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11 09:23:48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10篇(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10篇(精選)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10個生字,讀寫“創(chuàng)作、幻覺、關注、津津有味”等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巴爾扎克寫作入迷的程度,領悟寫作的道理。

  能力培養(yǎng):

  感受巴爾扎克寫作入迷的程度,領悟寫作的道理。

  重點

  從巴爾所克寫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寫作的道理。

  難點

  從巴爾所克寫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寫作的道理。

  教法

  讀中感悟

  教具

  教學內容

  一、導入

  有這樣一位作家,他幾乎不停地寫了15年,每年寫上六七部作品,以96部作品,近20xx個人物構筑了一個宏偉的文學大廈,這個人就是巴爾扎克,本文就講述了巴爾扎克寫作入迷的`幾個故事。

  板書課題。

  二、讀中學

  1、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合作,再讀課文

  按閱讀提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作者圍繞寫作入迷,寫了巴爾扎克的哪幾件事,給每件事加上小標題。

  3、感悟內容

  學生瀏覽全文。

  討論:從巴爾扎克寫作入迷的故事中,獲得了哪些習作的啟示?

  要求學生先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注,再同小組的同學交流體會。

  全班交流:明確寫作的方法。

  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體會。

  4、拓展練習

  推薦類似作家的故事,讓學生閱讀。

  三、詞語積累

  摘錄好詞佳句。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會“脫、媽、爸、依、聞、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偎、靜、港、灣、溫“6個字。認識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重點:

  1.學會“脫、媽、爸、依、聞、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偎、靜、港、灣、溫“6個字。認識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鞋)小朋友們平時穿的鞋子是什么樣?你能來說一說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自由發(fā)言。

  2、有一位小朋友向我們介紹他家的鞋子,你們想去看看嗎?讓我們大家一起看看他家的鞋子吧!

  3、學生齊讀課題。

  二、在文中標出生字,讀誰字音。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記號標出要學會的字和要會認的字,并讀準字音。

  2.同座互讀,互相聽聽字音是否都讀準了,相互幫一幫。

  三、擺鞋子”游戲中鞏固生字讀音。

  1.出示生字卡片,讀對一個字,就將這張卡片擺在鞋柜里。以此方式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2.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那一組的鞋柜上的鞋子最多。

  四、指導朗讀,感受幸福。

  1.創(chuàng)設情景,以小組為單位,說說每天放學回到家里發(fā)生的事情,學生自己讀一讀課文。

  2.想一想鞋子一家會說些什么呢?誰能說一說?

  3.大大小小的鞋子是一家人,我們一家人在晚飯桌上聊些什么呢?啟發(fā)學生想象,感受家的溫馨。再讀一讀。

  4.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感受安靜的港灣,溫暖的家,自己練習讀第二節(jié)詩。

  5.在學生充分感受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

  6.愿意把這首小詩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嗎?請試著把它背下來,回家當作今天的.收獲告訴他們。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脫”。

 。2)指名生分析“脫”字的字形結構。

 。3)仔細觀察“脫”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范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范字作比較。

  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脫、媽、爸、依、聞、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偎、靜、港、灣、溫“6個字。認識4個偏旁。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去掉拼音的生字,多種形式鞏固生字認讀。

  2.在小組里識記要學會的字,推薦說得好的同學,代表大家在全班交流。

  二、指導背誦

  1、邊讀邊想象你家的鞋子是什么樣子的。

  2、朗讀時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3、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還可以試著背誦。

  4、請生自由背誦。

  5、請生說一說一天的見聞。

  三、自主識字,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3、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1、請同學們自讀本單元的導讀部分。通過讀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內容?(本組的訓練重點:了解敘述的順序;學習這組課文的方法:要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

  2、明確了本組的訓練重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撈鐵!罚ò鍟x了課題,你知道課文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撈)?圍繞‘撈’字,同學們想弄懂《撈鐵牛》一課中的哪些問題?學生動腦筋思考后,各抒己見,提出以下問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果怎樣?”“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等等。教師梳理,并歸納為四個問題:

  1、誰撈鐵牛?

  2、為什么撈鐵牛?

