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瑯琊榜觀后感 推薦度:
- 瑯琊榜的觀后感 推薦度:
- 《瑯琊榜》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瑯琊榜的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到底應(yīng)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瑯琊榜的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瑯琊榜的觀后感1
《瑯琊榜》是近期火得不能再火的神劇,在網(wǎng)上一直是沸沸揚揚,我自然是聽說過。但因為無意間看到一句評語,說《瑯琊榜》是男人版的《甄嬛傳》,我也就失了看的興致。
現(xiàn)今的網(wǎng)絡(luò)小說,要說我最不愛看的就是宮斗篇。經(jīng)這類小說改變而成的電視代表作《步步驚心》、《甄嬛傳》,曾風靡全國,我周邊很多人(當然,特指女人)幾乎都看過,但我至今一集未看。
我素來討厭百般算計的人,更厭惡勾心斗角的事,自不會去看這種絞盡腦汁、斗來斗去的片子。
有一次看娛樂新聞,說《瑯琊榜》這部神劇不僅國人在追,而且美國人也在追。這我就好奇了:這部歷史根據(jù)都沒有的神劇,美國人能看懂嗎?
帶著這股好奇心,我走進了《瑯琊榜》。一看,這可就真看進去了。劇情確實很吸引人,起起伏伏、一波三折,劇中人物的顏值也挺高,主人公的智慧也是超常,令人佩服。但我最感興趣的只有兩點:一是劇中所呈現(xiàn)出的那個時代的各種禮節(jié);二是劇中人物的對白。
蕭姓梁國,是《瑯琊榜》的故事背景。雖是跨空,但如果真追究到歷史的話,蕭姓梁國應(yīng)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劇中所呈現(xiàn)的募兵制、府兵制也是南北朝時期的`軍事體制。那么,劇中所呈現(xiàn)的禮制是不是也應(yīng)是南北朝的禮制呢?
比如說,太皇太后薨,禮鐘27響;皇帝帶忠臣祭拜太皇太后,跪后雙手前直伸,兩掌相擊,后才磕頭,反復三遍;祭燒物為竹屑……
當然,劇中還有很多帶有朝代特色的禮節(jié),
瑯琊榜的觀后感2
其實很害怕《瑯琊榜》被現(xiàn)在某些“主流”團隊給搞成四不象。好看的網(wǎng)文不多,海宴的這篇網(wǎng)文不能算是特別好,就象評論里有些人說的,有一些bug, 而且有些情節(jié)因為前因交代的并不清楚,難讓人覺得后面強烈的愛恨有扎實的根基。《瑯琊榜》可以展開成一個長篇,或是更精簡些。但是好在,這不是一篇傻白甜的文字。
給高分是因為以下幾點:
1、 忠于原著 – 若問這點有多難,請君看看現(xiàn)在的網(wǎng)文改編劇。 我只求喜歡的文章能遇見一個好的團隊,別白白給糟蹋了。
2、 色調(diào)和特效 -這個有很多人評論珠玉在前,我就不贅述了。
3、 演員 - 用老戲骨演技精湛來貶低主演的,我只想說那個需要經(jīng)驗積累。二三十歲的皮囊里有個五六十的老靈魂,你以為是穿越還是奪舍?看看梁朝偉的鹿鼎記和無間道,你能說演技一樣好嗎?至少,胡歌演出了江左梅郎的氣質(zhì),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4、 臺詞-至少目前不雷,都是用比較正常的語言對話。批評說服飾器皿建筑和對白不符合的,請參考a。原著架空歷史;b。 電影《聶隱娘》。首先沒有歷史年序,其次電視劇是要給大家看的?紦(jù)派的是不是都喜歡電影《聶隱娘》呢?
5、 環(huán)比-市場、進度、投資回報都是現(xiàn)實的'問題。很難再出一部老版紅樓這樣細致的電視劇了。但比起很多團隊的急功近利,這部《瑯琊榜》是可以看到團隊的努力的,可以一看。
這部劇可以得9、3,要感謝這些年,那些粗制濫造的古裝片。
瑯琊榜的觀后感3
看了小說在看電視機,覺得胡歌真的是我心中的梅長蘇,劉濤也是我心中的霓凰,像。我第一次那么開心,看到小說里的人物在現(xiàn)實中也出現(xiàn)了,至于景睿和豫津,只能說演員長得不夠帥,沒有達到我心中的期望,不過演技不錯。穆青演員好可愛。飛流好可愛可愛!!和蘇哥哥的互動萌萌噠。第六集譽王說那段不知道的話的時候臺詞好逗,黃維德演的好可愛。看一次笑一次。每次一看到景睿那段就覺得心疼,唉,這么好的人。越看越覺得就是這樣了,太符合我心中的瑯琊榜了。少了聶鐸那條線我真心開心。
看直播時對于霓凰的“女式”行禮我就偷樂了結(jié)果穆青也在旁邊偷笑的我更樂了。豫津真的是心靈透徹的一個人竟然意識到梅長蘇不是在幫譽王了,果然譽王唉,生不逢時,有豬一樣的隊友和神一樣的對手。看下集預(yù)告我心疼啊,景睿,我最怕的就是對于越單純善良的人當真相揭開的時候打擊得多大呀,心疼心疼,我原本以為演員沒有達到我預(yù)期的效果我看了不會心疼結(jié)果剛剛看到下集預(yù)告還沒到呢我就已經(jīng)難過了。一想到那件事就覺得唉,人終究不會一帆風順,也是可憐了卓家了,這么多年,都被這樣欺騙利用,然而謝玉和長公主都是知道這件事的。小說里這句話“他們二人出身相仿,年齡相近,性情相投,本以為可以一直這樣莫逆相交,本以為一定會有差不多的人生軌跡,誰知旦夕驚變,到如今眼睜睜天涯路遠!倍啾瘺。
