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大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認識一分鐘,體驗用一分鐘的時間做事情,感知專注做事的重要性。
2.學習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一個時鐘、PPT(成人一分鐘內(nèi)做的大事)。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彈珠若干、筷子、記錄紙、筆、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時鐘。
1.復習、鞏固認識時鐘。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認識嗎?(鐘)你們真的都認識?
師:這根粗粗的、最短的針叫什么?比時針稍微細一點長一點的叫什么?那這根最細最長、走的最快的針叫什么呢?
2.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這鐘面上的三根針哪一個走一圈表示一分鐘呢?那一分鐘有多長?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
(1)使秒針在時鐘12的位置,教師和幼兒一起數(shù),當秒針轉(zhuǎn)一圈,數(shù)數(shù)停止。
(2)感受秒針無論從哪來開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開始的位置都是60個數(shù)。
小結(jié):一分鐘有60個數(shù),也就是60秒。
3.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讓幼兒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
小結(jié):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感受一分鐘。
師:你覺得一分鐘是長還是短?那我們來感受一下吧?老師在后面為你們每個人準備了拼圖,一分鐘的時間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完成任務。(教師邊計時,邊數(shù)數(shù),幼兒開始拼圖。)
師:時間到,誰完成了?一分鐘的時間夠不夠完成任務?
小結(jié):完成拼圖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沒有完成拼圖的小朋友說一分鐘時間很短。但是一分鐘是多少秒嗎?(60秒)對呀,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所以,剛才沒有完成拼圖的小朋友,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訣:如果想完成任務,一定要專注做事情,珍惜每一分鐘。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能做些什么?請幼兒動手試試,并交流。
2.欣賞成人一分鐘內(nèi)能做什么。
小結(jié):這些大人厲害吧,一分鐘內(nèi)能做這么了不起的事,這也啟示我們更要珍惜每一分鐘。那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挑戰(zhàn)一下,接下來我們要玩一個游戲——挑戰(zhàn)一分鐘。
游戲一:一分鐘內(nèi)不眨眼。
游戲二:夾彈珠。
(1)請你數(shù)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然后把它記錄在記錄表上。
(2)請幼兒介紹夾彈珠的方法,傳授經(jīng)驗。
(3)幼兒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4)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夾得多,有的小朋友卻夾得少呢?
結(jié)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jié)果也會不同。專注做事情,抓緊時間了,你完成的任務就多了。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師:剛剛我們用了很多個一分鐘,現(xiàn)在還能回去嗎?
小結(jié):時間過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們小朋友要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讓時間白白浪費。
結(jié)束部分:
現(xiàn)在小朋友用一分鐘的時間排好隊,我們一起去戶外看看,一分鐘還能做什么事情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jù)本班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以幼兒感興趣的競賽活動貫穿于整節(jié)課,讓幼兒充分感受一分鐘;顒拥臏蕚浞譃橹R準備和物質(zhì)準備,教師能充分為幼兒準備感興趣及富有挑戰(zhàn)性的操作材料。幼兒的知識準備,開展活動前幼兒已認識時鐘,并懂得一分鐘時間的概念。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情景及圖片,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時間的重要。但是在游戲活動中我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去說,由于教師組織活動比較緊張,所以導致整個活動教師的語言過多、語速較快,活動時間沒有很好的支配。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成長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結(jié)合新綱要,學會如何有機地總結(jié)、提升幼兒的探索發(fā)現(xiàn),同時我也要掌握幼兒的興趣點、年齡特征、知識生活經(jīng)驗,在活動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中班科學活動:人民幣里的小發(fā)現(xiàn)
活動設計背景
新年剛過,幼兒身上留有一些壓歲錢,他們都毫不吝嗇地買這買那,似乎那錢沒處可用啦。再說,農(nóng)村幼兒的視角比較狹窄,他們外出旅游的機會不多,對我國一些風景名勝都不太了解,因而,我想讓幼兒從人民幣里發(fā)現(xiàn)一些秘密,激發(fā)幼兒愛護人民幣及國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第五套人民幣的不同面值,知道人民幣的一些特征。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認識人民幣里的秘密。
3、養(yǎng)成愛護人民幣以及不亂花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發(fā)現(xiàn)第五套人民幣里的`秘密。
活動準備
第五套人民幣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幼兒在超市里買東西付錢,引入主題。
二、以變魔術(shù)的形式從錢包里展示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幣,認識人民幣這一名稱。
三、以調(diào)換位置的游戲形式讓幼兒給6張人民幣排排隊,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
四、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什么異同點,背面有哪些圖案?