  3、用什么辦法撈鐵牛、結果怎樣?

  4、這件事說明了什么?“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提出來的,也是我們這課學習的目標。下面,我們就通過讀書來解決這些問題!

  3、請同學們自已讀課文,讀后找出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果怎樣?”等問題對應的段落,并按課文的敘述順序給這幾個問題排序。(指名同學到黑板上為這幾個問題排序,明確事情發(fā)展順序的意義。)

  4、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詞。同桌齊讀兩遍,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寫一遍。

  5、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資料或同桌討論解決,再不能解決作上記號。

  6、同學們到黑板上自由默寫生詞。個別容易寫錯的,老師及時糾正(如:淤、艙等)。

  7、給生字組兩個新詞寫在課堂本上。

  8、布置作業(yè):搜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運用“浮力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

  第二課時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撈鐵!愤@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體敘述了宋朝的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將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鐵牛撈起拖回岸邊的經(jīng)過。)

  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邊讀書邊思考這個問題,讀完后,畫出這句話。

  3、齊讀文章的最后一段,給“出色”、“工程”、“專家”標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從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專家?——先自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再課堂發(fā)言。

  6、同學們發(fā)表的意見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設想出色(叫水送回)準備工作出色(準備工作)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7、八只大鐵牛被水沖進了黃河。而懷丙卻說“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請同學們自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8、指名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想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9、可是,1988年從黃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鐵牛,最輕的每只鐵牛重26.1噸,最重的有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沒有先進的起重設備,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的懷丙為此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指名同學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表示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如“先”)。讀后,指名學生說出懷丙和尚為此做了幾項準備工作?同桌齊讀后共同討論,各用一句簡練的話概括這四步(潛水摸牛;備船裝沙;并船搭架;粗繩拴牛;),意思接近即可。

  10、懷丙不做這些準備工作行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潛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撈。備船裝沙:吃水深,縮短船與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時繃緊繩子,從而拔出鐵牛。并船搭架:

  (1)、保持平衡(舉劃船的經(jīng)歷說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觸面積大浮力大)。粗繩拴牛:保證牢固!獪蕚涔ぷ髦苊芗氈,設計科學,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準備工作做好了,懷丙是怎樣指揮大家撈鐵牛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邊讀邊畫出文章中表示撈牛動作的詞,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進行換詞指導:“鏟”與“撒、掀”、“拔”與“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抽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指導理解這種因果關系)。

  13、觀看課件,理解“鏟沙拔!钡慕(jīng)過。

  14、這幾句話寫清了鏟沙拔牛的經(jīng)過,寫出了懷丙巧用自然規(guī)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鐵牛從淤泥里拔出來了,真令人高興啊,可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聰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結)。

  16、男女分段展開朗讀比賽。體會懷丙的聰明才智。

  17、就這樣,懷丙把八只鐵牛全部撈了起來。一千多年前,懷丙就能用這樣的方法撈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說明什么?①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實,我國歷史上像懷丙那樣運用“水的浮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卓越人物有許多,誰能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呢?(《曹沖稱象》,上一冊積累運用上的《挑水過橋》等)我們?yōu)樗麄凃湴粒鼮槲覀冎腥A民族自豪。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注意讀出對懷丙敬佩、贊嘆的語氣。

  19、討論:想象一下,在當時還有其他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嗎?要是現(xiàn)在呢?

  20、布置作業(yè):

 。1)填空:課后第二題。

 。2)小試驗:

  找一大盆作黃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碼當鐵牛,準備好繩子和沙子回家做這項實驗后,寫出實驗經(jīng)過。

語文教案 篇4

  《北京的春節(jié)》是老舍先生所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發(fā)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散文,文章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一系列習俗,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讀后增加見識,語言簡潔而生動,文質兼美,是學生培養(yǎng)語感,對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對小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平臺。怎樣在完成教學任務時,有效地運用課堂上的有效理答,利用文本材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多層次、有秩序、階梯式的語言訓練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扎實地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的一個前提條件和因素,之所以,在教學時,盡量體現(xiàn)和滲透教學設計的意圖,使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在教師的有效理答中構建更加準確、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體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自主讀文、讀中感悟

