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四書五經(jīng)》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書五經(jīng)》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沒有飛揚(yáng)的文采,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甚至有些枯燥無味。但在墨香索繞的文字間,哲理在熠熠生輝。
最愛孟子的一段話,“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多矣。茍為后利而先義,不奪不厭,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說起“仁”,那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孔老先生的兩字金言了,“仁”,禮。
自古成大事者,有仁,便是流芳百世;無仁,便只奈何,遺臭萬年。商紂王貪婪殘暴,視人命如草芥,縱然生前享樂,死后卻只能遭世人唾棄。漢高祖唯有一點(diǎn)勝過楚霸王——仁德,進(jìn)咸陽后約法三章,方能得天下。項(xiàng)羽縱有豪情萬丈,一身武功,最后也只能失敗,自刎江東,因?yàn)樗胫梦淞φ鞣⻊e人,到臨死是時候,也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彼矎奈聪脒^“一將功成萬骨枯”。
論“仁”,孔先生是當(dāng)之無愧的第一。仁愛的意思是愛別人,這反而映了“庶人”抬頭的社會現(xiàn)象,為了制約“仁”,才又主張“禮”仁可謂孔子的一生中,最光輝,最進(jìn)步的一面。仁便是尊敬。
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弊釉唬骸袄险甙仓笥研胖,少者懷之!
樸素的愿望里包含著多么寬廣的胸襟啊,在這充滿利欲的世界,有幾個人不是自私的呢?有幾個人不是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呢?為了謀權(quán)篡位,滿門抄斬了多少人家!敖仆盟溃脊泛;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币淮噬系谋澈,怎不是血跡斑斑。即便是漢高祖、唐太宗等明君,也沾染了濃濃的血腥。
可悲!可嘆!無仁。
于是,仁,便越發(fā)可貴!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四書五經(jīng)》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四書五經(jīng)》讀后感3篇02-06
童年讀后感 讀后感童年的讀后感01-03
《青銅葵花》經(jīng)典讀后感 青銅葵花讀后感讀后感02-15
論語讀后感_讀后感05-15
經(jīng)讀后感 讀后感悟05-29
在人間讀后感 《在人間》讀后感想06-14
解密讀后感 《解密》讀后感06-05
論語讀后感 《論語》讀后感11-05
《窮人》讀后感窮人,讀后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