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電影南平紅荔觀后感
電影南平紅荔觀后感
電影南平紅荔觀后感【1】
感謝信息院黨委在五四青年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批準全院青年團員觀看法制教育片《南平紅荔》,一方面豐富青年團員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牢固樹立新時期青年團員政治信仰,全面提升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質(zhì)。
影片是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詹紅荔同志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作為一名少年法庭庭長,她幫助過許許多多犯了罪的孩子,觀影過程中被害人母親和少年犯母親的哭泣、控訴、無助無數(shù)次讓我感動,紅荔游走在他們之間忍受歇斯底里的責難和謾罵,忍受一位人民法官在庭外所不能承受的痛和愛,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愛的信念,沒有放棄對孩子們的關(guān)心,在量刑、判刑、出獄后給予孩子們母親般的關(guān)懷,這些都遠遠超過了一位法官責任和義務。
通過觀影,我在以下三方面有較深認識。
一、通往心靈的廊橋,需要用心靈去溝通
影片中無數(shù)次出現(xiàn)過唐橋的畫面,除了剪輯手法上前后呼應之外,更多的是暗示人與人的溝通,尤其是對失足少年的關(guān)愛,這種愛來自母愛,來自法律的正義,來自家庭的溫暖,來自社會的關(guān)心,和很多陌生人熱心的幫助。
走一次橋就是作一次溝通,紅荔靜默地行走在一片青山綠水之間,看起來無聲無息,卻是承載著法律的正義和權(quán)威,肩負著生命的尊嚴。
扮演?荔的演員鄔君梅的嗓音是極有特色,總是用極其輕描淡寫的聲腔表現(xiàn)大是大非,你從那船過水無痕的表演中體味到悲天憫人的無疆大愛。
十八趟行走,終于,何剛的母親變賣了三代祖屋將十八萬賠償款落實到位。
影片后半部分,何剛的父親寫了檢舉信,狀告詹紅荔收了原告的賄賂,逼迫其妻賣房。
當上級找詹紅荔談話的那個夜晚,她輾轉(zhuǎn)反側(cè)失眠,心里陷入痛苦。
被何剛刺死的少年的母親為了還詹紅荔一個清白,將十八萬賠償款原封不動地甩在調(diào)查組跟前,慷慨激昂地為詹紅荔說了幾句公道話,原先她可是把法院傳票撕碎了甩在詹紅荔的臉上的。
影片放映到此處,感動已經(jīng)不是政治說教帶來的成果,而是發(fā)自看者本身。
這是一次次溝通取得的效果,不折不扣地震撼著每個人心,當你真心實意對待別人,不帶任何功利色彩,不帶任何私欲,你一定能獲得同等的回報,甚至更多。
二、 大愛無疆,既是法官也是母親
出獄后的李成龍和方超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因為不被社會接納,李成龍先是輟學,然后流連網(wǎng)吧,以致翻入銀行的防火墻,觸犯法律,再次鋃鐺入獄;而一心向上的方超也沒能逃脫社會這張勢利網(wǎng)的歧視,最終無法忍受他人的排斥,從十六層的高樓上縱身一躍,結(jié)束了自己花季的生命。
方超的死痛徹我的心扉。
那樣一張俊秀的面孔,這樣如花的生命,卻有著這樣絕望而凄涼的眼神,當畫外音里放出方超大段的告白,我立即淚如雨下。
“詹媽媽,我只是好奇偷了一臺電腦,只是我沒想到這臺電腦這么貴,貴到我用一生都還不清……”我的心里糾了一下。
難受、難過、同情種種復雜的感情浮現(xiàn)。
方超一定想不明白,為什么社會告訴我們有錯就改還是好孩子,他改了,再也不會了,而社會卻又不認賬了?方超之死堅定了詹紅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決心。
脫下法官制服的庭外的生活,她更像一位母親,大愛無疆,關(guān)心著孩子們的成長。
這是一種將工作延伸在生活每個細節(jié)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超越了常人對“秉公執(zhí)法” 的理解,在“公”“私”之間,?荔又當法官又當母親,這種將責任負到底的精神,已經(jīng)將法官和母親的角色渾然為一體,而支持這種信仰的力量,來自于主人翁心底深深的愛,正是這種無私的愛,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觀影者。
三、 堅持不懈地努力,付出總有回報
在?荔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除司法機關(guān)為辦案需要和有關(guān)單位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進行查詢以外,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該規(guī)定的實施,是?荔堅持不懈努力的結(jié)果,是忠于自己崗位、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踏踏實實奉獻,她是一位好母親、好法官、好公仆。
在目前的中國,社會對有前科的未成年人缺乏普遍的寬容和關(guān)愛,刑罰報應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許多人的思想里。
《南平紅荔》這部影片是普法電影中的一次飛躍。
“情”與“法”的邊界,青年團員更應牢固樹立新時期青年團員政治信仰,堅決抵制一切違法犯罪活動,恪守職責,利索能力幫助他人,營造全社會關(guān)愛他人,幫助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氛圍。
