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京華煙云》讀后感作文
最近,中央電視臺播放了根據(jù)林語堂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京華煙云》,引起了我深讀林語堂先生原著的極大的興趣。
小說《京華煙云》描寫的是1900年—1938年那個政權(quán)更迭、軍閥混戰(zhàn)、人心郁悶的北平城中,通過對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各類人物在那一特殊歷史時期的性格演變、思維撞擊和命運選擇,凸現(xiàn)了儒、士、商階層由盛而衰的過程,全景式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社會風(fēng)云變幻的歷史風(fēng)貌。
作者還以其獨特而充滿睿智的女性審美觀和審美心理,深刻描寫了他心目中深愛的女子姚木蘭,塑造了一個知書達理、聰明美麗,浩然誠篤、寬容自尊、有道教風(fēng)范的光輝女性形象,表現(xiàn)出了中國優(yōu)秀女性的落落大方之美、嫻淑端莊之美和剛?cè)峒鎮(zhèn)渲馈?/p>
應(yīng)該說改編的電視劇比林語堂原小說從某些方面有了一些突破,但也存有很大不足,主要是人物錯異、相互嫁接成分太多,攪亂了人物形象,引起了觀眾和讀者的不少爭議和批評。但我覺得改編者有一點把握的還是比較成功的,就是牢牢抓住了情感豐富深邃這一主線,向人們形象化地展示了一個中華優(yōu)雅女性光輝耀人的精神風(fēng)采。
懷一片知恩圖報的真情
知恩報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暗嗡,涌泉相報”,“銜環(huán)結(jié)草,以報恩德”,這些噲炙人口的詩句,中國綿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語,講的就是要感恩。
作者就是通過姚木蘭這一藝術(shù)形象時時的心存感激和處處的體味感動,把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tǒng)美德得到了不斷地凈化與升華。小說中的姚木蘭小時候被人販子拐賣,曾家是她的救命恩人,姚木蘭始終顧念著這份無以為報的恩情。她幼年的經(jīng)歷從這里展開,婚姻從這里結(jié)緣、命運從這里延展。
她視曾家二老為生身父母,言聽計從,孝順有加,正反映的就是知恩圖報的拳拳之心。電視劇中的姚木蘭,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代嫁風(fēng)波,最終以放棄自己的愛情換來的代嫁,成全的也是曾家二老。
我們暫且不評價姚木蘭委曲求全的合理性,但對那個年代的一個奇女子(讀書筆記 )始終銜著報恩的堅定情懷,還是應(yīng)該給予很大欣賞的。
持一縷終生相許的深情
林語堂對自己的婚姻也有著極強的信心,對自己的愛人寄托著無限的深情。據(jù)說,1919年林語堂與結(jié)發(fā)之妻廖翠鳳兩人結(jié)婚;楹罅终Z堂和妻子商量,把婚書燒掉了。因為他認為“婚書只是離婚時才用得著”。姚木蘭是林語堂先生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他曾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于是他就把這種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完全附在姚木蘭身上。
小說中的姚木蘭和丈夫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恩愛夫妻,他們有舊式夫妻的相敬如賓,也有新式夫妻的相互尊重,還經(jīng)常一起游山玩水,談詩論史,喜笑顏開,在淡雅雍容中演示了夫妻之間的愛慕。
我很欣賞木蘭自吟的那首小詩和曾蓀亞所喜愛的小詩:
兄拋魚網(wǎng)赴中流,
妹撒釣絲待上鉤;
盡日得來仍換酒,
雨后空舟歸去休。
人本過客來無處,
休說故里在何方;
隨遇而安無不可,
人間到處有花香。
在小說中,林語堂所描述他們的夫妻生活是波瀾不驚,輕松快樂,心曠神怡的。雖然各自的內(nèi)心深處,各有各的隱秘空間,也出現(xiàn)了一些漣漪,但木蘭對生活一直有一種淡淡的笑意,并主動調(diào)整了彼此間的不和諧因素,巧妙化解了可能出現(xiàn)的感情危機,堅守了婚姻圍城,堅守了愛情陣地。
我不贊同電視劇中對姚木蘭婚姻關(guān)系的設(shè)計,不贊賞塑造這樣一個逆來順受的姚木蘭形象。包括她所選擇的錯嫁,她對曾蓀亞這個不理想的丈夫的苦心善良和忍辱負重,忍受、痛苦和屈辱,甚至對情敵曹麗華的超乎正常的寬容。因為這不是語堂先生所崇尚的完美女性形象,是一種在封建社會中才有的對女性人格的扭曲,完全不符合時代特征和人文特征。
涌一脈妙想聯(lián)翩的激情
林語堂的姚木蘭是個會吹口哨,談吐詼諧,總是有著各種各樣奇思妙想的“妙想家”。她的妙想來自于她的家庭教養(yǎng),來自于她的聰明才智,也來自于她的勤奮好學(xué)。
小說中許多描寫都反映了木蘭的智慧中具有堅實的根基。如莫愁生子,欲起名為“小夫”,孔立夫不同意,說:“這名子聽來像個清道夫,又像個挑夫!蹦顖猿肿约旱奶嶙h,引起爭論。機靈的木蘭便接連提了“孝夫”、“肖夫”兩個建議,均取“有其父必有其子”之意。莫愁、立夫都對“肖夫”的名字感到滿意,使夫妻取得了一致。這表現(xiàn)了木蘭有對博大精深中華文字準(zhǔn)確把握與運用的高人一籌的才能。
木蘭的天性中還有著追求理想的獨特浪漫。她的生活方式隨季節(jié)的改變而改變,“在冬季則平靜沉穩(wěn),春來則慵倦無力,夏天則輕松悠閑,秋來則舒爽輕快!鄙踔吝B她頭發(fā)和服飾的式樣也隨之改變,以至最終成為了一個惟妙惟肖的村姑。她喜歡逛廟會、吃小館兒、逛公園、看電影,游覽名勝古跡;與丈夫在涼亭里下棋、手持厚卷躺在藤椅上看小說;還同丈夫到景山以西御河岸邊,趁清露未晞之時去聞荷香,收集荷葉上的露水珠兒。這都反映了這個美麗女性的多彩多姿和多情善感。
木蘭對曾蓀亞和曹麗華之間情感糾葛的巧妙處理,可以說更是令人心悅誠服。已屆不惑之年的曾蓀亞與情竇初開的曹麗華一見鐘情,被精明細致的木蘭很快發(fā)覺。她滿懷同情與激情給曹麗華寫的那封規(guī)勸麗華“揮利劍、斬情網(wǎng),斷情絲”的書信,全信堅持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服人,情深意切,情理交融,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木蘭的精明、智謀、豁達與和善,使曹麗華幡然猛醒,迅即回頭,真可謂是“妙手回春”、“化干戈為玉帛”。她以最平和的方式平息了這次家庭危機,充分反映了她具有不平凡的智慧和超人的大度胸懷。
凝一段深藏偶露的柔情
有人說,人的一生會遇到的四個人,第一個是自己,第二個是你最愛的人,第三個是最愛你的人,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但很悲哀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三個人通常不是同一個人。
【《京華煙云》讀后感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京華煙云》讀后感02-04
京華煙云讀后感01-03
郁飛《瞬息京華》的讀后感10-09
獵人筆記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獵人筆記》讀后感作文12-13
讀后感的作文03-10
讀后感的作文[經(jīng)典]09-26
讀后感作文02-24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0-12
秋讀后感作文關(guān)于秋的讀后感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