  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語言素養(yǎng)的最佳途徑之一,讀也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文質兼美的文章,能使學生讀來朗朗上口、成為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范本材料,更是成為學生語言表達借鑒的一個最佳平臺。所以,以讀為主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主線。確實是大勢所趨,這節(jié)課中,我抓住作者按時間的順序記敘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表達順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有目的的讀走進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幾個片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初讀劃出有關句子,再讀體會交流,在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重點部分。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評價,提升學生的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課伊始時,我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自主感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力求一石激起千層靈的中心問題:“看來大家課前預習的不錯,下面我們就跟隨老舍爺爺一起去看看北京的春節(jié)。請同學們打開書,注意這一次讀書,要認真地朗讀課文,看一看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學生通過自由讀課文、自由感知文本、自由和文本對話,在交流匯報在交合匯報中進行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最后回歸文本——說說老北京的春節(jié)從哪天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我此時設計了兩個語言訓練點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語言訓練點1、這么熱鬧的春節(jié)從哪天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請說一句完整的話。語言訓練點2、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臘月初幾就已經(jīng)開始了,首先第一個好日子是——其次是——接著是——最后是——。

  同時,對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我積極進行了有效的評價理答:

  1、兩個問題,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真不容易。誰再來說說?

  2、你的表述真有條理。

  3、太神了!這么長的句子你都能說得這么流暢、完整。誰也能向這位同學一樣說說?

  4、哇!在表達中,你能加進自己的語句,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具體,向你學習!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概括出敘述順序,老師提示質疑,重讀課文,鍛煉縝密思維,然后了解文中詳寫與略寫的日子。既遵循了學習的規(guī)律,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在滲透本課的表達方法時,針對文本的內容特點,選擇了一個教學內容點設計了語言訓練說話句式,用積極地評價來給予學生積極的回應,激發(fā)學生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對學生回答給予及時的贊揚或者表示接受學生的觀點。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問答,并在問答中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

  二、朗讀展情,創(chuàng)設和諧的對話氛圍

  由于本課所寫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一系列習俗,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其中許多情景如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孩子從未見過,但老舍先生對此描述的使人如身臨其境,加之課前布置學生從網(wǎng)上搜集的資料,再結合我從網(wǎng)絡資源中找到不少資料圖片,通過多媒體恰當?shù)某尸F(xiàn)在課堂之上。這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在教學的開始,在圖片各異的課件中,我示范讀了課文中描述“臘八”一段文字,通過看和聽,將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情境,同時對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jié)有了初步的印象、對文本精美的文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借此,我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自主讀文,感知文本,在再次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感知了文本,感悟作者文字的魅力,觸發(fā)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還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了熟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語言的“味道”,并把好的語言進行了積累。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語言的過渡,教師的及時評價,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對話氛圍,大膽交流,在這種對話中不斷感悟,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突破重難點,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

  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同學抓住三個重點時段來品讀,從而感受到北京春節(jié)的隆重與熱鬧,喜慶與歡樂,體會本文表達方法的精妙之處。在教學中滲透作者的表達方法。

  為此,讓學生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說話訓練,進行語言積累的同時,突破教學重難點。

  所以,我特意設計兩個語言訓練句式:

  1、你們交流的句子那些是寫燈的數(shù)量多?那些是寫燈的種類多的?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歸納、練習說一說。

  2、請試試看,能否用從燈的數(shù)量多和燈的種類多,用一句話完整地表達出來。

  如和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們都干什么去了呢?請讀課文第9自然段。學生通過讀中進行交流。針對學生的交流、表達,我特意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評價理答;

  1、這兩個同學交流的時候,不僅恰當?shù)赜蒙侠仙釥敔數(shù)脑,還巧妙地運用了老師引語進行表達,真令人佩服!

  2、各種各樣的花燈,加上五彩斑斕的花炮,加上香甜美味的元宵,令人陶醉,誰能不喜歡呢?這么熱鬧的燈會,你們想不想讀一下呢?