要學習?荔同志堅持不懈地付出,不在乎名利,不怕被冤枉,善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做到底的實干精神。
電影南平紅荔觀后感【2】
為積極響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市人社局淮海技師學院數(shù)控系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南平紅荔》這部影片,學習詹紅荔同志作為一名普通法官如何通過自己努力,幫助少年犯改變命運的事跡。
詹紅荔是南平市延平區(qū)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少年審判庭庭長。
從事法院工作 27 年,其中在少年審判庭工作9年。
在審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她始終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價值觀,忠于職守,為民司法,公正辦案。
幾年來她所審結(jié)的近 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無一發(fā)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受到當事人和群眾的高度信賴。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總結(jié)、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少年審判規(guī)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三個不開庭:對案件的關(guān)鍵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的,不開庭;對被告人成長背景沒有調(diào)查清楚的,不開庭;被告人對犯罪危害沒有足夠認識的,不開庭。
三個不輕易:被告人沒有真誠悔過的,不輕易下判;被害方?jīng)]有得到精神撫慰、達成和解的,不輕易下判;可以判非監(jiān)禁刑而沒有落實幫教措施的,不輕易下判。
三個不松手:入監(jiān)后延伸幫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歸社會的問題沒有妥善解決的,不松手;發(fā)出的司法建議沒有落實的,不松手。
在何剛傷人案中,她往何剛家前后跑了18次去做工作,希望何剛父母到庭參加審判(父母不到場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放棄了他)。
作為一名法官,她本可以按照法律給這些少年犯直接判刑,但是她沒有這么做,為的是讓何剛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能夠真心悔過。
受害人鄭少偉家她一趟趟去做工作,甚至引起鄭家的反感,鄭家媽媽將傳票撕掉甩在她的臉上,她的心里一定十分難過,但她依然堅持做工作,為的是兩家能夠和解。
做到了三個不開庭、三個不輕易。
挽救了一個孩子就挽救了一個家庭,挽救了一個家庭就增添了一份和諧。
詹紅荔同志被親切地稱為“法官媽媽”。
她不僅做好審判工作,還積極關(guān)心、幫助失足少年。
當少年犯張成龍出獄的時候親自去接,送他書本和一些法制方面的書,希望他能夠回歸社會。
張成龍在出獄后給的班主任寫下了決心書,決心好好讀書,考大學,孝順他的母親。
對于獄中正在改造的少年犯,她一直做到“跟蹤幫扶”工作,經(jīng)常到獄中探望,帶領(lǐng)他們搞活動,讓他們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未來的生活。
眾多少年犯在她的引領(lǐng)之下積極改造,決心重新做人。
她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推動建立了預防未成年犯罪體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會機制,傳遞司法溫暖,化解社會矛盾。
許多少年犯在出獄后認為自己忘掉了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以一個全新的面貌進入社會,社會也會以同樣的想法來對待他們。
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的污點卻緊緊地跟隨著他們。
張成龍在出獄后不被學生接受難以融入社會,最后沉迷網(wǎng)絡,再次成為少年犯。
詹紅荔認為,如果說孩子第一次犯錯是孩子的錯,那么孩子的第二次犯錯就應該是社會的錯,因為社會沒有給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
她積極思考讓這些孩子重新融入社會的方法。
方超在出獄后洗心革面,以無比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和工作,但僅僅因為他曾偷過東西做過牢就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在遭遇世人的白眼之后,他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他臨終前對詹法官說“我知道我偷的筆記本有點貴,但我沒想到會貴到要用我的一生來還”。
他是那么的無助!這也成為詹法官推動立法改革的導火索。
對于方超的死,她無比的心痛。
作為一名法官,她認為應當運用法律的武器來幫助這些失足少年重返社會。
后來她積極推動立法改革,對輕微犯罪少年的檔案進行封存,任何人未經(jīng)法律允許不得查看,這一重大改革給了這些少年犯重新做人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大大減少了他們再次犯案的機率,更好地維護了社會的穩(wěn)定。
