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作文5篇(精選)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寒假期間媽媽帶回來了一本書,書名叫《讓孩子保持陽光心態(tài)的故事全集》,內容很豐富,我看了其中第一輯“最優(yōu)秀的人就是你自己”。這一輯里故事很多,它們都講了一個道理:要有信心和堅強的信念。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最后一個故事:有一個殘疾小朋友很喜歡騎馬,她想跟老師學騎馬,老師看了她的情況本想拒絕她,但在聽完這個小朋友的志向后,她就改變了原先的`想法。這個小朋友說:“我很想學騎馬,我知道很困難,但是我一定去努力——!苯涍^勤學苦練,她贏得了很多冠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能不放棄自己,即使身體有殘疾,但只要有信心面對任何事,一定不會輸給別人,還可能超越別人。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故壘蕭條大樹凋,高衙依舊俯寒潮。英名左鄧同千古,白骨沉沙恨未消·”這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的一篇詩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英勇抗擊日寇的我北洋水師將士們的錚錚鐵骨。
書中是這樣記載的: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17日中午,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面遭遇日本艦隊來犯,12點50分,雙方艦隊接火,拉開了甲午戰(zhàn)爭的序幕。此戰(zhàn)我以10艘艦對敵艦12艘。戰(zhàn)斗異常慘烈,定遠和其姐妹艦鎮(zhèn)遠艦在陷入敵艦的重圍之中,仍然堅持戰(zhàn)斗,定遠艦右翼總兵劉步蟾和鎮(zhèn)遠艦左翼總兵林泰曾,互相合作,力挽危局,愈戰(zhàn)愈勇。3點半時,定遠艦所發(fā)出的30厘米半口徑巨彈,命中松島。日本旗艦被擊中起火,完全喪失了指揮和作戰(zhàn)能力。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臨危不懼,對大副陳金揆說:“倭艦專恃吉野,茍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決定除掉敵艦主力吉野艦,于是,陳金揆果斷開足馬力,直沖吉野艦,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將士全部殉難。鄧世昌墜海后,其隨從劉忠持救生圈往救,但鄧世昌以“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仍復自沉。”這天正是鄧世昌45歲生日,他與200余名官兵壯烈殉國。鄧世昌“大將怒沉舟”的悲壯故事,給后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為中華民族歷史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悲歌!經過4小時40分的酷戰(zhàn),我方5艦沉沒,800余人傷亡;日方六艦受重創(chuàng)六艦受傷,傷亡300余人。
讀到這里,我的心異常焦慮,有如此英勇的戰(zhàn)士,我們?yōu)樯哆會慘敗哪?我們再看看當是的清政府吧。
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的廢墟上興建起頤和園。致使北洋水師沒有更新裝備,彈藥不足。開戰(zhàn)后清政府最高軍事統(tǒng)師李鴻章,又執(zhí)行避戰(zhàn)保船的方針。這樣,北洋艦隊深藏威海港內,坐待日寇來攻。后來,日軍從寬松成登陸,占領威海,致使劉公島成為一個孤島。在外援斷絕,內部叛亂的情況下,丁汝昌仍連續(xù)擊退倭寇8次進攻,最后,知大勢已去,遂自殺殉國。在當時政府腐敗、國民羸弱、士氣不振的形勢下,丁汝昌一人是無法挽回敗局的,“壯志未酬身先卒,常使英雄淚潢襟”。
中國近百上前的歷史悲劇,雖已成為過去,但它幾乎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一個可悲可泣的歷史教訓,當引起后人的無限深思!
