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合集(10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作品中的象聲詞、對話以及“小熊還在睡覺”和“小熊睡得很香”兩句話。
2. 啟發(fā)幼兒體會作品中的母子情感。
活動準備
1. 熊寶寶一個,動物圖片。
2. 幼兒操作材料“小熊醒來吧”。
活動過程
1.分別出示熊寶寶和動物圖片,教師富有激情地朗誦,一直講到“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師:小熊在干什么呀?有哪些動物在叫?是怎么叫的?幫助幼兒學習有關(guān)象聲詞,指導幼兒邊學習邊表演該動作的動作,幼兒教案《幼教小班語文教案《小熊醒來吧》》。
師:小熊有沒有被吵醒?誰會吵醒小熊呢?引導幼兒通過想象,說出熟悉的動物及發(fā)出的聲音,如小鴨呷呷,大狗汪汪等。
3. 幼兒想象后,老師繼續(xù)朗誦下一段。
師:小熊醒了嗎?誰叫醒了它?媽媽是怎么說的?帶幼兒一起學說媽媽說的話,體驗媽媽說話時的親切、溫柔的語氣。
4. 啟發(fā)幼兒思考問題。
師:為什么那么多的聲音沒有吵醒小熊,媽媽只說一句就叫醒了小熊?(那是媽媽的`聲音,每個孩子都對自己的媽媽的聲音最熟悉)
5. 讓幼兒完整的欣賞一遍故事,請小朋友一起學說象聲詞、對話以及“小熊還在睡覺”和“小熊睡的很香”
6. 啟發(fā)幼兒思考:
師:小熊愛媽媽嗎?媽媽愛不愛小熊?小朋友愛不愛自己的媽媽?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呢?
小結(jié)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不錯,我們小朋友應該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完成一--四題)
一、引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復習七》的內(nèi)容。(板書:復習七)
二、練習第一題;照樣子連一連,讀一讀。
1.出示卡片,練習拼讀
zuōcàisōugāngēnqīn
zhuōchāishōugānggēngqīng
2.板書:
捉zuōzhuō
指名讀“捉”,說說它是哪個音節(jié)拼出來的?(zhuō),老師將“捉”與zhuō用線連起來。
3.讀一讀題目要求:照樣子連一連,讀一讀。把這道題做在書上。
4.訂正。讀一讀。
答案:
捉zuō剛gān菜cài
zhuōgāngchài
跟gēn收sōu親qīn
gēngshōuqīng
三、練習第二題: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1.板書:
吹()
歡()
指名讀一讀這兩個字,說說它們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吹”和“歡”右邊都是“欠”,“吹”的左邊是口字旁,“歡”的左邊是又字旁。)然后口頭組詞。
2.用同樣的方法練習另外兩組形近字。
“該”和“刻”,“該”的右邊和“刻”的左邊相同都是“亥”,“該”的左邊是言字旁,“刻”的右邊是立刀旁。
口頭組詞:應該、立刻、刻苦。
“外”和“處”這兩個字都有“卜”,“外”的左邊是“夕”,“處”的`外邊是“”。
口頭組詞:外邊、外面、外國;四處、到處、用處。
3.把用熟字組成的詞語寫在書上的括號里。
答案:
吹(吹風)該(應該)外(外面)
歡(歡快)刻(刻苦)處(到處)
四、練習第三題:讀一讀,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指名讀三個句子。
我家只養(yǎng)了一只小雞。
林躍為什么能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
奶奶望著窗外的大雨,心里很著急。
說說帶橫線字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只zhǐ(只養(yǎng)了)為wèi(為什么)
zhī一只小雞wéi(成為)
著zhē(望著)
zháo(著急)
。ā爸、為、著”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有不同的讀音。)
五、練習第四題:選字填空,再讀一讀。
1.板書:它、她、他
說一說這三個字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2.選字填空。選擇合適的字填在書上的括號里。
3.訂正。讀一讀三個句子。
答案:
。ㄋ┦俏夷棠,已經(jīng)退休了。
。ㄋ┦悄新暫铣獔F的。
樹上有一只小鳥。(它)的叫聲真好聽。
語文教案 篇3
一、本單元內(nèi)容:
精讀課文:
21、《古詩三首》 22、《寓言二則》 23、《西門豹》
略讀課文:
24、《三過家門而不入》
語文實踐活動6
二、單元教學目標:
體會古詩的詩情畫意,了解西門豹的智慧與才干,理解預言諷喻的意思,了解神話故事中的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熏陶,產(chǎn)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
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積累詞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古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指定的詞語造句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力,背誦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了課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內(nèi)容理解句子的意思的能力;
三、重點分析:
本單元要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每篇課文的內(nèi)容,體會的思想感情。
四、難點分析:
體會古詩的詩情畫意,了解西門豹的智慧與才干,理解預言諷喻的意思,了解神話故事中的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熏陶,產(chǎn)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
五、知識點地位及系統(tǒng)性分析:
本單元要培養(yǎng)學生用指定的詞語造句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力,背誦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了課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內(nèi)容理解句子的意思的能力。以前學生都接觸過,此單元需要繼續(xù)學習,掌握方法。