五、活動延伸,假如你有10元錢,你想用來干什么?回家后把你想法說給大人聽,并讓大人陪同上街,自己購物。
教學反思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針對這一規(guī)則,我結(jié)合本班實際情況,設計了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提升和發(fā)展幼兒原有對錢的認識的經(jīng)驗。
2、在活動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師幼互補、幼幼互動,結(jié)合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逐層引入,更加認清人民幣,挖掘其中的秘密。
3、整個活動下來,基本達成3個目標。但由于農(nóng)村幼兒見識面不廣,說不出人民幣背后的圖案的風景名稱,堂上氣氛不夠輕松、愉悅。
4、假如今后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把課前研究準備得更充分些,作好各方面的調(diào)查,尤其要酌情考慮讓幼兒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教具準備:
1、一張大記錄表(如下),每個小朋友有一張一模一樣的小得記錄表。女(一張小女孩的圖畫)男(一張小男孩的圖畫)一個瓶子的圖畫(小洞在上方) 一個瓶子的圖畫(小洞在中部)一個瓶子的圖畫(小洞在下方)
2、每個小朋友擁有一個有三個小洞(小洞位于上中下,與記錄表相同)的塑料瓶。
3、老師有兩個用于示范的大塑料瓶,同樣有三個位置不同的小洞。
4、三個裝有水的水盆。
教學過程:
1、教師引發(fā)話題,聊噴泉的相關問題,引出科學活動的內(nèi)容
師:小朋友有沒有見過噴泉啊
幼:有,(各種和噴泉有關的體驗)
師:那小朋友們有沒有觀察過噴泉的水是怎么噴的嗎
幼:有,是這樣的(做噴泉動作)
師:那我們今天就要來觀察一下,水噴的時候誰近誰遠
2、教師出示大塑料瓶,向小朋友講解瓶子的相關事項,交代活動的內(nèi)容如小洞的位置,將要觀察的是什么,需要做記錄的是什么。
3、教師出示記錄表,解釋記錄表相關內(nèi)容,并請小朋友們想一種自己用于記錄的方式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要怎么記錄我們所觀察到的東西呢,怎樣表示水是噴的遠的或是近的呢。
幼:用線的長短(畫線)、山的大小(畫小山)、愛心的大。ó嫄坌模
師:小朋友的方法都很好,那么請自己確定一種記錄的方法,等一下,每一個小朋友都要把自己得到的'結(jié)果寫在這張記錄表上。
4、請小朋友們猜測哪個小洞的水噴的是最遠的
5、請小朋友們?nèi)L試
師:那再小朋友們?nèi)ピ囼炛,老師要強調(diào)幾點。首先,現(xiàn)在的天氣已經(jīng)有點涼了,那小朋友們玩水的時候,請先把袖子挽起來,小心不要把衣服弄濕,要不然可能會感冒生病。得到自己的結(jié)論后就到前面來把結(jié)果記錄在自己的記錄表上。
6、請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記錄表。(請了2個)
先講小朋友得出的結(jié)論,再講他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解釋他的方法。
7、老師演示實驗內(nèi)容,得出結(jié)論:小洞的位置在瓶子的越下面,瓶子里的水噴的越遠。并用畫線的長短的方式記錄在大的記錄表上。請小朋友們思考為什么。
8、請小朋友再次試驗。
9、教師稍微解釋這個科學原理。教師展示瓶子橫著就沒有水會流出來,引發(fā)小朋友的深入思考,請小朋友們回家后,感興趣的可以可以繼續(xù)這個試驗,將瓶子的擺放方式換一下,會不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麥的特征及用途。
2、知道農(nóng)民伯伯勞動的艱辛,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
3、幼兒通過觀察、想象、動口、動手及語言表達,進一步加強對小麥的認識,教育幼兒愛惜每粒糧食。
【活動準備】
小麥生長期圖片,實物麥子一小捆、麥粒一盤、面粉一小袋。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麥生長期圖片,讓幼兒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
2、出示實物麥子,讓幼兒觀察小麥的外形特征,知道小麥生長在土地里。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jié)、光滑,麥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象針一樣的麥芒,麥穗上的麥粒整齊地排列著,小麥未成熟時呈綠色,初夏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3、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麥穗,讓幼兒看、摸,了解麥粒是橢圓形的,知道麥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饅頭、面條、餃子、蛋糕、餅干、油條、面包等等。
4、讓幼兒知道麥秸可用來燒飯、燒水,也可用來蓋房子、造紙,還可編各種用品,如:草帽、扇子、涼席子、草包等等。
5、教師引導幼兒了解農(nóng)民伯伯收割麥子的情景。
教師講解炎熱的夏天,農(nóng)民伯伯收割麥子、捆麥子、搬麥子時汗水直淌,滿臉是紅的、衣服是濕濕的,腰酸悲痛,讓幼兒從中感受收割麥子是辛苦的,應當尊重農(nóng)民伯伯的,愛惜糧食。
結(jié)束部分:智力游戲《看誰說得快》
教師提問:
1、小麥的莖叫什么?(麥秸)麥葉是什么形狀的?(狹長)莖的'頂端長什么?(麥穗)小麥未成熟是什么顏色?(綠色)初夏成熟時是什么顏色?(金黃色的)面粉可以做什么?(饅頭、油條、餅干等等)麥秸可以做什么?(草帽、扇子、涼席子等等)。
2、以回答速度快,正確的小朋友為勝。
【活動延伸】
