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米羅的作品,感受大面積的紅色給人帶來的熱烈的感覺。
2、樂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并嘗試用大的色塊創(chuàng)作作品。
3、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fā)內心的感受。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1、《米羅的太陽》教學掛圖。
2、顏料、刷子、畫筆。
3、幼兒教學資源⑥第8~9頁。
4、拼圖1副。(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
(1)初步欣賞。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快速欣賞繪畫作品,體驗繪畫作品帶給自己的視覺沖擊力。
(2)再次欣賞。
教師引導幼兒再次欣賞作品中的色彩、線條、圖案的美。
畫面上都有什么?畫里的造型像什么?
2、了解作品的名字。
看了這幅畫,心里什么感受?心情怎么樣?
你想幫這幅畫起個什么名字?為什么?
教師介紹畫家給這幅畫命名的緣由。
3、我們也來畫太陽。
(1)教師提供作畫材料,請幼兒自己在白紙上作畫。
(2)展示作品,和畫家的畫比一比,再一次感受米羅的作品在造型、用色上的特點。
4、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展示掛圖及幼兒作品,幼兒繼續(xù)欣賞討論。
引導幼兒觀察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陽形狀,色彩特點,體會不同。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通過說兒歌,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音帶、教學圖片、幼兒與媽媽的合照一張
活動過程:
一、演演唱唱
聽音帶進行歌表演《世上只有媽媽好》,激發(fā)幼兒情感興趣。
二、學學說說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小鳥愛綠色的樹,蜜蜂愛美麗的花,魚兒愛清清的水,我愛我的好媽媽。
2、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強化字詞教學,如:綠色的、美麗的、清清的
4、逐句教說兒歌。
5、完整教說兒歌。
三、聽聽變變
1、教師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感受說兒歌的樂趣。
2、教師組織幼兒多種形式的說兒歌。
四、游戲玩玩
請幼兒在操作區(qū)自由玩娃娃家的游戲。
活動反思:
《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chuàng)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小班幼兒年齡在3歲左右,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會向別人表達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語句不夠完整,有時出現時斷時續(xù)的現象,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環(huán)境。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分配給一盤黑色顏料、黑色水彩筆和抹布。
2、準備一副范畫:在水中向各種方向游動的小蝌蚪。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壓印、曲線添畫的畫法,繪畫出各種形態(tài)的小蝌蚪。
2、訓練和加強幼兒觀察力的細致。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致和作畫的能力,同時體驗美術課帶來的歡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1、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在水中是怎樣游泳的?引導幼兒說出并討論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個方向游動。
2、師生一邊唱著兒歌一邊在規(guī)定的場地學小蝌蚪游泳。
二、引導幼兒畫小蝌蚪
1、每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盤黑顏料和水彩筆,請小朋友想想,可以怎么做,才能畫出可愛的小蝌蚪?讓幼兒自己探索著畫,老師在旁邊指導。
2、請畫的好的幼兒到前面畫一畫。
3、教師祟范畫,并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先用食指指腹在顏料中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彩色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想畫向不同方向游,只需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
三、教師指導幼兒再次作畫:
1、畫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每次蘸顏料壓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再拿筆添畫。
3、蝌蚪尾巴不宜太長。
4、仔細操作,大膽作畫,保持畫面干凈。
小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音樂兔跳是活潑歡快的,狼的音樂是重的、慢的、低沉的、陰森恐怖、兇狠的。
游戲規(guī)則:
小兔出來—律動(兔跳); 狼出來—小兔逃回家
╳╳|╳╳|
╳ ╳╳ ╳|╳ ╳╳ ╳ |
重點、難點:
難點:感受不同性質的音樂。
重點:感知音樂初步會做游戲。
活動目標:
1、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的性質(活潑、歡快、慢的、低沉的)。初步會做游戲。
2、培養(yǎng)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兔跳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兔跳
哇!今天天氣真好呀!我是兔媽媽我要帶上我的兔寶寶們一起去郊游啦!
兔寶寶好!兔媽媽好!讓我們出發(fā)吧。ㄔ谕锰囊魳钒樽嘞逻吿呥M室)
二、發(fā)聲練習:
兔寶寶你們開心嗎?(開心)讓我們用優(yōu)美的歌聲唱唱歌吧!
1 23 4|5—|5 43 2|1—||
。◣煟┰S多 兔寶寶,(幼) 一起去游玩。
跟著 兔媽媽,跳跳 跳跳跳。
看見 大灰狼,快快 躲起來。
三、新授:
(一)、感受音樂:(聽兔、狼的音樂)
1、噢!我們到了!兔寶寶大森林美麗嗎?(真美麗)
讓我們在草地上盡情地蹦跳吧。ㄓ變郝犚魳泛,即興隨機做動作。)
2、感受音樂的性質:
咦!剛才兔寶寶跳得很高興,為什么后來就嚇得躲起來了啊?
。ê竺娴囊魳仿犐先ズ孟笫抢莵砹耍
3、感受狼的音樂:
A、請你們在聽聽音樂,想想從哪里聽出好像是狼來了?
B、請兔寶寶仔細聽聽狼的聲音是粗的還是細的,是高的還是低的?(教師在鋼琴上彈兔、狼的音樂各一句,讓幼兒進行對比)
C、請兔寶寶仔細聽聽狼的聲音是快的還是慢的?(再次進行對比)
D、現在請兔寶寶們伴隨狼的音樂學做大灰狼。(讓幼兒從中感知狼的可怕)
E、兔寶寶們學的真像,大灰狼是怎么樣的?(兇狠、可怕…)(邊聽狼的音樂邊學狼的動作,啟發(fā)幼兒做出狼兇狠的樣子)(2遍)
4、聽音樂幼兒隨機做動作。
。ǘ、進一步感受兔子的音樂:
1、兔寶寶我們小兔的音樂是怎么樣的?(請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
2、這首好像是兔子的音樂,聽起來怎么樣?(教師邊彈邊問)
3、請你們豎起耳朵聽聽小兔的音樂是高的還是低的,是粗的還是細的.?(邊對比邊問)
4、讓我們聽著音樂,學小兔跳吧!
