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找駱駝教案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找駱駝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找駱駝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2、理解詞語: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反復讀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對話,從后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為什么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課件:猜謎語引入。師介紹:駱駝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運貨,可離不開駱駝。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駱駝的一篇課文。
二、自讀自悟
師:讀課題,根據老師給你們提綱自瀆課文,讓你們帶著問題進行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
出示自學提綱:
。1) 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 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2、理解詞義
師:通過自學,你理解了哪個詞語?
忿忿:很生氣的樣子。
不緊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樣子。
3、齊讀詞語
4、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詞語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一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著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準確判斷,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四、學習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可以劃一劃有關的句子。
。1)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2)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師:把你的思考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也聽聽別的同學有什么發(fā)現。
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認真。好,誰來說說,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1)出示: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
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
(2)填一填,說一說:(出 示)
因為老人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又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還看見 ,所以知道 。
(3)句式比較,從“果然”理解老人的判斷準確無誤
師:同學們,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最終找到駱駝了嗎?(找到了)你從文中哪個詞知道的?(果然)
師:請你比較這兩句話,說說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第二句)
從“果然”這個詞你可以體會到什么?(老人的判斷非常準確)用“果然”練習說話。
。4)讀一讀,想一想
師:為什么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呢?請你再讀一讀這一段,想一想。(老人善于觀察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進而指點商人找到駱駝。)
4、啟發(fā)學生思考
師: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我們要像老人那樣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能解決問題。)
5、教師小結
師:老人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樣子,卻憑著他的觀察力和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五、再讀課文
1、想象,再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來表演讀一讀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要想象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情和語氣等。
2、給人物語言補充提示語,指名讀
師:老師給他們的對話加了提示語,你能看著提示語,讀得更好嗎?
3、分角色讀
師:老師請兩位同學來演一演商人和老人。(指名)
男女生合作,男生演老人,女生演商人。(男女生合作讀)
六、拓展寫話
師:請你任選其中一項說一說、寫一寫。
1、你想對老人和商人說什么?
2、商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七、總結
師: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明白了:遇到問題,不能光著急;要冷靜,要動腦筋思考。
找駱駝教案 篇2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找駱駝”,(板書課題)誰找駱駝?(商人、老人)
商人的駱駝怎么啦?(走失) “走失”與“丟失”有什么區(qū)別?(走失:走著,走著,沒了。
駱駝走失了,商人很著急,這時候看見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樣?(趕上去問)
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們表演。(評議、朗讀)
二、定向。
老人看見過駱駝嗎?老人知道駱駝的樣子嗎?我們自己來學懂這篇課文。
三、自學。
第一臺階:
1.自學課文,劃下描寫駱駝“樣子”的'詞句。
2.交流:說說駱駝的樣子。
3.說樣子。
(1)左腳跛。(什么叫跛?)
。2)左馱蜜,右馱米。(什么叫馱?)
(3)缺了一顆牙齒。
剛才說得對不對?商人聽了高興嗎?
我當老人,你們當商人,我們表演一次。
評價:“對!不錯!對極了!”的程度念出來沒有?
當老人說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說?
(“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詳細”的意思)
第二臺階:
說說,練練
1.用“因為……所以……”句式講話。(例:因為老人看見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2.老人之所以……是因為他觀察得仔細,判斷得正確。
第三臺階:
分析,朗讀
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語句劃出來嗎?
。▽W生答:“課文里沒有。”老師要求學生思考)
2.破——淺?跛——晃——左蜜 右米
3.樹葉被缺了一顆牙的駱駝咬過該是什么樣子?(研究、畫、分析。)
4.讀,我們學著老人的口氣說話——什么口氣?
(1)“不緊不慢”地讀
。2)“至于”干什么用?(連續(xù)上下文,順著……)
。3)找到沒有?哪個詞說明找到了?(果然)
“照”——可換詞嗎?(可以,換“按”)
“指點”是指什么?
“一路”與哪個詞有關系。(走失)
四、指點。
為什么順著腳印去找?
另外兩條線索為什么不可靠?(學生討論)
五、我們又不去找駱駝,干嗎學?
