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社會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幼兒社會教案推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幼兒社會教案推薦1
活動目標:
1、知道學會分享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2、通過聽故事于共同品嘗水果,理解分享的含義。
3、體驗于朋友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朋友自帶水果,教師將水果洗凈備用
2、幼兒用書,實物投影
3、請大班的小朋友或老師扮演小熊、小猴、小兔、小狗,排練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活動過程:
1、欣賞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觀看表演《小熊的水果》
——小熊家有什么?誰想吃水果,小熊是怎么說的?后來小熊是怎么做的?
2、幼兒分享自己帶來的水果。
——教師請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
——水果品嘗會:小朋友自由邀請同伴分享自己的水果
——你請了哪些小朋友吃水果,你吃了誰的東西?你心里覺得怎么樣?你的朋友呢?
3、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講述故事《小熊的水果》。
4、小結:小朋友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東西與朋友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水果,這樣大家才感到更好吃、更好玩、更好看,朋友也越來越多,大家的心里也會特別高興。
5、師生一起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曲《蘋果》。
小班幼兒社會教案推薦2
教學目標:
1、學習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學習在打招呼時注視對方的眼睛并面帶微笑。
教學準備:
1、課件、幼兒用書。
2、輕松歡快的音樂。
3、各種打招呼的圖片,如揮手、微笑、擁抱等。
4、請兩名幼兒事先排練好進入幼兒園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1、情景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請事先排演好的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師:你們仔細看,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他們又說了什么?
。2)兩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3)教師:他們表演的是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4)幼兒回答。教師小結:他們表演了早上來幼兒園的情景,兩個小朋友見面后互相說了"你早!你好!"
。5)教師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模仿對話,并注意提醒幼兒在打招呼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并面帶微笑:
2、請幼兒看書。
。1)教師:小朋友請打開書,看看圖上都有誰?她說了什么話?在說話的時候,她又是怎樣做的?
。2)幼兒看書后回答。
。3)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幼兒用書中的內容,并進行簡單的小結。
3、學習兒歌"小可懂禮貌"。
(1)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名字叫"小可懂禮貌",請大家仔細聽。
。2)幼兒傾聽教師的朗誦。
。3)教師針對兒歌中的內容,對幼兒進行提問。如小可喜歡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誰?和他們是怎樣打招呼的?
(4)教師請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念兒歌。
4、玩音樂游戲,在游戲中讓幼兒練習各種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師將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圖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號。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拍手走步,等這段音樂結束時,迅速找一個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樂結束時,必須重新找一個朋友打招呼。有幾張圖片,音樂就重復放幾次。
。2)調整圖片前后的順序,請幼兒按照圖片的新順序再次進行游戲。
小班幼兒社會教案推薦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粘貼面狀物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對撕貼活動的興趣。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槳糊,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引導幼兒樂意找朋友:小朋友愿意找朋友一起手拉手做游戲嗎?
2、請幼兒邊唱歌邊找個朋友拉好手:我們一起唱《我的朋友在哪里》這首歌,唱最后一句時,小朋友要找一個朋友拉好手。
二、制作好朋友相框。
1、出示做好的相框:剛才我們和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真高興。我把兩個好朋友手拉手的樣子用相機拍下來了,小朋友想看嗎?
2、引導幼兒觀察:你看到了兩個好朋友在一起高興嗎?這是什么形狀?
小朋友想做好朋友的相框嗎?
3、教師示范:將愛心圖形沿虛線邊對平重疊折,再將好朋友粘在愛心的中間。用食指沾上漿糊涂均勻粘好壓平。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小朋友在粘貼時,用小食指沾一點漿糊,漿糊要涂均勻。粘好后及時把手洗干凈,要保持桌面、圖片的整潔,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將圖形疊平整。
三、總結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2、表揚能獨立操作,衛(wèi)生習慣好的幼兒。
教學反思:
由于本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從開學至今我們也開展了一系列美術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班小朋友對繪畫、粘貼興趣比較濃厚,所以此活動很吸引幼兒。幼兒在第一環(huán)節(jié)的說一說中就很感興趣,一個個搶著介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這為后面的動手操作奠定了基礎。又因為相框是幼兒生活的'、熟悉的東西,適合幼兒的實際經驗,有了這樣的準備,這個活動開展的盡然有序,幼兒參與度很高,效果良好。
小班幼兒社會教案推薦4
活動目標:
1、知道果皮、紙屑應該放在垃圾箱內,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2、有初步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3、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公園背景、小猴、小兔、香蕉皮的圖畫。
2、玩具香蕉、糖果紙。
3、有關環(huán)境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1、演說"逛公園"。
(今天天氣真好,有一只小猴子到公園里玩,玩了一會它累了,于是從背包里拿出一只香蕉吃,吃完以后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這時又有一只小兔子在逛公園,它感到餓了,吃點東西吧,就從口袋中拿出了一顆糖來吃,它吃完以后把糖果紙扔進了垃圾桶里面。)問:
、傩『锖托⊥迷诔酝陽|西以后,分別把垃圾扔在了什么地方?
②他們誰做的對?
2、看圖片。
看圖片前問:如果小朋友們都像小猴這樣亂扔垃圾會怎么樣?(會臟,會不好看,會臭,會不衛(wèi)生,會影響身體健康,)下面老師帶你們看一些圖片,看一看亂扔垃圾會怎么樣。(跟剛剛你們說的一樣,結合圖片再說細節(jié),好看的地方變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蟲。)看圖片后問:你們平時出去玩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如果遇到別人亂扔垃圾你會怎么做?
3、討論:如果身邊沒有垃圾筒,垃圾還可以放在那里?(垃圾袋,小紙盒,塑料小桶,小盒子)
4、總結:以后我們不論在哪里,去哪玩,都不能亂扔垃圾,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在干凈的環(huán)境里可以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huán)境,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做一個不亂扔垃圾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F(xiàn)在我想帶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找一找,有沒有被亂扔的垃圾,我們去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反思:
班里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著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小班幼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2-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精選】07-05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9-26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04-07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7-05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7-05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優(yōu)秀]07-05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熱門)07-05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熱)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