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教案范文十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節(jié) 美術與學前兒童美術
一、藝術于美術
對于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1從精神層面;2活動過程層面;3活動結果 。
藝術活動:是大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并在此基礎上以象征性符號形式創(chuàng)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
藝術與其他意識形態(tài)的區(qū)別在于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 藝術的功能 1審美價值;2社會功能(1)認識功能,(2)教育和陶冶功能,(3)娛樂功能等。
藝術分類
依據藝術形象存在方式,藝術可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 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tài)藝術和靜態(tài)藝術。
依據美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
依據美術形象的表現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
在西方,“藝術”與“美術”都源于古羅馬的拉丁文“art”。
美術這個專用名詞,在中國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被文藝家和教育家普遍運用的。 “藝術”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來反映自然和社會,表現人類情感的一門大人文科學;而“美術”,則專門用來指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即視覺藝術部分。
二、關于美術的起源學說
關于藝術的起源問題一直被學術界稱為“斯芬克斯之謎”。
(一)模仿說
這是一種關于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始于古希臘哲學家。
這種學說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于人類對自然的模仿。
。ǘ┯螒蛘f
游戲說認為藝術起源于游戲它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發(fā)生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理論,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
游戲說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chuàng)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也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游戲也是過剩精力的發(fā)泄。
。ㄈ┍憩F說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于人類表現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發(fā)生的主要動因。
持這一理論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
。ㄋ模┪仔g說
巫術說是西方關于藝術起源理論中最有形象、有勢力的一種觀點。
主要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
三、美術的概念和種類
在藝術分類中,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
美術: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主要包括:
。ㄒ唬 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
繪畫: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里塑造出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
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
從工具材料繪畫可分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
從題材內容繪畫可分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
從作品形式分,繪畫可分壁畫、年畫、連環(huán)畫、漫畫、宣傳畫、插圖等。
中國畫又稱水墨畫,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
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最有影響的畫種;傳統(tǒng)的油畫家采用焦點透視法作畫。
。ǘ 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質材料制作出具有實體形象、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
雕塑可分雕和塑。雕是從完整而堅固的胚體上,把多余部分刪掉、挖鑿掉。塑是用具有粘結性的材料連接、構成所需要的形體。
從表現形式來分可分為圓雕、浮雕。
。ㄈ 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后,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
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是指那些擺設、欣賞功能為主的工藝品,以審美為其的首要價值。
。ㄋ模 建筑藝術
建筑是建筑物和構建物的統(tǒng)稱。
建筑藝術:指按照沒的規(guī)律,運用獨特的建筑語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征性和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
建筑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筑物的首要功能;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筑才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四、學前兒童美術
。ㄒ唬⿲W前兒童的美術是他們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
人類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科學的方式,一種是審美的藝術方式。 學前兒童美術活動中所顯示正是他們對世界感性的、直覺的、整體的認識和把握,表現出他們思維的直覺性、具體符號和情感性特點。
兒童與成人開袋世界的眼光與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兒童的想象力是豐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是獨特的,事物在他心里的樣子往往迥異于成人眼睛所看到的樣子。
。ǘ⿲W前兒童美術的發(fā)展反映了他們整體智慧的發(fā)展。
學前兒童的美術是其心里活動的反映,是其心里表象的圖式化。組合成奇特的畫面,是他們自我心中思維方式在繪畫中的體現。
(三)學前兒童的美術是他們表達情感與進行交流的工具
認為藝術是起源于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表現說,這種理論認為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fā)生的主要動因。可以說所有兒童的美術創(chuàng)作都具有“表現主義”的色彩。滿足兒童交流宣泄情感的需要是兒童美術的特點。
第二節(jié)學前兒童的美術教育及意義
一、學前兒童的美術教育與審美教育
藝術教育是以藝術品為媒介和主要手段進行的教育,其范圍包括藝術知識教育、藝術技能教育和藝術審美教育。藝術教育可分為專業(yè)藝術教育和普通藝術教育。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包括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