編者意圖是給我們一些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差異作業(yè)。
1.課后填空,抄詞。
2.表情朗讀。
選做題:表演“找到駱駝后——”。
七、表演。
找駱駝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區(qū)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11個新詞的意思,能區(qū)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
3.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駱駝的樣子的,懂得遇事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理解老人通過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推理的過程;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說出來。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時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平時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幻燈機、幻燈片。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幻燈出示駱駝圖后問:這是什么動物?誰能說說駱駝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問:“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丟失”嗎?
(3)商人走失了駱駝,于是就發(fā)生了一個“找駱駝”的故事,出示:6.找駱駝(齊讀課題)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2.引導質疑
聽老師讀課文,想想剛才提的問題,哪些聽了就解決了。
3.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主要講什么。
(2)這段主要講什么?從哪里看出商人的心里很著急?用著急的語氣讀讀商人的話。
4.學習2-9自然段。
(1)布置自學。要求:①輕聲朗讀2-9自然段。②同桌討論: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只駱駝有哪些特征?老人說得對嗎?你從哪兒看出來?
(2)反饋。
①讓學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只駱駝--”的句式說出駱駝的三個特征,先分三句說,后綜合起來說。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話是怎么說的?
、郾容^“是的”、“不錯”、“對極了”的異同,說說商人的感情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從意思、用詞、標點、語氣、心情等方面去考慮。)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堋胺薹蕖笔鞘裁匆馑?商人的心情為什么會轉喜為怒?該怎樣讀出“忿忿”的語氣來?
(3)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5.學習第10自然段。
(1)默讀第10自然段,思考:老人并沒見過商人的駱駝,可卻能那么準確地說出駱駝的特征,這是為什么?請把老人得出結論的依據找出來。
(2)“不緊不慢”什么意思?
(3)請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說說老人的話。
(4)練習用因果句式說寫句子。
、僬堄谩耙驗椤浴闭f說老人為什么知道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
、谖覀円部梢园选敖Y果”調到前面,“原因”放在后面來說,出示例句,齊讀。
、壅堈諛幼诱f說,老人為什么知道駱駝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為什么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出示留有牙齒印的樹葉幫助理解)
、軆(yōu)等生可要求把三句并成一句說。
6.學習第11自然段。
(1)齊讀第1l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駱駝了沒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說明了什么?
7.總結。
老人為什么能幫助商人找到駱駝,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8.讓學生用“我看見( ),就知道( )!钡木渥泳毩曊f話。
板書設計:
6.找駱駝
看見 分析
右腳深 左腳淺 左腳跛
右邊米 左邊蜜 馱的東西
牙齒印 缺顆牙齒
資料提供者:
找駱駝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過程與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重點難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朗讀的時候,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這是本課的重點;重點是理解老人觀察很仔細,分析很具體。
教學過程:
一、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讀準字音,了解這一課里寫誰找駱駝,找到了沒有,大致上知道怎樣找到駱駝的。
2.在大體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老人是怎樣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
(1)閱讀老人的判斷句子,再讀他觀察的發(fā)現的句子。
(2)引導學生將老人的判斷和觀察到的現象—一對應,從中弄清現象與判斷、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二、通過閱讀理解詞語
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如“忿忿”“不緊不慢”“至于”“果然”,在課文當中都有特定的意義,如“不緊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點,更體現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詞,就強調了與發(fā)現駱駝沿途出現的一些現象相比,駱駝往哪去了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
三、學生問題提出與討論
1.課文為什么先寫了老人的判斷,然后才寫老人的觀察?
2.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fā)現。
板書設計:
找駱駝
判 觀
斷 駱 駝 察
找駱駝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懂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人物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老人為什么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掛圖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俗話說“駱駝是沙漠里的船”。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這只“船”丟了,它的主人很著急,到處找不到,怎么辦呢?
二朗讀課文,粗知課文內容
1、學生各自朗讀,查字典解決難字、難詞。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義。
3、用“--”線把老人說的話畫出來,體會句子的含義。
4、按照“找駱駝--順著腳印找--果然找到”的線索,把自然段歸并為幾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人根據所見和商人對話,商人認為老人把駱駝藏起來了。
第二部分:(10自然段)老人告訴商人應該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
三精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出示掛圖)
1、走失了一只駱駝,商人的表現怎樣?找出重點詞語。
2、老人怎樣回答?讀讀老人說的話。(出示“駱駝”的掛圖)
3、商人聽了老人的話,又是怎樣表現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請大家討論討論。(提示:看課文第一幅插圖)
老師:老人所說的.駱駝和商人丟失的駱駝一模一樣,他看見過丟失的駱駝嗎?肯定是沒有。
4、老人為什么能說得這么詳細呢?他的依據是什么?
