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聊齋志異連城讀后感
聊齋志異連城讀后感【1】
有一個姓橋的讀書人,晉寧人,少年就有才名。
然而年齡到了二十多歲,還沒有成就功名。
為人誠懇、坦蕩。
與姓顧的后生要好,后來姓顧的死了,他時常去撫恤,照顧他的妻子兒女。
縣宰因喬生的文章寫得好,非常器重他。
后來縣宰在任上去世了,家口也被阻在家鄉(xiāng)之外,回不去。
喬生就自己出錢,往返兩千多里,把縣宰的棺材和家人送了回去。
因此,士林中人更加器重他。
可他的家庭從此更加衰落下去。
有一姓史的孝廉,有個女兒,名字叫連城,善刺繡,通詩書,父親十分嬌愛她。
拿出她刺繡的“倦繡圖”來請眾少年題詩,意思是選擇女婿。
喬生獻(xiàn)詩說:“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出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又贊挑繡的精妙說:“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當(dāng)年織錦非長技,幸把回文感圣明。”意思是:挑線刺繡像寫生一樣,畫幅中的鳥如活的一般;當(dāng)年竇滔的妻子織的錦不是技術(shù)高超,是有幸因上面的回文詩感動了皇上。
女子得到,非常高興,對父親稱贊喬生題的好。
可父親嫌喬生家貧。
女子逢人就稱道喬生的才名,又暗中派傭婆假傳父命,贈金子來幫助他生活。
喬生感嘆說:“連城真是我的知己!”于是便傾懷相思,如饑似渴。
不久,女子被許配給一個姓王的鹽商的兒子王化成,喬生才絕望了,然而夢中還是思念她。
不久,女子一病不起,有一個西城來的和尚,自己說能夠治療女子的病,但必須有一錢男子胸脯上的肉,糅合成藥丸。
史孝廉派人到王家告訴女婿這件事,女婿笑著說:“傻老頭,像剜我的心頭肉!做夢。
”派去的人回來告知,史孝廉憤怒的說:“有能割肉的,能治好女兒的病,就嫁給他。
”喬生聽說就去了,自己拿出刀子,割下胸上的肉交給和尚,血流滿衣襟。
和尚給他敷上藥才止住。
合了三丸藥,三日服盡,藥到病除。
史孝廉要實踐前言。
先去告訴王家,王家大怒,要去告官。
史孝廉于是設(shè)宴招待喬生,把千金擺在桌上說:“對不起大恩大德,請用千金相報答。
”也把不能踐約的原因向高。
喬生不高興的說:“我所以不憐惜胸上肉,是依次聊以報答知己人,豈能賣肉啊!”甩袖而去。
女子聽說,良心上不忍,托傭婆安慰他。
并且說:“以您的才華,當(dāng)不會長久落人之下,哪怕天下沒有比我更好的人?我做了個不祥的夢,三年必死,不必與別人爭我這黃泉下的人。”喬生告訴傭婆:“士為知己者死,不因貌色?峙率沁B城未必真了解我——但如能真了解我,不是夫妻又有什么妨礙。”傭婆代女郎自剖心跡。
喬生說:“如果然是這樣,相逢時為我笑一笑,我死也無憾了。”傭婆去了。
過了幾天,喬生偶然外出,遇到女子從叔叔家回來,看到喬生,秋波轉(zhuǎn)顧,啟齒嫣然一笑。
喬生大喜說:“連城真了解我!”又趕上王家來商議婚期,女病又犯了,數(shù)月后竟然死了。
喬生前去吊唁,一痛也昏過去了。
史孝廉叫人把他抬送回家。
喬生知道自己死了,也無什么悲傷的。
恍惚中出了村,還希望見一見連城。
遠(yuǎn)遠(yuǎn)望見從難道被一條大道,行人絡(luò)繹不絕,因此,也混在人群中。
一會兒,進(jìn)入一所官署。
正趕上和他交好的姓顧得看到他,吃驚的問:“君怎么來了?”隨即拉著他的手,將要送他回去。
喬生嘆息說:“一點心事還未了。”顧說:“我在這里主管文件,很得信任,如可以效力,我定相助。”喬生問連城在那里?顧隨即領(lǐng)著他找了很多地方,最后見連城與一白衣女郎在一起,淚眼慘面,坐在墻角的草墊上。
