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觀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麗心靈》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麗心靈》觀后感1
《美麗心靈》的英文名為《A Beautiful Mind》是根據約翰·納什的真實故事改編的。納什在30歲,中年時期,人的一生中最好的時刻他卻得了精神分裂癥。納什因為他研究出了博弈論而一舉成名,而30歲之后他又用了30年的時間與精神分裂相對抗;糜X,可怕的幻覺一直在折磨著他,但是堅強的納什一直在嘗試與他們共存,一輩子都在努力。影片中他的妻子和同事以及朋友并沒有因為他的病而放棄他,相反,他們一直用愛給他溫暖,讓他找到真實的.感覺,讓他擁有與幻覺對抗的勇氣。
1994年,因為納什在博弈論上所做的貢獻,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面對很多敵人,包括失敗和痛苦等,但是戰(zhàn)勝它們是需要勇氣的,也必定要付出很多,有時學會與他們共存,然后慢慢的忽略,這是我們可以堅持去做的。納什他就坐到了。他不僅因為博弈論而成為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數學家,而且作為一個精神上強大的人,他更加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
更深層面上,美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對于納什這樣的“病人”,他們選擇愛他,即便是他的對手,也依然以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于一個成熟的人來說,應該真誠地為對手的成功而感到高興,而不是一味妒忌,包括你的朋友。中國人還不夠成熟,常常窩里斗。
《美麗心靈》觀后感2
在電影《美麗心靈》里,當約翰面臨第二次回到精神病院的選擇時,在約翰以為只有一個人留下來面對時,他的太太走進來和他溝通時,對他說:說不定能讓你從夢中清醒的東西,并不在你的腦里,而是在心里。我也在定論女人的成長,力量,與社會交往的能力等等,都在心里。不是勾心斗角的心機。而是身心的合一,是我的一位老師說的感覺,一種被愛的感覺,內在也充滿愛,有能力愛別人的“心”。
另外一個就是“靈”,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事情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不是“信”什么,而是事實。當我們臣服宇宙空間能量時,我們是安全的。當我們認同我們的父母與祖先時,我們是喜悅的,輕松的。《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真實的`故事,一個嚴重的心理疾病的人在晚年時獲得“諾貝爾”獎。他一生也沒有擺脫他的幻想,這些幻想一直陪伴他。當象征尊重與成就的一只又一只的鋼筆擺在他的面前時,我實在忍不住我的眼淚,是感動也是喜悅,是認同,是同理。
這部電影對自我意識大部分時間都清醒的心理疾病患者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個電影也給了我靈感,這段時間設計課程一只在找突破口。今天似乎有曙光了,感謝今天蘇州的春光,雖然我辜負了你。但是在家中的收獲讓我有了更多的可能服務他人。如果這一生我的使命是如此的話,我不急于求成的趕著,我愿意終生奉行!
【《美麗心靈》觀后感】相關文章:
美麗的心靈作文10-26
美麗心靈散文10-26
電影《美麗心靈》12-01
美麗的心靈作文02-16
美麗心靈作文03-07
美麗的心靈小學作文06-25
美麗心靈觀后感10-31
《美麗心靈》的觀后感10-07
美麗心靈觀后感08-30
《美麗心靈》觀后感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