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實踐合同三篇
隨著時間的推移,合同的地位越來越不容忽視,合同的簽訂是對雙方之間權利義務的最好規(guī)范。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合同感到非?鄲腊桑旅媸切【幘恼淼膶嵺`合同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踐合同 篇1
【案情簡介】
1999年,經(jīng)某市工商局同意,200戶個體戶到該局投資興建的輕工業(yè)批發(fā)市場設攤經(jīng)營,工商局為他們頒發(fā)了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和攤位證,并分別收取了三年管理費和攤位費。工商局收取的攤位費主要用于市場建設及償還興建該批發(fā)市場時的貸款。20xx年1月,工商局根據(jù)有關部門疏通輕工業(yè)批發(fā)市場消防通道的要求,將該200戶個體戶的攤位移至該批發(fā)市場后面的.露天地,同年9月又移至不屬于工商局所有的“星星市場”。這兩次攤位移動均未征求200戶個體戶的意見,為此,雙方發(fā)生糾紛。200戶個體戶訴至法院請求工商局返還攤位費,賠償營業(yè)損失。工商局則認為其與200戶個體戶之間是行政管理關系,收取的攤位費屬于行政收費,法院不應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法律問題】
本案的關鍵問題在于正確認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區(qū)分行政管理關系和民事合同關系。
【法理和法律分析】
根據(jù)《合同法》第2條的規(guī)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首先,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睹穹ㄍ▌t》第54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焙贤@種民事法律行為,在主體方面要求有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在意思表示方面要求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其次,合同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所謂設立,是指當事人訂立合同以形成某種法律關系;所謂變更,是指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以使原有的合同關系在內容上發(fā)生變化;所謂終止,是指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以消滅原法律關系。
再次,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這是理解本案的關鍵,也是合同關系與以命令服從為特征的行政關系的根本區(qū)別。
具體到本案而言,應當明確的是,工商局對于批發(fā)市場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又是該市場的投資開辦主體。作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工商局對該批發(fā)市場進行的市場監(jiān)督等行政執(zhí)法行為不受合同法的調整;作為該批發(fā)市場的投資開辦主體,工商局則成為民事主體,它與其他民事主體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其收取攤位費的行為是民事行為,而不是行政法上的行政行為,因而應受到民事法律的調整。故法院作為民事案件對此進行了審理。
實踐合同 篇2
實踐合同又稱要物合同,是指除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還須交付標的物方能成立的合同。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區(qū)分之意義在于確定合同是否成立以及標的物風險轉移時間。
對于實踐合同,實物的交付也是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例如:借用、民間的借貸、保管、定金、寄存等合同屬于實踐合同,就借款合同而言,只有當借貸方實際交付借款時該合同才真正成立。
法學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根據(jù)傳統(tǒng)民法理論,質押合同屬于實踐合同,這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頒行后,得以改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質押物的交付,不在是質押合同成立的要件。
實踐合同與諾成合同的區(qū)分起源于古羅馬。在古羅馬社會初期,商品交換不發(fā)達,且多局限于部落內部進行。對這種偶然進行的交換,交換雙方當事人投入了充分的關注,采取了類似敬神般的特定儀式以期交換順利進行,而最終實現(xiàn)交換的目的。法律也側重于對形式的保護,規(guī)定契約必須經(jīng)過特定的形式才能產(chǎn)生法律上的效力,即“使法律執(zhí)有制裁武器的,不是一個允約,而是附著一種莊嚴儀式的.允約”。最初的契約形式分為兩種:“曼兮帕蓄”方式與“耐克遜”方式。隨著契約理論的發(fā)展,這兩種形式逐漸為“口頭契約”、“文書契約”、“要物契約”及“諾成契約”的分類所取代。要物契約出現(xiàn)于共和國末年,是通過物的交換而締結的契約,包括消費借貸、使用借貸、寄存和質押四種類型。這四種合同都是無償?shù),即當事人締結契約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獲取經(jīng)濟上的利益,而是基于某種特定的關系(消費借貸、使用借貸和寄存的締結是基于相互信賴的關系)或為了特定的目的(質押是依附于借貸合同的,是以保證借款的歸還為目的)。這種無償性要求法律基于公平的考慮給予一方當事人以特殊的保護。要物契約的出現(xiàn)是法律“第一次把道德上的考慮作為‘契約’觀念的一個重大革新”。諾成契約的出現(xiàn)晚于要物契約,是指通過合意而形成無須任何手續(xù)的契約。在它誕生之初,僅適用于買賣、租賃、合伙、委托,但它擺脫了形式的束縛,“開創(chuàng)了契約法的新階段,所有現(xiàn)代契約的概念都是從這個階段發(fā)軔的”。
羅馬法對實踐合同與諾成合同的區(qū)分為《法國民法典》所采納。但《法國民法典》對實踐合同的規(guī)定與羅馬法有所不同,是將交付作為合同生效的要件,而非成立要件。而且《法國民法典》僅規(guī)定了一種實踐合同,即“本義上的寄托”。(所謂“本義上的寄托”是指當事人一方接受他方動產(chǎn)進行無償保管,并負責返還原物行為。類似于古羅馬時的寄托與中國的保管合同。
實踐合同 篇3
一、 什么是實踐合同,哪些合同是實踐合同?
二、 什么是要式合同,哪些合同是要式合同?
三、 什么是從合同,哪些合同是從合同?
四、 哪些合同是合同法上的有名合同?
五、 什么是要約,要約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六、 什么是承諾,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七、 承諾的生效,撤回與撤銷
八、 什么是締約過失責任?
九、 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十、 合同的效力分哪幾種
十一、 哪些情形下合同無效,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銷? 十二、 無效合同怎么處理,可撤銷合同怎么處理? 十三、 什么是不安抗辯權,如何行使不安抗辯權? 十四、 如何行使代位權,如何行使撤銷權?
十五、 什么是違約責任?合同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一方違約時如何適用?
十六、 哪些是約定擔保,哪些是法定擔保?
十七、 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反擔保?
十八、 抵押合同何時成立。抵押權何時生效:
十九、 質押合同何時成立。質押權何時生效:
二十、 留置權如何行使?
二十一、 比較不可抗力和情勢變遷
質押合同及抵押合同中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問題
抵押合同什么情況下合同會成立會生效什么情況下不會成立和生效
兩者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關聯(lián)起到什么作用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兩種合同都是在雙方約定的生效時間生效,一般就是合同簽訂之時起生效。只不過你的問題可能是要問:質押權什么時候成立生效或者什么情況下不成立生效?抵押權什么時候成立生效或者什么情況下不成立生效?
1.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chǎn)時設立。(物權法212條)那也就是說不交付就不生效。
2.抵押權分情況:(1)不動產(chǎn)抵押,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不動產(chǎn)抵押不登記不生效。
(2)生產(chǎn)設備、原材料、產(chǎn)品、半成品,或者交通運輸工具,或者正在建造中的船舶、航空器,或者浮動抵押,抵押權自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jīng)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這些東西不登記仍然生效,只是不能取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一個以交付為生效要件,另外一個以登記為生效或者對抗要件。
【實踐合同】相關文章:
幼師實踐合同12-19
精選實踐合同四篇10-08
精選實踐合同3篇10-04
實踐合同匯編9篇09-22
實踐合同合集4篇11-27
實踐合同匯編5篇11-28
實踐合同集錦6篇12-05
實踐合同合集5篇12-23
實踐合同合集八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