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一)傾聽故事,了解有些食物經過加工,形態(tài)會發(fā)生改變,會變成另一種好吃的食物。
。ǘ芬鈩邮植僮鳎M一步對食物的變化產生探究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ㄒ唬┍谆、棉花糖。制作蛋框的原材料及工具。
(二)幼兒用書第4冊第8~11頁。
。ㄈ⿸靾D(逃走的爆米花》。
(四)語言CD(故事《逃走的爆米花》)。
三、活動過程
。ㄒ唬┗貞涥P于玉米和爆米花的原有經驗。
1、小朋友,你們吃過爆術花嗎?你們喜歡爆米花嗎?
2、爆米花是用什么做的?
。ǘ﹥A聽故事第一段,找出小玉米生氣的原因。
1、小玉米為什么會生氣地離開家?
2、爆米花要離家出走,你們猜猜會發(fā)生什么。
(三)聽故事至倒數第二段,了解故事中其他食物變化的情節(jié)。
1、爆米花弟弟離家出走了以后,遇到了誰?
2、棉花糖妹妹是什么變的呢?她說了什么?
3、蛋糕哥哥是什么變的.呢?他說了什么?
4、薯片叔叔是什么變的呢?他說了什么?
5、爆米花弟弟最后喜歡做爆米花了嗎?為什么?
。ㄋ模┓纸M進行操作活動,觀察食物的變化過程。
1、我們也來幫助這些食物變一變魔術。(教師出示制作材料,講解析操作要求。)
2、你發(fā)現了什么變化?
。ㄎ澹┓窒聿⒔涣鞑僮鞯倪^程。
把我們做好的食品給好朋友嘗一嘗,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變出這些好吃的。
(六)聽故事最后一段,懂得“零食不能多吃”的道理。
1、零食寶寶們?yōu)槭裁炊家优埽?/p>
2、爆米花、棉花糖、薯片、蛋糕雖然好吃,我們能不能多吃?為什么?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繪本內容,知道尿床是一件難為情的事。
2、能夠根據食物猜出尿床的小動物,大膽表述小熊沒有尿床的原因。
3、愿意養(yǎng)成不尿床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小兔、小貓、小猩猩、小象、小熊圖片、PPT
三、活動重點:
能夠根據食物猜出尿床的小動物,大膽表述小熊沒有尿床的原因
四、活動難點:
為自己能養(yǎng)成睡前尿尿不尿床的'好習慣而自豪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小熊圖片)。
1、小朋友,今天來了一個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小熊)
2、讓我們一起來和小熊打個招呼吧。
3、小熊還請來了很多好朋友,看看都有誰?(出示小動物的圖片)
。ǘ└鶕澄锊聹y尿床的小動物,用故事里的話進行表述。
(三)大膽表述小熊沒有尿床的原因教師小結:因為小熊每天睡覺前都會去廁所小便,即使要小便了也會馬上爬起來去廁所,當然不會尿床嘍。
。ㄋ模┨接懭绾勿B(yǎng)成正確尿尿的好習慣。
1、小朋友,請你想想我們怎樣才能和小熊一樣做個不尿床的好寶寶呢?(引導幼兒說說在幼兒園里我們睡覺前要做些什么呢?)
2、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太棒了,只要我們在睡覺前先上一個廁所,有小便的時候自己起來上廁所,或者睡前不喝水就不會尿床了。
(五)完整欣賞繪本故事1、其實呀,這些小動物都隱藏在一個有趣的故事里,你們想聽嗎?2、播放音樂,完整欣賞繪本
。┙Y尾。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樂于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懂得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比較對象的改變而改變的,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3、積極思考,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樂于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
幼兒坐成半圓形
幼兒學會律動《馬兒跑》
多媒體課件,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玩具小馬,錄音機磁帶“√”“ⅹ”標志牌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1、幼兒隨音樂《馬兒跑》學馬兒跑進入活動場地
2、出示玩具小馬
教師:剛才我們學什么動物跑到這里來的?我這兒也有一匹小馬,今天要講一個關于小馬的故事。
。ㄔO計意圖:幼兒模仿馬的動作進入場地坐下。教師特意安排的,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開門見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運用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分段、分情節(jié))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至“小馬連忙收住腳本,不知道怎樣做才好”體驗小馬當時矛盾的心情。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
、谛●R遇到了什么困難?
、叟2窃趺磳π●R說的?
、苄∷墒笥质窃趺磳φf的?
、菪●R會怎么想呢?它會怎么做呢?
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繼續(xù)邊操作課件邊講故事至“沒┉沒想過”
提問:河水到底是深是淺?
引導幼兒討論。
。ㄒ鈭D: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中發(fā)展起來的,設置開放式、啟發(fā)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目標:得到落實,為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3、教師繼續(xù)講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淺的相對性。
提問:①為什么說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谛●R后來怎么做的?它發(fā)現河水到怎樣?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幼兒理解、感受語言活動的樂趣。
三、再賞故事拓展經驗
放故事錄音,運用多媒體課件完整地播放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涵。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3、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你生活中遇到困難會怎么做?