見喬生來了,驟然起來,像是高興的樣子,略問了來因。
喬生說:“卿死,仆怎么敢生!”連城哭著說:“這樣負(fù)心之人,還不拋棄她,以身相殉干什么?既然不能許君再生,原來世相報。”喬生告訴顧說:“有事君自管去,我樂意死不愿活了,只麻煩告訴連城要到哪去,我好與他同去。”顧答應(yīng)而去。
白衣女郎問喬生是什么人,連城替他詳為告知。
白衣女郎聽說,也不勝悲痛。
連城告訴喬生說:“女郎和自己同姓,小字叫賓娘,是長沙史太守的女兒,一路同來,于是互相憐愛。”喬生細(xì)看她,樣子實在叫人可憐。
正想問她,顧返回來,向生賀喜說:“我替您把事情辦成功了,馬上叫小娘子從君返魂,怎么樣?”兩人大喜。
正要拜別,賓娘大哭說:“姐姐走了,我到哪去?乞求可憐我,妾給姐姐當(dāng)奴仆!”連城悲痛難忍,沒有辦法。
又與喬生商議,喬生又哀求姓顧的。
顧感到為難,極力說不可能。
喬生再三求他,他才說:“讓我去試試看。”去了一頓飯的功夫才回來,搖著手說:“真是不能盡力了!”賓娘聽說,婉轉(zhuǎn)嬌哭,只依在連城胳膊上,怕她馬上離開,慘然無法,相對默默無語。
看她那愁顏慘容,真使人柔腸欲斷。
顧對喬生憤然說:“請帶賓娘走吧,如有罪責(zé),小生拼命承受!”賓娘才轉(zhuǎn)憂為喜,跟喬生出來。
喬生憂慮她遠(yuǎn)道無伴。
賓娘說:“妾愿隨君去。”喬生說:“卿真傻了,不回去怎么能活?”他日我們到了湖南,不要走避不見,就是萬幸了。
“正好,有兩個婆婆,到長沙送公文,喬生告訴她們照顧賓娘,才泣別而去。
途中,連城行走緩慢,一里路就得休息一下,共歇了十多次,才見到了門。
連成說:“重生后,怕再有反復(fù),請君活后把我的骸骨要來,妾到君家活,定不反悔。”喬生答應(yīng)了她。
一同到了家,女子膽戰(zhàn)心驚,像不能走路,喬生等她。
女子說:“妾到了這里,四肢無力,像無所依托,遠(yuǎn)望怕不能實現(xiàn),還應(yīng)商量一下,不然,生后怎么自由?”于是互相偎依著進(jìn)入側(cè)房。
坐了一會兒,連成笑著說:“君恨我嗎?”喬生吃驚的問她緣故,她紅著臉說:“怕事情不好,再連累君,請先用我的魂來報答。”喬生大喜,相將親昵,極盡眷戀。
因徘徊不敢馬上出來,再廂房中呆了三天。
連成說:“諺語說:“丑媳婦終要見公婆,這樣擔(dān)心,終不是長久之計。”于是拉著喬生進(jìn)去。
剛進(jìn)了靈堂,豁然醒了。
家人驚異,喂他湯水。
喬生于是叫人請史孝廉來,請求要連成的尸體,自己說能使她活。
史孝廉大喜,聽從了他的話。
剛把連成抬進(jìn)喬生的屋子,再看已經(jīng)醒了,告訴父親說:“兒已委身喬郎了,再無回去的理。
如有變動,還仍是一死!”史孝廉回來派人給他們送去一切。
王家聽說了連成復(fù)活,具詞審理,官府受了賄賂,把女判歸王家,連成憤怒的要死,可無可奈何。
連成到了王家,氣奄奄不吃不喝,只求早死。
見屋里屋人,就把帶子懸到梁上。
過了一天,更加厲害,將要死去。
王害怕,送回史家。
史家再抬回喬家。
王家聽說也無可奈何,于是平息下來。
連成起來,想起賓娘,想去信問一問,因路遠(yuǎn)難去。
一天,家人進(jìn)來說:“門前有車馬。”夫妻出來一看,賓娘到了院中了,相見異常歡喜。
太守親自送女兒來,喬生請進(jìn)家。
太守說:“小女子賴君復(fù)生,誓不嫁別人,今從了她的意愿。”喬生叩謝施禮。
史孝廉也到了,共敘同姓之好。
喬生名字叫年,字大年。
有的人說:“一笑的知己,把身相許,世人可能說她癡。
那么以前漢高祖時代,為田橫死的五百人,哪能都是愚蠢的呢?因知己才可貴,賢人豪杰,所以結(jié)交知己。
看茫茫海內(nèi),那些錦繡才人,僅僅傾心于女子的一笑,可悲呀!”
