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2、把握文章多角度、多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報告文學中議論、抒情的作用。
3、理解文中孫晉芳及女排姑娘們身上所體現(xiàn)的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從而認識到“祖國榮譽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二、教學重點:
體會孫晉芳及女排姑娘們身上所體現(xiàn)的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
三、教學難點:
理解報告文學中議論、抒情性結合的作用。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法設計:
以讀為主,討論中理解
六、課時劃分: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對排球比賽了解多少?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與排球有關的課文,出示課題:把掌聲分給她一半。齊讀課題。
3.題目中的“她“指的'是誰?(板書:孫晉芳)
4.師生交流有關孫晉芳的資料。
5.從“一半”這個詞你又能知道什么?
。ㄒ龑В号徘蚴且粋集體項目,最后得勝利是全體隊員共同拼搏的結果,掌聲應該分給每一個隊員,教練員甚至是陪練。但文中說要把掌聲分給她一半,可見他在團隊中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二、初讀課文
1.了解報告文學。(出示:報告文學是一種文學方法,及時反映現(xiàn)實生活,它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選擇出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2.默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選取了哪幾件事來寫孫晉芳的?(刻苦訓練,和郎平鬧矛盾兩件事)
3.從文中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孫晉芳?(師相機板書)
4.看來,同學們對他已經(jīng)有了最基本的了解,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再來深刻認識她。
三、研讀課文
1.出示孫晉芳照片,看,就是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人,卻成為球場上的靈魂,帶領中國女排獲得了一個有一個的冠軍,她究竟有怎樣高超的球技呢?
2.請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她高超球技的段落及句子。
3.小組交流學習。
4.反饋: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這段話圍繞哪句來寫?哪些句子能看出“她的傳球技藝,高超的驚人”?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化險為夷”的意思。
。3)、理解比喻句“如果說向她飛來的球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那么,從她手中飛走的球已經(jīng)變成一縷裊裊炊煙……”
。4)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第三自然段。
5.過渡:課文中哪些句子還寫出了她球技的高超?
6、小組交流匯報,師出示第5自然段。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朝夕苦練”的意思。
(3)、在本段中找出一個印象最深刻的詞語,談談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4)、同學們,這樣的練習時一天兩天嗎?(朝夕苦練,天天如此)
。5)、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并談理解。
。6)、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四、積累運用
仿照課文中的句子,用上“如果……那么……”寫一句話,夸夸孫晉芳的高超球技。
(1)、小組交流寫話。
(2)、全班匯報
五、小結:
談談自己對孫晉芳的認識。
六、作業(yè):
有感情朗讀課文。
附:板書設計: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
孫晉芳
訓練刻苦世界優(yōu)秀的二傳手
球技高超
心胸寬廣三連冠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孫晉芳由于刻苦訓練,練就了高超的球技,但僅僅憑這點就能成為世界優(yōu)秀的二傳手,帶領中國女排獲得一個有一個世界冠軍嗎?除了這個,還需要什么?(寬大的心胸)
2、你從哪里知道?(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句子談體會)
二、研讀課文
1、出示:有一雙揮灑自如的手固然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二傳手,還必須具有寬大的胸懷。
2、去掉“必須”行不行?為什么?
3、孫晉芳通過什么事認識到自己必須具有寬大的胸懷?(出示:孫晉芳恨自己心胸不寬闊……要把心中的暗礁一塊塊的炸平。)
4、“心中的暗礁”指的是什么?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一類生字和6個二類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其中的好的段落。
2.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體會文中的想象的部分。通過比較和朗讀來體會描寫的部分。
3.通過學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并能從中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學習花兒們頑強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大意,體會作者想象的句子,感悟其中的情感和童趣。
教具準備:花兒圖片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再來學習一篇描寫花兒的文章《花兒學校》,齊讀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文章內(nèi)容。
1.老師范讀課文,注意生字的發(fā)音。
2.自由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畫出一類生字。
4.自己讀讀這些一類生字。
三.學習一類生字。
校:(1)學校:校舍、校風、校園、校慶。(2)校官。
雷:字理識字。(1)云層放電時發(fā)出的響聲:打雷、春雷、雷電。(2)軍事上用的爆炸武器:地雷、水雷、魚雷、布雷、掃雷。雷厲風行、雷霆萬鈞、雷聲大,雨點小。
。(1)盛大:隆重。(2)興盛:興隆。(3)深厚,程度深:隆冬、隆情厚誼。(4)凸起:隆起。
瀉:(1)很快地流:一瀉千里。(2)腹瀉:瀉藥、上吐下瀉。
潮:(1)潮汐,也指潮水:早潮、海潮。(2)運動發(fā)展的起伏形式:思潮。(3)潮濕:潮呼呼、潮氣。
疾:(1)疾。悍e勞成疾。(2)痛苦:疾苦。(3)痛恨:疾惡如仇。(4)急速,猛烈:疾風、大聲疾呼、疾風勁草。
罰:(1)處罰:挨罰、罰賞、賞罰分明、罰金、罰球。
碰:(1)接觸:碰杯。(2)碰見,遇見:碰頭、碰壁、碰釘子。(3)試探:碰碰機會、碰巧。
鵝:家禽:鵝黃、鵝毛、鵝絨、鵝行鴨步、鵝卵石。
猜:猜測、猜度、猜謎、猜想、猜疑。
四.鞏固一類生字。
五.作業(yè):書寫一類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試著背誦。
2.理解課文大意,體會作者想象的句子,感悟其中的情感和童趣。
3.學會積累文中的好句好詞,在今后的寫作中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么?
