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幷淼拿佬g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分析
本課要求在欣賞中外瓶子藝術的基礎上,能運用剪貼和描繪的方法創(chuàng)作一件紙工藝品,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要求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和實踐,感受瓶子的造型特點和對稱形的折剪方法,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圖案和色彩進行裝飾美化,并表現(xiàn)出欣賞中的一些藝術感受。教學理念: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在教育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應表現(xiàn)出以下特征,即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反饋原理:學習者的心理和行為向預期目標的發(fā)展,都需要依賴反饋調節(jié),教育者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節(jié)教學,學習者自我評價的參與,可以大大改善學習的進程,有效的反饋機制是目標達成的必要保障。
3.序進原理:來自環(huán)境的知識和經驗可以相應地轉化為學習者的認知結構、情感狀態(tài)和行為結構,教育者根據(jù)不同對象的發(fā)展水平,有步驟地提高所呈現(xiàn)的知識和經驗的結構化程度,組織好從簡單到復雜的有序累積過程,是提高轉化效率的基礎。
4.情趣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設制情境、懸念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
教法:情景創(chuàng)設法、觀察指導法
學法:觀察法、實際操作法
學情分析一年級小朋友對瓶子并不陌生,他們在生活中接觸過各種外形、各種類型的瓶子,對瓶子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而且這些學生通過上一學期的美術學習,已具備了一些制作能力,能用剪刀剪一些形狀較簡單的物品。我所執(zhí)教的一年級班學生思維普遍較活躍,有較好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他們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樂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了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極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對稱特點的折剪方法,能較順利地剪出一個大小合適、造型好看的瓶子,并進行美化與裝飾。
3.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評價能力,培養(yǎng)他們熱愛傳統(tǒng)藝術的情感。
4.通過折折、剪剪、畫畫、玩玩,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
(通過欣賞和感受活動,了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和美化方法。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1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瓶子特點及其藝術魅力感受和瓶子對稱造型剪法,使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造型別致的瓶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材料:
教師用具:瓶子造型完成作品五幅,示范畫一幅,剪刀一把。
學生用具:8K素描紙,剪刀一把,水彩筆,油畫棒,雙面膠。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整齊擺放好學習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新朋友。--米老鼠來到了我們班!
他來我們班干什么呢?--它想開花瓶店賣花瓶。
想請同學們幫它設計一些漂亮的瓶子
2.揭示課題--漂亮的瓶子。(板書課題)
三、新課講授:
1.欣賞、觀察(多媒體出示圖片)
現(xiàn)在請大家欣賞一下這些漂亮的瓶子,在欣賞的同時要帶著三個問題去觀察:看一看瓶子由哪幾部分組成?你喜歡哪個瓶子?為什么喜歡它呢?一個瓶子有哪幾部分組成?(瓶口,瓶頸,瓶肚,瓶底,瓶耳)
生:(我喜歡XX瓶子,它里面有XX樣的花紋,色彩點綴得很漂亮)
。ㄎ蚁矚gXX??)