六、學生已具備的知識水平及能力分析:
學生已經(jīng)能用普通話正確的朗讀課文,但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上還需要練習。已經(jīng)掌握了把課文分成幾部分的方法,但還要多練習。能提出不懂的問題,但字詞方面上比較多,還應交給學生方法。
七、課時分配:
《古詩三首》 2課時 《寓言二則》 2課時
《西門豹》 2課時 《三過家門而不入》 1課時
語文實踐活動6 3課時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能結(jié)合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jié)合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nèi)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nèi)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jié):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板書: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誠實守信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感悟助人為樂的道理;同時了解有關(guān)風的知識。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感悟助人為樂的道理,培養(yǎng)做好事、助人為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準備
生字卡、詞語卡、朗讀錄音帶、課件(或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娃娃嗎?你們有什么樣的娃娃?聽說過風娃娃嗎?(板書課題:風娃娃)
2.(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風娃娃,你看它長得什么樣?風娃娃圓圓的胖乎乎的臉蛋多可愛呀!跟風娃娃打個招呼,想象一下風娃娃來時的聲音——“呼呼呼”的聲音。
二、初讀課文,自學交流。
1.教師讀第一自然段,引發(fā)朗讀興趣:
“風娃娃長大了。它告別了風媽媽,呼呼呼地奔出了家門!憋L娃娃去干什么呢?同學們快快來讀課文吧。
2.自己讀課文,初步培養(yǎng)自學的好習慣。要求:(1)不認識的字要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注音;(2)不懂的詞語和句子也要做上記號,查一查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3)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3.讀后交流:(1)說說課文寫風娃娃做了些什么事情,或談談你讀了課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教師將學生的發(fā)言分類記下,待細讀課文時再來評價點撥。(2)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說說你已經(jīng)和哪幾個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還有哪幾個生字寶寶你覺得陌生?
三、隨文識字,掃清障礙。
1.認讀生字,初步積累詞語。
。1)讀了課文,我們知道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幾件好事,風娃娃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群生字寶寶呢,風娃娃想看看大家是不是認識它們了。誰來帶大家認認這些生字寶寶?
出示注音的要求會認字卡片,指名讀:奔曠跺埋怨悔股躍纖緩
教師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fā)音,注意指導:“奔”是前鼻音,“曠”是后鼻音,“跺”讀第四聲,“埋怨”讀mányuàn(可以告訴學生“埋”是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讀mái),“纖”和“緩”注意聲母不要讀錯。
(2)讓生字寶寶回到課文里,找一找生字寶寶躲在哪個詞、哪句話里,讀讀這個詞、這句話。讀讀課后“我的詞語庫”。
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埋怨”“無影無蹤”的意思。
。3)去掉生字的拼音,互相考一考是否會讀、會組詞。
2.交流:還有哪些詞語不懂意思?一起幫忙解決。
查資料或看課件認識“大風車”“帆船”“風力發(fā)電站”。
了解:風是一種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類就學會制造風車,借風力吹動風車以帶動機器,來抽水和加工糧食。現(xiàn)在人們還利用風車來發(fā)電,這樣的發(fā)電站就是風力發(fā)電站。帆船的行駛也要靠風,風吹動船帆,推動船前進。
四、指導寫字,練習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字,復習字音,練習組詞:野箏斷悔流慢吸始
2.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吸、箏、流”三個形聲字,從理解形旁的意思入手去記住它。
、凇耙、斷、始、悔、慢”用熟字加部件、部件分析、筆畫分析等方法認清字形。
3.指導寫字。
“悔、流、慢”都是左窄右寬!拔、始、野、斷”左邊稍窄一點兒,注意它們左邊的最后一筆都是很講禮貌的,要讓一讓右邊!“箏”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下部分的“爭”不要拉得太長,不然會超出格子的。
4.練習寫字。
要求寫好后看看是否正確,哪個字寫得最漂亮。教師進行巡視,隨時糾錯和表揚,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寫的字,鼓勵學生寫好字。
第二課時
一、自由讀文,理清條理。
1.激發(fā)朗讀興趣。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圓圓臉蛋胖乎乎的風娃娃。你想和風娃娃做朋友嗎?想和風娃娃做朋友就要去認識它,了解它。風娃娃到底是個怎樣的朋友呢?我們還是趕快讀讀課文吧,看看風娃娃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自由讀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風娃娃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3.交流:風娃娃做了些什么事情?
