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最新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1
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給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禮,我們應該基于兒童的心理視角,以兒童的積極體驗為途徑,以培養(yǎng)兒童的積極人格為目標,為孩子的未來指引一條走向幸福的大道,從而自己也能與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其中的第五章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兒童教育新思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做孩子積極的榜樣。
兒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強。榜樣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改變認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人。
二、留給孩子教育“空白”。
教育需要講究“空白”藝術,適當?shù)目瞻,才能產(chǎn)生美感,才能讓孩子們有自己的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正如書中所說,讓孩子的心理在學習與生活中獲得免疫力吧。讓孩子遠離“時間貧困”和“空間貧困“。拉近師生間的精神距離,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為自己人。
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首先,我們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讀了此書后,我們感悟到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效應“,蹲下身子聆聽孩子的心聲,主動與學生交流,講道理,一起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當然,也要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必要的懲罰,跳出”自己人效應“。
總之,我們應該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從事教學工作,做好自己的典范,留給孩子空間,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尋求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我們應該努力做到這一些,因為這樣,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因為他們快樂,我們就能感受到幸福。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2
教師這一職業(yè)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是一種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yè),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通過學習《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使我認識到,一個教師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學業(yè)成就和人格發(fā)展。但教師職業(yè)存在著成就需要與成功的沖突,責任感與工作感及自尊心的沖突,教師內心也發(fā)生波動,加劇內心的沖突。這些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就會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順利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把教師的一切視為自己模仿的榜樣。所以教師不僅是傳授文化知識,還要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設計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因此,教師的`人格從某種程度上說比他的專業(yè)知識水平更重要。
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和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康的心理。我們要學會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才能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氣氛,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一個快樂幸福的教師,一定能給自己的學生帶來更多的幸福和快樂。學會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要干一行愛一行;放下權威與學生溝通交流,勞逸結合;保持充實、和睦的家庭生活;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培養(yǎng)良好個性。
在當今社會,面對各種壓力和激烈的競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學會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在教學中,作為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作為學生言行舉止榜樣的我們,更應該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遠離體罰、沖動、喜怒無常、語言暴力等一些不良的行為,并做到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時時反省、評價自己,勤奮學習,以心養(yǎng)智。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3
固化型自我觀是靜態(tài)的、不可改變的自我信念。它包含有九個方面,增長型自我觀是動態(tài)的、可成長的自我信念。也包含有九個方面。在固化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中有三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別是:我往往對現(xiàn)狀感到無能為力、我樂于待在舒適區(qū)和失敗會證明我不夠優(yōu)秀。
我往往對現(xiàn)狀感到無能為力,很多情況下我總是對過于困難的問題或不太了解的事情而感到束手無策,這種事情總能體現(xiàn)出我最脆弱最無能為力的一面,就像我在高中時,我是學習美術的,我本想以此來參加高考,可是在專業(yè)證下來后我并沒有考到藝術證書,當時的我是無助的,我害怕我因此而無法考上大學,在面對高考只剩半年的情況下,我對此非常的無助。但值得慶幸的是讓我遇到了濟工院。
增長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中有六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別是我可以靠努力提升能力、批評對我很寶貴、即使遭遇挫折,我也會堅持不懈、每次失敗都是寶貴的一課、他人的成功激勵了我、我應該終身學習。
每個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你去努力,自己的能力總會得到提升,例如:在我大學以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心理學這門學科,大學以前我也一直認為我不會接觸它,也不會有機會接觸它。但是上了大學以后,我加入了心委會,而心委會的主席是我的'直系學長,所以我擁有了這個學習的機會,在開設的必修課中,也有心理學這一課程。于是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我對心理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總體來說,增長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更優(yōu)于固化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積極心理學》一書,開闊了我的思維,澄清了我的一些困惑。我將滿懷熱情、繼續(xù)一如既往的學習下去。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4
通過學習《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我曉得了作為教師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心理問題,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學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輔導是義務教育階段必須進行的一門課程。如何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問題塑造完全的人格,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做好自本身的心理調適和輔導好學生的'心理問題呢?我覺得應當從以下幾點著手:
教師做好本身的心理調適: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本身難免構成一些壓力。因此,我們要先處理好本身的心理問題,不要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影響到學生。教師作為一個心理輔導者要對本身的心理問題進行自我調適。教師要從各方面尋覓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緣由,從而尋覓解決的辦法。這些辦法也可間接地遷移到學生身上,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教師有良好的思想學生才會有良好的思想。