  這樣的選點訓練,充分利用理答這一種特殊的教學對話,仔細傾聽學生的問答,通過有層次、有秩序、有針對性的“追問”、“轉問”、“提問”和“反問” 等理答有效方式,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調動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升華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fā)情感的欲望。此時,此處語言訓練點的設計和教師對學生有個性的評價語言的設計,更好地讓學生敞開心扉去接觸語言,去感受語言,去體味語言,使學生在沉浸于文本語言和情景的基礎上,自由述說、自由運用本課習得的語言,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幾點思考

  不足之處:

  1、教學的節(jié)奏把握還應該明快一些,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還應該確切些。

  2、在語言訓練點的選擇上,選擇面較窄,達不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說話句式訓練的設計,只針對多數(shù)學生,而對一些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甚至難于掌握,應該對這些學生多謝關注,設計合適、樂于讓他們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訓練句式。

  總而言之,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對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以讀為主的閱讀教學研究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我也認識到在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細節(jié)的思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通過抓重點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根據(jù)課文內容演一演,幫助學生了解人物心理

  理解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進行積累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教學難點:

  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0課《5美元的故事》

  2、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

  根據(jù)意思寫出對應的四字詞語。

 。1)形容心里不明白,困惑。(疑惑不解)

 。2)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大悟)

  根據(jù)課文填一填

 。ㄅ馁u員)聽了(小男孩)的話恍然大悟

 。3)形容有顧慮,有話不敢直說或說話含糊不清。

 。4)形容什么東西都沒得到。(一無所獲)

 。5)形容非常安靜。(鴉雀無聲)

  根據(jù)課文填一填

 。ㄋ械娜耍┒疾患s而同地看著(小男孩),(會場)鴉雀無聲

  這些四字詞語都特別好,如果你們能記住它們,并運用到你日常的說話和寫作中去,這樣你會變得更棒。

  3、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課文

  快來回憶一下,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己說

  誰能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在拍賣會上,( )僅有的( )美元買到了( )的( )。

  二、深入理解感悟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小男孩特別想買一輛自行車。默讀第二自然段,哪些詞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想買自行車?用直線畫出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師:如果你是小男孩,你總是第一個喊價,然后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想買的自行車被別人買走,你的心情是怎樣?

  師:你能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句話嗎?

  師:同學們,要想讀好課文,我們可以用抓重點詞,體會人物心情和想象當時的情景等方法讀。選擇適合你的方法再去讀一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小男孩每次總是以5美元第一個喊價,最后卻眼睜睜的看著別人用30美元、40美元把自行車買走。這時如果你在現(xiàn)場,看到小男孩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呀?能用書上的一個詞來說一說嗎?(疑惑不解),我就是這個小男孩,那你能問問‘我’為什么這樣做嗎?

  生:你為什么不出較高的價錢來買呢?

  師:我……我只有5美元。

  師:我們來把這一幕演一演,

  男生演小男孩,女生演拍賣員,老師讀旁白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小男孩最后買到自行車了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在文中找一找,同桌說一說。

  生:復述第五自然段

  師:咱們把這個情景演一演。

  演完后,老師問演小男孩的同學:“你在喊5美元的時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guī)缀踅^望了,認為自己沒有希望買到自行車了。

  老師問演拍賣場中的所有人的同學:

  師:你們不約而同的看著小男孩,會場上鴉雀無聲的時候,你們心中在想什么?

  生:誰都不要出價,讓小男孩買到車吧!

  師:你們?yōu)槭裁床怀鰞r?

  生: 因為小男孩只有5美元?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師:最后你們發(fā)出的歡呼聲,是為了什么?

  生:為小男孩買到車而歡呼。

  師:你們看到小男孩買到車而歡呼高興,這說明了什么?為什么你們也想買到這輛自行車,卻更希望小男孩買到呢?

  老師問演拍賣員的同學:“你的錘子落這么快,你在想什么?

  師:想快點讓小男孩買到車。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指名讀

  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小男孩為什么用5美元就買下了一輛漂亮的自行車了嗎?

  同桌說一說

  全班交流

  (1)所有的人不喊價

 。2)所有的人都同情小男孩

 。3)被小男孩的執(zhí)著感動(每輛車起拍時;小男孩總是第一個以5美元喊價,當最后一輛車時,小男孩幾乎絕望的又喊出“5美元” )

  師:讓我們再讀讀這段感受一下人們善良和愛吧!