老師肯定并引導:同學們認真讀了課文,說得都很好。老人不僅仔細觀察,以看見的現象為依據,而且動腦筋思考、進行分析,所以說得很詳細。老人告訴商人,應該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5、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商人是怎樣找到駱駝的?你從中有些什么體會?請大家自由發(fā)言。(提示:看第二幅插圖)
老師:同學們談的不錯。“指點”的意思是:指出來使人知道。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關鍵是:遇到問題,根據看見的現象能動腦筋分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此時,教師可以放音樂磁帶)
三人為一小組。(旁白、老人、商人)要讀出各自的語氣,體會人物的感情。
五板書設計
找駱駝
指點
老人(不緊不慢)果然商人(忿忿)
看見分析
右邊深左邊淺(跛)著急趕上去問
右邊米左邊蜜(馱的東西)別哄我
牙齒。ㄈ币活w牙)
六作業(yè)設計
1、朗讀課文,把老人“不緊不慢”說的話,多讀幾遍。
2、寫出反義詞
前--()深--()詳細--()
左--()緊--()失去--()
找駱駝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學習老人是如何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
重點難點
弄清老人為什么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理解重點詞句。
課時安排:l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找駱駝》這課。
。ò鍟n題、齊讀。)
師:看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自悟
出示自學提綱:(課件)
(1)自由讀課文,讀懂每段話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據什么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4)提出學不懂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個新詞?
(指名答,師生評議。)
3、討論提綱3題。
老人的依據:腳印右深左淺左腳跛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葉的牙齒印缺牙齒
四、再讀課文,品評人物品質
你覺得那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1、自讀,領悟情感。
2、指讀,交流。(引導:丟駱駝的商人當時心情怎樣?老人說話時不緊不慢應是怎樣的語氣?)
3、老師隨機范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總結
1、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ㄕJ真仔細觀察,遇事要動腦筋分析、判斷。)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你怎么做的?如果沒做成功,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設計:
6
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ㄗ屑氂^察
分析判斷)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找駱駝》教學設計七,找駱駝,希望對你有幫助!
找駱駝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保ㄟ^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勤于思考。
2.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事物,會自主思考問題。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認真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準備】
CAI課件、有關駱駝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提出要求
。保O疑導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一位老人雖然沒有見過那只駱駝,卻幫助商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讀了《找駱駝》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就明白了。
我們一起來學習《找駱駝》。(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要求。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可以根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來學習,并通過自讀課文解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常僮x課文,嘗試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
。ǎ保┱n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ǎ玻├先朔浅T敿毜卣f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ǎ常┻@些詳細的情況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玻〗M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常餍〗M匯報學習收獲,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矗攸c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老人最后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老人是根據什么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ǎ玻┨钜惶睿f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又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還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ūM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ǎ常┳x一讀,想一想:為什么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l(fā)學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fā)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ü膭顚W生暢所欲言,可從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老人樂于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來談。)
6.教師小結。
老人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達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謂是觀察與思考的典范。
四、再讀課文,創(chuàng)新表演
。保首x課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情和語氣等,給文中的人物語言補充恰當的提示語。
。▎l(f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結合課文的內容來補充。)
。玻〗M合作討論補充的提示語,并練習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如“是的”“不錯”“對極了”等,積累運用語言。
。常餍〗M根據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創(chuàng)新表演匯報。
。矗畮熒餐u議,指出優(yōu)點及不足。
五、拓展運用,練習說寫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保倘苏业今橊労螅那樵鯓,心中會怎么想,對老人會說些什么?
。玻趯W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后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找駱駝教案】相關文章:
找駱駝教案11-10
《找駱駝》教案02-16
找駱駝優(yōu)秀教案11-03
《找駱駝》教案優(yōu)秀02-28
找駱駝教案范文04-20
找駱駝教案15篇02-22
《找駱駝》教案15篇03-06
關于找駱駝教案范文合集6篇04-04
關于找駱駝教案合集十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