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未來的日常●人工智能AI》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未來的日!袢斯ぶ悄蹵I》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未來的日常·人工智能AI》的書,我知道了人工智能的由來,以及為什么要發(fā)展人工智能,這本書讓我對科學技術有了新的認知。
一、人工智能就像一個能和人一樣思考的機器,它也是”21世紀三大尖端技術”之一。我們的大腦雖然擁有接受、儲存信息的能力,但相比于記憶,我們似乎更擅長于遺忘,所以人類便開始漸漸地把自己腦海里的儲存信息刻在地上、龜殼上、石碑上、竹簡上,后來又寫在了羊皮紙上、紙張上,再后來又轉移到了光盤上、優(yōu)盤上和手機上,如今升值儲存在了網絡”云端”。隨著人類需求的不斷增加,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
二、人類有著高度發(fā)達的頭腦,可是人腦會疲憊,但機器不會;人腦會遺忘,但機器不會;人腦會計算失誤,但機器不會。通過許多的實驗驗證了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減少腦力勞動,它還可以代替人類操控機器的運轉。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
三、人工智能是一種”長生不老”的人類產物,它不用休息,只要有電就可以工作,這也是它與我們人類的不同之處,但是它和我們最大的不同還不僅僅是這個。我們人類的大腦中存在著100億個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又與其他7000個神經元相連,它們可以自己自由組合,而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始終都是被人類操控的,他們的神經元是單純的自己工作,不會自由的組合,而是被人類賦予了特定的組合模式。在”包容體系結構”搭建而成的機器狗,它的四條腿就是各走各的。
四、人工智能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呢?它可以在用在圖書館幫忙登記借、還書的人員,也可以用在酒店帶客人找到自己的房間,還可以代替人工客服系統(tǒng)......,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可以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
威廉·肖克利是一位傳奇的人,他是一位機器制造,他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機器人為世界科技的進步做出來很大的貢獻。我希望自己長大以后也可以成為一名科技創(chuàng)作者,為人類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助手”。我很高興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高科技的時代,也期望自己可以成為高科技時代的參與者及創(chuàng)造者。
【《未來的日!袢斯ぶ悄蹵I》讀后感】相關文章:
ai ei ui教案03-29
《ai ei ui》教案02-24
人工智能心得12-12
人工智能心得通用05-18
日常的隨筆06-05
日常的作文03-10
《人工智能》讀后感12-05
人工智能心得(11篇)02-25
人工智能心得11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