課文從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別寫了風娃娃吹斷了孩子們的風箏線,吹動大風車、船帆、風輪。(板書關(guān)鍵詞語。)
4.討論:風娃娃做的這些事,哪些是好事,哪件事不應該做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剛才小朋友都說,風娃娃不該把孩子們的風箏線吹斷。這是怎么回事呢?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投影第一幅插圖)你看,這個小男孩站在草地上,手里捏著線軸,無可奈何地望著斷了線的'、越飄越遠的風箏,嘴里一定在埋怨個不停呢!小朋友,你們都喜歡放風箏,要是你們的風箏被風吹斷了線,你們會怎么埋怨?
喲,你看(指圖上的風娃娃),風娃娃聽到你們的埋怨了。它也在說話呢。哪個小朋友最懂風娃娃的心思,來給風娃娃配音,把風娃娃的話說出來?
3.真是一群懂事的風娃娃。風娃娃,我聽出你心里很后悔了,那么,接下來,你會怎么做?(生:我要盡力為人們做好事。)
三、學習三至五自然段。
1.自由選擇板塊研讀。
。1)過渡:風娃娃明白了“我要為人們做好事,人們才會喜歡我”的道理。剛才大家都說風娃娃接著是做了三件好事?磥,風娃娃真是想到做到。那么,這三件事是怎么回事?你最喜歡風娃娃做的哪件好事?請你跟著風娃娃的腳步,到田野、河邊或小山村去看看吧。然后,把你認為最值得做的、最讓人們喜歡的那件事講給大家聽。
。2)學生自由讀三至五自然段,教師巡視,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不懂就問,或通過合作討論與查閱工具書、資料等方式理解詞句、解決問題。
2.匯報交流,品讀感悟。說說自己喜歡風娃娃做的哪件事,為什么認為風娃娃做得好。師適時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1)喜歡“吹動大風車”。
師:風娃娃是怎么吹動大風車的?
課件出示句子:風娃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鼓起腮,使勁向風車吹去。
師:誰來當風娃娃,先讀這句話,再表演一下?注意看清楚風娃娃做了幾個動作啊。(學生表演,體會“吸、鼓、吹”三個動作。)
師:看,風車下的水流立刻變大了,奔跑著、跳躍著,向田里流去。農(nóng)民伯伯樂得哈哈笑了。
。2)喜歡“吹動船帆”。
課件放映纖夫拉船鏡頭。
師:你知道他們是誰?在干什么?看
123下一頁到纖夫拉船這么吃力,你會怎么想?這時,“呼——呼——”風娃娃來了:
課件出示句子:
、亠L娃娃趕過去,對著船帆吹。
、陲L娃娃急忙趕過去,對著船帆用力吹。
師:你認為哪句話寫出了風娃娃當時的動作和心情?(讀第二句,體會風娃娃及時幫助別人的一片熱心。)
師:船在水面跑起來了,纖夫們松了一口氣,真得謝謝風娃娃呀!
(3)喜歡“吹動風輪”。
課件顯示畫面:風力發(fā)電站。幫助學生了解:風力發(fā)電站是利用風力資源,依靠風力吹動風輪,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課件出示句子:伴隨著發(fā)電機隆隆的響聲,風娃娃唱起了歡樂的歌……
請一位同學讀。
師:他讀得歡樂嗎?是啊,我們仿佛聽到了風娃娃“呼呼呼”的歌聲,歡樂的歌聲!我來采訪一位風娃娃:請問,你為什么感到歡樂?
。L娃娃覺得為人們發(fā)電是很快樂的事情。風娃娃做了這么多好事,人們都喜歡它,所以它很快樂……)
3.啟發(fā)教育: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也有過像風娃娃這樣的快樂的心情?把你做的一件讓你快樂的事情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吧。
先在小組里說,再自告奮勇站起來大聲說,可以不用老師點名。說出自己做了好事的同學,大家給以掌聲鼓勵。
四、朗讀全文,拓展延伸。
1.風娃娃做的這三件事都是對人們有利的好事。我們可真喜歡這個助人為樂的好朋友。來,讓我們把課文再讀一遍,向風娃娃學習。
2.你還知道風有什么作用嗎?想象一下,風娃娃還到了哪些地方,為人們做了什么好事?