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興趣,懂得從細處去觀察。
通過剛才大家看到那么多漂亮的瓶子有什么感受?(瓶子的形體,裝飾千變萬化,美不勝收)(左右一樣、有的有瓶耳、有的沒有、有的瓶耳不對稱)
2.發(fā)現(xiàn),解決
剛才同學們,發(fā)現(xiàn)瓶子左右兩邊一樣對稱的瓶子,大小一樣,提問(誰能找出一個快速剪出瓶子的辦法?)生:拿一張紙對折。
。1)教師師范畫
師:要依靠對折的線描畫出半個瓶子的造型,這樣打開紙就是一個完整的瓶子造型。再設計花紋、圖案和添上漂亮的顏色。
。2)展示對稱瓶子
。3)展示不對稱的瓶子:(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等瓶子形狀)
請學生說說老師設計的瓶子外形,花紋和圖案有什么不同。
四、學生創(chuàng)作:
米老鼠開這個瓶子店需要各種形狀、花紋和圖案的瓶子,請同學們現(xiàn)在每個人設計一個漂亮的瓶子送到它店里吧。
1.可用對稱方法,畫出半個瓶子的造型在添加圖案,漂亮顏色。
2.還可以設計不對稱,有創(chuàng)意的瓶子。
教師巡視指導:可以從瓶子的外形,色彩,花紋和圖案幾方面來設計。
五、小結,講評
請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學生評:
1.外形美得瓶子。
2.有創(chuàng)意的瓶子。
3.教師評價:結合學生作品不同的特點,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
美術教案 篇2
課時:1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以紙材為主的造型表現(xiàn)活動,初步認識及掌握撕紙?zhí)懋、剪紙的欣賞方法、創(chuàng)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紙、撕紙藝術的美,領略多種藝術文化,激發(fā)對美術造型表現(xiàn)及欣賞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觀察感知、審美能力、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美術教案-第五課 剪剪撕撕畫畫貼貼
教學重點:
欣賞感受剪紙、撕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造型表現(xiàn)的方法,運用想想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并能大膽發(fā)表看法。
教學難點:
作品創(chuàng)作。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撕剪紙作品等圖片。
2、布置學生收集各種廢舊紙材,并準備好尖刀、膠水、油畫棒、彩色筆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游戲的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以變魔術的方式變出撕紙?zhí)懋嬜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1、教師用很隨意的方法撕出紙張的造型,激發(fā)學生大膽想象,由一張外形很隨意的紙張,想象出不同的東西,如果它距離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還可以用彩筆進行添加。
教師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添加。
教師針對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教師給予鼓勵的語言。
2、欣賞馬蒂斯的作品
教師引導學生賞析馬蒂斯的作品與學生的有什么不同,觀察一下,兩種畫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以小組討論研究的形勢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學生的意見后,發(fā)表自己對上述思考題中問題的看法,同時表揚鼓勵學生。
3、啟思訓練
教師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逐漸引導到訓練的創(chuàng)作。
教師:那出一張你喜歡的色紙,閉著眼睛(避免大腦嚴格受到現(xiàn)時中圖形的影響)隨意撕出一種圖形。
教師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隨意撕出的紙片大膽的將自己的想法表現(xiàn)出來。(多連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師鼓勵學生可以運用以下兩種形式進行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表達。
4、撕紙?zhí)懋嬓问?剪紙形式
教師進行巡回輔導的.時候對撕紙?zhí)懋嫷姆绞竭M行創(chuàng)作的學生多給予想象力方面的啟發(fā)引導,對采用剪紙畫的學生多給予造型的建議。
三、小結:發(fā)表質疑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發(fā)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本次活動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其他類型的紙藝作品及生活中紙材的運用圖片,印發(fā)學生對紙的種類、用途等其他問題引起興趣并激發(fā)問題意識。
四、課后延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師讓學生觀察自己生活周圍有什么東西是用紙做的?紙與環(huán)保有什么關系?
五、板書設計:
第五課 剪剪撕撕畫畫貼貼
撕紙?zhí)懋?/p>
剪紙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增強學生對事物得好奇心。
2、初步接觸依形想象并繪制得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組織“捉影”游戲。(認識人物輪廓)
2、開展“影子”探秘。(認識形態(tài)變化)
3、想象完整形態(tài),充分表現(xiàn)個性。
4、欣賞評價,從中獲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增強學生對事物得好奇心,培養(yǎng)發(fā)展對形于色得想象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真組織學生開展“捉影”活動,認識理解形態(tài)得變化。
難點:指導學生依形想象并繪畫成圖。
三、學法指導
1、室外造影游戲。(自由擺姿造型)
2、室內借形想象。(添畫完形創(chuàng)作)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5分)
1、課件展示:謎語!澳阕咚沧撸銊铀矂,就在腳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書課題:《影子大王》
二、捉影游戲(8分)
1、室外操場。
觀察人物、樹等影子。思考:這些影子是怎么來得?
2、學習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嗎?怎樣才能捉住呢?
