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合集】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教科版修訂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1 植物新生命的開始2 種植我們的植物3 我們先看到了根4 種子變成了幼苗5 莖越長越高6 開花了,結(jié)果了7 我們的大豐收第二單元 動物的生命周期1 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蠶的生長變化3 蠶變了新模樣4 蛹變成了什么5 蠶的生命周期6 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7 我們的生命周期第三單元 溫度與水的變化1 溫度和溫度計2 測量水的溫度3 水結(jié)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從哪里來6 水和水蒸氣7 水的三態(tài)變化第四單元 磁鐵1 我們知道的磁鐵2 磁鐵有磁性3 磁鐵的兩極4 磁極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會變化嗎6 指南針7 做一個指南針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jié)構(gòu),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fā)生長成一株植物,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根據(jù)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yù)測植物種子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發(fā)關(guān)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lǐng)學生產(chǎn)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綠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一、 聽聽說說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么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里來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師:(出示圖片)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jīng)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想想畫畫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里畫圖。3、師:展示學生畫的作品。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三、觀察種子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么?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5、生:觀察植物的種子。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7、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師:關(guān)注學生的匯報)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師:要知道種子的里面有什么,該怎么辦?10、生:先預(yù)測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開種子看一看。11、生:繼續(xù)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后匯報。12、師:(小結(jié))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準備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2、師:①準備鳳仙花的種子。②查閱鳳仙花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③準備播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業(yè)布置】:家庭作業(yè):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板書設(shè)計】: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外部:形狀、大小、顏色植物的種子內(nèi)部:胚根、胚芽【教學反思】:2、種植我們的植物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shè)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fā)過程;根據(jù)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nèi)容和方法;根據(jù)對種子萌發(fā)狀況的預(yù)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yǎng)合作意識,教案《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一、學習播種方法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jié)。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guān)注種子變化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guān)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shù)1~10行內(nèi)容。4、生:閱讀P5頁順數(shù)1~10行內(nèi)容。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三、記錄生長日記1、師: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要隨時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每周要測量一次鳳仙花的植株高度、觀察鳳仙花葉的形狀和數(shù)量。2、師:把你測量和觀察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P5頁中表格中。3、師:期末,每個學生要寫一篇“鳳仙花生長變化的日記”。
四、實地指導播種1、師:實地指導學生在花盆里種植鳳仙花;在玻璃杯里種植鳳仙花。2、師:督促學生養(yǎng)成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的好習慣。期末,對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
【作業(yè)布置】家庭作業(yè):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植鳳仙花。
【板書設(shè)計】2.種植我們的植物記住播種方法:選種、放土、下種、澆水。關(guān)注種子生長:先長什么、再長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長。
【教學反思】3、我們先看到了根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種子萌發(fā)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zhì);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過程與方法:用適宜的方法記錄、交流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和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作出有依據(jù)的預(yù)測;用觀察、實驗的方法驗證推測;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根吸收水分的實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樹立科學是講求實證的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植物根的生長變化;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難點】: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前一周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試管、水、食用油、一顆有根有葉的小植物。
【教學過程】:一、(導入活動)問題導入1、師:一棵大樹,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是很困難的;一株小草,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容易嗎?2、生:思考后回答。3、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來。(出示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們種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我們先看到了根
二、(觀察活動)觀察植物根的生長1、師:我們種下的四季豆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請你們認真地觀察觀察,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2、生:學生觀察自己在前幾天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3、師:剛才,你們認真觀察了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4、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5、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小結(jié):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種子萌發(fā)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快。