五、作業(yè)。
查閱有關(guān)風的知識資料,了解風的好處和壞處。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重點】
學習重點應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園”。即作家抓住特點寫景和寫景中確切使用形容詞、動詞這一部分。只有深刻體味到在“百草園”這個自由廣闊的天地里能夠享受到無窮樂趣這一點,才能進一步理解“三味書屋”單調(diào)、沉悶、枯燥的生活是怎樣束縛和摧殘著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的。
【教學難點】
1、弄懂插敘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別是理解插敘后的一段議論的含義。
。、正確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tài)度。
3、理解結(jié)尾的話。
。础⒗斫庑形闹袛⑹隹谖堑淖兓。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情感、和主題。
2、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yǎng)探究的習慣。
【學習方法】
朗讀法、感悟、品味、交流。
【課前準備】
。薄⒆x準“讀一讀”中的字音。
。、自看并理解注釋中的詞語。
。场㈤喿x課文,質(zhì)疑。
。、思考:探究與練習。
【課堂類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二、導人
。、作家作品簡介:
學生已學過回憶魯迅的作品《一面》,可以用提問回憶的方法回顧已學過的有關(guān)魯迅的知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輾轉(zhuǎn)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
百草園,紹興城內(nèi)魯迅家房屋后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候(12歲到17歲)在這里讀書。
。、導語:
作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里面滲透著作者強烈的感情,閱讀時要細心品味;文章寫景狀物、敘事寫人真切具體,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的。
三、學習文章結(jié)構(gòu)
。、提問: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討論并歸納:文題出現(xiàn)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從此,可以發(fā)現(xiàn),課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提問: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間的過渡段?
討論并歸納:
、虐俨輬@:從開頭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迫稌荩簭摹俺鲩T向東”到完。
、沁^渡段:第9自然段。
。、提問: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
討論并歸納:第一段是總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沒有矛盾。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按_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么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后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四、學習景物描寫
1、提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討論并歸納:(老師提示引導并歸納)
、偶茸プ×耸挛锏奶攸c,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ㄗ寣W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guān)語句。)
、菩巍⒙、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ㄗ寣W生分別找出相關(guān)內(nèi)容)
形:肥胖、高大、臃腫、小球。
聲:長吟、彈琴。
色:碧綠、紫紅、菜花和蜂的“黃”。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鳴蟬。
秋景:蟋蟀的叫。
、菍哟尉,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再由高到地寫動物;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到植物。
(4)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有聲、有色、有趣、有味,確是兒童的樂園。
2、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體會寫景的妙處。
五、學習民間故事和冬天的百草園
。薄懥税俨輬@的景物后,又寫的是什么?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勺寣W生簡要復述和評論這個故事。
2、問:文章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討論并歸納: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下面一段寫的是什么?
寫的是冬天的百草園。
。础⒍斓陌俨輬@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捕鳥。
6、文章是怎樣描寫捕鳥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為什么要寫捕鳥?
討論并歸納: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后寫捕鳥的收獲、經(jīng)驗教訓。運用的動詞有“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六、小結(jié)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于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于聽美女蛇的故事,樂于捕鳥活動,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第二段。
。、“百草園”里,作者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是“學校生活”!叭稌荨敝苯訉懥恕皩W校生活”。試預習“三味書屋”部分,分別找出兩部分中“學習的環(huán)境、教課的先生、學習的.內(nèi)容”,并加以對比,結(jié)合完成文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于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于聽美女蛇的故事,樂于捕鳥活動,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二、閱讀課文過渡段和三味書屋部分
。、學生齊讀過渡段。
。病枺骸拔摇钡降字恢辣凰偷剿桔尤サ脑蚰?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討論并歸納: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盡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
。场枺骸癆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心理?
討論并歸納:運用擬人,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
。础枺哼@一段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5、問:第二部分一開始作者對先生是怎樣評價的?
討論并歸納:先生很“和藹”。是本城中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的人。
。怠枺涸趺蠢斫庀壬换卮稹肮衷铡边@蟲的問題?
討論并歸納: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解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cè)雽W不久的學生,如此“不務正業(yè)”,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這種態(tài)度是否正確,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學生沒提出也可不討論。)
。、問:“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也不常用”說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歸納: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規(guī)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tài)度,也反映他對學生的開明思想。
。、問:你認為在三味書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寫得有趣味?