對學前兒童進行的藝術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藝術啟蒙教育,實質主要完成藝術教育中藝術審美、創(chuàng)美的任務。藝術美是學前兒童美育中的核心內容。
美術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學前教育的總體要求,根據學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目的的、有計劃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培養(yǎng)學前兒童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最終促進其人格和諧發(fā)展的一種審美教育。
首先,學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在感知上表現為知覺過程的整體性與直覺性;在記憶上表現為具體形象記憶占優(yōu)勢;在想像上有著獨特的想象;在感情上表現為易共鳴、易移情。 其次,美術教育的審美教育性質是由美術自身的審美結構與特點所決定的。
二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特點
(一)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是滿足學前兒童審美情感的需要的情感教育 。
幼兒時期,其心里發(fā)展的最大特點是自我中心。
。ǘ⿲W前兒童美術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前兒童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教育。 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是指創(chuàng)造出對其個人來說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學前兒童中美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力,是指他們利用物質材料及過去的經驗加以從新組合。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造教育。
藝術是無措的,自由創(chuàng)造和追求變化正藝術的追本質的特征之一。
。ㄈ⿲W前兒童美術教育是培養(yǎng)學前兒童手、眼、腦協(xié)調活動的操作教育。
三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意義
。ㄒ唬⿲W前兒童美術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健全人格。藝術是無錯的,美術活動的特點也是自由的,不帶懲罰性的。
(二)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有助于大腦潛能的開發(fā)
。ㄈ⿲W前兒童美術教育有助于兒童一般智慧和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想象:是指大腦對以往經驗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chuàng)造出心形象的心里過程。
創(chuàng)造性有賴于集中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的協(xié)調動作,受固定思維模式的限制少,因而他們的思維也更加自由,更加具有發(fā)散性,更富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美術教育可以說是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第一節(jié)西方近現代兒童美術教育
一、西方近代兒童美術教育
直到十八世紀后期,幼兒教育才漸漸自成體系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為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的教育家應首推裴斯泰洛齊和福祿貝爾。
裴斯泰洛齊(1782~1852)是瑞士女教育家。
福祿貝爾(1782~1852)是德國教育家!岸魑铩币鉃樯穸髻n兒童的玩具。他把游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礎。
其以造型性游戲和手工制作為主的教育模式。
二 、西方現代兒童美術教育
奧地利美術教育家弗蘭茲西澤克(1865~1946)是一位兒童美術教育的先驅者。被后人譽為“兒童繪畫之父”。
西澤克出生于波西米亞,童年時代寬松、自由的生活與所受的藝術熏陶。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
2、鞏固畫的用筆和用墨技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
畫云和水的畫法-。
教學重點:
1、毛筆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變化。
教學準備:
教具:幻燈、掛圖、畫工具。
學具: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工具,講述要求。
二、復習舊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運筆的方法有哪些?
3、講評上節(jié)課作業(yè)。
三、講授新課。
1、出示陸一飛山水畫作品欣賞。
2、由教師發(fā)問,三至四名學生談感受,了解畫云和水的特征與畫法。
教師講述。
3、揭示課題:畫云和水
四、展示教師范畫,講述云和水的畫法。
云和水外形多變,常見的畫法有勾線法和潑墨法,非常注重墨色變化。
五、教師講述并演示畫云和水的方法。(將演示宣紙掛上)
教師采用多種方法和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云和水的不同形狀,注意形狀、大小、線條的變化。
六、講述作業(yè)要求:
運用云和水的畫法,發(fā)揮想象,畫出有創(chuàng)意的云和水。
七、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八、,下課。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fā)現: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生靈,從而來發(fā)現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又一面。
實踐與創(chuàng)造:通過了解昆蟲的特點,提高觀察能力;通過花紋添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欣賞與評議:評價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體會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昆蟲的特點(結構和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畫出昆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
教師——記號筆、油畫棒、范作以及課件。
教學日期:
12月6日—12月10日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 體驗與發(fā)現
1、談話引入: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可愛的小昆蟲。蜜蜂嗡嗡叫,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快下雨了,成群的蜻蜓飛來了,小螞蟻忙極了、、、、、、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
2、出示課題:有趣的昆蟲
二、 觀察與分析
1、觀察昆蟲:蝴蝶、蜜蜂、蜻蜓、甲蟲、蟬、螞蟻等。(課件)
(1)請你來觀察并找一找,昆蟲有幾部分組成?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結:一般昆蟲都有頭、胸、腹、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這就是昆蟲的結構。
2、分析昆蟲的特點。
。1)怎樣畫這些昆蟲呢?提示學生用“我準備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說一說。
。2)師演示。老師也來說一說:我先畫頭、胸、腹,再畫翅膀、觸角和足;最后畫上美麗的花紋。
。2)范畫出示:昆蟲不同的畫法。
a.請你欣賞。
b.你能不能從昆蟲動態(tài)上、樣子上、花紋上變一變,畫得和陸老師不一樣呢?