我好不容易整理好心情看了今晚的直播,然而看到景睿那段我還是哭了,演員若是演技不好,也許我也不會這么感覺難受,我也知道古言大多數(shù)都是有這樣的內(nèi)容,但是演出來給我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每次看小說其實我也期待被合適的好好地拍出來,可是沒想到拍出來竟然那么難受心痛。我是希望景睿心中的那一片凈土能夠不被污染?葱≌f是就已經(jīng)夠討厭宇文暄了,看電視劇都忍不住罵人了。那是第一次怨梅長蘇吧,景睿確實當他是好友,可是卻被設(shè)計成這樣了,雖然是真相?蓱z了卓家,可憐了卓莊主傷了自己。也對,誰不可憐呢。只是我一直過不去自己這個坎。因為比較重感情,也許是還未見多,才會一次次地傷感。
能哭著又張著眼睛說話的女人真的很美,就像濤姐一樣,關(guān)于霓凰這樣的哭戲情戲也就只有濤姐能演了。其實本來還有點怨梅長蘇的,但是他和飛流說了那一句“人的心,會越來越硬的”真是刺痛人的心了。謝綺死了,唉,可憐的女子,什么錯也沒有啊,父債子償啊。景睿更是,終究那一片凈土還是不能得到保護。其實譽王也是適合當皇帝的,只是梅長蘇沒選他。對于有些人說這樣三觀不正我只是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角度又憑什么說是三觀不正呢。這部劇,導演真的很注重細節(jié),這也是我欣賞的地方,主角演技很棒,配角很出彩,不是說不拍到了表情就僵硬而是即使不是主要鏡頭也依舊很符合當時的環(huán)境當時的角色。
祁王宸妃之死是梁帝做得太過分了,林家之死是謝玉的不對,利用景睿更可惡,利用自己的兒子對付譽王也是絕了,只是可憐了謝綺和卓家了。長公主為了自己的私心也不對,念念他們受了煽動來找景睿我覺得也有點不妥。景睿啊?吹竭@里就覺得趕緊過了吧,到狩獵譽王那一部分多好。
看到現(xiàn)在對景睿之事差不多慢慢不再介意了。有一個人陪著你一起看劇有話題聊是很幸福的,感謝老四陪我一起看直播并且她智商太高了沒看過小說都能那么準確地猜到后面的劇情?傊,一點一點看吧,還有十幾天就結(jié)束這也有些難熬的追劇生活了。
瑯琊榜的觀后感4
待人接物,向江左梅郎看齊
得江左梅郎者得天下,不錯,最后得到小殊的靖王得了天下。
冷靜沉著,虛懷若谷,有適度的自信,雖然他自己經(jīng)常自嘲“機關(guān)算盡”,但他所做的,為的是一個國家,一代君王。說說看江左盟為什么能云集天下豪杰于左右,入江左盟境內(nèi)者個個不敢起事。來到江左盟的人不問出身不問過往,大家都是朋友,大將林樊之子愿自低身份與天下人結(jié)交,這是怎樣的一種氣度。而且他骨子里也有大男孩兒玩樂的淘氣,這江左盟里恐怕也只有晏大夫能管得了他了?,有了眾位豪杰,誰還敢鬧事,敢鬧事的說不定就……
伴君伴虎者學高湛
對,就是那個一直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整天一副“我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的老太監(jiān),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但這位高公公能陪伴君王左右數(shù)十年之久,靠的.就是這說的不多不如知道的多,知道的多不如看的明白的機智腦子,他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說,誰也不得罪誰也不偏向,對皇帝“守身如一”,保命最重要,但他識時務(wù),看得清態(tài)勢,他便是著“宮斗”之中最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巾幗不讓須眉,剛與柔駕輕就熟
保家衛(wèi)國,她愿舍生救天下,行兵打仗毫不含糊;兒女情長,她又有著女人該有的細膩,認得出她的林殊哥哥。她該沉著時不會急躁,在愛情上也是敢于追求和信任,這與靜妃娘娘一樣,都在國家危急之時變身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這是《瑯琊榜》中我比較喜歡的角色,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值得學習,也值得再去細細品讀。
瑯琊榜的觀后感5
終于,瑯琊榜畫上了句號,這是又一部讓我能安安靜靜的追完的古裝劇,沒有紛亂復雜的感情戲,沒有神乎其神的武打特效,從頭至尾,似乎只是一卷淡淡勾勒的水墨長畫,畫里只是將一個書生的故事娓娓道來,卻是將朋友兄弟之義、夫妻之情、君臣之禮刻畫的入木三分。 林殊身中奇毒,忍常人所不能忍之痛,改頭換面,于十二年后以瑯琊榜首,麒麟才子梅長蘇的身份再次踏臨京都,十二年的隱忍,十二年的韜光養(yǎng)晦,終在這時這里有個了斷,一環(huán)緊似一環(huán),一局快似一局,扶賢王,雪冤屈,一路走來,作為觀眾,仿若身臨其境。隨著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心緒亦隨之翻騰,輾轉(zhuǎn),澎湃……