聊齋志異連城讀后感【2】
長假無事,外面又陰沉沉地下著雨,只是懶懶散散地宅著看看東西上上網(wǎng)了。
可能是受最近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偶然把《聊齋奇女子》找出來看,感動不已。
俊男靚女的視覺沖擊固然增色,最出彩的還是永不褪色的情義。
故事只節(jié)選了四個,從連城開始。
因為改編的原因,耗時不短,于是找出原文來看。
“史孝廉有女字連城,工刺繡,知書,父嬌愛之。”才貌兼?zhèn)涞男⒘c“年二十余,猶偃蹇”的窮秀才晉寧人喬生相戀了,所為何?征題詠招婿的《倦繡圖》上喬生大筆揮道“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
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又贊其挑刺之工云:“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
當(dāng)年織錦非長技,幸把回文感圣明。”我是沒明白喬生這幾句詩里表達(dá)了他如何的志向,但連城懂了,“女逢人輒稱道,又遣媼嬌父命,贈金以助燈火。”于是喬生嘆:“連城我知己也!”每一段美好的愛情都從相知相惜開始,正如每一個漂亮的小姐都有個貪財附勢的封建家長,“無何,女許字于鹺賈之子王化成”,賣鹽的!此鹽非彼鹽,在古代可不是一塊三毛錢就能在路邊小店買到一包的。
消息傳來喬生什么反應(yīng)呢?“生始絕望”恍恍惚惚。
連城呢?“未幾女病瘵沉痼不起”,心脈盡斷。
老爸貼出公告這時神醫(yī)一西域頭陀出現(xiàn)了,開出的藥引竟是“男子膺肉一錢”。
老爸貼出公告“有能割肉者,妻之。”王化成笑了,“癡老翁,欲剜我心頭肉也!”就把仆人給打發(fā)回去了。
喬生呢?“聞而往,自出白刃,刲膺授僧。”血流如注,浸透衣褲,神醫(yī)敷藥才止。
連城連服了三日藥,差不多已經(jīng)康復(fù),史老頭卻反悔了,邀請喬生赴宴,“千金列于幾上”公然毀約。
看喬生怎么說:”仆所以不愛膺肉者,聊以報知己耳。
豈貨肉哉!”我又不是賣肉的!拂袖而去。
連城聽聞,感動不已。
又派了奶媽(姑且認(rèn)為是吧)過去表露心意,說自己夢到不詳?shù)臇|西,三年之后必死,即使在一起也不能相守,你不要太介懷。
喬生回道:“士為知己者死,不為色也,誠恐連城未必真知我,但得真知我,不諧何害。”如果你真的懂我的話,不做夫妻又有什么要緊的呢?下次再見的時候請對我微笑吧。
后來路上偶遇時,連城果然“秋波轉(zhuǎn)顧,啟齒嫣然”噫,知我者真連城也。
看到這里還沒有什么愛情的戲份,這兩個兒是要知己下去了?不急,生離死別總是凄迷的,直到意識到永遠(yuǎn)要失去了才會刻骨銘心。
籌備婚禮的這邊又來商量“吉期”了,連城舊病復(fù)發(fā),挨了幾個月,終是香消玉殞了,喬生前往憑吊,竟然“一痛而絕”,也跟著去了。
意識到自己死了喬生反而“無所戚”,大膽去尋找連城,碰到生前好友、現(xiàn)在的鬼差顧生,述說自己的心事后,顧生一口答應(yīng)一定要幫二人還陽再續(xù)前緣,作為喬生曾經(jīng)散盡財產(chǎn)為自己送葬的回報。
眾里尋他千百度,終于覓到了“淚睫慘黛,藉坐廊隅”的連城,還有一個結(jié)伴的白衣女子史小姐,同姓史,喚賓娘。
該皆大歡喜雙雙把家還了吧,賓娘舍不得了,連城可憐她,轉(zhuǎn)向喬生,喬生只好再求顧生,顧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是辦到了。
松一大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