三、 想象與表現
出示要求(課件)
1、出示要求(課件),畫一只昆蟲
(1)畫清結構,
。2)抓準特點,
(3)添加花紋,
2、剪下畫好的昆蟲,組合到大畫面上。(出示背景圖)
四、 展示與評價
1、昆蟲世界。把蝴蝶、蜜蜂放在花上,螞蟻、螳螂等放在地上。
2、從整體出發(fā),讓學生去發(fā)現美,尋找不足,并相互補充,使畫面更完美。
3、 評評小畫家。
五、 拓展
昆蟲知多少?智力賽。
美術教案 篇4
計劃課時:(4課時)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行賞、比較、練習相結合
1、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2、使學生初步了解視覺形象的分類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識。
3、通過對美術作品中形的認識和分析,4、提高學生對藝術形的欣賞能力。
5、通過對本課的學習,6、使學生認識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7、從而8、提高學生對藝術形式美的欣賞能力,9、以及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寫實造型、變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區(qū)別,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識別美術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難點:掌握基本要素的特點,并能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學具準備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掛圖一張,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學生:課本、作業(yè)本、軟心鉛筆、尺。
5、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1、選擇一些作品說明它們真實地再現出哪┚嚀宓母霰鴝韻螅?BR>2、你對這些形象有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一、導入新課:
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是極其豐富多彩和時時運動變化的,由于藝術來反映現實生活,由于它所選擇的對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現的方式不同,也就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的側重于再現客觀的真實形象,有的注重表現主觀世界的意象與感情。但是再現和表現往往共處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簡單地加以截然劃分。
二、新授內容:
欣賞名家作品:《靜物》、《雛雞圖》、《小雞》。
教師講解:
《靜物》,霍達按照科學而精確的形式結構與透視規(guī)律, 借助細膩豐富的色調轉換,塑造出質感強烈、若可觸摸的逼真靜物形象。課本右下圖是部分靜物的形體結構和透視變形示意圖。
《雛雞圖》,李迪以精工細筆再現有稚嫩生命的小雞,那毛茸茸的身體同樣帶給人真實的觸覺感受。
《小雞》,黃胄的這幅速寫,可以使我們看出畫家是怎樣抓住小雞的結構與動態(tài)的。
三、總結評述:
達-芬奇說過:“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如實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睔v史上,許多美術作品都是以真實地再現生活真實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現客觀對象的外部特征,還要再現對象的精神、性格、氣質等內在本質特征,以達到“形神兼?zhèn)洹钡某潭取?/p>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這些繪畫作品形象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現手段?
2、每一幅作品著重再現對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賞:《伊莎貝拉-勃朗像》、《橡樹》。
二、教師講解:
《伊莎貝拉-勃朗像》,魯本斯極其熟練地運用寫實性的油畫色彩,不僅準確地再現出人物的美麗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動的神態(tài)和表情。
從魯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畫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對象的面部結構和形態(tài)特征。
《橡樹》,希施金以高度寫實的技巧,真實地再現出無比堅實而挺拔的橡樹形象,樹林中好像還彌漫著野花的芳香和枯葉的氣味。
希施金畫的松樹的習作,枝葉疏密有致,光影層次豐富,是細膩觀察研究自然的記錄,也是繪畫創(chuàng)作的基礎。
三、總結評述:
塑造生動、自然的繪畫形象,就要善于觀察和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內在結構、明暗以及色彩關系,包括局部結構、特征與整體結構、特征的主次關系,使之達到和諧統(tǒng)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臨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嘗試進行線描或黑白靜物或者景物的寫生練習。
一、導入新課: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新授內容: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于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ㄒ詥柎鹦问接懻撔蕾p作品,再作總結)
板書: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ńY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jié)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占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臻g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chuàng)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guī)律,以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guī)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
對課本作品進行比較,展開愉快的教學雙邊活動:1、對不同線條形式特點分門別類,進行求同與反差比較:2、針對一幅學生最感興趣的重點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體驗藝術的情感,領悟其深層的內涵:3、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發(fā)現問題、質疑問難,探討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特色:4、通過啟發(fā)性、可比性欣賞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比較欣賞中去形成對線條形式美的`新認識,提高審美趣味。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線條包含著作者對生命強烈的熱愛,充滿火一般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用筆使轉交遞、點畫映帶、波譎云詭、變化無窮。創(chuàng)造了書法藝術史上的神品。
三、評價與總結: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tài)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chuàng)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
1、談談自己在臨摹或寫生中把握對象形象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yè)和練習的情況進行評論和總結。
四、布置下一課時內容:
我們下節(jié)課將進入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藝術世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八囆g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痹趶氖旅佬g創(chuàng)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欣賞名家作品:《嬰兒最初的愛撫》、《面包》、《少女》、《自畫像》。
1、你能感受到這些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感情嗎?請加以比較和描述。
2、這些以表現情感為主的作品有沒有再現的性質?二者之中,哪種特點更為突出?