  板書:善良、愛

  請你融入這愛的故事中再輕聲的讀一讀課文。

  作業(yè)布置: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同學利用課間在小組內分角色演一演。

  板書設計:

  10、5美元的故事

  善良 愛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內容分析

  這是一首描寫隕石知識的詩歌,語言流暢,通俗易懂。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同學了解隕石的奇妙,激發(fā)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同學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有關天外來客——隕石的資料,培養(yǎng)同學搜集資料的能力,激發(fā)同學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2、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積累詞語,并能靈活運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三、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有關天外來客——隕石的資料,激發(fā)同學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四、教學內容及過程

 。ㄒ唬┱劇笆奔と,導入新課。

  1、談“石”導入

  同學們,這是一個“石”字,誰能變個字形小魔術,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邊加一局部,使其成為一個新字?(同學自由說)一個小小的“石”字就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頭就更有趣了。

  [以游戲方式導入新課,使同學在課開始就充溢興趣]

  2、教師出示“宇宙來客”隕石圖

  同學們請看,這是一塊石頭,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學談自身的發(fā)現(xiàn):這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它上面寫著醒目的四個大字“宇宙來客”……)的確,這不是一塊一般的石頭,它來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來客(板書:天外來客)它的名字叫隕石(板書:隕石)

  [教師出示“宇宙來客”隕石圖,巨大的石塊,赫然醒目的“宇宙來客”四個大字,給同學視覺帶來巨大的沖擊,同學的好奇心被激發(fā),探索欲望增強。]

 。ǘ┱故举Y料,了解隕石

  1、關于隕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識?同學展示搜集的資料。

  2、教師展示資料: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資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俺國吉林省下了一場奇特的雨,從天空中降落下來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塊的石頭,景象十分壯觀,這就是流星雨。在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來的石頭共有100多塊,最大的重達1770千克。(出示各種形狀的隕石)隕石的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龜殼,千姿百態(tài)。

  [通過展示資料,培養(yǎng)了同學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同學對隕石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學習詩歌做好了鋪墊,由于農(nóng)村同學受條件所限,搜集的資料總是有限的,教師補充一些資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1、關于隕石俺們課本上有一首詩歌,同學們想讀嗎?

  2、同學邊讀邊標出不認識的生字,采用識字方法獨立解決,教師引導同學區(qū)分重點字詞。

  3、同學反復讀詩歌,要求:讀后告訴大家有什么收獲?

  4、同學匯報讀書收獲,教師對匯報情況進行點評。

  [通過自讀詩歌,同學對詩歌進行整體感知]

 。ㄋ模

  再讀,理解內容

  1、同桌合作讀書,要求一人讀一小節(jié),讀后互相評一評。

  2、同桌合作讀展示,集體評議。

  3、教師范讀。

  4、同學評價教師朗讀情況。

  5、同學自讀:注意每句話后最后一個字的讀音。

  6、指名讀,集體評議。

  7、集體交流讀懂的內容。

 。ń毯笱a記:俺知道了隕石是石頭也是星星、俺知道了隕石是與大氣摩擦發(fā)生的、俺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的每小節(jié)后的字的讀起來非常順口,讓人越讀越能讀出其中的韻味來……)

  [注重了以讀為主,讀的形式多樣,同桌讀、教師讀、自身讀、指名讀,使同學在讀中理解內容,感受詩歌的音韻美,讓同學在讀中感受隕石的奇妙。]

  8、同學質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體討論后解答。

  [同學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發(fā),他們的潛能是無窮的]

 。ㄎ澹

  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想像:假如你是一塊隕石,你從遙遠的天際來到人間,你想向大家說什么?

  [以童話般的方式讓同學來總結,既激發(fā)了同學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同學整合信息的能力。]

  2、談自身的愿望(出示隕石圖)面對天外來客—隕石,你想對它說什么?