學生自由發(fā)言,不求統(tǒng)一,合理就行。主要讓學生理解把握課文內(nèi)容。
。、問:從作者的記敘和描寫中,你覺得作者對三味書屋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討論,有理就行。
9、請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
。ㄗ寣W生討論“研討與練習”:一題的3小題)
三、小結(jié)
全文主要內(nèi)容由兩部分構(gòu)成──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表現(xiàn)了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樂的生活。
四、作業(yè)
。、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自主檢測。
第三課時
一、讓學生質(zhì)疑問難,師生共同討論課文中的問題
二、訂正作業(yè)
三、自主檢測上的課外練習
要求:當堂練習,集體評講。
四、積累
魯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
五、作業(yè)
你知道魯迅先生的經(jīng)歷嗎,請同學們查找課外資料,寫一篇介紹魯迅先生的練筆,下節(jié)課上課時給大家介紹。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保c《竇娥冤》一文的學習相結(jié)合,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
2.了解本課曲詞富于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ǘ┠芰δ繕
。保盐談∏,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shù)形象。
2.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鑒賞劇作富于文采的語言。
。ㄈ┑掠繕
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的藝術(shù)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chǔ)上,重點賞讀若干支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guān)知識,進行文學鑒賞的訓練。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shè)計
。保谝徽n時,要求學生疏理劇情,并重點賞讀這出戲開頭的三支曲詞和結(jié)尾處《一煞》、《收尾》兩支曲詞,體會曲詞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點。
。玻诙n時,重點賞讀自《脫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詞,體會曲詞中反映的鶯鶯心理活動,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這在元雜劇中是頗為少見的。全劇劇情,可參看課本題解)也是全劇最為膾灸人口聽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鶯鶯終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guān)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jié)為夫妻。但接下來便是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并說考不取功名便“休來見我”,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xiàn)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保畬耄骸段鲙洝肥悄捴巳丝诘乃囆g(shù)杰作,同學們是從什么時候起知道這部作品的?讀過那些與《西廂記》有關(guān)的書,是否觀賞過相關(guān)的影視戲曲作品?
(學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課文學習的正題即可。)
。玻枥韯∏椋骸堕L亭送別》寫鶯鶯、紅娘、老夫人到十里長亭送別上京趕考的張生,鶯鶯是最重要的劇中人,經(jīng)過的時間線索。度依據(jù)送,把課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叨叨令”結(jié)束}: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邊靜”之前}:長亭別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些念”}:臨別叮嚀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劇終}:長亭別后
。常p讀曲詞《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學生先背誦,后作賞析。提問:這支曲子在修辭上有什么特點?是怎樣渲染出劇中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的?
明確:曲子句子式既整飭又參差錯落,前3個三字句構(gòu)成對偶、排比。后又各有一個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點明送別的季節(jié),以景襯情。后二句用設(shè)問手法,說是“離人淚”“染霜林醉”,一“染” 一“醉”,下得極度有分量。溝通了景與情的聯(lián)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離愁,創(chuàng)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4.與《端正好》對比,賞讀劇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問:和《端正好》一樣,《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評點這兩支曲子說:“末二曲寫張生去后鶯鶯的悵望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虛情實寫,正語反詰,俱臻妙境!痹囌f說你對這段評語的理解。
明確:“虛情實寫”,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動的景物來傳情。這兩支曲子寫夕陽殘照、青山疏林、淡煙暮靄、秋風馬嘶,我們仿佛看到鶯鶯滿懷凄楚,悵然癡立,目送張生轉(zhuǎn)山坡、出疏林,“離愁漸遠漸無窮”,此時的滿目秋景,都是鶯鶯悲涼心境的外化!妒瘴病返哪┚洹氨槿碎g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便是“正語反詰”,即用反問句抒寫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正面直說,更顯得激越真切。
5.與以上三支曲子對比,賞讀《滾繡球》和《叨叨令》。
提問:這兩支曲子主要寫什么?有人說,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這樣的曲詞,才可以稱為“絕紗好辭”,《滾繡球》與《叨叨令》便相形見絀,你的看法怎樣?