《嬰兒最初的愛撫》,作品以細致的筆法與溫和的色調恰當地表現出細膩的母愛和溫柔的母子親情。
《嬰兒最初的愛撫》,饑餓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聲撕裂著母親痛苦的心,粗獷的筆法勾畫的背景表現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膽而夸張的筆法刻畫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絕望的姿勢,表現出小女孩同時也是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恐懼。
《自畫像》,陰冷的色彩和旋轉的筆觸深刻地表現出一個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備受折磨的畫家的獨特個性。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你能體會和理解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樣表現情感或情緒嗎?
2、表現主觀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現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心緒?
欣賞名家作品:《大刀門神》、《哭泣的女人》、《發(fā)怒的風景》、《查靈歌斯大橋》。
《大刀門神》,紅面的武將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現和象征性質的色彩,顯得極為威嚴、紅火,充分表現出鎮(zhèn)宅驅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畢加索以極度主觀變形的形象,黃與紫、玫瑰與黑等不和諧的色彩對比,鮮明地表現出所要發(fā)泄的悲哀心情。
《發(fā)怒的風景》,風景變成了發(fā)怒的人臉,屬于“國際表現主義”的阿佩爾以熱情的線條和色彩,表現了帶稚氣的瘋狂情緒。
《查靈歌斯大橋》,色彩在野獸派畫家德朗的畫中成了表現情感的主要手段,對色彩結構的重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激蕩熱情的力量。
三、總結評述
美術再現生活真實和表現主觀情感需要借助各種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除去形體結構、明暗結構的把握以外,色彩結構的設計與運用在塑造形象與表達情感、意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鮮明、強烈的色彩去表現熱情、歡快的情緒。
2、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沉靜、和諧的色彩去表現寧靜、平和的氣氛。
一、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八囆g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痹趶氖旅佬g創(chuàng)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二、新授內容
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后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變形造型則
是運用夸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于“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于寫實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
欣賞課本作品:《色彩的構圖》、《綠衣女人》、《黃昏》。
教師講解;
《色彩的構圖》,在兼有理性和感性劃分的條塊中,布滿由淡紫到淡黃的高明度柔和色彩,蒙德里安用其表現一種平衡而有變化的和諧。
《綠衣女人》,表現主義畫家注重色彩的靈性,馬凱的畫中那純凈的色彩閃爍著柔光,顯示出一種超然平和的氣氛,帶給人們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
《黃昏》濃云的陰影罩住了大地,陽光在遠處輝閃,一種戲劇性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原始藝術似的奇妙感染力。
三、評價與總結
1、談談自己嘗試通過繪畫作業(yè)表現某種情感或心境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yè)和實踐過程進行評論和總結。
初二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篇5
出自: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美術試用課本《教學參考用書》(上冊)
用線條表現物體的結構 初一美術(第六、七、周)
課時:2 課時教學目的:通過用線條表現物體的結構,進一步學習以線造型的作畫方法 ,加強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培養(yǎng)形體結構的觀察能力。作業(yè)要求:用線條正確表現物體的結構。教學重點:1、 觀察、分析、概括物體的形體2、 用線條正確地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難點:如何用線條來正確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組織教學: (1分鐘)按中學美術常規(guī)進行。
二、引入新課: (2分鐘)總結上一節(jié)課--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并展示優(yōu)秀學生作品。
三、講授新知識: (15分鐘)1、 分析物體的結構,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1) 體的形成:演示。(2) 體的構成結構 :分析幾何形體的長、寬、高。(3) 如何將復雜的物體用幾何形體加以概括。2、 講解和演示用線條表現物體結構的方法。
四、學生實踐,教師視導: (22分鐘)1、作業(yè)要求:(1) 臨摹課本第二頁學生的作品。(2) 學習作品中用線表現結構的方法和步驟。3、 輔導要點:(1)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所臨摹作品。(2) 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臨摹。(3) 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關系。
五、課堂小結: (5分鐘)
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臨摹掌握了一些表現方法,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準備。 第二節(jié)
