到我們的房子里,所以我們可以把房子建成家庭,并建立牢固的家庭紐帶!币虼酥匦聦徱曃覀兊募彝,發(fā)現(xiàn)我們平時口中的“避風(fēng)港”存在的問題,修補各自存在的性格缺陷,重新定義家庭內(nèi)部的關(guān)愛,建立親友之間的紐帶也同樣值得每個人的重視。
家,不僅是愛與溫暖的港灣,同樣也可能是恨與傷害的通道。在家庭成員處于“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微妙情況下,何不敞開各自的心扉,促膝而談,完善各自的家庭,盡力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擇善除惡,回歸人性最原始的愛與責(zé)任,構(gòu)建自己自由且自信的人生。
《原生家庭》讀后感3
在德國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的半年里,我有了一份很深的心得體會:每個人存有自己的思維盲區(qū),因為我們拘泥、執(zhí)著于自己的成長和經(jīng)歷。
這也可以引申到個人的性格缺陷的認知盲區(qū),在這個時間點遇到這本書,我扎了進去。在我推薦這本書前,我想按照書的內(nèi)容邀請你來測試下你的原生家庭對你性格的影響?赡苁钦J知盲區(qū),值得測!
如果你的回答里有1/3是。那么你的原生家庭有“毒”,性格缺陷十有八九由此毒炮制。想必此刻你的心理并不能接受。沒關(guān)系,盲區(qū)本身也是一種舒適區(qū),誰被拉出舒適區(qū),都不會好受。
我在讀這本書前,是有一個迫切的愿望的。我想了解自己的性格。我的第六感告訴我,我的性格與我的成長背景有關(guān)?墒钱(dāng)我絞盡腦汁去回憶我的成長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僅靠自己這一支線,沒有其它標(biāo)的物做參考,很難有什么頭緒。于是抱著探析他人成長模式的動機,我開啟了此書。書的前半部分是許多個成長的案例。
有了對比,我才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線所處的真實空間位置,以及環(huán)境對其的交互影響。這對我?guī)椭艽,因為我意識到有很多比我成熟的靈魂,值得參照去追隨成就自我成長。
其實這個道理向來也懂,只是我之前沒有看到實際的差距和可行的發(fā)力點。于是所幸躲藏起來,憐惜一個臆想中的單純美好的自己;同時我也看到很多比我悲慘的生命,心中升起一份對生活的.敬畏,由此獲得一份成長的力量感,F(xiàn)在我不想再在成長的道路上原地踏步了。因為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本書我意識到自己可能存在的性格缺陷,正消極影響著自己和他人。
書的后半部分給了對策和方法,來支持我找到成長的發(fā)力點。作為隱私,我不想分享自己的事例。但我想總結(jié)書的方法論。
首先,去認知原生家庭的“毒”。讀后感·這往往不易察覺和相信,因為原生家庭模式可能已經(jīng)是我們的思維定式。嘗試去剖析自己看不見的,一些習(xí)以為常進而合理化的問題;去承認被自己否認的事實。
其次,去和原生家庭做對峙進而嘗試和解。當(dāng)然直面問題會帶來痛苦,打破平衡會有顧慮。成長的代價哪有輕松的呢?但是我們?nèi)钥梢詫ふ乙恍┓椒,讓自己的對峙更容易,追求成長的信念更堅定。而這正是我推薦本書的最大動力。
德國的生活和書里他人的案例讓我看到了生活和成長的其它種可能。有了對比,再回頭審視自己,變得更加包容和賦有力量感。直面自己的性格缺陷,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追求成長道路任重道遠,但生命那么長,改善性格的缺陷值得付出努力,亦有可能實現(xiàn)。我堅信這個。
【《原生家庭》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原生郁金香種植知識11-02
文化變遷對原生態(tài)民歌的作用論文10-13
委托蒙古原生態(tài)文化旅游合同03-22
原生態(tài)樂器及音階的對比解析藝術(shù)論文10-13
民族聲樂藝術(shù)吸收原生態(tài)民歌價值論文10-10
家庭生活的作文_家庭作文_03-30
和美家庭讀后感范文05-12
家庭教育讀后感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