二.自由讀課文,并解決幾個問題:
描寫部分:
1、課文中那些自然段屬于描寫?(1、2、6)寫了什么?(寫出了花兒在雨中的自由自在。)
2、寫了哪兩種雨?對比一下,在描寫時有什么不同?(如在詞語的運用上體現(xiàn)出了陣雨和大雨時天氣和花兒不同的狀態(tài),其中也體現(xiàn)出了花兒頑強的精神,雨下得越大,環(huán)境越惡劣,他們更是沖出來,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決不低頭。)
3、讀一讀,體會文中的描寫。
想象部分:
1、、找一找哪些段落是作者的想象?(剩下的自然段)
2、你能不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大家講講你讀懂的句子或段落。
3、可以提出問題。
這幾個自然段是以兒童的`視角和想象來寫花兒的,要理解和體會作者是怎樣進行想象的,重點理解以下兩個問題:
a.花兒在地下學校里上學,那他們的老師是誰呢?(學生可以自由地想象,只要能說出道理就可以,比如:他們的老師可能是大自然,因為他們在自然界里適應環(huán)境,可能是土地,因為土地教會他們破土而出。其他的想法也可。)
b.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花兒的媽媽是誰?(花兒奮力地向上長,向著太陽的方向長,他們要伸出雙臂,擁抱媽媽,他們的媽媽是太陽的光芒,照耀他們成長,他們的媽媽是雨露,滋潤著他們。)
三、整體讀全文。
四、作業(yè):背誦課文的1、2、6三段,積累語句。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作業(yè)。
二.讀詞語,給加點字注音。
三.默讀課文,討論交流。
四.想象涂色,想一想:花兒學校里還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五.作業(yè):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花兒學校
描寫:陣雨——冒,歡天喜地想象:罰站上天
大雨——沖,放假了向媽媽伸出了雙臂
詞語積累:
學校雷電隆隆傾瀉潮濕
疾病懲罰碰撞鵝黃猜想
#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理念,把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教學的主導方式,重視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生成,師生共同運用教材,占有、整合,充實更多的教學資源。
設計特色:
以質(zhì)疑定向,學生參與確定三個教學目標;以讀書為本,自讀、自悟、自得總結收獲;以體驗拓展,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內(nèi)涵;以生活為源,把課堂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
教學目標:
1.充分領悟大自然與人類生存的密切關系,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huán)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的深刻哲理,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
2.以三個問題為線索,感受理解小村莊原來是什么樣的,后來為什么消失了,給人們以怎樣的啟示。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因果的表達方式;
3.學會生字新詞,掌握三種句式,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片斷。
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
從課題預測內(nèi)容,自主提出學習的第一目標,解決“有怎樣一個小村莊”的問題。
學生讀到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不約而同地產(chǎn)生一個疑問:有怎樣一個小村莊?或者說這個小村莊究竟是什么樣的呢?這就是學生產(chǎn)生的第一個問題,也是這節(jié)課教學的第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的確定是學生在閱讀時產(chǎn)生的真實的問題。繼而師生共同探究:怎樣完成這個目標任務呢?學生悟出靠自己讀書和互相探討,讀懂為止。
學生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到黑板前繪畫,理解感受領悟課文的思想情感,直至把描寫小村莊美麗的語句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流利地背誦下來。這一系列的對語言本體的潛心品味,正是學生學會讀書的過程。
學生歸納出
1.我們是在品讀中充分感受了課文的意境,是用“心”在讀書;
2.這一段先概括后具體,把小村莊村前、村后、上空、地上的情況有順序地描寫出來了,我們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所以很順利地背誦下來;
3.我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課文變成畫面,活生生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4.課文里重點詞句的提示幫助我們有條理地記憶;
5.我們反復誦讀不下十幾遍,熟讀成誦……
這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立體地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性完成。
第二板塊
因課文內(nèi)容突變,學生繼而提出學習的第二目標,解決“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的問題。
學生讀到課文結尾:“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時,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新的疑問:為什么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變成“什么都沒有了”?這是學生產(chǎn)生的第二個問題,也是這節(jié)課教學的第二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的確定不僅是學生的真實的問題,而且是讀書深入的必然結果,是符合學生閱讀邏輯的自然產(chǎn)物。