一、組織教學: (1分鐘)
二、引入新課: (2分鐘)上一節(jié)課通過臨摹,學習了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這一節(jié)課進行實物寫生。
三、講授新課: (15分鐘)寫生一組靜物,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演示寫生的方法和步驟:1、 用輔助線定出物體的大體輪廓,找出對應的中軸線。2、 勾出物體結構的輪廓線,比較各部份比例關系。3、 從形體結構出發(fā),進一步畫出具體形象結構特征。4、 用肯定的線條深入描繪。
四、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0分鐘)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名稱:圖形變變變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將其拼貼、添畫成簡單的物體,并變現其主要特征。
2、能夠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圖形拼貼、添畫活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3、愿意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小筐六種不同的`幾何圖形(每種圖形若干個)、勾線筆、蠟筆等。
2、畫有不同圖形(大小不一)的作業(yè)紙若干張,拼圖添畫的范例;顒舆^程:
一:鞏固幾何圖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圖形,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問:都有什么圖形?
2、師:喲,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了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可神奇了,他們還會變魔術呢。
二、欣賞范例,了解拼添畫,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師: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出示范畫圖形變出來的東西)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什么圖形添上什么圖形變成了什么圖形?(引導幼兒用語言表示添畫的圖形)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觀察的很仔細,知道這些都是添畫了一些東西變出來的,老師也想來變魔術,你們一起來幫助我好嗎?老師示范。三:引導幼兒聯(lián)想導論,鼓勵幼兒新奇有趣的想法。
1、師:這些圖形還能變成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2、小朋友們想的可真多,把圖形變得這么神奇,桌上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形,請小朋友把它變成你想變的東西,變好之后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把什么變成了什么。
3、幼兒拼添畫,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圖形進行添畫,充分發(fā)揮想象,拼添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四、作品評價
1、師:你把圖形變成了什么,什么添畫上什么變成了什么,誰愿意來說一說。
2、表揚添畫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美術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游戲使學生了解三原色的組成紅、黃、藍以及由紅黃藍相互調節(jié)變成不同的橙綠紫。學生通過吹畫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變成三間色。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過程與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原色的認識以及吹畫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畫面表現完整,三原色與三間色相互協(xié)調變化自然
教具準備
彩色墨水、白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三個小伙伴,你們看它們是不是很可愛?這三個小伙伴分別叫紅紅、黃黃和藍藍,他們想和我們做朋友,大家歡迎嗎?紅紅黃黃和藍藍可要好了他們經常抱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美麗的圖畫同學們看:這就是他們的杰作。
2、吹畫作品欣賞
3、大家猜一猜他們是怎么在一起游戲的呢?有誰愿意試一試?
4、學生嘗試,老師不予評價
二、上新課
1、請同學們請出三個小伙伴紅紅黃黃和藍藍,把他們擺在桌子上
2、提問:紅紅是什么顏色?大紅黃黃是什么顏色?檸檬黃藍藍是什么顏色呢?湖藍。
3、剛才大家嘗試游戲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紅黃藍三種顏色相互重疊會出現什么顏色?對了,橙綠紫。
4、簡單的概念:紅黃藍這三種顏色在色彩知識中叫做三原色,他們可以調出許多許多的橙綠紫,三原色是調不出來的。
5、如果紅黃藍同時在一起,那么會出現什么顏色呢?——黑色
三、根據不同的紙張進行作業(yè)
1、在普通白紙上進行吹畫練習,注意不同的兩種顏色或三種顏色的互相混合所產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紙滴上紅黃藍三種顏色看他們互相混合浸染出現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絢麗
四、作業(yè)展示
1、互相觀賞互相評價
2、三原色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復習三原色的組成,能用三原色畫一幅想象畫。感受三原色帶給自己的沖擊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原色的鞏固和使用
教學難點: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塊比例
教具準備
學生范畫、自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提問:小朋友上節(jié)課用哪三種顏色吹畫和浸染?效果好嗎?三原色互相調和能變成什么顏色呢?你們玩得有趣嗎?