十二年前的少帥林殊,健壯,陽光,少年得志,豪情干云,沙場上殺敵揚威,單騎可取敵首,如太陽般炙熱,帶給周圍人的是無盡的溫暖。十二年后的梅長蘇,清瘦,蒼白,宿疾纏身,輕裘下瘦弱的身軀承載的確是太多太多,恐怕唯一不變的只有那雙清明的眼眸,如月光般皎潔,月華清冽,撼人心魄。清冽的卻讓人有一絲心痛。十二年的隱忍為的是為家門,為枉死的十萬將士們雪冤,扶助明主,整頓朝綱。這十二年里,雖然劇中未曾詳細提到,但可想象他是經(jīng)歷了怎樣巨大的痛苦,只因心中有那么一個堅定的信念才足以支撐下來。雖然心中有恨,但他未被恨意淹沒了理智,依然冷靜,理智,以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周圍的人。在他心中,是非仍是這般分明。
整劇的絕大部分講述的是梅長蘇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接近目標?坍媷乐,思路清明。而描寫愛情的部分卻不多,有很多東西,例如國家,友情,軍人的'榮辱…比愛情更深刻,更值得思考。風花雪月固然美麗,但征戰(zhàn)沙場,忘卻生死,卻別有一番壯美。劇中花大筆墨描寫了梅長蘇對局面,局勢的掌控與其扭轉(zhuǎn)乾坤的本領(lǐng),這也正是他智慧的體現(xiàn)。
劇的結(jié)尾,林殊知道自己因勞累過度而將命不久矣時,仍放棄安享幾年時光而換來上戰(zhàn)場的三個月。他又可以在沙場上找回自己的那份驕傲了,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看完了,故事也只是故事而已,可是我忍不住要用文字記住他。我想要記住的是,就算白云蒼狗,就算無力回天,也要有自己至死堅持的原則;就算人心險惡,就算世道滄桑,也要有從未想過放棄的夢想。我想要記住的是,一種心情和一種信念。
瑯琊榜的觀后感6
歷史小說很難寫,因為小說要能合上真實的歷史事件,另外在史料空白處添加合理的想象,把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方為上乘之作。現(xiàn)如今有了架空類的歷史小說,寫手就完全擺脫了這個嚴苛的限制,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變成無窮大。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
《瑯琊榜》雖是宮斗題材小說,構(gòu)思格局不落俗套,伏筆埋得巧妙,草蛇灰線。節(jié)奏緊湊的負面是情節(jié)發(fā)展得有些過于理想化,邏輯嚴密性也欠缺,但是看這種小說是不應(yīng)該多想的。
書中人物的名字取得太不講究了。比如我一開始看見“夏冬”這個名字,心想作者是以此來暗示這個人物命運坎坷內(nèi)心糾結(jié),后來發(fā)現(xiàn)她的師姐師兄叫夏秋夏春,而作者自己的筆名海宴就來自于海鮮宴席,心知自己想多了。“霓凰”,也許就來自于黃色的霓虹燈,“泥黃”還不如“土黃”叫得順口。
如果我看到好的影視作品,并得知其改編自小說,一定去找原著來一睹其原始文字風貌。但是如果我讀過一本好書,而這本書后來被拍成影視作品,慕名而往,卻往往掃兩眼就沒有再往下看的`興趣了。桐華的《大漠謠》和《云中歌》都被電視毀了,《步步驚心》也一般。制作并不粗糙,演員顏值也高,問題在于絕大部分演員演技實在太差,分分秒秒提醒你他們在演戲。我覺得桐華最好的小說是《長相思》,講的是發(fā)生在《山海經(jīng)》描述的上古時期的故事,有對于桐華而言極罕見的喜劇結(jié)尾,畫面感極強,男豬腳符合詩經(jīng)和論語里關(guān)于男子容貌品行的所有高標準描述,特別適合于拍成電視劇的,將來可千萬別再被糟踐了。
聽說《瑯琊榜》電視比《甄環(huán)傳》好看,于是幾乎從不看電視劇的我按耐不住了。吃午飯,洗收衣服,收拾屋子的時候都同時趕劇。確實,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人們說太忙沒時間做某件事的時候,其實只是不夠想而已。
電視劇確實充分發(fā)揮了表達方式的優(yōu)勢,畫面唯美。電視劇把故事背景定于南北朝,但是官制(三省六部不是隋朝才有的么),發(fā)式(那時候在正式場合漢人的頭發(fā)不會編成麻花的吧),稱謂,名諱……
不是說了不要多想嗎?!是是。接著說。
服裝,我一直喜歡唐朝以前的甚于以后的。寬袍廣袖,峨冠博帶,最能體現(xiàn)華夏文明之風采。個別發(fā)型丑得要哭,譽王妃和靖王妃沒過門的時候都整得跟村姑似的。這兩個頭大概是沒開竅的實習生做的。
配樂作曲優(yōu)美,但是音效漏洞較多,不夠逼真,室外戲也聽起來就像是室內(nèi)。還有,我不知道現(xiàn)在拍片子是不是都用大量的配音演員,劇中很多人的音色吐字都像是經(jīng)過非常好的專業(yè)訓練的,但口型有時對不好,讓我有看譯制片的感覺。
剪輯很有獨到之處,形成一種簡潔清爽的敘事方法,原著也是通篇只一條主線。