這個目標的達成,學生主動提出:1.要深入讀書,應該拿起筆來,把小村莊消失的原因一一畫下來,找出重點詞、句、段,全面領悟;2.建議同學之間相互研究,把各種不同意見進行比較和分析,相互啟發(fā),互幫互學;3.能夠統(tǒng)一的認識,就變成大家共享的成果,不能夠統(tǒng)一的認識,各人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必強求統(tǒng)一。
在充分讀書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生提出如下幾種觀點
甲:我們組認為下面這句話很重要:“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亂砍濫伐。一個“砍”字,高度概括了小村莊消失的根本原因。
乙:“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边@句話揭示出小村莊的人們不僅僅是一年砍,一代人砍,而是年年砍,代代人砍。毀掉了樹木,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嚴重,洪水來了,才把小村莊卷走了。我想把這句話修改成這樣:一年年,一代代,清澈的河水干涸了,茂密的樹林遭到破壞,蔚藍的天空一片混濁,肥沃的土地逐年貧瘠。
丙:課文中寫:“大雨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小村莊,卻不知被洪水卷到了何處!边@里的一個“卷”字,充分說明破壞了大自然的環(huán)境,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學生通過對這三個句子的理解,不僅掌握了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而且對小村莊消失的原因有了透徹的領悟。
第三板塊
從全文整體來看,學生感悟到這篇課文不僅告訴人們不要亂砍樹,還有更深的意義在里面,這更深的意義是什么呢?這是學生提出的第三個問題,也就是這節(jié)課的第三個學習目標。
每位同學都用充滿深情的話語,向世人送上一句震撼人心的話語,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學生思索后寫出各不相同的話語。
學生會寫出
1.21世紀的人們啊,你們還想讓這個小村莊的悲劇重演嗎?擦干眼舊,投入行動吧。
2.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huán)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
3.我們的水資源是多么寶貴啊,珍惜它吧,不要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只是人類的眼淚。
4.再不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黃沙將遮蔽天空,人們的呼吸都將十分困難。5.噪聲污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在宣傳環(huán)境保護時,不要忽視對治理噪聲污染的宣傳。
6.工廠排出的廢氣,汽車、摩托車的尾氣,燃燒各種廢棄物放出的有毒氣體,都是大氣的污染源,讓我們一起來制止這些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吧!……
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談一談我們學校周邊和住宅附近還有哪些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現(xiàn)象,并提出解決的方法或建議。
第四板塊
創(chuàng)設情境.用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形式,引導學生切身體驗破壞環(huán)境造成的惡果,完成對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閱讀全過程。
請三位學生分別扮作小村莊劫后的幸存者,他們分別是:A村長、B先生、C女士。其中A村長對小村莊的毀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B先生是村中砍樹最多的'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嚴重破壞生態(tài)平衡,C女士是村中堅決反對砍樹而且積極植樹的典型。
全班其他同學扮作各家媒體的記者,向三位幸存者發(fā)問,三位幸存者一一回答記者的問題。
記者招待會后,老師號召全體同學拿起筆,向全社會呼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人類要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可以寫詩歌,編小品,繪圖畫,譜歌曲,做調(diào)查,寫報告,作書法,搞展覽,上網(wǎng)查資料,介紹環(huán)保知識等等。最后用美妙的環(huán)保歌聲結束這節(jié)課。
整個教學流程總的設計意圖是: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師生互動,充滿真情,張顯生命的活力。因勢利導,巧妙靈活的教學走向,扎扎實實地完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充分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評點
這是執(zhí)教者整合了在南國北疆名師示范授課的豐富實踐經(jīng)驗后,反復修改形成的教學設計,在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不斷的預設和生成,經(jīng)歷了多次理論——實踐 ——理論的步步提升,使“設計”更臻完美。這樣的語文課,是真正的師生共建、共享的語文課,它使教學過程完全演化為學生認識自我、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的過程。于是,語文不再是“唯理性”的語又,而是充滿了詩意的激情,成為充滿情趣、充滿靈動的語文,這是綠色的語文課堂。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葉公好龍》,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理解寓意。
2、展開想象,復述《葉公好龍》。
3、學習文中的寫法,用“總起一分述”的方法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一起學習的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還記得偷鈴人的愚蠢嗎?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嗎?
