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
同學們要上學了!《開學第一課》也開始了!很多同學觀看都都說有很深刻感受!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升起的陽光,哼著歌謠,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伴隨著悠揚的歌聲,七色的彩虹,我期待已久的《開學第一課》終于如約而至。
這一期的主題是夢想。
夢想,是一個美好的詞匯,他更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當我們在心里頭有夢想的時候,我們要在行動上堅持這個夢想,追求這個夢想,那么我們在未來,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
第一節(jié)課的主題是:有夢就有動力
這節(jié)課中,我們見到了曾在太空為我們上過一堂別開生面的物理課的王亞平阿姨和13歲的跳傘員付麗娟,他們都是靠著辛勤的付出才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王亞平阿姨是個山東女孩,高考那年,空軍到他們學校去招收女飛行員,那個時候,女航天員八年才招一批。
在同學的鼓勵下,他去報了名,竟然通過了所有的體檢和測試,并且幸運的走到了最后。
成為了我國第七批女飛行員周的一員。
那還在十年前,她還是一名飛行學員,那年她是青春的23歲。
而如今,她用自己的行動實現(xiàn)了自己的藍天夢,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
她告訴我們,夢想如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
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能擁有最美麗的飛翔!
而付麗娟面對艱苦的訓練,他咬牙堅持到了最后。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
正如俗話所說:“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要實現(xiàn)夢想,就要付出幸勞。
夢想是一種不竭的動力,讓你不斷燃燒內心的小宇宙,激發(fā)對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
這種力量,會讓你無懼風雨、無畏風險,不斷前進。
第二節(jié)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要堅持
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見到了影視明星章子怡和堅強勇敢的廖智老師,他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腿,但是靠著頑強的毅力重新站上舞臺,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他的奇跡。
在蘆山地震災區(qū),許多人注意到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他有著溫暖的眼神,燦爛的笑容,,被網(wǎng)友稱為災區(qū)最美志愿者。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美麗的女孩是戴著假肢奔走在震后第一線的。
他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他曾是一名舞蹈老師,在汶川地震中,他被壓在廢墟中26個小時。
地震讓她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和用來跳舞的雙腿。
但他并沒有消沉,而是戴上假肢重新站了起來,并且重新走上了舞臺。
用樂觀的笑容和絢爛的舞姿,舞出了新的人生。
夢想的實現(xiàn)并非一朝一夕,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甚至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第三節(jié)的主題是:有夢就能出彩
很多人都覺得追逐夢想的旅途是枯燥而毫無光彩的,因為還沒有達到成功,所以不能讓人看到我們成功后的光鮮。
其實,夢想貴在追尋!一旦堅持,追尋的過程也能讓人肅然起敬,比如鄭亞波媽媽的故事。
他是一位普通的加油站女工,他的兒子在四歲的時候,被確診為智力低下,并患有嚴重的自閉傾向。
當時很多人都勸她放棄這個孩子,但是作為母親,他沒有放棄,他一直在堅持著為兒子做康復。
為了開發(fā)其智力,她看視頻自學鋼琴,學了后再交給兒子,十一年不間斷。
如今,曾經(jīng)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小威已經(jīng)能夠自彈自唱了,并且上了普通小學六年級——這不正是夢想的奇跡,堅持的奇跡嗎?