3、小結。用粉筆把影子得邊緣畫下來,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秘(5分)
1、觀察影子得變化。(變化多端)
2、多人組合姿勢,變化更有趣得影子。
3、構思。首先是把現(xiàn)實中存在得問題解決,再是選擇最科學得方法把它變成一幅美麗得畫。
四、完成添畫(5分)
1、集合學生觀察影子,引導聯(lián)想,它們像什么?(動物、大小壺等)
2、引導想象添畫。
3、小結:大膽添畫。
五、學生創(chuàng)作(10分)
1、室內創(chuàng)作。2、指導構圖。3、修改完善。
六、欣賞評價(7分)
1、學生展示作品。
2、學生互評。
3、教師點評。
七、當堂作業(yè)
學生完成一幅影子繪畫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 使同學對中國園林藝術與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
2. 通過對園林與民居形式上的分析研究,總結出其精神內涵,提高欣賞的能力;
3. 通過了解中國保守園林藝術的設計思想對現(xiàn)代環(huán)保意識的影響,提高民族自豪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 了解園林與民居建筑藝術的思想內涵和實質;
2. 初步掌握欣賞園林與民居的方法,通過直觀的建筑實體,分析出象征的意義;
3. 中國園林藝術對現(xiàn)代環(huán)保思想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
讓同學欣賞一組本地園林的圖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縣級市園林城市。
進入課題“園林與民居”。我國園林有哪些主要類型? 皇家園林、私家園林、風景園林
我國的四大名園是什么? 拙政園、留園、頤和園、避暑山莊
對南方園林的代表——蘇州園林拙政園的圖片進行欣賞,以和北方園林的代表——北京頤和園的圖片欣賞,在欣賞過程中交叉講解。(或讓去過園林的同學談談感受,并介紹游園的經歷)
新授:
中國園林最早見于史籍記載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的靈囿(“囿”是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游樂的一種園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自成體系。它的主要特點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地結合起來,發(fā)明了獨樹一幟的自然山水式園林。由于文人參與園林的建設,中國古代的園林充溢了文人氣息和詩情畫意。
“詩情畫意”是中國園林的精髓,也是造園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為達到這一目的。造園藝術家常利用古人詩文與造景的結合。我們剛才欣賞的短片中的蘇州園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們再來看一些有關園林的圖片。(中國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講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鑿的痕跡。它的最大特點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規(guī)律來布置(尊重自然規(guī)律,屋內的柱子的朝向依照樹木在自然界的狀態(tài))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們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法則,不要橫加干涉自然法則。園林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中國古代園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和建筑等融為一體的游賞環(huán)境。
以自然與人工的關系來劃分可分為風景園林和城市園林。風景園林是在較廣闊的自然環(huán)境中點綴少量人工建筑,如,頤和園,而城市園林則是在人工建筑的環(huán)境中安排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觀,如,蘇州園林。分的細一點則,它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面積較大、氣派宏偉的皇家園林,如清代的圓明園、現(xiàn)存的北京頤和園等;另一種是規(guī)模較小的私家園林,園林風格因園主的情趣而異,如蘇州的拙政園、網師園等。還有一種是城郊風景區(qū)和山林名勝,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這種園林規(guī)模也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為一體。這三種類型的園林中以前一、二種藝術成績最高,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特點和精華。但萬變不離其中,都是模仿自然,建筑隱于自然山水環(huán)境中。)
小組討論:
我國的園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園林建筑有哪些區(qū)別?(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構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規(guī)模怎樣?)
擴展:
用手工的方法表示園林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中國的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藝術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體驗古建筑的美感。
2、本課練習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業(yè)。
3、多樣的制作技法在本課中多次出現(xiàn),學生也有多次的實踐經驗,因此本課的練習內容側重于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即設計一組有個性、有特色的建筑,而技法可忽略教學,對個別出現(xiàn)制作中的難處,教師可個別輔導。學生分析:
童話中的神秘城堡,森林里小動物們的家,一直是低年級同學心中向往的地方。
而彩紙、橡皮泥等用具又是孩子們熟悉并且容易掌握的材料。
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如同玩沙子、堆積木一樣,自由地把心中的夢想以立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與美感,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建筑藝術的熱愛。
2、采用各種材料及不同的方法,設計一幅漂亮的立體建筑,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3、講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對同學作品的優(yōu)缺點進行簡單的評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小組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合作所帶來的樂趣,增強合作意識,分享合作成果。
重點: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種材料,通過不同的方法設計一組漂亮的立體建筑。
難點:啟發(fā)學生設計出有個性,有特色的建筑。
教具:課件(天壇的錄像片段,小精靈,建筑圖片)
學具:彩紙、剪刀、瓦棱紙(紙箱用紙)、橡皮泥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發(fā)現(xiàn)了一片美麗的草地,想在這里安家
請來小精靈幫他們找房子(課件展示一精靈),我們和小精靈一起找,好嗎?
