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術室護理教育的研究進展論文
一、選擇合適的帶教老師
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不僅傳播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yǎng)護生的醫(yī)德醫(yī)風。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所以在護理帶教時護理操作嚴格要求正規(guī)化,標準化,程序化,不能帶有不規(guī)范的習慣性操作。科室還要定期組織帶教老師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以講課的形式了解國內外護理新動態(tài),掌握護理新知識,新技術;定期開展教學經驗交流座談會,將帶教經驗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剔除一些較為難以接受的而吸取各自帶教方法中的精華來進一步提高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帶教方法
帶教方法是提高手術室護生教學素質的重點,目前護生教學形式多種多樣,關鍵是如何靈活運用,使得帶教和護生都受益。剛剛走出校門的護生,雖然進行了醫(y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但缺乏系統(tǒng)的專業(yè)技能培訓,因此與臨床實踐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由于不了解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工作程序,不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特別是手術室專業(yè)性強,技能操作多,要求高,絕大多數護生進入手術室后感到學非所用,茫然不知所措,加上器械設備多,無菌技術要求嚴,許多護生望而生畏,一言一行唯恐不當,因此壓力非常大。
1集中授課
內容包括護生入科崗前培訓,介紹手術室的工作制度、手術室的操作規(guī)程并打印成冊,觀看視頻資料,要求學生熟記,熟悉并掌握,以盡快了解手術室的工作;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包括手術室的布局無菌區(qū)、清潔區(qū)、污染區(qū)的劃分以及行走路徑和工作程序。強調無菌概念,如更衣?lián)Q鞋,戴口罩帽子進手術室以及手術常用鋪巾、鋪單的折疊和術中傳遞方式、手術包的準備與常規(guī)縫針、縫線的型號及用途;手術后如何脫手術衣以及無菌手套;介紹手術間的常用設備如多功能手術床、電刀、電動吸引、顯微鏡、升降器械托盤等的清潔、保養(yǎng)維修和消毒方法。及時復習手術室洗手操作規(guī)范、洗手護士以及巡回護士規(guī)章制度等。
2跟班帶教
首先跟隨器械班護士學習,熟悉常用手術器械的名稱、保養(yǎng)和消毒,掌握常用敷料等物品的準備、制作和各種消毒的方法和使用,無菌物品的存放與拿取原則,無菌持物鉗的使用,模擬進行穿脫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無菌包的開包使用和手術刀片的裝卸以及器械的傳遞,掌握消毒液的使用與配備。然后進行臨床手術帶教,先行臺下配合,再臺上跟班實習。囑咐多練習術前刷手、穿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術中的穿針引線等。下班后并且及時補齊跟班實習時的重點做好記錄適當復習,為日后的上臺洗手打下基礎。
3護理教學查房
由護士長與帶教老師出席,針對當天配合的手術病例,通過讓護生介紹病情參與術前討論。討論前1d要求主持護理查房的護生要復習相關護理知識、查閱相關文獻和病理資料;熟悉患者的相關信息以及評估患者的臨床現狀。在采集資料后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分析,提出相關護理問題,手術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通過提問、討論的方式,來掌握基礎知識、手術內容、相關護理知識及健康教育,以豐富學生的臨床知識。
三、儀器的使用與防護
1正確掌握使用方法
護理人員使用前認真閱讀使用說明,對相關特殊貴重儀器要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操作并在記錄本上登記使用及檢查情況。如有損壞操作者應按照維修費用進行相應的賠償。真正做到手術室管理制度化、作業(yè)程序化、人人有責,操作有記錄。
2加強性能監(jiān)控
手術室大量器械使用率較高。應根據不同設備進行不同方式的日常維護。對器械活動部件進行檢查,看是否有零件的損壞,是否保持備用狀態(tài),適時用潤滑油擦拭。麻醉機、血壓計、監(jiān)護儀及搶救設備如除顫儀要定時進行檢查要處于備用狀態(tài)。對器械狀態(tài)存在疑惑要及時排除隱患,部件損壞則要及時維修更換。
四、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
徐燕嬌等將100名護生分為兩組,分別進行情景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帶教研究,采用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發(fā)現情景教學法可明顯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護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興趣。方靜等將48名護生分為個性化帶教組和常規(guī)帶教組分別進行教學,結果發(fā)現,個性化帶教組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帶教組,個性化帶教方法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效果的提高。董麗等則對對照組24名實習大專護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實驗組24名實習大專護生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結果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她們認為互動式教學法能重視護生和老師的平衡發(fā)展,體現了人性化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是指對不同學歷者采取不同的帶教方式,可以在學歷高的一批同學中試行新的帶教方式,如多讓這些同學進行一些操作的實習然后總結試行下來的結果。與護生一起探討新方式的利弊,詢問意見以制訂新的更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計劃。
五、實習護生的心理分期
1實習初期
護生初到手術室,由于對手術室的環(huán)境與工作流程感到陌生,且作為實習生在進入手術室這個特殊的科室之前尚未接觸到很多實際情況。所以對一些急診危重患者或是自帶各種導管如引流管、氧氣導管還有一些搶救器械、藥物的患者感到焦慮與害怕,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帶教應及時發(fā)現問題,調整學生焦慮的心態(tài)。
2實習后期
此階段護生對手術室環(huán)境已經熟悉,工作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適應。對于手術室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已經掌握,沒有了初期對于手術室的神秘感。并且?guī)Ы套畛醯膰缼谝呀涍^去,學生對于帶教的畏懼等已經相對于之前有所下降。這一階段的學生沒有之前這么拘謹,可以學到很多相關知識。然而心理上的放松、對于自己能力的自滿并錯誤的認為護士的工作簡單輕松就會容易造成差錯。所以這一時期是臨床事故的易發(fā)時期。在這一階段帶教應適時調整學生的心理,教導他們養(yǎng)成不懂善問的良好習慣,切記不能帶著疑問上臺洗手。
六、小結
為提高手術室護生的臨床帶教質量,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撇僮骷寄芎椭R綜合運用能力,這樣可使手術室的護理配合得到系統(tǒng)的培訓,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并感受學以致用的樂趣,同時促進帶教老師的不斷學習,達到雙贏的效果,這對提高手術室的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護生臨床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手術室護理教育的研究進展論文】相關文章:
社區(qū)護理課堂教學研究進展論文10-10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作用論文10-13
手術室護理風險探究論文10-10
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觀察論文10-12
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效果探析論文10-12
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效果分析論文10-12
循證護理模式在喉癌手術室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1
顱腦損傷手術室護理研究的論文10-11
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1
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作用的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