無論是追夢過程中收獲的美好,還是幫助別人實現(xiàn)夢想的喜悅,都是夢想的精彩;在追夢道路上,每一段路程都蘊藏著美麗的風景。
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后,我明白了,成功來源于堅持,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僅能夠實現(xiàn)從前不敢想象的愿望,更能夠證明我們的價值,能夠讓我們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意義。
《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二
昨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電視節(jié)目,深有感觸。
《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美在你身邊,它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講的是探索美。
神舟九號的女宇航員劉洋給我們講述了太空的美麗與神奇,在太空中發(fā)現(xiàn)的地球的美,從而感悟到我們離不開這顆美麗的星球。
而對于我們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來說,地球是如此的普通又平凡,而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它有什么美麗可言。
只有我們離開了日夜生活的星球之后,才能感覺到地球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對地球的依賴性。
著名繪畫家韓美林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不禁讓我大為感嘆,原來每天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動物竟有如此美麗又可愛的地方。
這些都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懷著一顆求知和探索的心,帶著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發(fā)現(xiàn)動物的靈性與智慧,探索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第二部分主要講述的是創(chuàng)造美。
鄧麗是一位在海拔1800米的偏遠高原小學助教的英語老師,她不僅教學生英語,還教他們唱歌、跳舞、繪畫,給孩子們帶來了歡笑與知識。
她認為孩子開心、自信的時候就是最美的。
劉大成能把生活中普通的一件物品吹出奇妙又動聽的樂曲,讓我大為驚嘆。
聽從內心的召喚,明確自己的興趣,做最喜歡的事,面對困難不放棄,才能不斷地創(chuàng)造美。
第三部分則是講了傳遞美。
司機吳斌在駕駛長途客車中突遇到前方飛來一塊巨大的鐵殘片穿透車前擋風玻璃砸中胸口,在受重傷之時他想到的'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考慮到顧客的安全,完成了常人難以完成的一系列停車過程,并艱難地站起來告知乘客注意安全,讓乘客撥打急救電話。
雖然他后來被送入醫(yī)院,但終究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全城為之感動,大家都為這位英雄送行。
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會黑暗。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去幫助別人,把美傳遞出去。
第四部分講述的是和諧美。
今年奧運會上中國男團獲得了體操團體冠軍。
陳一冰向我們介紹說他們就是利用溝通建立起來信任,最終獲得了勝利。
作為團隊要把自己的責任做好,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一個團體的完美。
這就告訴我們只有融入班級,融入集體,大家團結協(xié)作,才能創(chuàng)造集體的和諧美。
看完《開學第一課》使我明白了美無處不在,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不斷地創(chuàng)造美,傳遞美,與周圍的人團結合作,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的生活。
《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三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美在你身邊,邀請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從倫敦載譽歸來的奧運會冠軍,以及文體界的多位明星,同孩子們一起做關于美的主題演講。
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形式,讓孩子們參與到這一活動中,通過四個篇章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念。
探索自然之美,在繁忙的學習中,在日益城市化過程中,孩子們去感受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
中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講述了自己的太空之旅,帶孩子們領略了浩瀚的宇宙之美,璀璨星空之美。
姚明和各位老師的講述動物之美,激發(fā)孩子們的愛心,以及對其他生命體的關心和關注。
大自然的美是無窮無盡的,是美妙絕倫的,讓我們打開心靈之窗,觀察自然吧。
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的間隙,走到戶外,體會和探索自然之美。
創(chuàng)造之美,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追求創(chuàng)造之美,奉獻創(chuàng)造之美和享受創(chuàng)造之美的過程。
最美山村支教教師鄧麗,默默堅守在山村的教學崗位,對自己的學生投入深深的愛。
孩子們在這位美麗老師的'講述中,感受到那種感人、偉大的人格之美。
奧運冠軍焦劉洋講述了自己堅持夢想,在困難中堅守自己的夢想,最后終于站上了自己夢想的冠軍的獎臺上。
再次體會到了夢想的可貴,在那夢想道路上不斷堅守的快樂。
劉大成先生驚為天人的表演,使我懂得只要你用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之美。
創(chuàng)造之美,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做自己愛做的事,面對困難堅守理想,心懷夢想,世界會因你而美麗,自己也會因堅守而快樂。
傳遞身邊之美,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分享正如那玫瑰散發(fā)出的幽香,縈繞在指尖,經(jīng)久不散。
這時分享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之美。
奧運冠軍徐莉佳講述了自己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努力,也是一個團隊不斷堅持的結果。
最美大巴司機吳斌,在生命最后的堅守和超凡的偉大,為了乘客的安全,控制失控的汽車,最后倒在工作的崗位上。
于丹老師的講述,讓我們感悟到在生活中既要堅守自己的夢想,又要融合到社會中,用大美滋養(yǎng)生命。
心中有光明,世界不會有黑暗,在生活中向他人伸出幫助之手,把愛傳出去,讓美在接力中傳遞。
和諧之美,內蒙古少年合唱團讓我們在音樂中,我們體會到了音樂的和諧之美,音樂體現(xiàn)的集體意識和凝聚力。
每個人只有在團隊的合作中,才能發(fā)出最美好的聲音。
奧運會體操冠軍和NBA運動員林書豪,使我們體會到了運動中團體的作用。
團體之間只有相互信任和鼓勵,不放棄,不拋棄,才能體會到體育的快樂,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沒有完美的個人,確有完美的團隊。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集體和團隊之中才能克服自我的不足,實現(xiàn)和諧之美。
美是一縷陽光,美是一泓清泉,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在我們的生活中,探索美,創(chuàng)造美,傳遞美,我們會發(fā)現(xiàn)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相關文章: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教案02-08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作文06-22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1-04
《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12-24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1-15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活動方案07-19
2022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1-25
《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小學生觀后感01-14
2022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