三、(研究活動)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師:我們給鳳仙花澆水時,一般往哪里澆?為什么大部分都澆到土壤上?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4、師:同學們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討論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師: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看植物的根還有什么作用?實驗步驟如下:參看P8頁書上的內(nèi)容,教師邊講邊操作。①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②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試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fā)到空氣中去,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④觀察試管中的水量有什么變化。7、師:過幾天,試管中的水量變化說明了什么?8、師:(總結(jié))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zhì)。
【作業(yè)布置】:家庭實驗:參看P8頁書,制作一個“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實驗裝置,并注意觀察實驗裝置里水量的變化。
【板書設(shè)計】:3.我們先看到了根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
【教學反思】:4、種子變成了幼苗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的綠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植物的葉在莖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過程與方法: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科學研究是艱辛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從事研究科學的愿望。
【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交流種子發(fā)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長變化,觀察鳳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難點】: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剛出土的鳳仙花照片、植物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多媒體課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guān)資料。(學生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變化活動導入:1、師:我們種植的鳳仙花已經(jīng)變成了幼苗,現(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重點交流一下前一段時間鳳仙花幼苗生長變化情況。2、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顒又笇В1、師:全面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及時進行反饋,引領(lǐng)學生在以后的時間里堅持進行觀察。2、師:組織學生交流。(鼓勵學生說出新發(fā)現(xiàn)、新問題)3、師:指導學生觀察實物鳳仙花。4、師:指導學生測量鳳仙花植株的高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在操作活動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并對沉浮現(xiàn)象有興趣。
2.嘗試運用借助輔助材料的方法,變化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
3.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jié)果。
4.體會發(fā)現(xiàn)沉浮現(xiàn)象與探索沉浮逆向變化的樂趣。
材料準備
1.水盆、操作盤、分類盒、記錄表、筆。
2.小泡沫板、不同材質(zhì)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鐵珠、乒乓球)、吸管、雪花片、瓶子、盒子、紙、木塊、小木條、石子、海綿、樹葉、羽毛、回形針,小鐵夾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指導要點
1.運用玩一玩的方法讓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對沉浮現(xiàn)象有興趣,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物體的沉與浮。
2.通過分一分,讓幼兒對沉、浮的物體進行分類,并嘗試比較沉的物體與浮的物體之間輕重的不同。
3.鼓勵試一試,嘗試采用物體本身的特點借助輔助材料,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讓浮著的沉下去,或是“站”在水中,并能用簡單的圖畫記錄探索的結(jié)果
實施步驟
1.提供收集的不同材質(zhì)的`材料,如小泡沫板、不同材質(zhì)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鐵珠、乒乓球)、吸管等等,讓幼兒把讓他們放在水中玩一玩,看一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提供記錄表讓幼兒用簡單的圖畫(如箭頭向上表示浮,向下表示沉)記錄不同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并用邊連貫的語言交流記錄的結(jié)果。
3.按沉、浮現(xiàn)象的不同把材料歸類分成兩大類,并結(jié)合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簡單的比較,了解一般情況下輕的東西會浮著,重的東西會沉下去。
4.鼓勵幼兒采用物體本身的特點(瓶子可裝水)或借助輔助材料,探索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讓浮著的東西沉下去,或讓其“站”在水中。這時可增加一些材料,如橡皮泥,雙面膠等可幫助物體增加重量,也可讓沉浮物體粘在一起,或使材料的沉、浮現(xiàn)象發(fā)生變化。在幼兒操作成功讓浮的物體沉下去,讓沉的物體浮上來時,引導幼兒加重浮的物體一邊的重量,嘗試讓物體“站”在水中。
5.提供記錄表用圖畫的方式記錄探索的過程與結(jié)果,并進行交流與驗證。
6.在幼兒成功讓一件物體變化沉浮現(xiàn)象后,引導幼兒挑戰(zhàn)用不同的方法使這個物體繼續(xù)變化沉浮現(xiàn)象,或挑戰(zhàn)不同的材料變化沉浮現(xiàn)象,比比誰的方法多,誰讓更多的物體變化了沉浮現(xiàn)象。
反思分析
此“沉與浮”的區(qū)域活動從讓幼兒把物體放在水中玩一玩的游戲進入,能很自然地使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物體有的浮,有的沉,從而對沉浮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通過畫一畫,說一說,分一分、比一比,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輕的東西浮、重的東西沉的經(jīng)驗,在有了輕的東西浮、重的東西沉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鼓勵幼兒采用物體本身的特點或借助輔助材料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讓浮著的東西沉下去進行探索,這種沉浮逆向變化本身有著趣味性,對幼兒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同時也是對活動的難度遞增,使操作活動既有遞進性又有挑戰(zhàn)性,還可維持幼兒對沉浮現(xiàn)象的持續(xù)興趣,操作成功后的圖畫方式記錄探索過程,及挑戰(zhàn)物體沉浮變化的不同方法及讓更多的物體變一變沉浮,不僅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也讓小朋友同時分享了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還能不斷激發(fā)幼兒去繼續(xù)探索的興趣。本活動還有待于實踐,可能記錄物體沉浮變化時孩子會有困難,如記錄表里的記錄孩子自己畫難度高,調(diào)整為用標記、小圖示貼。
此活動操作性、探究性強,可以幫助幼兒自己建松物體沉浮現(xiàn)象及變化的經(jīng)驗。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不銹鋼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能仔細觀察,用清晰的語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不銹鋼勺子(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幼兒摸箱。
3、ppt
【活動過程】
一、照平面鏡,玩鏡面游戲,感受平面鏡的成像引入。
師:林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面鏡子,待會兒請小朋友們來照一照,,看看鏡子里的你和鏡子外面的你都一樣嗎?摸一摸,這個鏡子是平的還是不平的的?
二、創(chuàng)設(shè)"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師:林老師最近向魔法師借了一個魔法寶貝,這個魔法寶貝功能很多,不僅能舀東西吃,還可以用來照,照出來的樣子還不一樣,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師:這個魔法勺和剛才小朋友們找的鏡子可不一樣,它不是平的,請你們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來舀東西吃的一面,感覺下它是彎進去還是鼓起來的呢?哦,彎進去的這面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凹面,我們一起用這個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臉蛋,看看我們的小臉蛋是朝上還是朝下呢?哦,原來勺子的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結(jié):小朋友真聰明,發(fā)現(xiàn)了勺子用來舀東西的彎進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鼓出來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
三、鞏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戲。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許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來的魔法卡片,待會兒我會請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從魔法箱里摸出一張魔法卡片,并要說出這張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還是凸面照出來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對有魔法禮物獎勵!
