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劉墉散文精選閱讀
大家喜歡散文作品嗎?很多作家的散文作品都值得我們閱讀!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劉墉散文精選,一起閱讀吧!
富翁的大房檐【1】
從前有位善心的富翁,蓋了一棟大房子,他特別要求營造的師傅,把那四周的房檐,建得加倍的長,使貧苦無家的人 ,能在下面暫時躲避風(fēng)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許多窮人聚集檐下,他們甚至擺攤子做起買賣,并生火煮飯,嘈雜的人聲與油煙,使富翁不堪其擾。
不悅的家人,也常與在檐下的人爭吵。
冬天,有個老人在檐下凍死了,大家交口罵富翁不仁。
夏天,一場颶風(fēng),別人的房子都沒事,富翁的房子因?yàn)槲蓍芴亻L,居然被掀了頂。
村人們都說這是惡有惡報。
重修屋頂時,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yàn)樗靼祝菏┤擞嗍a總讓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結(jié)果由自卑成了敵對。
富翁把錢捐給慈善機(jī)構(gòu),并蓋了一間小房子,所能蔭庇的范圍遠(yuǎn)比以前的房槽小,但是四面有墻,是棟正式的屋子。
許多無家可歸的人,都在其中獲得暫時的庇護(hù),并在臨走時, 問這棟小房是哪位善人捐建的。
沒有幾年,富翁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后,人們還繼續(xù)受他的恩澤而紀(jì)念他。
遲【2】
“遲”這個字真是耐人尋味,“遲到”的遲是晚;“遲緩”的遲是慢;“遲鈍”的遲是
拙;“遲疑”的遲是猶豫:“遲明”的遲是接近。
遲有時是那么優(yōu)雅,像是“姍姍其來遲”;遲有時是那么威嚴(yán),譬如“無體之禮,威儀遲遲”;遲有時又是那么蘊(yùn)藉,好比經(jīng)中的”春日遲遲”;而遲卻又常變得那么令人沮喪,尤其是當(dāng)我們發(fā)覺“今生已遲”。
“在兒童時代,我們最常用這個遲字,總是怕遲到學(xué)校、怕遲交作業(yè),那時遲對我們小小的心靈,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們不再常用“遲”這個字,但是每當(dāng)說到遲,“遲了一步”、“起步太
遲”,那遲便有了許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們將很少用遲這個字,因?yàn)榉磻?yīng)遲鈍、行動遲緩,反正什么事都少了爭,便也不再計(jì)較遲不遲,而到那時,如果偶爾說出個遲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趕不及的慨嘆了。
什么是遲?遲實(shí)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腳步是美的:慢慢的禮儀是莊敬的;慢慢的反應(yīng)是篤鈍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敗的。
什么是遲?遲就是來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總不會遲,他只要心智身體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將來都能成。
但是三、四十歲的人,若說從今天開始學(xué)醫(yī),或許仍不遲;若要學(xué)撐竿跳,卻可能已遲。
至于五、六十歲,學(xué)書法或許不遲,要想學(xué)醫(yī),則可能遲了。
總之,年齡愈大,似乎遲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錯了路,少時悔,要比老時悔,有用得多,因?yàn)槿说嚼夏,恐怕連悔都已經(jīng)太遲。
遲,在這遲遲的人生,在我們遲遲的腳步間,遲緩的行動和反應(yīng)中,有多少遲遲的季節(jié)飄逝了!抬頭,才是遲明的少年;回首,已是遲暮的白發(fā),而悟已遲、悔已遲、恨已遲,此生已遲。
遲,一個多么緩慢柔軟,又觸目驚心的字啊!
劉墉散文精選閱讀【3】
參加北歐旅行團(tuán)。
大概因?yàn)閷儆?ldquo;行程緩慢”的那種團(tuán),放眼望去,37個團(tuán)員多半是已退休的老人。
第一天用餐,一個老先生,一手拄著拐杖,一手費(fèi)力地伸直了去拿盤子,我就幫忙,遞給他,又讓他走在前面,為他夾菜。
奇怪的是,他有太太,那太太只管自己,不管他。
連走路參觀時也如此,只見老先生拖著肥胖而沉重的身軀,一腳輕、一腳重,勉強(qiáng)地跟在隊(duì)伍后面,卻不見老太太。
再轉(zhuǎn)頭,才發(fā)現(xiàn)老太太早走在最前方。
直到有一天,與他們同桌吃飯,才知道那是老先生堅(jiān)持的。
“他一輩子做硬漢,二次大戰(zhàn)諾曼底,他做班長,跑在最前面,沒被打死;回家鄉(xiāng)他開五金行,每天一個人搬貨,沒被壓死;現(xiàn)在不能走,他不信,非要來,而且說好了不準(zhǔn)我扶。
”那太太笑嘻嘻地說,就見老先生在旁直點(diǎn)頭。
;瑞典的旅程結(jié)束了,到了丹麥,丹麥的“石磚路面”也沒整垮老先生。
到了挪威,一群人早上參觀奧斯陸“維格蘭雕刻公園”。
導(dǎo)游問老先生,有好長一段路要走,行不行?需不需要安排輪椅?
老先生搖搖頭。
于是又聽見他那一只腳刮著地面,一只腳沉沉踏步的足音。
偶爾聲音停了,回頭,則看見他正歪著身子喘氣。
當(dāng)天就聽說他摔倒了,中餐時看他拿盤子實(shí)在太辛苦,我又幫了他一下。
晚餐,我是帶著妻女在外面吃的,回旅館發(fā)現(xiàn)大廳里坐了一圈人,圍著中間輪椅上的老先生。
“他不能繼續(xù)了,”有人對我說,“膝蓋裂了,內(nèi)出血。
我和妻子過去安慰他,十三歲的女兒也去拉著他的手。
“可惜不能聽你演奏了。
”老先生笑笑對小丫頭說。
“你不會錯過的。
”我說,接著叫女兒回房間拿來小提琴,為他奏了一曲《Bruch Violin Concer to No.1》的第一樂章。
琴音在大廳里飄蕩,突然,這堅(jiān)毅的老人掩住面,淚水從他的指間流下。
曾看過介紹鮭魚的影片,畫面中可以看見那些瀕死的鮭魚,渾身傷痕,鰭已破裂,有些巨大的傷口,能清楚地見到里面淺橙色的肉,難以想象,它們是怎么經(jīng)歷千百里的逆流和長達(dá)兩個月的旅程。
它們多像歷劫歸來的老兵,拄著拐杖、繃著紗布、殘了身軀。
這些完成責(zé)任的鮭魚,有的早死了,有些依然在溪里掙扎著游來游去。
不知為什么,這畫面總留在我心底。
總讓我想起老山姆,他的腳步他的淚。
我們每一個人,不正是在生命之流里掙扎的鮭魚嗎……
【劉墉散文閱讀】相關(guān)文章:
《劉墉散文》讀后感_《劉墉散文》讀書心得04-19
散文閱讀方法的解析11-15
劉墉散文讀后感03-16
托物言志的散文閱讀(通用25篇)09-20
小學(xué)生優(yōu)美散文閱讀(通用22篇)01-10
散文的隨筆11-08
時間的散文02-16
老舍散文精選11-13
魯迅散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