。ㄈ⑼暾耐嬗螒,提出要求: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玩,狼和小兔的游戲吧!
注意啦,當聽到狼來了,兔寶寶要趕快逃跑,而且不許發(fā)出聲音。
1、老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小兔做游戲。(2遍)
2、第三遍可請一幼兒帶狼的頭飾扮演狼玩游戲。
(四)、啟發(fā)幼兒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剛才啊,兔寶寶看見狼來了用逃跑、躲起來的方法對付老狼的。你還能再想想,還能用什么辦法對付老狼嗎?
。ㄎ澹⒒顒咏Y束:
兔寶寶們真聰明!一聽見大灰浪的聲音都一溜煙的逃回了家。
狼。]捉著一只兔寶寶,灰溜溜的走了。小圖看見大灰狼走遠了,又高高興興的到草地上去玩了。ㄓ變哼吢犚魳愤叧龌顒邮遥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吹泡泡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之一,瑞吉歐的教學理念中特別推崇從孩子喜歡的活動中挖掘教育因素,而吹泡泡活動激發(fā)了我靈感的火花,空中飛舞的泡泡固然有趣,而讓泡泡落到紙上對幼兒來說是另一次稀有的`嘗試,泡泡變成了繪畫的一部分該是多么另人興奮呀!
活動目標:
1、會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畫出小花,并能大膽添畫多種形狀的花瓣。
2、初步嘗試合作作畫,體會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人手一份吹泡泡的工具、實物投形儀、范例、作業(yè)紙(下端均畫有小動物),課前帶領幼兒玩吹泡泡游戲。
活動過程:
1、回憶如何吹泡泡
師:“剛才我們和泡泡交了朋友,那你的泡泡朋友是怎樣吹出來的?”
引導幼兒講出如何吹:蘸泡泡水,放在嘴邊輕輕吹
2、引導幼兒講出為小動物吹泡泡花
出示圖片(用實物投形儀打出)
師:“嗚嗚嗚,是誰在哭?原來是小動物們在哭,因為它們草地上的小花還沒長出來,真?zhèn),我們趕快來幫它們想個好辦法,讓小花快快盛開吧!”
啟發(fā)幼兒講出用吹泡泡的方法幫它們種上小花。
師:“剛才我們和泡泡交了朋友,那就請這些美麗的泡泡來幫它們變出小花吧!”
3、討論、學畫泡泡花的方法
。1)“泡泡花怎樣畫呢?”啟發(fā)幼兒講出先吹泡泡在紙上,幼兒來示范,提醒對著紙頭吹。
。2)“怎樣讓泡泡花開得更美麗?”啟發(fā)幼兒講出為泡泡添上美麗的花瓣,幼兒來示范,重點提醒幼兒要一朵一朵把花畫清楚。
出示范例(畫好的泡泡花),觀察有些什么花瓣,自己還會畫什么畫瓣。
4、幼兒作畫,教師提要求:
(1) 小朋友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那先吹上美麗的泡泡。
。2) 草地上的泡泡吹滿了,就可以用筆為它添上美麗的花瓣,花瓣的形狀越多小動物越開心。
。3) 如果你喜歡的小動物那兒很擠,你怎么辦?提醒幼兒會謙讓。
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畫花瓣,鼓勵幼兒畫和別人不一樣的花瓣。
5、以小動物的口吻簡單評價幼兒作品,結束教學活動。
小班教案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教幼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并會說出數。
2、培養(yǎng)幼兒數概念的形成。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手口一致的點數1—10
活動準備:
一樣的.水果掛圖
活動與執(zhí)導:
1、出示10個蘋果的掛圖,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多少個蘋果嗎?先讓小朋友自己點數。
2、教幼兒點數1—10
要求正確點數,手指一個蘋果,嘴里數一個數。
手口一致的點數,能說出總數。
3、反復教幼兒點數。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7
《游樂園》
活動目標:
1、會按一端對齊的方法對4個物體進行長短比較。
2、會清晰念讀數字1-10。
3、會按數字6取相應的物品,做到數物對應。
4、能獨立操作“一維二次分類操作板”,完成分類操作。
5、能用身體動作、聲音進行規(guī)律排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過比長短,按數取物,有一維分類的'經驗等知識
2、幼兒學具:學具“金箍棒”,“從短到長”、“從長到短”的標記圖,數字卡1-10,積木,學具“分紐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讀一讀
教師:“我快速出示數字卡,請小朋友念讀數字,看誰的眼睛最厲害!
二、集體活動
1、比一比
請4位幼兒將學具“金箍棒”按標記“從短到長”、“從長到短”排序。
2、數一數
請小朋友數6塊積木,并到老師處檢查
3、分一分
請幼兒說一說紐扣的特點和分類板的標記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據分類板的提示將紐扣進行分類
4、做一做
老師有規(guī)律地做出三個動作(摸頭、摸肩膀、摸腳)或者叫聲(嘰嘰嘎嘎嚕嚕),請幼兒跟著老師做并有規(guī)律地做下去。
三、評價總結
小朋友在操作時要保持安靜。請小朋友把學具放好,收拾整齊。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教案11-03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經典)08-13
小班教案(精選)11-28
[精選]小班教案10-12
[經典]小班教案10-01
小班教案[精選]12-20
【經典】小班教案10-20
(經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經典)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