  [實現(xiàn)同學與文本的對話,使情感得以升華。]

  3、播放歌曲《藍貓?zhí)詺馊枴分黝}曲。

  教師總結:是啊,只要俺們愛說愛問愛動腦,天下的事情就能明了,讓俺們帶著心中大大的問號,繼續(xù)去探索大自然無窮的奧妙!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中描寫炮手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的作用。

  2、想象炮手當時的心情。

  3、理解炮手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1.、理解炮手與將軍對話時的復雜心情。

  2、 理解重點詞語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看圖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覺得炮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明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他為什么還要開炮?

  二、細讀感悟

  1、作為一個炮手要親手炸毀自己世界上僅有的一點財產(chǎn),這是件多么痛心的事,那從課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炮手痛苦的心情?自瀆課文,畫出有關詞語。

  2、為什么炮手的神態(tài)由蒼白到煞白最后變得慘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用筆畫下來,讀一讀,邊讀邊體會,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3、僅僅是因為炮手當時害怕炸了自己的村子而緊張得臉色變得蒼白了嗎?還有沒有什么別的原因?

  4、那為什么炮手的臉色又由蒼白變?yōu)樯钒、慘白?

  5、當將軍讓他對準那個房子開炮時,他的臉色為什么一下子又變得慘白了?

  6、出示句子

  裹著大衣…… 炮手的前額……

  讀一讀這兩句話,邊讀邊體會,為什么一樣的天氣卻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 學生暢所欲言,邊讀邊畫詞語 ,找句子畫下來。

  7、多么殘酷的戰(zhàn)爭,面對這痛苦的'抉擇和無奈,炮手必須執(zhí)行這個命令,因為他是一名軍人,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體會不到戰(zhàn)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就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身臨其境的去體驗一下戰(zhàn)爭的殘酷吧!

  8、分角色朗讀。

  9、這時候不開炮行不行?如果不開炮會怎樣?

  10、隨著一聲炮響,炮手的家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硝煙過后將軍和炮手有什么不同的表現(xiàn)?

  11、看圖體會將軍的動作。

  12、此時你想對炮手說些什么?

  三、總結

  正因為有了這樣偉大的炮手和像他一樣為了國家的利益甘于默默奉獻的愛國戰(zhàn)士,戰(zhàn)爭才取得了勝利。讓我也向這些偉大的士兵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詞語接龍的方法積累詞語。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自己獨立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3、了解人們使用的各種筆的發(fā)明及的演變過程,能夠按要求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把“筆的演變”介紹清楚。

  4、在了解“筆的演變”的基礎上展開想像,改進一種筆,能夠把未來的筆介紹清楚,寫一篇習作。

  [教學重點]:

  1、積累詞語。

  2、能夠把未來筆的樣子、功能介紹清楚。

  [教學難點]:

  1、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2、能夠展開想像,將未來筆的樣子、功能,介紹清楚。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導入:

  出示圖片:看,這是語文百花園。讓我們開始語海暢游吧!

  1、詞語接龍:

  詞語接龍這個游戲有的同學可能玩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1)自己讀例子:藕斷絲連——連綿不絕——絕處逢生……

  輕易而舉——舉一反三——三長兩短……

  微不足道——道聽途說——說三道四……

  (2)小組內練習:1、2小組3、4小組5、6小組分別進行一組練習。

  (3)指名學生班級內展示。

  (4)師生共同進行詞語接龍的游戲。如:生龍活虎——虎頭虎腦——惱羞成怒……

  2、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1)自己讀例子:小船遠去了。

 。ㄝp快的)小船(漸漸地)遠去了。

  對比讀這兩句話,看看第二句話補充了哪些內容?

  什么樣的小船?怎樣地遠去了?

 。2)自己先獨立做練習并寫到書上,然后小組內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

  (4)同桌互相檢查修改。

  二、積少成多:

  老師知道許多同學積累了好多優(yōu)美的詞語和名言警句,誰愿意給大家說幾個?今天我們在學習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和名言警句,看看誰背得又快又準。

  (1)出示:讀讀背背的詞語和名言警句。

 。2)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和名言警句,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書)

  (3)師生交流,感悟其意思。

  (4)指導背誦:自己讀背——同桌互背——教師抽查。

  三、閱讀平臺

 。1)自己讀全文,標出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2)指名讀短文,全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人們從鼴鼠打洞得到啟示,建造了地下鐵道,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3)默讀短文,想一想人們從鼴鼠打洞得到什么啟發(fā),建造了地下鐵道?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方便?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還能說出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哪些許多方便嗎?