二、欣賞中
外建筑,發(fā)散思維
1、師:我們先去北京找一找(課件:小精靈游北京主要建筑)
2、欣賞天壇祈年殿
大家有何感受?它的外形和色彩有哪些特點?
師簡介祁年殿
欣賞研究其它建筑(課件展示)
師生從建筑外形、色彩、環(huán)境分析。
三、欣賞學生作品,討論比較
1、師:今天我們就來設計一座漂亮的建筑(板書課題)
2、師:讓我們先來欣賞幾組小朋友的作品。(課件展示)
研究問題:
(1)說說這些建筑都是用了哪些基本型。
。2)使用了什么材料?為何這樣使用?(從質地及效果上啟發(fā)。例:窗簾
—花布汽車—橡皮泥屋頂--瓦棱紙)
。3)采用了那些制作方法。(重點討論立體制作)
3、小結
4、師:小動物們今天也來到這里(出示小動物頭像),我們每個小組設計一座漂亮的建筑送給它們,好嗎?(把小動物送給各小組)
四、小組制作
1、小組討論確定創(chuàng)作的內容后,組長分工,構圖安排、任務分配、廢紙的處理等。
2、師巡回指導。
五、欣賞品評
1、互相評價:你想住在誰的房子里?為什么?
2、自我評價:我最喜歡我的小建筑的哪一點?
3、我當時是怎樣想的?如果再讓我改造我會把哪里做的最好?
教學反思:
1、導入部分略長,應該再簡練、明快一些。
2、小組討論確定創(chuàng)作的內容前,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各自設計出建筑的類型及風格特色。
3、在進行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教師應該參與其中。
點評:
1、,引起共鳴
此課教師準備充分,為了開闊學生眼界,引起他們對中國古代建筑———世界建筑藝術瑰寶的共鳴,課前教師精心制作課件,并準備很多精美圖片。
圖片和課件在教學中發(fā)揮很大作用。
2、從興趣入手,設計精心
畫建筑并不是特別吸引學生,教師以學生喜歡的動物開場,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和學習熱情。
3、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手動腦
整節(jié)課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彩紙、橡皮泥等身邊常見的用具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使學生像做游戲一樣創(chuàng)造出心中的房子。
4、指導學生大膽想象,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本節(jié)課教師在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大膽描繪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板書設計:美麗的建筑——立體制作
一、構思
二、設計
三、制作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征,以及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審美的眼睛”。
過程與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體現(xiàn)自我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美術鑒賞對于個人未來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在于培養(yǎng)審美的眼睛,使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鑒賞的價值與意義。 教學難點主要是如何結合實例,讓學生初步了解與學習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鑒賞的'概念和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或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一句話“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引出本節(jié)課課題——培養(yǎng)審美的眼睛 美術鑒賞及其意義。
二、學習新知
1、師生共同探究美術鑒賞的概念
⑴從“美術鑒賞”的字面意思進行分析:“美術”:視覺藝術,可視形象,平面空間,以供欣賞;“鑒賞”:“鑒”鑒別、鑒定,“賞”欣賞、觀看。“美術鑒賞”即鑒賞視覺藝術。
、埔(guī)范的概念: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
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lián)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它是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美術鑒賞教材中P4,第2、3段)
2、小組合作學習,鑒賞兩幅作品,總結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⑴合作學習時間為10分鐘左右。學習提示:觀看兩幅作品《搗練圖》和《拾穗》(哪種美術?畫的是?他們在做?構圖?色彩??);對比兩幅作品,體會感受(通過對比,帶給你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
⑶總結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與方法。在美術鑒賞中,“鑒”是手段、是基礎,“賞”才是目的,“鑒”是為“賞”服務的。