四、總結(jié)"魔法經(jīng)驗",結(jié)合ppt拓展幼兒實踐運用。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這樣的魔法,還有很多東西都有這樣的魔法,小朋友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凸面鏡做成的呢?哪些東西是用凹面鏡做成的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yīng)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是真正的結(jié)束,應(yīng)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shè)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萌發(fā)探索紙繩承受力的興趣。
2、 大膽嘗試,學習制作有力量的紙繩。
3、 積極合作,體驗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快樂。
4、 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二、活動準備:
餐巾紙若干,卷紙若干,籮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輕)活動過程:
1、 出示餐巾紙老師: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老師:這是我們生活中的餐巾紙,人們喜歡用軟軟的餐巾紙擦臉、擦汗、擦手···
老師:你們玩過餐巾紙嗎?
老師:那今天再跟老老師一起玩一次。
2、 鼓勵幼兒做紙繩,嘗試提水桶。
老師:首先誰能把餐巾紙做成一個紙繩?
老師:它有力量嗎?能拎起東西嗎?
老師: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可以,到底怎樣,我們來試試吧!
老師:聽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號筐里拿一張餐巾紙,把它做成紙繩,然后來到這里拎起水桶,要這樣拎,做好了就可以上來試一試了!
3、談?wù)摷埨K的秘密老師:請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這邊,暫時沒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邊。
老師:我給你們同樣地餐巾紙做成的紙繩,為什么你們可以拎起來,你們暫時拎不起來呢?
老師:我們一起討論下。
老師:那到底是為什么呢?你們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兩邊各拿一個紙繩)老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它們有什么不同?告訴你們哦這里藏著一個秘密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啊?仔細看好!
。ń汤蠋熓痉蹲鲆粋有力量的紙繩,延紙繩的不同邊來做紙繩)老師:現(xiàn)在你會做一個有力量的紙繩了沒有?
老師:知道了這個秘密,我們再來試一試。
老師:紙繩一定要擰緊,越緊就力量越大。
3、 嘗試拎水桶老師:現(xiàn)在紙繩可神氣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誰來試試?
老師:想不想挑戰(zhàn)更重的水桶?
老師: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辦法?
老師:現(xiàn)在難度增加要提起兩個水桶,我們可以用幾根繩子來幫忙?誰想來試試的?
老師:團結(jié)起來的紙繩力量大!
4、 經(jīng)驗拓展老師:你們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長的紙繩?
老師:我們兩個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個又緊又長得紙繩,然后用你的這個紙繩去拎起更重的東西去吧!
三、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diào)的是孩子借助于教老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chǔ)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xiàn)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xiàn),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查掛歷。
2、知道本月是11月,11月有30天,今天是幾月幾日。
3、對掛歷感興趣,關(guān)注本月中與自己生活有關(guān)的日子。(生日、值日生、消防日等)
活動準備:
XX年掛歷一本,11月掛歷操作紙人手1份,彩筆
活動流程:
實物導入——觀察引導學習查日子——游戲引導學習查星期——幼兒記錄值日的日子——回家與佳人一起記錄有關(guān)日子
活動過程:
1、 實物導入
師:我?guī)硪粯訓|西,你們認識嗎?
出示11月掛歷:這上面有很多的`什么?誰來指,它們是什么意思呢?
引導幼兒認識年月日,在日上面組織孩子認讀1號、2號—30號。教師總結(jié)XX年11月有30天。
師:老師這里有1本新掛歷,是幾年幾月有幾天呢,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
2、 觀察引導學習查日子
師:今天是11月10日,誰來查一查?引導幼兒看數(shù)字10,用筆圈起來。那明天呢,請1個幼兒圈起來,其他孩子有任務(wù),檢查如對了拍手表揚。那昨天呢,11月9日,告訴孩子是119消防日。
任務(wù):幫我們班11月生日的孩子找生日,做標記。提醒幼兒到時間祝賀。
3、 游戲引導學習查星期
師:幫老師找生日,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周6周日是紅色,周一—周五是工作日。
游戲:聽指揮。如:老師說11月6號,紅色幼兒做休息的動作。
引導幼兒查找今天星期幾,看哪里,看什么?
4、 幼兒記錄值日的日子
師:今天星期四是哪些小朋友過生日?引導孩子觀察1個月有幾個星期四,要做幾次值日生?來作個值日生的標記。
每個孩子下去操作,給自己值日的日子做標記。
評價,互相檢查。
5、 回家與家人一起記錄有關(guān)日子
師:為什么要做標記?(不忘記),還有什么日子也不能忘記的;丶液蠛桶职謰寢屢黄鹪趻鞖v上作好標記。
把11月掛歷紙送給幼兒,回家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值日的日子。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7-31
科學教案(必備)07-25
【熱門】科學教案07-21
實用的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實用)07-21
【必備】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華]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