2、小結:三原色分別是檸檬黃、大紅、湖藍,它們互相調和以后就變成了橙綠紫,畫面效果很鮮艷,很好看。
二、欣賞范畫
1、出示范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從形到顏色的使用或者構圖與感受這方面來談談)
2、這些顏色和生活中的顏色一致嗎?為什么還是這么漂亮呢?因為我們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會讓畫面亮麗起來
三、學生作業(yè)
1、大膽的運用紅黃藍三色,自由的畫一幅想象畫
2、請小朋友將三原色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線,也可以不勾線
四、老師巡回指導
五、給自己的畫取一個美麗有趣的名字
六、總結欣賞下課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察圖片上或影視中不同民族人物的特征,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 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3、 觀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
教學重點:
用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不要去模仿別人。
教學準備:
教師:欣賞作品數件
學生:課前上網查各種資料,準備好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服飾都非常美麗,吸引著許多畫家深情的畫筆。
三、交流信息
1、同組間交流查閱的資料內容。
2、相互討論、相互介紹。
四、欣賞(書中作品)
1、你認為哪張作品表現的主題最好?
2、欣賞作品中都用了什么工具和材料?
3、你從這些作品中學到了什么?
4、你能表現的比他們更好嗎?
5、你準備如何表現?
五、學生作業(yè)
1、把想法變成畫面。
2、作業(yè)期間以小組形式相互交流。
六、巡回指導
1、面觀察學生作業(yè)。
2、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3、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美術教案 篇9
一、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有叮咚的流水聲、有爛漫的春花、有呢喃的燕子、有飛舞的昆蟲……。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萬物復蘇,到處洋溢著希望和生機。孩子們在散步時最喜歡追逐飛舞在花叢中的蝴蝶,孩子們對蝴蝶色彩斑斕的翅膀非常地著迷,也很感興趣,因此我想設計一節(jié)美術課,可是考慮到小班的孩子涂色的經驗十分有限,不太會配色,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要他們獨立完成繪畫蝴蝶的任務是非常困難的。于是我設計了對稱印畫:美麗的蝴蝶,采用紙團蘸色減少了孩子的涂色時間,再用對稱印畫的形式完成另一半翅膀。這樣孩子們既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畫好蝴蝶,又能讓蝴蝶的翅膀色彩斑斕。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團印畫美麗的蝴蝶。
2、對對稱印畫活動感興趣,且能保持畫面和自己服裝的干凈。
三、活動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用紙團印畫美麗的蝴蝶。
活動難點:沿線對折壓印
四、活動準備:
1、畫有蝴蝶的作品,紅、黃、藍、綠、橙色顏料每組三瓶。
2、先搓好的紙團若干。
3、簍子若干,抹布若干。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今天給你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看!它飛呀飛呀,飛來啦!
(考慮到小班的孩子年齡特點,我采用擬人化的形象激起孩子活動的興趣。)
。ǘ┛匆豢矗M一步認識蝴蝶的形狀特征。
出示范畫并提問
1.你們看它是誰呀?我們來看看蝴蝶長什么樣呢?
教師逐一指蝴蝶的各部位。
那身體兩邊是什么呢?(對了,是蝴蝶的翅膀)
2.再仔細看看蝴蝶的翅膀,你會發(fā)現什么秘密?(兩邊的翅膀是相同的。)
若仍未發(fā)現,教師繼續(xù)引導,看看兩邊翅膀是什么顏色?左邊怎樣?右邊呢?原來左右兩邊的翅膀是一模一樣的。
3.看又飛來了一只蝴蝶,(出示沒有色彩的蝴蝶)這只蝴蝶和剛才那只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哪只蝴蝶漂亮呢?為什么?