3、看圖說話,歸納出美術作品的分類
⑴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分別指出有哪些大的分類:依據(jù)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攝影等六大類;按照形式語言分為具象藝術、意象藝術、抽象藝術。
、七x擇教材中的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辨別其門類。
4、思考與討論出美術鑒賞的意義
閱讀教材內容,思考與討論美術鑒賞的價值與意義,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并提煉出其社會、教育和審美功能。
三、課堂小結
關于美術鑒賞及其意義,你們懂了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嘗試鑒賞你喜歡的美術作品。
板書設計:
培養(yǎng)審美的眼睛——美術鑒賞及其意義
一、美術鑒賞的概念:字面意思,教材中定義
二、美術鑒賞的分門別類:依據(jù)藝術門類分為:繪、雕、建、設、書、攝等。形式語言:具象、意象、抽象
三、美術鑒賞的意義:社會、教育、審美功能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蒼松翠柏》
本課《蒼松翠柏》的教學內容是重點學習寫意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以樹的畫法為媒介切入教學,進入到傳統(tǒng)國畫藝術中程式化表現(xiàn)方法的學習,《蒼松翠柏》嘗試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工具進行水墨寫意的初步表現(xiàn),并指向樹、石組合的山水畫寫意小品練習。
教材從中國畫以松、柏表現(xiàn)所傳達的情感入手,設置以物寄情的情境氛圍,強調山水畫中樹木、山石內蘊的人文精神。通過松、柏等繪畫作品所傳達的不同精神寓意,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繪畫以程式化的獨特方式追求意境表現(xiàn)的特點,認識藝術創(chuàng)作與大自然內在統(tǒng)一的關系。
課本呈現(xiàn)具有典型意義的程式畫法以及變化組合的`作品樣式,講解藝術家通過對自然景物、社會生活和藝術表現(xiàn)的認識理解,幫助學生了解藝術來自生活的道理以及傳統(tǒng)繪畫的表現(xiàn)特點。列舉運用雙勾、沒骨、填色、潑墨和潑彩等多種表現(xiàn)技法的中國畫作品,穿插畫樹出枝、點葉、組合等技法和步驟,為學生學習這些程式技法,以及樹的組合、畫面的構圖等方法提供一種學習范本。
兩個學習活動的設置都是圍繞以樹為主題的練習。通過臨摹、創(chuàng)作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熟悉和掌握畫樹的一般程式和方法,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教學中一般對學生的臨摹效果不宜提出過于嚴格的要求,可以更多著眼于幫助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把握國畫程式化技巧的一般學習路徑及學習要點,提供學生課后繼續(xù)嘗試學習國畫藝術的基本方法。
教材從三個方面提出對練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建議:1. 技法掌握的程度;2. 意境的表現(xiàn);3. 個性的發(fā)揮。
二、教學目標
*能夠初步理會中國傳統(tǒng)繪畫借助自然景物抒發(fā)內心情感的特點。
*能夠學習水墨表現(xiàn)松樹或者柏樹的基本畫法與技巧。
*能夠運用畫樹的基本程式技巧嘗試水墨國畫小品的表現(xiàn)。
三、教學思路
。保 根據(jù)學生情況把握和調整教學重點和難點。首先要注意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盡量少用或不用空泛、晦澀的詞語,技法要求不宜求高。在引導學生理會國畫作品中松、柏所包含的內在情感時,注意引發(fā)學生對與之相關的語文、歷史知識進行回憶與聯(lián)想,貼近他們的審美經驗和感受。
。玻 研究課堂教學所需的特定內容和輔助資料。選擇教材中適合教學需要的中國畫作品以及畫家并加以重點分析,始終注意強調作品中程式化表現(xiàn)與特定主題、情感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的教學線索。
。常 設計技法演示的內容和方式。課堂演示務必選擇易于模仿的簡單造型,選擇適合初學者的常用筆墨技法,強調關鍵的表現(xiàn)步驟與技法要點,分段演示技法時,更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演示中所用繪畫工具與學生練習工具盡量一致。如果借助其他演示手段,應注意選擇典型、明了,能夠說明技法問題的影視或者掛圖資料,教師務必引導學生有意注意其中的關鍵步驟與技法要點。
4. 整體安排教學過程,研究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并選擇相應的對策。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10-06
美術教案[精選]08-03
美術教案(經典)07-24
美術教案[經典]09-18
(精選)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經典】01-20
【精選】美術教案01-31
美術教案(經典)01-21
(經典)美術教案08-19
【經典】美術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