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匯總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學習朗誦詩歌,感受作品中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
2. 感受詩歌押韻的特點,能準確地發(fā)出姥(lao)、鬧(nao)、浩(hao)、搖(yao)等音。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視機、電腦。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簡單了解元宵節(jié)。
1.出示實物花燈。
提問:小朋友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什么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花燈?什么節(jié)日要掛花燈?元宵節(jié)除了看花燈,還會做哪些事情呢?有哪些風俗?(湯圓又叫元宵)
2.小結: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jié)日,叫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天。在元宵節(jié)時我們會掛花燈、吃元宵、猜燈謎,非常的熱鬧。
二、通過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學習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初步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1)師:老師這里有一首關于花燈的兒歌,名字叫《花燈謠》,請你們仔細地聽聽,兒歌里說了什么?(教師有感情的`念兒歌)
(2)提問:什么是“謠”?(兒歌的意思)
兒歌里說到了哪些花燈?(出示相應花燈的圖片:西瓜燈、小兔燈、金魚燈、飛機燈、火箭燈)。
這些花燈都是誰做的?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感受作品中歡樂的節(jié)日氣氛。
(1)教師再次朗誦兒歌。
(2)提問:為什么要做花燈呢?為什么寶寶和浩浩會一個樂,一個笑?
(3)小結:人們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掛花燈、猜燈謎,非常的開心熱鬧。如果你們也有這樣一個花燈也一定會和他們一樣開心的。
3.教師引導幼兒學念兒歌,能準確的發(fā)出姥、鬧、浩、搖。
(1)教師念一句,幼兒跟念一句。
(2)教師念前半句,幼兒接后半句念。
(3)師幼共同完整念兒歌。
三、通過朗誦,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提問:兒歌中有哪些字的音讀起來比較像?如姥、鬧,浩和搖。
2.帶領幼兒將這幾個字重點念一下,知道這叫押韻。
3.再次完整朗誦兒歌,邊拍手邊念,感受兒歌韻律美及節(jié)奏感。
四、活動延伸:創(chuàng)編兒歌。
1.師: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花燈?你喜歡什么花燈?你覺得誰的手巧,會做這樣的花燈?
2.引導幼兒將幼兒說的這些創(chuàng)編到兒歌里去。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散文的內容,初步感受散文所展示的自然美和母子情深。
2、理解重疊詞:烏黑烏黑、金燦金燦、潔白潔白。
活動準備:
圖片、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引出課題。
1、 小朋友你養(yǎng)過小雞嗎?你給它喂過食嗎?你能說說小雞的`樣子嗎?
2、 幼兒說說小雞的形態(tài)及趣事。
二、欣賞散文,理解散文的內容。
1、 教師以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朗誦散文。
雞媽媽的翅膀是什么樣的?雞媽媽的翅膀是什么樣的?雞媽媽的翅膀下藏著什么?這些花花是什么?
2、 教師邊配樂朗誦散文,邊根據散文內容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感受、理解散文。
小黑花是什么顏色的?小黃花是什么樣的?小白花又是什么樣的呢?
幫助幼兒理解并學說重疊詞。
活動結束:
欣賞配樂散文錄音,重點理解散文蘊含的美,理解"小花花"的喻意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了解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運動方式。
2.理解蹦、蹬、劃、跑、跳、游等動詞表示的含義。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和父母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運動的.資料。
2.配套掛圖。
三、活動過程
1.猜想比賽結果!鍪竟适轮械慕巧K鼈兪钦l?如果這三種動物比賽跑步誰會贏?為什么?——如果比賽游泳又會是誰贏呢?為什么?
2. 初步理解故事。——翻閱幼兒活動材料,講講看到了什么!∨、小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領?你知道比賽結果嗎?
3. 完整欣賞故事!Y合掛圖,完整欣賞故事一遍!獮槭裁葱∏嗤苡械臅r候比不過小牛、小馬,有時又能贏小牛、小馬呢?——你聽到故事中的小動物都做了哪些動作?4. 討論動物的運動方式!變鹤杂山Y伴互相看看自己帶來的動物資料,談談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每一種運動方式中哪一種動物是冠軍!M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種動物的運動方式。
四、活動建議
1.動物種類繁多,其運動方式比人類更為多樣,用故事引發(fā)幼兒探索與此相關的經驗,是幼兒感興趣的。
2.在語言角里提供水、陸、空動物生活環(huán)境的背景,以及制作各種動物指偶得材料,引導幼兒表演或仿編故事《比賽》。
故事比賽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馬和小青蛙比賽跑步。小牛和小馬甩開四只蹄子,“噔噔噔”地跑起來。小青蛙個兒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小馬跑得比風還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邊。小牛跑的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邊。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邊。小青蛙跑得慢,小馬和小牛都唱起歌來笑話他。小青蛙氣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來。小青蛙望著“嘩啦啦”流著的小河,忽然有了一個主意。他說:“我們到小河里再去比一比,看誰更快!毙●R和小牛哈哈大笑:“比就比,你這個小青蛙,在哪里比都快不了。”“一二三!”小青蛙一蹬腿,手一伸,“撲通”一聲跳下了水。小馬和小!皳渫,撲通”也跳下了水。小青蛙埋下頭,后腿蹬水,用手劃水,一下一下很快向前游去。小牛和小馬一低頭就嗆水,一抬頭身子就沉下去,只好慢慢往前游。小青蛙很快游到了對岸,河里的小牛和小馬還在那里慢騰騰地游著,小青蛙“咕呱咕呱”地唱起歌來笑話他們。 小牛和小馬輸給小青蛙很不服氣,每天到水里去學游泳。他們慢慢變成了水牛和河馬。小青蛙呢,也每天到河里去游泳。他們誰都不想輸給別人。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蜻蜓故事、討論等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喘不上氣、面紅耳赤、柴決等。
2、積極參加討論,大膽想象角色間的對話。
3、感知晴雨表的含義,激發(fā)觀察關注晴雨天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故事大圖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教師:你知道什么的晴雨表嗎?它有什么用處?