幼兒討論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遷移至幼兒自己的生活經驗,突破了重點,回應了難點。)
四、游戲活動享受快樂
1、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
教師出示小動物頭飾,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頭飾,出示標志牌“√”“ⅹ”。屏幕上出示一條小河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志牌下,不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ⅹ”標志牌下。
2、幼兒游戲1次,互相交換頭飾,游戲2次。
3、學動物走(戴頭飾的動物)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充分體驗語言活動的樂趣,并使教學難點得到了突破,同時動靜交替,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發(fā)展需要,95%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及個別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需要教師加以提醒引導。
1 、營造故事意境激發(fā)學習欲望
本節(jié)課,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學生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后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小馬過河”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學生、教學內容融為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涵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chuàng)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發(fā)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我想,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學生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為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chuàng)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生學的輕松,但往往也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本課根據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學生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生沖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花瓣變?yōu)槎喾N有用的物品的意境,激發(fā)幼兒想象力。
2、增強關心別人和感激關心過自己的朋友的情感。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場景圖一幅(桃樹、小兔、河流、信和信箱、桃花瓣等)。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白兔。
。1)謎語: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眼睛紅紅的,愛吃蘿卜和青菜。
(2)師:這里有一幅圖,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小朋友們能不能猜出這是什么樹?有沒有見過?樹上開滿了什么花?什么顏色?樹下有什么?(一扇門)這又說明了什么?河面上飄著什么?(桃花瓣)春天來了,桃花開了,春風吹過,一些花瓣掉入河中。信箱和信是用來干什么的?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2、基本部分
。1)過渡語:剛剛都是小朋友們的猜測,那我們來聽聽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里都講了些什么?是不是小朋友們想的`那樣。(故事的名字叫?)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故事。
。3)提問并幫助幼兒復述故事。
師:故事聽完了,老師想問你們幾個問題。
、傩“淄米≡谀模磕鞘莻什么樣的地方?
、谛“淄迷谒吝叞l(fā)現了什么?它把那些粉紅色的花瓣寄給了誰?
③小白兔的朋友收到花瓣后怎么想?它們將花瓣做什么用了呢?
、芎髞砼笥褌兊侥睦锶ゴ河危看蠹覍π“淄迷趺凑f?小白兔的朋友們又對朋友們說了些什么?
(4)創(chuàng)編故事。
、賻煟耗阆矚g小白兔嗎?為什么?
、诩偃缒闶切“淄,你還想把花瓣寄給誰?讓花瓣幫它做什么?(幼兒先討論后回答)
3、延伸部分
師:桃花瓣有這么多的用處,老師去桃花園玩的時候,也撿了很多掉落的桃花瓣,把它制作成了書簽放入了書中,每當打開時,還可以聞到梅花淡淡的香味,還用桃花瓣拼出了各種各樣漂亮的圖案裝飾了我的房間。我想請小朋友們放假的時候,也能嘗試一下老師的做法,把你做好的桃花瓣成品帶來幼兒園跟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活動反思:
首先我的目標定位有問題,對于中班的孩子,太長篇幅的故事讓他們復述是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只是我單純的講故事,即使很生動也會顯得很枯燥而且故事內容又很長,幼兒很難靜下心來認真的去聽故事,所以這方面我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和目標確定是錯誤的,要加以改正。其次我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體驗分享的快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達到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因為我只是口頭上讓幼兒去說,幼兒沒有親身經歷的話是沒有很好的效果的。因此如果添加一個小游戲之類的達到的效果會更好。在這方面我考慮的并不是很周到,對于幼兒來說要讓他們實際的去做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分享的快樂”這種比較抽象的概念。還有當我在互動中講完故事時,其實可以播放故事錄音,讓幼兒帶著剛才感受完整地、用心地欣賞整個故事。對于一位新老師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方面把握的還不是很好,還需要有經驗的老師指導,然后通過積累慢慢的把活動設計的更能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收獲到更多。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
2、嘗試模仿不同車輛的聲音和車輪轉動的狀態(tài)。
活動準備:
將作為排成半圓形、兒歌錄音《咕嚕轉》。
活動過程:
1、說說上幼兒園的方式:
。1)談話引出主題內容:
——“你早上是用什么交通工具上幼兒園的?”
。2)幼兒相互交流上幼兒園的方式。
2、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今天我們一起坐著汽車上幼兒園吧!”
。1)幼兒聽錄音說說聽到了什么?
——“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小汽車是怎么開的?”
“汽車咕嚕嚕開到哪兒去了?”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兒歌里的語言表達。
。3)教師完整念兒歌2遍。
3、學念兒歌:
(1)幼兒分句學念兒歌。
。2)游戲開汽車:
——來來來,上車吧!我們上幼兒園了!
教師做手持方向盤狀,帶領幼兒繞著椅子行駛。幼兒邊念兒歌,邊用各自的方式模仿車輪轉動的狀態(tài)。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教案11-29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02-09
小班語言領域教案:小河邊12-20
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方案09-03
小班教學語言活動教案01-06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精選10篇)03-14
社會領域活動小班教案04-01
幼兒園小班語言領域教案05-17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