 。5)讀了這篇短文你還有哪些收獲?(如:我們人類往往可以從其他生物那里獲得啟示。)

  四、總結:

  第三、四課時

  一、能說會道:

  我們日常與朋友溝通是通過口頭的語言傳遞來完成的,口語的表達是需要反復訓練的`,下面我們就進行口語的表達的訓練,看看誰口齒最清楚,最能說會道。

 。1)將課前搜集的關于筆的資料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出示課件:筆的發(fā)明及演變的過程。

  (3)自由選擇學習伙伴,選擇一種筆介紹給他聽:注意把筆的結構、質地、發(fā)明及演變的過程說清楚。(可以采用“筆的自述”、“筆的對話”等擬人化的方法表演。)

 。4)指名匯報,集體評議修改,看誰說的好,演的棒。

  (5)回家后講給家長或鄰居聽,請家長或鄰居評議。

  二、筆下生輝:

  平時喜歡寫作的同學,現(xiàn)在是你大展才華的好時機,看誰寫的文章最出色。

  (1)你最喜歡哪種筆?你了解它嗎?(可以從它的外形、質地、結構、功能和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等方面去思考。)

  (2)小組內交流:展開合理的想像,未來的筆會是什么樣子,會具備哪些新的功能。

  (3)打好腹稿,寫出初稿。

 。4)班內交流,集體評議,提出修改建議。

  (5)自己修改初稿,讀給學習伙伴聽,征求意見。

 。6)把你們習作讀給家長聽。

  三、小結:

  今天我們在知識花園中暢游了一番,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獲。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義。

  2、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能力。

  [教學方法]:

  1、 朗讀感悟法。

  2、 問題法。

  3、 演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昨天就已經(jīng)學習了的《沁園春長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催人奮進,有一種博大雄渾的美感。文學作品中的美所顯現(xiàn)出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傷,能夠深深打動人心的東西同樣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雨巷》,從中體會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感。

  二、誦讀、整體感知。

  1、集體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傧嘈磐瑢W們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了,那就請大家一起帶著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谧x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憂愁的,哀傷的)

  ③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低沉的,感傷的)

 、軐,咱們把它概括為低沉幽怨,行嗎?(生表示贊同),那就讓我們讀出這種感覺來。

  2、請一位學生單獨朗讀。

 、倌敲凑l愿意來給我們大家朗讀一下呢?

 、诒頁P一下。節(jié)奏把握得較好,能體現(xiàn)感傷憂愁的感情基調。

  3、這首詩中,詩人用了哪些詞語著意表現(xiàn)詩歌的這種凄美、感傷的基調?

  ①詩人在描寫我時,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悵等詞語來表現(xiàn)詩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谠诿鑼懝媚飼r,用了哀怨又彷徨結著愁怨 凄婉迷茫表現(xiàn)了姑娘像我一樣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寫雨巷時,用了頹坦 寂寥兩個詞,描繪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圖

  三、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生平

  1、大家讀了一遍,便有了這么多的感覺。的確,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為什么會這樣哀怨?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失落、惆悵的情感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

  明確: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現(xiàn)代詩人。主要有詩集《我的記憶》(包括《舊錦囊》、《雨巷》、《我的記憶》三輯,與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國新詩發(fā)展中“現(xiàn)代派”的代表詩人,成名作《雨巷》被葉圣陶先生譽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作者也由于此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

  《雨巷》產(chǎn)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中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暗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霞!队晗铩肪褪且徊糠诌M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四、內容理解。意象和象征。

  1、《雨巷》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原來詩人有著這樣的情感和經(jīng)歷。因而,他會在詩歌里選取一些形象來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些凝聚著詩人情感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意象。下面我再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詩,其他的同學找一找這首詩中作者描繪了哪些意象?