1、啟發(fā)幼兒到有面粉廠的地方看麥粒如何磨成面粉的2、引導幼兒回家觀察媽媽加工饅頭的過程。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從而體現(xiàn)了《綱要》中所規(guī)定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例如,認識小麥時,先讓幼兒主動去觀察;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小麥的生長過程時也充分尊重幼兒個體獨特的表現(xiàn)力。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jù)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內(nèi)容靈活的運用。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內(nèi)容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diào)整我們的教育內(nèi)容及方案。本次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親身體驗、游戲、課件等教學形式組織活動,使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說說、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麥子的生長過程,懂得了珍惜糧食。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jié)合故事、談話、實驗、音樂表演等不同形式激發(fā)幼兒積極動手動腦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及表現(xiàn)出求知欲。
2、讓幼兒知道水與人類、水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3、幼兒初步了解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缺乏的現(xiàn)狀。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愛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環(huán)保意識。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三個和尚》的故事磁帶
2、實驗用品:鹽、糖、奶粉、洗衣粉、藥面兒、玻璃容器5個
3、"護水小標兵"胸飾、藍色彩筆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三個和尚》都打水。教師通過讓幼兒聽故事想問題說問題引發(fā)他們思考參與的興趣。
1、教師放故事《三個和尚》,幼兒聽故事
2、聽故事后,教師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展開提問:
。1)三個和尚每天都要用什么?他們用水來做什么?
。2)他們打水的地方在哪里?
。3)他們?nèi)齻最后用水做了什么?他們能離開水嗎?
3、教師提出一個話題:我們的生活能不能沒有水?為什么?
(1)幼兒自由的討論交流。
。2)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二、小朋友我們不能沒有水,讓我們來看一看水是怎樣幫助我們的。(請幼兒觀看課件關于水的各種圖片)
1、結(jié)合看圖,讓幼兒了解生活處處需要水。
(1)圖片一、幼兒看到各種工作是直接需要水來完成的。(消防隊員,環(huán)衛(wèi)工人用水澆花、輪船在行駛)
(2)圖片二、幼兒可以看到農(nóng)民用水澆地、發(fā)電站用水發(fā)電送給千家萬戶。
2、這"水"和我們的生活真是關系太大了,你們知道嗎?就連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同樣需要水。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1)幼兒分成5組,這5組桌子上分別放著鹽、糖、奶粉、洗衣粉、藥面兒、開始實驗時,幼兒將物品放入玻璃容器中攪拌一下,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并作成總結(jié)。
(2)教師講解物品在水里溶解了。
3、出示一張圖片:幼兒可以看到河水已經(jīng)變黑了。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來聽一首歌。小朋友們聽一聽小河在唱什么?
三、教師彈唱歌曲《小河之歌》前兩段小河小河真快樂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樂小魚小蝦都來了。
小河小河真難過黑黑河水在流淚,小河小河真難過小魚小蝦生病了。
小河小河真快樂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樂小魚小蝦都來了。
1、幼兒邊欣賞歌曲邊創(chuàng)編動作。
2、教師提問:小魚、小蝦為什么生病了?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助它們呀?(幼兒了解關于污染的問題)
3、拿出"護水小標兵"胸飾、發(fā)給每個幼兒,老師有個好辦法:請你們畫一條干凈的小河送給小魚小蝦(讓幼兒把小河畫在胸飾卡片的背面)幼兒帶好"護水小標兵"胸飾教師彈唱歌曲《小河之歌》第三段,幼兒做自由表現(xiàn)活動。
活動延伸:讓幼兒總結(jié)我們該怎樣做才是"護水小標兵"。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向身邊的人宣傳愛護水資源是"人人有責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操作性很強,是本次主題的一個綜合性的延伸,孩子們對水的科學小實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平時操作的比較少,所以興致相當高漲;顒又泻⒆觽兏幽荏w會到水的作用之大,由于我們在活動之前有過一次斷水經(jīng)歷,所以這次活動對孩子們意義是深刻的。
小百科:水(化學式: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1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大班科學教案11-15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