4.那我們也來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一下,那我們怎樣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ū经h(huán)節(jié)通過觀察有色彩的蝴蝶,幫助孩子認識蝴蝶。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蝴蝶的翅膀是對稱的。運用有色彩的蝴蝶和無色彩的蝴蝶對比幫助孩子認識到有色彩的蝴蝶漂亮。同時鞏固孩子用蠟筆涂色的經驗。)
。ㄈ┳円蛔,讓幼兒欣賞教師示范,學習對稱印畫的方法。
1.可是今天老師要用一種新方法,也能讓蝴蝶變漂亮,仔細看看老師是怎么變的?
2.這是什么(紙團),看清楚了,教師現在要給它穿衣服啦!邊念兒歌邊示范。
拿起小紙團,輕輕蘸一蘸,跑到紙上涂一涂,放下小紙團。涂好后請幼兒看一下,老師只涂了一半,那另一怎么辦呢?
老師有一種新辦法能讓蝴蝶的翅膀變得一樣漂亮。繼續(xù)念兒歌,請仔細看。沿線折一折,手掌壓一壓,輕輕打開來。看好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變好了。你們看兩邊的翅膀是不是一樣?
3.提問:誰來說說老師是怎么變的?
4.小結:老師先用紙團蘸上顏料,在蝴蝶一邊的翅膀上涂上顏色,可以涂上兩種不同顏色,接下來沿對折線對折壓一壓,最后輕輕地打開,這樣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變出來了。我們今天學了一種新的畫畫本領,叫做對稱印畫。
。ㄔu析:通過出示作畫工具毛筆并結合朗朗上口的兒歌,邊示范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了解對稱印畫的作畫要領。提問和小結主要是幫助孩子再次復述作畫要領,掌握畫蝴蝶的技能。)
。ㄋ模┩嬉煌,交代操作要求。
1.現在呀,有好多蝴蝶都飛到我們教室里,它們也想變漂亮,你們愿意用新學到的本領幫它們嗎?(沿線折一折用手掌壓一壓,輕輕打開來就能看到一只美麗的蝴蝶啦!
2.老師在桌子上放了各種顏料,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顏色,然后用紙團蘸上顏料,在蝴蝶一邊翅膀上涂上顏色,注意要涂在輪廓線內,再沿虛線進行對折壓一壓,最后小心地慢慢地打開,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變出來啦!
3.嗯!現在我們來動手變一變。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關注。
。ɑ顒又袄蠋熢俅斡煤喍痰脑捳Z講述操作的要領,幫助孩子加深對作畫步驟的印象,為孩子們真正作畫做好積累經驗。同時交代要求讓孩子們注意一些操作規(guī)則,避免孩子作畫時無法應對。老師的指導主要以語言提示為主,幫助能力弱的孩子明確操作的步驟和要求。)
。ㄎ澹┰u一評,誰的蝴蝶最美麗。
我們一起來看看,誰變的蝴蝶最美麗,為什么?
。ㄔu價主要是讓孩子感受一下作品的色彩美,同時提高孩子的鑒賞作品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10
核心導讀:
【活動目標】
1、學習沙畫,能用手或美工用具畫出自己心中美麗的畫面。
2、鍛煉手部的靈活性和想象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沙畫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用顏料染色的細沙、美工用具。
【活動目標】
1、學習沙畫,能用手或美工用具畫出自己心中美麗的畫面。
2、鍛煉手部的`靈活性和想象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沙畫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用顏料染色的細沙、美工用具。
2、各色細沙分別裝在廢舊鞋盒蓋或硬質盒蓋里。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細沙讓幼兒自由觀察討論盒蓋里的細沙能用來干什么。
教師小結:可以用來作畫和粘貼畫,畫完后兩手輕輕晃動盒蓋將細沙晃平,或用手撫平,再次進行創(chuàng)作。
二、教師交代注意事項:注意安全,不要弄到眼睛里,保持桌面衛(wèi)生。
鼓勵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沙材料進行想象操作,根據自己想象在沙面畫出自己心中美麗的畫面。
三、畫作完后,小朋友們相互分享畫法和玩法。然后指導小朋友撫平,再次進行創(chuàng)作。
四、活動延伸:在區(qū)域活動繼續(xù)與幼兒探索細沙新的玩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典】01-20
美術教案【精選】11-23
(精選)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經典)07-24
美術教案[精選]08-03
美術教案07-20
(經典)美術教案08-19
美術教案(精選)09-24
美術教案[經典]09-18
《美術》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