2)教師:大自然中,有很多小電腦鼓舞也能預報天氣,它們是“自然晴雨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圖片、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故事大圖,講述圖一內容。教師講述圖一內容,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學習詞匯:喘不上氣、面紅耳赤、裁決。
2)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初步觀察、了解圖片內容。
3)教師逐幅出示其他故事圖片,引導幼兒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
教師逐幅圖進行提問,鼓勵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性得講述故事的原文。
4)教師出示故事大圖,完整講述故事,通過提問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自然晴雨表”的含義。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教師:故事里與哪些小動物的“自然晴雨表“呢?為什么說它們是”自然晴雨表“?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人與大雁之間的美好情感,學會關心、愛護鳥兒。
2、激發(fā)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想法的愿望。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飛回來的大雁》,幼兒用書b《飛回來的大雁》。
活動難點:
感受、體驗人與大雁之間的美好情感。
活動過程:
1、引出故事:
“小朋友,你們見過大雁嗎?今天老師帶了一個關于大雁的故事,你們想聽聽嗎?”
幼兒交流自己的'猜測。
2、聽賞故事,討論理解:
教師播放故事錄音一遍,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展開討論!袄蠣敔斠患沂窃趺搓P心受傷的大雁的?”“他們?yōu)槭裁匆@么關心大雁?”“大雁為什么會飛回來?讓我們再聽一遍故事!
幼兒聽第二遍故事后,深入開展討論。
“現在你們知道大雁為什么會飛回來了嗎?”“老爺爺一家喜歡大雁嗎?他們?yōu)槭裁床辉诩依镳B(yǎng)大雁?”“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3、假設想象,激發(fā)情感:
幼兒閱讀幼兒用書b《飛回來的大雁》,然后由教師提問。
“假如你看到受傷的大雁,你會怎么做?”“你家養(yǎng)過小鳥嗎?”
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提示幼兒將意思表達清楚。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角色的情感,學習關心、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自制梧桐樹爺爺、水杉樹爺爺、松樹爺爺的同時各一個,小鳥的頭飾若干。
2.幼兒用書冊第4第27~32頁。
3.掛圖《松樹爺爺的帽子》。
4.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在優(yōu)美、柔和的背景音樂中,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天氣冷了我們就要戴上帽子來保護自己的頭。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個關于帽子的故事,聽一聽故事中的帽子到底什么?
2.教師講述,幼兒聽第一遍故事。
二、討論故事,理解內容。
1.故事中的“帽子”指什么?(引導幼兒回答出是樹葉)
2.小鳥在找家時遇到了誰?(引導幼兒回答出先遇到了梧桐樹爺爺,在遇到水杉樹爺爺,最后遇到了松樹爺爺)
3.他是怎樣求樹爺爺幫助的?
4.樹爺爺是怎么回答的?
5.就在小鳥快要凍僵的.時候,小鳥遇到了誰?(松樹爺爺)他有沒有幫助小鳥?
6.為什么其他樹爺爺幫不了小鳥?(引導幼兒說出其他樹的葉子都掉光了,只有松樹爺爺的葉子還是長的滿滿的)
三、再聽一遍故事,體驗故事角色的情感。
1.師: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在聽老師來講一遍,聽完這一遍,請你想想,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其中一個角色,當你碰到這種事情后你的心情會怎么樣?
2.幼兒邊看掛圖邊聽教師講述故事。
3.引導幼兒體驗故事角色的情感。
師:
、偃绻闶切▲B,找不到家了,心里會怎么想?
、谌绻闶俏嗤錉敔,當你不能幫助小鳥時,你的心里又會怎么想?
、廴绻闶撬紭錉敔敚斈悴荒軒椭▲B時,你的心里又會怎么想?
、苋绻闶撬蓸錉敔,你幫助了小鳥找到了家,你的心里會覺得怎么樣?
⑤小鳥找到家后,心情怎么樣?
四、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跟讀,注意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延伸活動:
提供落葉、樹枝、干草、紙盒等材料,幼兒動手為小鳥制作一個“家”。
附故事:
松樹爺爺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很冷。
有一只小鳥真可憐,站在樹枝上凍得直發(fā)抖,因為他的家被北風吹走了。小鳥想,我得馬上再去找個家才行!
小鳥在森林里飛啊飛,找啊找,看見了一棵梧桐樹。咦!原來大片大片的樹葉怎么都不見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了呢?小鳥對梧桐樹爺爺說:“梧桐樹爺爺,您好,風把我的家吹走了,我沒有了家,凍得直發(fā)抖,您能幫幫我嗎?”梧桐樹爺爺說:“北風把我的帽子也吹走了,瞧,一片也不剩。對不起,我?guī)筒涣四愕拿Γ阍偃e處看看吧!”
小鳥飛啊飛,找啊找,看見一顆水杉樹。咦!原來又軟又密的樹葉都不見了,也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小鳥對水杉樹爺爺說:“水杉樹爺爺,您好,風把我的家吹走了,我沒有了家,凍得直發(fā)抖,您能幫幫我嗎?” 水杉樹爺爺說:“北風把我的帽子也吹走了,瞧,一片也不剩。對不起,我?guī)筒涣四愕拿Γ阍偃e處看看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
語言活動設計教案中班02-28
中班語言游戲活動教案11-13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3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的朋友01-17
中班微笑語言活動教案03-30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12-2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好朋友01-18
《春天的電話》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5-1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