明確:《滾繡球》仍是鶯鶯的內(nèi)心獨白,借去長亭途中的景物,從正面刻畫鶯鶯與張生難以離舍的復雜內(nèi)心世界。《叨叨令》由紅娘的問話引發(fā),敘說動身前無心打扮的原因,設(shè)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
關(guān)于曲詞的評價:《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詩宋詞精美語句固然堪稱“絕妙好辭”,而《滾繡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這兩支曲子使用對偶、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寫得也很生動真切,同時,又更多地融口語入曲,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于演唱,聽眾容易接受,雅俗共賞!哆哆读睢范嘤茂B詞、襯字,更能體現(xiàn)口語化的音韻美。有時委婉含蓄,有時盡情傾瀉,兩種曲子風格各異而能統(tǒng)一,正是王實甫才具超群之處,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三、總結(jié)、擴展
本課時我們只重點賞讀了五支曲子,對課文華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語言已多有領(lǐng)會。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huán)境的圣手,他描繪的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語言大師,曲詞艷麗曲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矯揉造作。下一課時,我們將時一步賞讀共余曲詞。
四、課后作業(yè)
。保畯土曇阎v析、討論的五支曲子,進上步作吟誦體味。
。玻b讀自《脫布衫》和《二煞》等十四支曲子,體會其中反映出的鶯鶯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性格。
五、板書設(shè)計
劇情分析 曲詞賞讀
(《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別途中 《端正好》:濃色重彩 以景寫情
。ā睹摬忌馈分痢冻熳印罚╅L亭別宴 《滾繡球》:借景抒情 哀婉動人
(《四邊靜》至《二 煞》)臨別叮嚀 《叨叨令》:口語入曲 通俗真切
。ā兑簧贰分痢妒瘴病罚╅L亭別后 《一煞》、《收尾》:虛情實寫 正語反詰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與課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寫鶯鶯、張生在長亭別宴上的表現(xiàn)。張生趕考,鶯鶯送別,表現(xiàn)了二人之間的真摯愛情,更反映出鶯鶯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對此,應通過曲詞的賞析,用心體會。
二、教學過程
。保畬W生吟誦、賞讀曲詞,教師作適當解說。
。玻M行課堂討論。
問題討論一:自《脫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脫離長亭送別的具體情境,也仍舊體現(xiàn)了情景交融的特點。哪些曲詞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明確:在敘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如《脫布衫》的.“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蓑草萋迷”,把整個離宴用蕭條氣氛籠罩起來,使秋境與離情統(tǒng)一。又如《四煞》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黃河與西岳華山,也被用來作離愁別恨的陪襯。還有《四邊靜》的“兩意俳徊,落日山橫翠”,把席殘人散,兩人相別的人物活動包容在蒼山落照的秋境之中,氣象闊大,使人如在畫里,歷歷在目。
問題討論二:鶯鶯是重愛情輕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禮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詞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
明確:在鶯鶯心目中,金榜題名,并不是愛情的前提與基礎(chǔ)。如在《朝天子》中,她稱上朝應考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在《二煞》中說“你休憂文齊福不齊”“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在《幺篇》中說“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之及第”。這些言語,與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態(tài)度形式鮮明對比,是鶯鶯叛逆性格的體現(xiàn)。)
問題討論三:雖然張生一再表白自己不會再在異鄉(xiāng)拈花惹草,但鶯鶯卻總擔心他“停妻再取妻”,故而一再試探、叮嚀,鶯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擔心?
明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婦女地位低下,始亂終棄的事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作為《西廂記》故事雛形的《會真記》(唐元稹作)和《鶯鶯歌》(唐李紳作),都將張生描寫為始亂終棄的薄情文人。鶯鶯的離愁別恨,固然反映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同時也是她對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悲哀和抗爭,而不只是單純的兒女情長。
問題討論四:課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細節(jié)生動,描摹逼真處甚多,試舉你最喜歡的曲子作說明。
此題無統(tǒng)一答案,可由學生自由發(fā)揮。如《滿庭芳》、《快活》、《朝天子》的細節(jié)描寫,《耍孩兒》、《四煞》的夸張對比等,都很突出。
三、總結(jié)、擴展
《西廂記》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美曲雅的語言,稱它能代表元雜劇的最高成就,絕非過譽之詞。而且,不僅《紅樓夢》的中寶、黛愛讀《西廂記》,今天讀它也還有現(xiàn)實意義。當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為《西廂記》寫下他感悟人類情愛的長篇散文《飄逝的絕唱》。
問題討論:
李存葆在《飄逝的絕唱》中說,當代世界,“暴力對美色的霸搶遠未結(jié)束,權(quán)力對美色的侵吞仍顯貪婪”;以金錢為媒,“用鈔票鋪設(shè)婚床”的現(xiàn)象更為多見。你思考過這些問題嗎?作為已步入青春期的年輕人,你認為什么樣的愛情觀才是正確的?