做學生心理咨詢師:教師平時不但要處理好教學上的問題,還要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當中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拿到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教師要給學生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心理問題說出來,同時說話要算數(shù),要講信譽,不能把學生的私事說出來。學生有問題要第一時間解決,給學生重視他的感覺。
教師要學好心理學:當我們遇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法解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懊喪,學生會很失望。我們怎樣才能夠減少這類失敗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師本身要認真學習心理學,而且要不斷地更新知識,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
提高對心理輔導的認識: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生由于家庭和社會緣由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也與日俱增,教育
部門制定了心理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的方針政策,要請教師本身要提高對心理教育的認識。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5
每個人都有一種關愛他人與社會的潛能,這種潛能就是社會興趣。具有社會興趣的人,富有理解與同情他人的社會情感。人們通過心系他人,協(xié)同合作,奉獻社會和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式來體現(xiàn)社會興趣。這種社會興趣不僅包括對當下社會生活的興趣,還包括對未來美好理想社會的興趣。
在讀書會中,我們讀到了超越自卑的四條路徑,其中一條路徑是社會利益型。它里邊講到擁有社會興趣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處理人生問題,促進人類共同發(fā)展,每個人在生命中都需要面對三個問題,而我想說的是第二個問題——為了共同發(fā)展,人如何與他人合作?表面看是說了發(fā)展與合作的問題,往更深一層看,還是人際關系的問題。
說到合作讓我想到,在心世界社團舉辦的重走長征路團體活動中,是以小組的'方式參加,我們土木學院有30人參加,將他們隨機分組。有一個小組讓我記憶深刻,這個小組五個人分別由路橋專業(yè)的兩名男生和建工專業(yè)的三名男生組成,在此之前,他們彼此都不認識,卻在這次活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詮釋了合作的魅力。
合作在當下這個時代是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各個領域各個行業(yè)都需要合作,學會合作能夠提高我們的團結精神,能夠使我們彼此信賴!巴翈屯脸蓧,人幫人成王! 鱷魚和千鳥在合作,廉頗和藺相如在合作,我們也要學會合作,合作才是力量。
人際關系是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lián)系的社會關系。所以,我們要想有好的合作關系,首先要有積極的的人際關系。
正如書中所說到的那樣,人際關系領域的積極超越意味著,不把他人視為競爭威脅或絆腳石,而是視為需要巧妙協(xié)同的伙伴,溫暖善意的發(fā)出者和接收者。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6
寒假期間,學校組織學習《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我每天讀一些,一周多時間就讀完了。每讀一章,我都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收獲很大。總體認為這是一本教我們怎樣積極學習生活的書。在我以前接觸的心理學知識中,都是一些關于負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說,抑郁,心理變態(tài),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為心理學就是和這些負面的東西打交道,所以我對心理學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觸了這本書,它說的是人性中積極的東西,我一直認為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了解積極的事物遠比關心那些消極事物有用。只有研究積極的東西,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們心理出現(xiàn)問題,也只有學習那些積極的東西才有助于解決問題。
通過讀這本書,我懂得了教師要具有積極的人才觀。教師要敏銳地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才能、優(yōu)秀品德,并且在互動過程中進行培養(yǎng)、強化。就是說教師必須能辨認學生、了解學生,才能恰當?shù)刂笇Ш团囵B(yǎng)他們成才。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勢特征,多加鼓勵和表揚,當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優(yōu)勢特征被認可,他們會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學習借鑒書中的一些理念,比如“調整情緒,將愛、包容發(fā)展為教師標志性格力量!薄傲⒆惆l(fā)展優(yōu)勢品德,避免讓分數(shù)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砝碼!薄稗D變態(tài)度,關注積極面,對問題做出積極的解釋!边@些觀點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會幫我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教育教學的進行。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喜歡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歡自己才會由衷地欣賞他人。這樣你就擁有了自信和樂觀的心態(tài)。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就是“樂觀就是對生命的遠方,充滿了期待!币驗闃酚^,因為自信,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都會保持前進的動力。
2023年《積極心理學》讀后感7
《積極心理學》一書中自卑與超越的話題,令我感觸頗深。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過:“我們生活在與他人的聯(lián)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將自己孤立,我們必將自取滅亡。我們必須超越自卑”
我的自卑感,是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的呢?
小學的時候成績并沒有特別好卻天天樂得像傻子,明明不是很高的榮譽卻也可以高興三四天。隨著我越來越大,接觸的人多了,視野拓寬了,總會在不經(jīng)意的比較中,我看到了越來越多自己的缺點,而過去引以為豪的優(yōu)勢變得黯淡無光,自我否定心理出現(xiàn)得越來越頻繁,揮之不去,難以忘卻!拔覍ψ约簺]信心”便成了脫口而出的話。
起初我將自卑感看作為一種合理的自知之明,但缺少自信的做事理念給我?guī)砹嗽S多困難。由于自卑我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機會與我失之交臂;由于害怕,我在懷疑自己的那瞬間,錯失了很多機會。
“如果我能勇敢自信一點就好了”。我總是后知后覺的這樣想。
我記得我每回交題的時候。都心驚膽戰(zhàn)的,看到老師就害怕,而老師每次給我講解完之后都會說一句,“你做的挺好的,繼續(xù)加油”我還記得在放假前,曾經(jīng)教過我的老師碰見我給我了一盒筆。我很差異問道:“誒!突然這么好?她笑著跟我說,“那肯定,你可是我的寶藏女孩。”這讓我想起父母都是鼓勵我,從來不拿我跟別的比我優(yōu)秀的人比較,父母也常常把我視為他們的驕傲。明明原來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的,為什么要自卑?我之前總是將這些話拋之腦后,卻從沒想過,我其實真的`可以做到的,我也是優(yōu)秀的。
這次我通過學習《積極心理學》,領悟到:很多時候,對于令自己自卑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它,并且提醒自己,這件事改變不了,但我可以盡力做到最好。另外解決自己自卑不自信的問題,就是對于你心中那個脆弱的“小孩”,親近“他”,擁抱“他”。
自卑是一把雙刃劍。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好方式,所以你需要超越自卑,活出全新的自己!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02-06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3-02
積極心理學心得(通用25篇)10-28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1-29
關于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03-17
積極心理學課程心得體會02-23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最新03-25
積極心理學課程心得體會最新02-23
積極心理學在大專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