詹法官是一名法官,更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者!在改造這些少年犯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她的智慧,教會他們做人。
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的老師,我認為應當向她學習教育學生的智慧。
對待有問題的學生,要摸清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輕易批評學生,不輕易給學生“貼標簽”,不輕易給學生下結(jié)論。
充分挖掘?qū)W生優(yōu)點,通過表揚、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和學生家長優(yōu)質(zhì)聯(lián)系,將學生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對于家庭矛盾或變故引起的反常,提醒家長給予孩子更多關(guān)注。
通過“家—校”聯(lián)動的方式培育具有健康人格的職校學生,讓他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正確對待遇到的挫折,不因一點小波折就走向極端,毀掉一生的幸福。
電影南平紅荔觀后感【3】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文藝作品是生活的教科書。”電影也是生活的教科書,通過電影的認識功能能給人以認識、給人以智慧,能培養(yǎng)人的想象與思考,作為觀眾的我們則像是一個聆聽者,去感覺,去虛構(gòu)地體會一些自己無法觸及的情感,幫助我們認識生活的本質(zhì),了解人生的真諦。
很多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都能讓觀眾看后受益匪淺,《南平紅荔》就是這樣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
《南平紅荔》是一部法院題材的作品,根據(jù)福建南平市延平區(qū)法院少年法庭庭長詹紅荔先進事跡改編而成,該片講述了詹紅荔法官傾心幫扶挽救失足少年的生動感人事跡。
這部影片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是影片中的方超讓我很震撼,方超因偷竊罪入獄,在出獄之后決心改過自新,但是當他打工的飯店顧客手機丟失時所有的人都懷疑他。
他選擇離開這個地方來擺脫偷竊著頂沉重的帽子。
但是他的離開也為讓他走出這樣的陰影,最后選擇了輕生結(jié)束自己的人生。
他站在16層的高樓上給詹紅荔打電話說:“我只是想聽聽詹媽媽的聲音,我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很久都沒有媽媽的關(guān)心了,直到遇見了您,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母愛。
詹媽媽,我只是好奇偷了一臺電腦,只是我沒想到這臺電腦這么貴,貴到我用一生都還不清……”這樣的情節(jié)讓人心情沉重,很多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不是很成熟,又缺乏正確的引導,所以做錯了一些事。
對于這些未成年人我們社會應該不放棄、不拋棄,為迷路的他們指引方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中國未成年人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然這部影片帶給我更多的感動,電影中的主人公詹紅荔從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所審結(jié)的500多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一發(fā)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成功感化幫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同時,詹紅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除司法機關(guān)為辦案需要和有關(guān)單位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進行查詢以外,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她真正做到了以公平為念,勿忘慈悲。
以平常之心堅持依法辦案、秉公辦事捍衛(wèi)法律的尊嚴,也以超常之情讓犯過罪的孩子有好的歸宿,讓更多罪犯止步于法庭之外。
雖然我并非一個法官,但通過觀看《南平紅荔》也有了很多的感悟,愛是人間最真摯的感情,如果我們每一個人能像詹紅荔法官那樣從心底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心底愛他人、愛社會,那么我們的社會會更和諧,明天會更加美好。
我在以后也會努力向她學習付出更多的愛,續(xù)寫我和這個電影的故事。
【電影南平紅荔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南平紅荔觀后感10-09
南平紅荔觀后感12-03
《南平紅荔》觀后感(精選13篇)11-13
紅小鬼電影觀后感范文10-10
滿江紅電影的觀后感精彩10-25
滿江紅電影觀后感通用04-20
電影《滿江紅》觀后感范文04-21
游香荔園隨筆10-07
電影滿江紅觀后感(精選6篇)01-30
電影滿江紅的觀后感(精選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