明確:社會丑惡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必隱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讓年輕人早一些接觸“愛情觀”問題亦無壞處,可避免他們在獨立面對生活時的迷失。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導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們美好情操道德的養(yǎng)成與堅守。
四、課后作業(yè)
。保x擇最喜歡的一支或幾支曲子,背誦出來,并把它寫成現(xiàn)代詩。
2.課后閱讀《西廂記》全劇劇本。
。常喿x李存葆《飄逝的絕唱》,寫一則讀筆記。(李文原載20xx年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種報刊轉(zhuǎn)載,并收入《20xx年度中國最佳散文》等文集)
五、板書設(shè)計
人物性格 思想啟迪
崔鶯鶯 蔑視功名利祿 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執(zhí)著追求愛情 摒棄金錢權(quán)力的侵蝕
反封建禮教的叛逆性格 讓愛情的人類精神之花更美更艷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3、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4、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進行口語交際。
2、積累名人名言。
3、了解成語故事內(nèi)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設(shè)計和安排: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jié)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舉行
1、調(diào)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nèi)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后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nèi)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nèi)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lián)系自身和現(xiàn)實情況發(fā)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讀讀背背)
我的發(fā)現(xiàn)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nèi)容的小黑板或?qū)嵨锿队皟x顯示,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總結(jié)。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等,這部分內(nèi)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1、齊讀句子、體會。
2、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匚兑幌拢梢允棺约韩@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我會填、成語故事)
一、我會填
1、觀察每一組形近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記住區(qū)分方法。
2、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二、成語故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fā)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
板書設(shè)計:
語文園地二
口語交際
我的發(fā)現(xiàn)
日積月累
語文教案 篇9
一、 教學目標:
熟悉課文,理清情節(jié)層次。
2.了解本文的敘述視角。
二、重點難點:了解小說作者通過人物肖像、語言、行動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弄清本文的詳略安排。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ㄒ唬 導入(略)
。ǘ 閱讀要求:1.找同學讀課文,要求通過朗讀,用聲音刻畫人物,讓學生感覺到情節(jié)的緊張與震撼。2.結(jié)合思考與練習,給本文劃分層次。
。ㄈ 字、詞的落實,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勇氣》教案5》。
(四) 分析課文層次和題目的含義
老師提示:課文后的“思考與練習”第一題已給我們劃分層次段落的'提示,我們給這三個層次概括一下內(nèi)容。
開頭(第1自然段):在一個午餐會上,“我”遇到一個美國傘兵并聽他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
中間(第2——18自然段):法國婦女兩次救助美國傘兵,自己的丈夫卻因此被殺害。
結(jié)尾(第19自然段——末尾):空軍將領(lǐng)評價兩種“勇氣”。
提問: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三個部分的人稱不一致,誰來回答一下?
回答:這篇小說的開頭和結(jié)尾部分用的是第一人稱,第二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稱。
提問:作者為什么要用變換人稱來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3、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難點: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讀詞語:炎熱遼闊細嫩草莖柔軟翅膀、冰雹舒適雷鳴艱難呻吟
2、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課文里說,看著小鵝快樂的玩耍、嬉戲,鵝媽媽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和快樂。那么,除了小鵝快樂地玩耍、嬉戲,還有什么能讓鵝媽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好好地來讀讀課文,看看能讓鵝媽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的還有什么?
二、讀文感悟
。ㄒ唬、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想象讀文,積累好詞好句。
1、聽讀想象。
請一名同學讀讀第一自然段。大家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里的詞句所表現(xiàn)的情景,最后看看你能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說說。
2、用朗讀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這段課文讓你覺得世界是美好的,小鵝是快樂的。那么是哪些詞句讓你產(chǎn)生了這樣的感受呢?下面,同學們自己讀讀這段課文,看看是哪些詞句讓你產(chǎn)生了這種感受,把它們找出來,好好讀一讀,盡量用聲音和語調(diào)的變化把你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
(1)、學生讀文匯報,師生共同指導。
(2)、學習運用兩個詞語“廣闊”“遼闊”。
你發(fā)現(xiàn)“廣闊”和“遼闊”有什么共同特點了嗎?哪個詞形容的更大一些呢?除了可以說“廣闊的世界”還可以說“廣闊”的什么?除了“遼闊的草地”還以說“遼闊”的什么?