看今朝,美國富強,他想打誰就打誰,沒有人敢惹,朝鮮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南斯拉夫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等,都是打著給人家?guī)砗推降闹e言發(fā)動的。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多少妻兒老小慘遭涂炭,有誰給他們做主,有誰給他們撐腰,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就是強權,沒有理可講的。
滄海橫流,驚濤拍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吟唱著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中日甲午戰(zhàn)爭記錄著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中國人民不可侮的民族氣節(jié)!如今,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我們要牢牢記住,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集團,帶領人民搞好建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綜合國力,加強國防,把國家建設的無比強大,上下一心富國強民,這樣才能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才能使我們昂首立于世界之林,才能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有幸福安康的日子過,這也就是我們要生存,要和平的唯一出路。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茅盾的《子夜》,當初看的時候沒想那么多,只是有點閑,或者說懶,懶的做別的,就找個大磚頭打發(fā)時間,沒想到自己能看進去。
心想著也就十幾頁,頂多幾十頁,就繳槍了,沒想到,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看完了,F在想想,這,也許就是我喜歡的類型,從始至終,我沒感覺到作者強烈的要向我表達什么、展示什么,他只是在描寫,既不羅嗦,也不急切,快慢有秩詳簡有序,讀者其實是像個牽線木偶被牽引了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但身陷其中之時,恍然不覺。
沉悶的空氣讓人仿佛感同身受,勃勃的野心是如此的鮮明又內斂,讓人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熱血沸騰。在那個蒼白野蠻的年代,人們野獸一樣的互相撕咬著,誰的`牙齒最尖、誰的心腸最狠、誰的心計最深,誰才是最后的勝利者。我們、他們、你們...每個人,或無奈或亢奮的活著,或回避或奮勇的活著,用盡全部的本能,面對全然的未知,燃燒著。那種感覺真奇妙,仿佛作者全然無意烘托誰、襯托誰,我看到,只有一張張鮮明的面孔,沒有完人沒有完勝,在掙扎和搏擊中,感受一顆顆不息跳動的心臟。
開頭就是結尾,結尾就是開頭。用了幾十萬字,描繪了強悍的生命,再用一個簡短的開頭和戛然的結尾來把他脆弱化。再強悍的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湮滅無聲,可看完后,留在我心里的,卻不是成敗,甚至不是失敗,只是那在狂風暴雨中掙扎屹立的身影,倒下了,是因為曾經站立,失敗了,是因為曾經輝煌。曾經——這個詞,在這一刻,沒有遺憾,不需要緬懷,收起傷感,向強者致敬。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我記得曾經看過《孫中山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偉大的人物孫中山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講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為中國革命奔走一生,最后為救國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歷程。
孫中山小時候,他家的生活條件很艱苦,一家人居住在一間又爛又小的房屋,很多時候一家人每天就是用幾塊紅薯來糊口。雖然家境貧寒,孫中山一邊做家務、下田勞動,一邊抓緊一切時間來讀書。在學習上,他非?炭嘤霉Γ龅讲欢膯栴}勇于向老師請教,直到明白為止。
青少年時期,孫中山告別家鄉(xiāng)、告別父母,到香港求學。從西醫(yī)書院畢業(yè)后,在澳門當了一名西醫(yī)師。他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的學問,都用到祖國強盛的'事業(yè)上。他組織成立了興中會,組織了革命起義,都以失敗告終。他在流亡倫敦的時候,深感自己的才智、學識不足以去應付斗爭的需要,就利用圖書館里的藏書潛心閱讀,并且實地考察歐洲各國,從中尋求更多的救國真理。終于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ZF,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
由于孫中山輕信袁世凱,把總統(tǒng)之位讓給了他,革命果實就這樣被竊取了。孫中山又開始討袁護國活動。粉碎了袁世凱的皇帝夢后,孫中山又奮起斗軍閥。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后,為求統(tǒng)一,扶病北上,最后鞠躬盡瘁,為革命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孫中山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我。他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先生的感人故事、偉大精神給了我很多啟示,更教育了我要好好學習、努力拼搏,去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今天我讀了《暑假新天地》里的《爬行上班的小學校長》,聽了他人對這位校長的評價,感慨萬千,《爬行上班的小學校長》讀后感作文。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就勾起了我的好奇,我在猜想:這個校長怎么了,干嘛要爬著上班呢?我?guī)е@個疑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原來,這個小學校長是美國猶他州土爾市的一位小學校長,他42歲,叫路克。他爬著上班是由于打賭輸了!——他在1998年的下學期初,為了激勵全校師生的讀書熱情,曾公開打賭:如果全校師生在11月9日之前讀書15萬頁,他將于9日那天爬行上班。于是全校師生猛勁讀書,終于在11月9日之前讀完了15萬頁的書。
一諾千金,路克于那天早上7點離開家門,爬著上班。但為了不影響交通,于是他不在公路上爬,而是在路邊的草地上爬。經過3小時的'爬行,他磨破了5副手套和一副護膝,終于爬到了學校。我看了這篇文章后,先是覺得校長很傻,并不理解為什么打這么一個賭:爬行上班肯定被不知情的人笑話,可選什么條件不好偏偏選這個呢?我又讀了幾遍,發(fā)現這個賭打得非常劃算:不僅使師生們努力讀書,還使他們對自己肅然起敬,何樂而不為呢?更讓人感動的是他誠實守信,一諾千金,因為已經有人勸他不要爬了,可他仍決定遵守承諾。
如果是我,我一定踩著這個臺階,滿心愉悅地下了臺。看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們同學之間的約定,大家都沒特別重視,原來說好不見不散,可一般都少了個身影,等了一會兒,自己也去干其他事了?戳诉@篇文章,我還想起了蒙古族對承諾的重視,他們不管何時許諾,若沒實現,將被他人所遺棄。不管是何時,誠信始終是最重要的!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獵人筆記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獵人筆記》讀后感作文12-13
讀后感的作文[經典]09-26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0-12
讀后感作文02-24
讀后感的作文03-10
關于家的讀后感 家的讀后感作文11-15
秋讀后感作文關于秋的讀后感12-01
昆蟲記讀后感的作文《昆蟲記》的讀后感作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