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美的歷程》讀后感范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美的歷程》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最終把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看完了,從上美學課以來,始終對美學這門學科懵懵懂懂,也不知道美學詳細定義是什么,“美學是探討形象的人文社會科學”這是我對美學的初步理解,不知道是否把美學的定義理解的很透徹。在美學課堂上始終聽的模模糊糊,美學老師舉薦了幾本美學書,我選擇了其中的《美的歷程》來仔細的讀,希望能夠加深對美學的相識。
看完這本書我領悟到許多,作者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做了概括描述。雖然我并未完全讀透《美的歷程》,但只是豐富了許多,同時彌補了許多以前一知半解甚至遺忘了的文學學問。《美的歷程》的覆蓋面很廣,從遠古圖騰講起始終到明清時期的美學。
《美的歷程》講解并描述了從古至今的美學。全書一共分為十個章節(jié),下面我把書目排列一下,第一章龍飛鳳舞,其次章青銅饕餮,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第四章楚漢浪漫主義,第五章魏晉風度,第六章佛陀世容,第七章盛唐之音,第八章韻外之至,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第十章明清文藝思潮。從遠古時期的早期美學始終到明清時期的美學,全書概括性的講解并描述了中華幾千年的美學史。 第一章主要講解并描述了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和原始歌舞藝術。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主要是對自然圖騰的崇拜,華夏族對自然鳥獸蟲魚的崇拜上升到一中信仰。其次章是青銅時期的銅器文化在到后來講到漢子的起源,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并一 直應用到現代。而漢字也有著自己的美學價值,這就是書法。自產生漢字起便有了漢字的書法藝術。書法是中國特有的線條藝術,書法藝術不斷發(fā)展并且上升到美學的價值。第三章主要講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包括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禮樂精神和中國詩歌的“賦比興”。儒家的“仁”的思想,法家的“依法治國”,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道家的“清靜無為”,等這些百家爭鳴的思想演繹了先秦時期的禮樂精神。而《詩經》這部宏大的著作更是把中國的“賦比興”表現的淋漓盡致。第四章講的是楚漢文化。屈原的《離騷》是楚文化的代表,漢賦,壁畫是漢代的代表。第五章講解并描述了魏晉時期的文化特征。第六章講的是宗教文化,本土產生的道教和外來宗教佛教相互滲透,他們的石窟,壁畫,雕塑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第七章講的是盛唐時期的詩歌藝術。李白的浪漫主義以及杜甫的現實主義詩歌讓中古的詩歌藝術達到高潮。第八章《韻外之至》包含規(guī)范化,格律化,百花齊放,充溢悲傷的中唐文藝很審美內容與形式的內在沖突以及蘇軾的意義。
第九章講的是宋元時期的市民文學。宋詞元曲子昂中國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價值。第十章講的是明清時期的文藝。從昆曲到京劇再到小說都創(chuàng)建了中國民族特色的藝術美。這也許就是全書的主要內容,我讀的不是很透徹,但也從其中得到一些基本的美學學問。讀完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原本無趣而愚笨的相識。在文化藝術琳瑯滿目的世界暢游,品嘗先哲們思想的樂土,讓我們的“審美感情”豐富。厚實。我讀完這本書意猶未盡,楚漢浪漫主義的氣概與古拙,魏晉風度的人的主題,文的自覺。阮籍與淘潛篇,盛唐諳中。青春。
李白。音樂性的美。杜詩顏字韓文篇等。中國古典文藝的巡禮教會我們站在理性的角度諦視藝術的共同性或普遍性,文藝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把社會時代風采與文藝緊密相連,用審評的獨特視角視察文藝現象,這本書無論從內容,語言造字上極具功力,值得我們反復品讀。 《美的歷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張的遠古圖騰崇拜,下面我就遠古圖騰崇拜來講解并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而中國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更是表現了那個時期的人文精神與美學歷史價值。龍是華夏族的圖騰,現代的中國人都將自己是龍的傳人,龍這種虛擬的動物自古以來都受到中國人的崇拜。人們有理由信任龍的崇拜不僅是一種簡潔的圖騰崇拜,而在這種圖騰崇拜上更突顯了一種美學的價值。當然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圖騰,這些圖騰大多是自然物,從簡潔的圖騰崇拜上升到對圖騰的敬畏甚至信仰,圖騰帶來的有歷史文化價值還有美學價值。這是我對圖騰崇拜的自己的一些感受。 這次讀《美的歷程》學問泛讀,信任在以后還會常常性的拿起這本書來自習讀,細細品嘗美學的價值。因為我還想享受閱讀《美的歷程》的過程。最終還要感謝李澤厚先生的作品,讓我對中國美學有了初步的相識,更甚者《美的歷程》就是一件藝術品,值得細細品嘗。
【學生《美的歷程》讀后感】相關文章:
美的歷程讀后感12-01
《美的歷程》讀后感12-01
美的歷程讀后感范文03-07
美的歷程讀后感范文11-10
《美的歷程》讀后感10篇03-16
美的歷程讀后感7篇03-11
美的歷程讀后感6篇04-12
成長歷程作文02-24
《光輝的歷程》中學生讀后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