(3)、詞句積累。
這段課文里有一些詞寫得非常好,我把它們拿到大屏幕上來,大家再看一下。
。ǎ┑氖澜纾ǎ┑牟莸兀ǎ┑牟萸o()的小鵝
還有一些句子寫得也很美。
莖是()的。世界是()的。小鵝們是()的。陽光是()的。
這段課文寫了鵝媽媽帶小鵝們出來時候的情景。大家說這時候的情景是怎樣的?在這美好、快樂的時刻,鵝媽媽在做什么?板書“健康”。
體會:這時候讓鵝媽媽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ǘ、學習第二自然段,抓住“麻雀蛋似的冰雹鋪天蓋地的掉下來”體會冰雹大,多。
1、讀文想象。
大家再讀讀第二自然段,還是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里所描寫的情景,看看段課文能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讀后匯報。
引導學生從“麻雀蛋似的冰雹”知道冰雹大,從“鋪天蓋地“認識到冰雹多,最后指導學生把冰雹讀得又大又多,非?膳。
引導學生關(guān)注:這時候的情景還像剛來時那樣美好嗎?天氣變得怎樣了?在這可怕的時候,鵝媽媽是怎么做的?……板書(安全)。
體會:這時候讓鵝媽媽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ㄈ、學習第三自然段,從“媽媽的翅膀外面可能發(fā)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展開想象,進行說話訓練,體會鵝媽媽對小鵝無私地愛。
請一名學生讀一讀!昂軠嘏⒑苁孢m”讀得慢一些。范讀。生重讀。你們說鵝媽媽的翅膀外面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呢?(訓練說話:把冰雹、狂風、雷聲說得可怕)這些事情可怕不可怕?可是,小鵝們呢?在媽媽的翅膀下的小鵝們一起讀——(學生接讀)感到很溫暖,很舒適。
教師質(zhì)疑:鵝媽媽經(jīng)歷著那么可怕的事情,它為什么不找個地方躲起來呢?鵝媽媽不但能跑,它還會飛,雖然不像鳥類飛得那么久,那么遠,但是一次也能飛得很遠。這樣幾次不就找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了嗎?板書“溫暖、舒適”。體會:這時候讓鵝媽媽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ㄋ模、學習第四自然段,通過指導朗讀,體會小鵝們的好心情。
1、讀文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匯報朗讀,讀出小鵝們的好心情。
重點指導“啊,陽光還是這樣明媚,甲蟲、蜜蜂們又在動人地歌唱。世界還是那樣美好!贝蠹蚁胂,小鵝躲到媽媽翅膀下面的.時候,是怎樣的?麻雀蛋似的冰雹——,可當它們從媽媽的翅膀下鉆出來的時候,沐浴著明媚的陽光,聽著甲蟲、蜜蜂動人的歌,它們由衷的感嘆:啊,陽光還是這樣明媚,甲蟲、蜜蜂們又在動人地唱歌。世界還是那樣美好。(師范讀)
指好“鵝媽媽艱難地抬起了翅膀”:暴風雨過后,一切又回到了風雨前的樣子?墒蛆Z媽媽還和風雨前一樣嗎?從哪句話中你知道它不一樣了?(鵝媽媽艱難地抬起了翅膀)。什么是“艱難”?你們把胳膊當翅膀,做一個艱難地抬起翅膀的動作。你把鵝媽媽的動作讀得在困難點兒。鵝媽媽怎么了?它傷到了什么程度?還能陪孩子一起玩嗎?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通過想象朗讀、討論,體會鵝媽媽對小鵝偉大而無私的愛。
1、想象讀文,體會鵝媽媽受傷時的神情和樣子。
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課文里描述的情景。預設(shè):他用這樣的語氣來表現(xiàn)鵝媽媽受傷的樣子,你覺得恰當嗎?那該怎么讀呢?這樣讀可以嗎?為什么語調(diào)這樣低沉?讀得這樣傷感?
2、指好鵝媽媽的話“一切都很好,我的兒子!
教師質(zhì)疑:人如果骨折了,會疼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如果是小孩動一下就會疼得直哭,甚至哭都會疼。多可怕呀。而鵝媽媽為什么只是輕輕地呻吟,還告訴兒子一切都好呢?鵝媽媽就是不想讓孩子們替自己擔心,就是想讓他們無憂無慮,快樂地玩耍才把自己的痛苦掩飾起來是嗎?板書“快樂”。
體會:這時候讓鵝媽媽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是啊,孩子們,對于媽媽來說,孩子的平安、快樂、健康、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快樂和幸福。說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0年的一個秋天,有一個兩歲半的孩子隨父母一起到貴州旅游,他們來到一個游樂場,乘坐纜車觀光,他們看到了最美麗的景色,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可是他們并不知道,一場災難就要降來,當纜車行駛到100米高的時候,乘載纜車的纜繩突然斷了,車里的人們隨著纜車急速下降,人們爭掙著,呼喊著,尖叫著,可是都無濟于事,之后隨著一聲巨響,纜車全部掉下來了。當營救人員趕到時,眼前的一切讓人驚呆了,在血肉模糊的尸體中,舉著兩雙僵硬的手,在手心上就是那個兩歲半的孩子,原來在纜車倒下來的時候,父母用雙手舉起了孩子,孩子也因此得救了,然而爸爸媽媽卻離開了人間。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再聯(lián)系我們剛剛讀過的《鵝媽媽的故事》,你想說些什么?
結(jié)束全課。
板書設(shè)計:
鵝媽媽的故事
健康 安全 溫暖 舒適 快樂
鵝媽媽最大的幸福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30
(精選)語文教案11-1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1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2-0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4
語文教案07-20
語文小學教案10-21
[精選]語文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