影視作品表現(xiàn)力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演技,兩位男主角都演得蠻合適的,但是女主角每次哭的時候我都覺得她其實想笑,因為嘴咧得很大眼淚卻不多。演夏冬的演員比她強多了,一說到痛處眼圈立馬就紅,真的是好像那種表面剛強一肚子苦水的人。剛看到個帖子說好幾名配角包括夏江和黎綱都是副導演和執(zhí)行導演們扮演的,真是會玩啊。
這部小說和電視劇沒有用啃豬腳滾傳單(贊一個),甚至沒有用大篇幅渲染兒女情感調(diào)味,而能做成一道幾乎有口皆碑的佳肴,成功于食材的質(zhì)量和廚師的技藝。(這篇文章到現(xiàn)在才說到吃,不容易啊!)忠義二字,在五濁惡世里越是被逐利的腳步踩踏,就越是在人們的內(nèi)心里被向往和渴望。這就是《瑯琊榜》作品雖然稚嫩,卻如此被接受的原因。
瑯琊榜的觀后感7
最近一年看了很多的電視劇,倒不是因為有多喜歡看電視,而是如今老了,做事總是集中不了精力,相反,洗碗做飯做清潔之時,放一個視頻在旁邊,可以聊以排遣勞累和寂寞;或是睡前看一小段視頻,能夠放松下一天的緊張,促進一下睡眠質(zhì)量。我從不追劇,也不趕熱鬧看那些正當時的電視劇,免得卡的心煩。
然而《瑯琊榜》來了。一切都變了。
我開始認真的看起來?础冬樼鸢瘛烦闪宋疑钪幸患匾氖虑。我拿出專門的時間,認真的看,或者說欣賞。我看演員的表演,欣賞電視中如畫的風景,感受故事中古風猶存的禮儀,體會其中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看得滿心喜歡。
但是《瑯琊榜》已經(jīng)播放了32集,整個故事風格和格局基本定型,觀看至此,感覺該劇有不少遺憾之處,比起《甄嬛傳》對體現(xiàn)故事全盤的大手筆,《瑯琊榜》在敘述故事方面,顯得拘束,不夠揮灑自如。
首先,《瑯琊榜》對靖王的刻畫不夠深刻。靖王在故事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則,他在本劇中是正義、王道的象征;其次,他是梅長蘇選擇輔佐的對象。然而,電視劇中的靖王形象總是模糊不清。除了王凱扮演的靖王堪稱英俊以外,靖王的性格特點、人物魅力、王者之風、上馬御敵、下馬治國的能力都沒有很好的得到體現(xiàn)。靖王起事,從刑部侵地案開始,至私炮房爆炸施以援手,至賑災(zāi),所做之事,都是從他人話語中一筆帶過,人物刻畫太顯單薄。
其次,《瑯琊榜》的鋪陳渲染不夠。 《瑯琊榜》講故事娓娓道來,不緊不慢,又絲絲入扣。但是《瑯琊榜》敘事,重分析推理,重大勢布局,對于具體事態(tài)發(fā)展過程,通常利用人物對話來完成敘述,看客對劇中人物事件毀譽謗贊,很多都是被電視劇通過他人語言灌輸?shù),這樣的敘事方法,雖然可以省略諸多的麻煩,但是也使人物事件顯得蒼白。
第三, 《瑯琊榜》對故事氣氛的把握,有些陰陽失調(diào)。一部好的片子,總會有主線和輔線!墩鐙謧鳌放牡暮,是因為劇情中不僅有殘酷冰冷的宮廷爭斗,也有溫馨的姐妹情、珍貴的愛情;《偽裝者》拍得好,是因為故事中有緊張窒息的.敵后戰(zhàn)斗,也有溫暖的家庭溫情;《戰(zhàn)長沙》拍得好,是因為內(nèi)容中不僅有戰(zhàn)爭、饑餓、死亡,還有像“姐夫”那樣為了守住生活的投機分子。這樣的片子,敘事線條一主一輔,一張一弛,陰陽調(diào)和。而《瑯琊榜》的敘事,略過壓抑,梅長蘇面對死亡的威脅,身體的力不從心,面對不能相認的愛人、友人,謀略方面的步步為營,都展現(xiàn)得非常好,但是這些都是非常壓抑的氣氛和風格,電視劇的郁結(jié)之氣很重,沒有相應(yīng)的化解之道。雖然故事中的飛流、蒙摯等人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但是作用太過有限。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胡歌演技太好,沒有旁的力量可以化解他的氣勢的原因。
雖然問題找了一大堆,不過是因為《瑯琊榜》是近幾年中難得的好劇,因此嘮叨幾句,期待能有更好的電視作品,因為再讓我看別的電視,已然已經(jīng)看不下去了。
瑯琊榜的觀后感8
瞧著鏡中的自己,紅腫的眼皮,微深的眼袋,額頭、鼻頭和嘴邊零星點痘,以及滿頭自然蜷曲的短發(fā)披散到肩頭,活像一個大難之中,已被扒去三層皮的幸存者。
這兩日好像有億年之久。直到我抹了把臉,洗了雙手,打開緊閉的鋁合金窗時,窗外的新鮮空氣從紗窗透進來,我深吸了一口,才發(fā)覺此刻是此刻。所幸今天的天不是特別的冷,南方乍暖還寒時候溫度也有十幾。窗外藍天白面,只不過太陽被層層白云擋住了而已,照不進西邊的房間。
一直以來,我不愿自己浸入虛構(gòu)世界太久,主要因為耗神,神思是現(xiàn)實世界的資源,我的主力還在于現(xiàn)實世界。神思的損耗一為投入虛構(gòu)世界,二為從虛構(gòu)世界走出來的剎那,也就是轉(zhuǎn)化的過程,實為恍惚、痛苦,三是我新近才想明白:浸入的虛構(gòu)世界始終是別人的'。我在現(xiàn)實與虛構(gòu)之間游走,為什么人類的情緒可以為文字、畫面而波動?
