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飲酒(其五)的教學方案
《飲酒(其五)》學案
學習目標:
1、進一步了解詩歌朗讀的技巧,并運用朗讀知識反復詠讀這首詩歌。
2、通過對詩歌語言的品味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鑒賞能力。
學習重難點:
通過品味詩歌語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法:
1、誦讀品味
2、想象聯(lián)想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一、解釋下列詞語:
1.結(jié)廬:2.喧:
3.君:4.心遠地自偏:
5.悠然:6.辨:
7.忘言:8.相與還:
二、說出這首詩的大意
三.朗讀詩歌
【課堂練習】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中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迸c陶淵明的“,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
3.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xiàn)他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
。
4.詩歌蘊含著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是:,。
5.歷來評論者對這首詩的第六句持不同見解:有認為“悠然見南山”好的,也有認為“悠然望南山”好的。請簡要地談談你的看法。
答:
6.對下面詩歌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
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詩歌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了“心遠地自偏”的道理。
B.詩歌的前四句從哲理的高度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后六句寫詩人從對自然的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
C.晉宋隱逸之風盛行,作者陶淵明便是晉宋隱士的代表之一。詩中反映了詩人超脫塵世,隱居山野的隱士生活,突出了其“境”與“心”皆“靜”的特點。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課后練習】
閱讀《飲酒》完成下面的練習。
1.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
答: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答:
3.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
答:
4.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蘊含的哲理。
答:
【飲酒(其五)的教學方案】相關(guān)文章:
飲酒禮儀與技巧10-26
餐桌的飲酒禮儀07-18
飲酒ppt課件11-11
新人飲酒禮儀知識01-14
佛教為何禁止飲酒10-26
各有其用作文11-25
午間飲酒檢討書10-09
蒙古族飲酒禮儀10-26
飲酒駕駛檢討書11-11
飲酒擴寫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