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功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功教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功教學教案1
課前準備
、偕挚ㄆ虺瓕懮中略~的小黑板。
、谝粋瓶子,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一懷水。
第一課時
做實驗,揭示學習目標
、俳處熃M織學生做課文中的實驗,如果實驗成功了,請學生總結為什么會成功;如果實驗不成功,師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為什么沒有成功?
②揭示課題:實驗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呢?出示課題并齊讀:一次成功的實驗。
檢查預習
、賻煶鍪颈菊n的生字新詞,讓學生說說這些生字詞哪些你已經(jīng)認識了,是怎么認識的`。教師即時表揚主動識字的學生,推廣他們識字的好方法。
、诙喾N形式讀生字和新詞。
、壑该麑W生讀文,讀后請學生互相指正。
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
、僬垖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把課文讀兩遍。
②請學生說說這次實驗的過程。
自主閱讀
、賹W生讀文,畫出感興趣的語句,讀讀想想,從這些句子中悟出了什么?
、谛〗M內交流,組長整理意見,準備下節(jié)課全班交流。
指導寫字
①師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
②在這么多的生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請學生上黑板演,并說說這個字的注意事項。
、蹖W生寫字,教師即時評價。
第二課時
復習生字詞
、儆米衷~卡片指名認讀。
、诼爩懺~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聽寫后學生對照詞語表自行批改訂正。
交流感悟
①組織學生交流上節(jié)課自讀自悟的收獲。
②教師相機出示以下重點句子讓學生談體會。
a.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b.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c.這位教育家激動地所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提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理解第三段話的時候,引導學生抓住“激動”來體悟句意。如,這位教育家怎么激動?他為什么激動?
分析原因
、俳M織學生討論: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
學生可以前后4人一組,也可以找好朋友討論。
、诮涣饔懻摰慕Y果。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認識到,實驗能夠取得成功,是由于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她在遇到危險時能沉著果斷地安排,也是由于三個同學能密切配合。
感情誦讀
①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課文。
讀完后互相評一評,提提改進的意見,特別是怎樣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
、谛〗M賽讀。
各小組開展朗讀比賽,看看哪組讀得好。老師和其他學生做評委。
擴展練習
讀了這個故事你相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寫在日記本上。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二,一次成功的實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成功教學教案2
《成功》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語言親切自然的特點,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
2、學習作者旁征博引、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3、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在勤奮中走向成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作者旁征博引、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難點: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能聯(lián)系實際對文章的觀點進行拓展 教法:三疑三探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成功是每個人所向往的,有的人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而有的.人卻中途失敗,說明:他沒有掌握訣竅。從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一種期盼——對成功的期盼,那么如何取得成功呢?本節(jié)課我們跟隨國學大師季羨林,看看這位凝聚了畢生治學經(jīng)驗的學界泰斗是如何看待成功。作者簡介:
季羨林,語言學家、佛學家、翻譯家、散文家。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1935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qū)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194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為終身教授。主要著述有《糖史》、《土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譯釋》、《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大唐西域記〉校注》等,并翻譯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已出版《季羨林文集》24卷。季羨林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他學術研究之余的一種“余興”。
1、檢查預習:
言簡意賅 家喻戶曉 晷 兀兀窮年 饒舌 膏油
2、理解下面詞語含義
言簡意賅:言語簡單而意思概括。賅,完備,概括。明白之至:明白到了極點。之,到;至,極點。不期而來: 不預定日期就來到了。兀兀窮年:一年到頭都勤勉努力。
3、復習議論文知識
二、出示學習目標
1、體會本文語言親切自然的特點,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
2、學習作者旁征博引、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3、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在勤奮中走向成功 。
三、設疑自探 學到佳處應有疑。在上節(jié)課預習過程中同學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疑問,現(xiàn)在請同學們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將預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進行歸納總結,并大膽的提出來吧!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看待成功的三個條件的?分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3、說一說文章的論證思路。
四、解疑合探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以上問題如果有自行解決不了的可以小組內合探解決。
合探請注意:
1、.就自探遺留問題展開小組合作探究。
2、人人參與,有序進行,達成共識。
3、注意了解大屏幕上的展示分工及要求,做好準備,以便展示。時間3分鐘。
五、質疑再探
以上問題在大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那么回顧課文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六、運用拓展
材料一: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歲時就認識書寫工具,7歲就能指物作詩。鄰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詩并給他報酬。其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拉著他到處賺錢,不讓其學習,結果到20歲時“泯然眾人”。材料二:據(jù)《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時就會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后來退學當了油漆工,從此告別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幽麗精工,《恨賦》、《別賦》膾炙人口,晚年滿足安逸生活,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人稱“江郎才盡”。
(參考: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材料一:我國數(shù)學家陳景潤為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凌晨3點起床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館。有3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問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貫注的陳沒有聽見,被反鎖在里面,后來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書堆中。最終他成為數(shù)學大師。材料二:貝多芬小時候彈鋼琴專注時,手指在鍵盤上磨得滾燙。為長期彈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涼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涼后接著彈,水撩在地板上積少成多,漏到樓下房東家里卻渾然不知。
。▍⒖迹呵趭^,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做學問或干事業(yè),勤奮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成功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03-09
“我自信,我成功”主題班會教案03-10
教學教案12-08
教學的教案11-26
《春天》的教學教案09-30
《橋》教學教案12-09
《黑與白》教學教案12-09
《臺階》教學教案12-09
學校教學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