我明白中國文化起源異于西方,中國歷時最長的便是王朝更迭歷史,大家心中提起古代便是“君臣”“父子”等人倫關(guān)系。朝廷是權(quán)謀,是男子的斗爭場所,女子的勾心斗角便只限于深宮內(nèi)院之中。一部《瑯琊榜》說盡男子權(quán)謀,位居上首,一部《甄嬛傳》說盡女子宮斗,次之,而《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是為宅斗,次第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人際關(guān)系之中,而這關(guān)系無非敵對/競爭和睦鄰/合作兩種。在無數(shù)個虛擬世界當中,總有一個假想敵,等待著正義的一方去剿滅邪惡的一方。那么,“正義”究竟是什么?正義守護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值不值得去守護?當這些疑問升起的時候,我常常將當下的眼光和標準代入,覺得所謂正義根本是世代建構(gòu)的虛無而已,放到如今不值一提。
我想起現(xiàn)代人常說的一句話:優(yōu)秀的能力很重要,交到擁有優(yōu)秀能力的人更為重要。所謂“君臣”不過是社會演變過程之中較為嚴密的人際維系手段,君主以上天的名義網(wǎng)羅天下人才,設(shè)計更為嚴苛的制度篩選出英才,采用最為嚴密的思想體系以控制最為出色的英才,以為臣。以此推之,所謂“天下大義”,所屬、忠于的是一個人、一個建構(gòu)的位子,還是設(shè)計的制度體系,亦或是與你同站一邊的人群?“天下”何義?“國家”所指?天道大義又謂之?人類為這些非實體的概念,至少是中華民族牽動萬千,及至今,我聽到“我長林男兒忠君愛國在所不辭”仍會血涌不止。我明白這是我血液里的東西,在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上歷經(jīng)千年,這一沖動已是一種后天的本能。我將其放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敬仰他們是一批忠于自己信仰的戰(zhàn)士。但是我,現(xiàn)在的我信仰什么?居身何處?“長林風骨”對于現(xiàn)在來說又有什么啟示和內(nèi)涵?
“長林之重,非在權(quán)位,非在富貴,而在于保家衛(wèi)國。”這是他們的信仰,比起一般的權(quán)力之爭、榮華之爭,有人會說這一種高級。同是目的,人生在世總要以具體的方式生存和度過。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目的非顯性,而是隱性的求聲名。這樣一種方式告訴后人什么呢?如此這般,社會才會良性循環(huán)下去。人類智慧,其間不乏通透者,有人選擇辛苦,為后世留發(fā)展,有人選擇放縱,存一時便是一世的快樂。
我呢?作為一個普通的人。
原來,“瑯琊山”是雁蕩山。好巧。
瑯琊榜的觀后感9
“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摈梓氩抛樱竺防,得之可得天下。一襲青衣,幾尺素縞,梅長蘇就這樣款款走來,當然,他的身邊還有那個一口一個“蘇哥哥”叫著的呆萌少年——飛流。
故事緩緩展開,表面看似是受譽王和太子的逼迫,迫于無奈,梅長蘇才來到這京城攪弄風云,可事實上,他只是以梅長蘇的身份完成林殊的使命,替七萬赤焰軍沉冤昭雪。霓凰郡主比武招親,梅長蘇“意外”卷入其中,當太皇太后拉著梅長蘇的手,一聲聲喚著“小殊”的名字時,我的眼眶濕潤了。是呀,他也想以小殊的身份給他的太奶奶磕個頭,親口告訴她你的小殊還活著,可是他不能,赤焰軍還是叛軍,林殊也還是叛賊林燮之子。當他把霓凰的手緊緊抓住的那一刻,他一定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十二年前的場景,策馬揚鞭,嬉戲玩耍,好不快活?霓凰知道,面前的這個人,和小殊并無相似之處;可是心里竟有一絲的異樣,那澄澈的眼睛,似水的柔情,和小殊一樣?墒亲约盒闹谐寄耗畹哪侨,十二年前就將自己的尸骨埋在梅嶺的浩渺天地間。她懷疑,可是又不敢確定,但是她還是毫無保留的相信蘇先生,他絕不僅僅是一般的詭譎之士,他自與一般人不同。
長亭送別,霓凰最終還是認出了他,雖然他易了容顏,變了字體,但是女人的感覺是不會錯的。我想那日他去穆王府賞梅,幫她拾取掉落在頭上的.梅花時,她已經(jīng)可以確定他就是她的蘇哥哥,可是他的身上肩負著七萬人的沉冤,即使認出林殊,他們也不能長相廝守。既然不能朝朝暮暮,不如默默守護,待到梅長蘇重新變成林殊的那天,就是她的守護開花結(jié)果的那天。
