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安三萬里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去看了《長安三萬里》,很好的電影,不是影評人,簡單的寫寫自己的感受和感想。
一、高適視角的李白傳
有同事去看過了,說主要是講李白的,但是是通過高適的視角來講的,不知道為什么這樣拍。電影看到一半,我大概就明白了為什么要這樣子拍。李白的生平所作所為,就是一個作詩神仙級天賦的酒懵子,李白的視角不符合大部分的觀感,更有悖于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功業(yè)觀念。
從高適這樣一個祖上有功但已然破落的上進少年來看,才是大眾所喜歡的傳統(tǒng)爽文主角。祖上榮光,中道敗落,一直堅持不懈,最后挽大廈之將傾,這是傳統(tǒng)儒家精神的代表。
而李白這樣一個謫仙人,是很難讓人共情的,起碼沒有辦法從一開始就和李白產(chǎn)生同理心,而有高適這樣的一個對比,形成了很好的對比,建立了一個基準線,更能讓人理解李白。上門贅婿的分歧,不喜歡李白醉生夢死的生活,附身于永王叛逆的痛惜,都可以讓觀眾更容易理解,也對李白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確實不是一個符合傳統(tǒng)儒家的主角形象。
二、世家大族的壟斷與亂世突圍
開篇就講了李白因為商人之子的身份,無法參加科舉考試。這個是李白的命運在世家大族掌握社會時代的不幸,可以說是李白一生幸與不幸的主要原因。因為這個身份,不得不選擇依附,所以贅婿,給權(quán)貴寫詩贊美,為了功名而昏頭的依附永王,都是這個身份被迫于時代的選擇,也是一段悲壯的抗爭。
誠然,唐代是世家大族掌握權(quán)貴勢力的時代,崔家乃士族第一,縱然是李唐皇室也是退避。文章內(nèi)薦是給世家大族子弟設(shè)立的綠色通道,而被權(quán)貴舉薦,無疑就是告訴寒門,只有依附,別無他路。
高適作為祖上軍功卓著,祖父配享乾陵,別無他法。最后是靠著天下大亂,才有機會施展抱負。
三、盛極而衰
大唐鼎盛之年的描寫,突出一個醉生夢死,諸多文人在飲酒作詩,尋歡作樂。這是大唐的強盛,但也如禍福相依的邏輯,最強盛的時候也恰恰是下坡路的開始。
這其中所隱藏的伏筆,在高適第一次從軍,追擊契丹主力不成,回軍被擊,卻發(fā)現(xiàn)主帥正在軍帳中歌舞。這也表明了大唐強盛之下的內(nèi)部腐朽,為敗落埋下伏筆。
這一段是值得人深思的。
四、電影中所表現(xiàn)的李白
電影中所表現(xiàn)的李白的一生,與時代是非常契合的。
盛世之下,為之唱詠的天才是一定會有的,這份使命交給了李白。
而李白的商人之子的身份,表明了社會階層固化,寒門只能依附于人的命運。
盛世之下,與有榮焉,這也給了李白醉生夢死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基礎(chǔ),更展現(xiàn)了李白天才的一面。
盛極而衰,時代的陷落,也造成了李白附逆的錯誤選擇。
我相信即使沒有李白,也會有張白、趙白來做這個時代的代表,李白恰恰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注腳。
至于對李白放浪形骸、醉生夢死的感嘆,對李白懷才不遇、入道之門的無奈,對《將進酒》一段的贊嘆,對“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的傷感,這些都是對時代的抽象理解,至此,也具象了這個時代。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電影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12-08
礦長安全承諾書三篇06-19
實用的班組長安全承諾書三篇08-06
長安購房合同10-31
校長安全工作述職報告05-16
有關(guān)八月的長安散文10-26
八月長安經(jīng)典語錄07-18
礦長安全承諾書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