 、儆晗 ②丁香般的姑娘 ③我 ④油紙傘 ⑤頹圮的籬墻 ⑥太息一般的眼光

  明確:詩歌的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它是凝聚著詩人情感的形象。因此,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三個我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雨巷。而其余幾個形象則屬于詩歌的細節(jié)。

  2、在描寫姑娘這一意象時,詩人為什么把她比喻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

  明確:丁香類似于百合,是純潔、美好的象征。(美麗、高潔)。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別,(看圖片)一結一結的,人們習慣地稱為丁香結。丁香開在暮春時節(jié),很容易引發(fā)文人的傷春情緒,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傷連在一起成為高潔、美麗、憂傷的代詞,

  3、同學們了解在古詩詞中丁香的象征含義嗎?請同學們看到課后習題第四題。

  明確: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征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王景)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征,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傊,雖然寫法不同,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而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郁、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相符合。

  4、現(xiàn)代詩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義,所以,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一定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每個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經(jīng)驗以及藝術修養(yǎng)等條件的限制,對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要盡力展開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盡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F(xiàn)在請同學們聯(lián)系詩人的經(jīng)歷和寫作背景,展開聯(lián)想,詩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么?

  參考:

 、:雨巷象征了黑暗壓抑的現(xiàn)實。

 、: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敗后,革命事業(yè)陷入低谷。

 、:雨巷象征了人生際遇上的低谷。

 、:我是一個心事重重的知識分子形象。

 、:我是一個苦悶的、人生的追求難以實現(xiàn)的知識分子形象。

 、:我可理解為一個失戀者的形象,這是一首愛情詩,表現(xiàn)了我失戀后仍苦苦追尋的執(zhí)著情感。

 、: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詩人理想中的戀人形象。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寫照。整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遇上與自己有同樣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整首詩可理解為詩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

  ⑿:整首詩還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尋的心路歷程。

  5、總結: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確實,詩歌的鑒賞就是欣賞者通過藝術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剛才同學們的理解合乎情理而又富有創(chuàng)意,同學們對詩歌的主題有多種理解,但是任何詩歌的欣賞都不能離開詩人的個人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大革命失敗的背景以及被通緝的經(jīng)歷一定會在詩作中得以體現(xiàn)。因此,有同學將這首詩理解為委婉地表現(xiàn)了詩人在黑暗現(xiàn)實中找不到出路卻又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我認為這樣認識更 為準確、合理。

  五、從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比绻覀儚囊魳沸缘慕嵌葋硇蕾p這首詩,你有什么美的享受?

  明確:①讀起有一種一唱三嘆、迂回反復、回腸蕩氣的感覺。

  ②聽起來悅耳、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么,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呢?

  明確:①從全詩看,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xiàn),起結復見,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谌姀念^至尾沒有換韻,每一節(jié)共六行,每節(jié)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jié)奏。

  ③另外,語言上用反復,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回往復,悅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回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六、布置作業(yè)。

  結合詩歌,寫一段文字。你可以假設自己是詩人,也可以假設自己是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也可以假設自己是雨巷中的一塊青磚?傊w裁不限,大家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七、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2、培養(yǎng)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高爾基平易近人,關心青少年的優(yōu)良品質

  2、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3、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個性化備課:

  一、揣摩作者的寫作特點

  1、同學們,文章在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爾基——

  骨高高的,又非常面熟的人就是高爾基呢?

  為什么作者不一開始就點明這個顴

  2、學生自主思考,全班交流,教師總結:作者這樣安排確實獨具匠心。既符合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使事情更真實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使文章耐人尋味。

  3、教師拓展:簡單介紹用了類似寫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學生推薦這類作品閱讀。

  二、“我”讀《童年》時大聲地哭了,這也是讀書地樂趣嗎?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學生自主交流

  教師小結

  三、教師拓展:簡單介紹用了類似寫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學生推薦這類作品閱讀。

  板書設計:

  意外

  認識陌生人

  看節(jié)目:往年之交高爾基

  受到禮物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環(huán)保教案10-08

語文《稱贊》教案10-07

語文《陽光》教案10-07

語文《天鵝》教案10-07

語文稱贊教案10-07

語文《荷花》教案10-07

語文蜘蛛教案10-07

語文青花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