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等到金殿鳴冤,皇上在萬般無奈之中下令重審赤焰軍一案,冤情終于昭雪,他本可以帶著她一起浪跡天涯,好不瀟灑,即使陽壽不長,但依靠藺晨的妙手回春之術(shù),至少能陪她度過半年時光?墒且灰怪g,四境烽火起,看見自己一心輔佐的靖王無良將輔佐,他終是放心不下,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這江山社稷。當年嘔心瀝血贏得的江山,如今卻不能陪你共賞這江山繁華。景琰的內(nèi)心是寂寞的,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霓凰的內(nèi)心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煎熬呢?她已經(jīng)承受了一次失去他的痛苦,如今還要再經(jīng)歷一次。江左梅郎,麒麟才子,他對得起七萬赤焰冤魂,對得起江山社稷,卻唯獨辜負了她,辜負了默默等待他十二年的郡主,辜負了這個一輩子摯愛他的女子。
(PS不得不說胡歌的演技賦予了梅長蘇靈魂,可能是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才讓胡歌完整地詮釋了梅長蘇的孤獨和寂寞,還有那隱藏于內(nèi)心深處的柔情。劇中有句印象很深的臺詞:“你知道我這雙手, 也是挽過大弓, 降過烈馬的, 可是現(xiàn)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里, 玩弄心計了!背酥\士,他別無選擇。他是打敗了所有對手,可是那高處不勝寒的苦楚,又有幾人知曉呢?)
有那樣一對好朋友,他們會因為家庭的變故而分隔兩地,但是心卻永遠連在一起,長亭外,古道邊,他策馬奔騰,趕來為他送別,并信守諾言,等他歸來的那一天。這就是蕭景睿和言豫津。景睿真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為了扳倒謝玉,梅長蘇不得已選擇在景睿生日上揭開所有的真相,雖然景睿也因為這件事憤怒過、埋怨過,但是面對蘇兄,他還是表現(xiàn)得那般豁達淡然:“凡是人總有取舍,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舍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而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我之所以這么待你,是因為我愿意。若能以此換回同樣的誠心。固然可喜。若是沒有,我也沒有什么可后悔的!笔篱g又有幾人,能像景睿這樣看淡人世呢?南楚有生父,作為兒子,他應(yīng)該見他一面,以盡人子之孝;可是在二弟去收拾父親的骸骨時,他有趕回來,時刻陪伴在母親身邊。當母親把手書交給靖王,面對靖王讓長公主金殿首告的猶疑的母親時,作為兒子,他也能理解母親的一片苦心。多年的行走江湖,讓景睿參透世事人生,作為世家公子,能有這樣的胸襟和抱負,令人欽佩。
和景睿不同,豫津可是最喜歡看熱鬧的公子,初看劇時,我總是哂笑景睿的幼稚,可是后來我才明白他為何如此害怕孤獨,又為何總是往最熱鬧的地方湊。言侯是耿介之臣,重情重義,但卻不是一個好父親。因為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林月瑤,所以面對自己并不喜歡的女子生下的孩子時,他也沒有過多珍惜。好在即使成長在這樣一個家庭中,豫津卻也是無拘無束,養(yǎng)成了他灑脫的性格。父親的忠義也時時影響著他,所以面對父親的決定,他始終是最堅定的支持者。譽王謀反,行宮危在旦夕,是豫津,帶領(lǐng)世家子弟奮起反抗,最終等來靖王的援兵。在豫津的身上,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思維有些跳躍,寫的東西也和題目有些不符。一部《瑯琊榜》,囊盡天下英才,其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太多,是他們讓我知道了道義、忠誠、責任……這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好作品。希望以后的電視劇少一些瑪麗蘇和白蓮花,多一些梅長蘇,多一些仁義之士。
瑯琊榜的觀后感10
“一卷風云瑯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麒麟之才”梅長蘇與《瑯琊榜》風靡一時。除去畫風唯美,情節(jié)動人,梅長蘇本身的人物設(shè)定也讓人沉醉,然而最能牽動人心的還是林殊與景琰之間的袍澤之情,兄弟之誼。
大梁帝都之下,譽王同太子的奪嫡大戰(zhàn)愈演愈烈,二人都試圖將這麒麟才子攬入麾下共圖大業(yè)。但誰也想不到的是,十三年前,梅長蘇早已確定了自己要輔佐的人選。
金陵城內(nèi),他對靖王說:“你是我擇定的主君!睆拇俗呱狭似椒丛┌傅穆贰K_鑿密道通往靖王的府邸,日日夜夜為他煎熬心血,只為助他登上那至尊寶座,為赤焰冤案昭雪。他說:“這算計人心攪動風云的事交給我來做好了,景琰一定要保住他的赤子之心!彼f:“景琰一定不能知道我就是小殊,不然他凡事都會先設(shè)法保全我!彼褪沁@樣一個疏闊男兒,知道自己心中所求,珍惜重要之人。
他心無旁騖一心為靖王籌謀大計,他步步為營,一步一步拔除太子和譽王的爪牙,削弱他們在朝中的勢力。他的苦心沒有白費,他精心的籌謀使那個曾經(jīng)最不受重視的靖王漸漸崛起。他是個合格的謀士,消了太子和譽王的氣焰,長了自己主君的威風。但他又不是那么稱職,沒能阻止景琰去救衛(wèi)錚。同袍之誼使他阻止不了景琰那錯誤的決定,那就索性陪他錯到底,哪怕這樣的'任性可能會使昭雪冤案的大計落空,令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化為烏有。他既要助靖王上位,又要保住其一片赤子之心,是該有多么嘔心瀝血。他心中的算謀無人看透,但他自己知道,一定要將損失降到最低,不能牽連到任何人,尤其是靖王,盡管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保全他。
“就算什么痕跡都沒有,我也能知道……也許越是什么都沒有,我才越是知道……”景琰一開始不知道眼前的這位蘇先生究竟為何如此幫他。若是想當謀士飛黃騰達,為何不走太子或譽王的捷徑而偏偏選擇了他,難道真如他所說,是為了獲得更強的成就感?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景琰。他抬眼望向床頭那顆從南海親采的明珠,那是十三年前小殊出征前向他討要的玩物。當時那少年說要鴿子蛋大小的明珠時的畫面模模糊糊地浮現(xiàn)在眼前,時而變得清晰,時而又變得模糊。他緩緩地移步床前,輕輕地撫摸著明珠,濃眉緊蹙,眼睛被氤氳的水汽彌漫著。
圍場狩獵,譽王趁機舉兵謀反,梅長蘇早已料到,便和景琰商量對策。在地圖上作部署時,他習慣性地抽出景琰腰間的劍,就是這個熟悉的動作,讓景琰不禁一愣。望著眼前這個人,他究竟是誰?梅長蘇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趕忙作揖道:“在下失禮!敝T多熟悉的畫面,讓景琰愈發(fā)地疑惑。為何一向端莊淡定的母親見到梅長蘇會如此失態(tài)?為何母親曾多次情真意切地叮囑自己永遠也不要虧待蘇先生?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總是把梅長蘇和小殊聯(lián)系在一起?林殊是誰?是那個趾高氣揚風頭出盡持槍策馬無所畏懼的少年將軍,是那個從小和他一起滾打玩耍習文練武戰(zhàn)場上以性命相托的好朋友,是那個風風火火性情坦率不知寒冬雪意為何物的小火爐?擅烽L蘇是誰?他未雨綢繆,負手算盡天下事;他低眉淺笑,心中算謀無人能看透;他病骨一身,面色蒼白如紙,終日不離狐裘圍爐?勺约簠s像瘋了一般想要把兩個完全不同的人重疊在一起……他漸漸回憶起那人經(jīng)常在沉思時捻動被角,那人說:“庭生,等我救你出去,教你念書好不好?”那人在病中呢喃:“景琰,別怕。景琰……”
如果他不是小殊,。不,他就是小殊。要不然衛(wèi)錚為何叫他少帥,要不然聶鋒為何只認得他,要不然……
養(yǎng)居殿內(nèi),梅長蘇一句“對,我就是林殊”讓景琰濕了眼眶,他為梅長蘇攔下御前的毒酒,帶他離開皇宮,二人最終相認。
……
瑯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這瑯琊閣的錦囊最終應(yīng)驗,卻不是應(yīng)在了譽王或太子身上,而是他,蕭景琰。因為他得到了梅長蘇的輔佐,不,應(yīng)該是在他以為兄長朋友都在天上看著他時,林殊一直在他身邊不曾離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v使風云變幻,我也從未舍棄你。
瑯琊榜的觀后感11
第一次聽聞《瑯琊榜》,是幾個同事在得知小說要被改編電視劇后,極力推薦。稱其內(nèi)容以權(quán)謀為主,愛情線少且不矯作,男性也會愛看,并大概介紹了一下故事。我因少看網(wǎng)絡(luò)文學,故而此方面十分孤陋寡聞,看大家如此推崇備至,遂下到手機里,準備嘗試一下。
花了兩個晚上把小說讀完,覺得雖仍是網(wǎng)絡(luò)小說的語言風格,但故事不錯,人物塑造也較為豐滿。后來又看了電視劇的長片花,加上對侯鴻亮制作團隊以往作品水準的信任,對這部劇平添了一份期待。
《瑯琊榜》從點映到播出,媒體叫好聲一片。行業(yè)內(nèi)則對劇中人物造型詬病不少。書迷有些對還原度大呼滿意,有些則對配角,女主的顏值,年齡表示不滿。而部分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對前幾集的節(jié)奏頗有微詞,或是覺得戲中政治斗爭過于幼稚,一曬置之。
其實,從小說改編電視劇的角度來說,電視劇《瑯琊榜》無疑是成功的。原著小說故事以權(quán)謀為殼,情感為核,相對一般的網(wǎng)文已顯沉穩(wěn)。但無論從氣質(zhì)上,還是文學性上,都沒能真正跳脫出網(wǎng)絡(luò)小說的固有圈子。而電視劇改編將整個故事搬上熒屏,影像化后,卻賦予其更加大氣的厚重感,盡管人物,事件皆為虛構(gòu),但卻用藝術(shù)手法加重了歷史性的成分。因為主角梅長蘇的江左盟宗主身份,在朝堂權(quán)謀的氣勢磅礴之外,又加入了一縷青山綠水間,廬外雪紛飛的江湖氣息。每當古琴、蕭瑟之聲響起,即使江左梅郎身處金陵權(quán)力漩渦的中心,看著窗外,望著眼前,卻仿佛雪花沾身,久久不化;茶香沁鼻,氣味悠悠;一種空靈之感附著于觀眾的內(nèi)心,揮之不去,讓人有歷史正劇與傳統(tǒng)武俠交替穿梭之感。相比于現(xiàn)在流行的言情宮斗和偶像仙俠而言,這是兩種久違了的'味道,卻偏偏合二為一,古色古香,回味不盡。
我一直認為,《瑯琊榜》的故事,必是脫胎于“九王奪嫡”,但是簡化+美化版的“九王奪嫡”。太子、譽王、靖王三方勢力,對應(yīng)的是康熙末期的太子、八爺和四爺,梅長蘇則正是靖王身邊的鄔思道。只不過,《瑯琊榜》以謀士為主角,而這個謀士不僅為天下蒼生,更背負血海深仇,往事不堪回首。
之所以稱之為“簡化版”九王奪嫡,是因相比那段故事,《瑯琊榜》的權(quán)謀之爭必定會顯出稚嫩。譽王的狡詐陰險與八爺?shù)男乃伎b密相比,差距頗大,否則也不會被梅長蘇一直蒙在鼓里;八爺如和譽王一般見識,怕是早已被老謀深算的雍正斗倒了。九王奪嫡,顧名思義,九個親王搶奪皇位。而《瑯琊榜》簡化至三人,其復雜性也相應(yīng)降低,但同時,也更加通俗易懂,拉進了故事和普通觀眾之間的距離。電視劇畢竟是茶余飯后的休閑消遣,一天工作學習后晚上再過度燒腦,也會讓人疲憊不堪。當然,我想也有原著本身畢竟是網(wǎng)文,無論文化底蘊還是文學功底,尚未登峰造極的緣故。但無論小說本身,還是改編后的電視劇,能做到今天的程度,已實屬不易。
至于稱之為“美化版”九王奪嫡,這正應(yīng)是《瑯琊榜》藏在朝堂權(quán)謀下的真正內(nèi)核,也是原著作者兼編劇海晏最值得稱道的方面。雍正作為九王奪嫡最后的贏家,即使在二月河筆下已經(jīng)對其美化不少,仍不難看出是城府深沉,心狠手辣之人。靖王蕭景琰則不然。《瑯琊榜》雖以權(quán)謀為主題,復仇為主線,實則是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和浪漫主義情懷的。梅長蘇體弱多病,陽壽不久,他的伸冤平反,更多是為了死去的父親、祁王、七萬赤焰軍將士。位高權(quán)重,富可敵國,這些對他來說不值一錢,親情已經(jīng)失去,兄弟朋友無法相認,現(xiàn)在甚至愛情也成了奢望,他所求的,只是正義的伸張。也正因為此,他的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甚至孤注一擲,有了一種隱隱的悲壯和凄涼。靖王蕭景琰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自古以來但凡在奪嫡中獲勝之人,必有城府與手腕。靖王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正直善良,甚至有些愚鈍和魯莽。他會為“蘇哲”的世故而生氣,更會為了救出赤焰舊人衛(wèi)崢而不惜得罪皇帝,失去大好局面。這樣的人能在政治斗爭中最終取得勝利,在現(xiàn)實中也許并不可能。但正是這種明知不可能而為之,才凸顯出創(chuàng)作者們歌頌人性本善的心意,傳遞出了邪不勝正的理念。而梅長蘇與靖王之間真摯的感情,通過一個眼神,一張弓,一個回憶,一次決策,甚至一個鈴鐺……一步步讓觀眾的心被他們牽動,進而為這種美好而感動。
我們應(yīng)相信美好。
一部電視劇作品,在陰謀的主題外衣下,卻傳遞出了這樣的信息。主創(chuàng)們用正劇的方式,認真的講述了這樣一個也許有些理想化的故事,讓這個氣質(zhì)正統(tǒng)的電視劇里同時也流淌著浪漫主義的血液。
每當我看著梅長蘇孤獨的身影站在窗前、門外,外面雪花飄飄而落時,總不自禁的想起李后主的那首《虞美人》。兩人境遇雖不同,但那份孤獨的心境,卻有些相近。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目之所見,情之所動!冬樼鸢瘛纺茏龅阶層^眾心有所感,應(yīng)已足夠。
【瑯琊榜的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2023年瑯琊榜的語錄集錦45條12-21
瑯琊榜的觀后感12-27
《瑯琊榜》觀后感11-25
瑯琊榜觀后感11-30
瑯琊榜觀后感心疼10-26
瑯琊榜觀后感作文10-26
瑯琊榜的觀后感影評10-26
瑯琊榜觀后感45010-26
瑯琊榜觀后感60010-26
瑯琊榜觀后感1000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