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全班交流。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新的寓言故事《葉公好龍》。板書:葉公好龍。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連詞劃出生字。
2、小組交流自己認為比較難記的生字,并想辦法記住。
3、集體檢查:
。1)多音字:
好hǎo()發(fā)f。ǎ┻huán()
hào()fà()hái()
。2)辯字義:
牖:窗戶。窺:偷看。鑿: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種工具。
寫:古時候是“畫”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感悟寓意。
1、師范讀。找出課文里描寫葉公處處喜歡龍的句子讀一讀,當真龍來了,他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
讀一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明讀,分角色讀。
4、指導背誦。
5、揭示寓意:這則寓言是比喻像葉公這樣的人,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但實際上并不真正喜愛。這就告訴我們,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四、總結。
1、學了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第二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出課題。
1、寓言
2、齊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感知質(zhì)疑。
1、自由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指名讀,其他同學及時指正。
3、交流。
三、細讀課文。
1、從哪些句中看出葉公非常喜歡龍?
板書:非常喜歡
指名讀→為何這樣讀→指導讀→師生共同讀(總、分)
2、葉公真的喜歡龍嗎?見到真龍時的葉公怎么樣?板書:害怕極了
齊讀→找詞(表現(xiàn)他害怕的詞)→說話練習(總起一分述)
3、模仿說話,練習寫法。
(1)小結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可以從幾個方面,也可以從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還可以用整齊的句式把這個意思說具體。
。2)激情說話: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你的一些情況嗎?學習、愛好、課余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等等。想一想,準備說哪一點?→交流。
。3)寫話練習。
(4)交流、點評。
。5)師范說。
4、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葉公好龍》
板書:真龍聽說、想、說、做
四、揭示寓言。
1、你覺得葉公是個怎樣的人?(表面、心里、不一樣)
2、寓言要告訴我們什么?(表里如一)
3、交流寓意。
五、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聽一則寓言,說寓意!堆诙I鈴》《鄭人買履》
2、間閱讀,說寓意。
3、總結全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要多親身去感受,去體驗的啟發(fā)。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小黑板、掛圖、錄音、卡片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導寫字。
五、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1、誰去過華山?想看看華山嗎?
2、課件播放一小段表現(xiàn)華山高的'錄像。
3、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叫《詠華山》。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3、出示17個帶有拼音的生字、學生想讀啊個就讀哪個,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3遍。
5、出示本課生字組成的詞。
6、用手勢告訴教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自然段。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
4、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
自由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生字引入
二、讀文感悟,鞏固識字。
四、質(zhì)疑
五、小結
形式:開火車
1、齊讀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學習第2、3自然段。
3、畫出講華山高的句子。
4、再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華山的樣子。
5、指名讀。
6、站在高聳入云的華山上,七歲的寇誰情不自禁地吟詠起詩來。
8、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7、吟誦詩句。
9、齊讀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讀。
11、說說寇準為什么能作出好詩來?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12、記一記本自然段的生字。
語文教案 篇6
[三維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及側(cè)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3.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覺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情。
2.如何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誦讀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領袖,是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作為政壇上叱咤風云的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作為一個文人,學者的梁啟超又會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重溫他的精彩演講,去感受他的獨特之處。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1.梁實秋
原名梁治華,散文家、文學評價家、翻譯家。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2.梁啟超
請同學讀注釋①的相關介紹,教師補充。
學生明確:梁啟超是廣東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1895年同康有為一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反對袁世凱。這是梁啟超作為活躍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經(jīng)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小說”“小說界革命”,早年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國說》,晚年在清華著書立說,合編為《飲冰室合集》這是他作為學者的一面。
三、板書本課字詞
戊戌 wùxū 叱咤zhà 蒞lì臨 迥jiǒng異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hóng 薊 jì
四、具體研習課文
1.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可以從課文中找出原句。)
明確:深刻印象。
點撥: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讓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并用線劃出。(“過去也有不少顯官,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薄八统鍪纸硎脺I,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薄安簧偃藦拇藢τ谥袊膶W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
2.思考: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為什么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講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教師整理歸納后板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特點
聲音 -----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nèi)容 -----豐富有趣
表情 -----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3.通過對梁任公深坑特點的分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點撥:讓人難以忘懷的老師,更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其貌不揚,卻瀟瀟自信,他學識淵博,文采飛揚,卻嚴謹謙虛,他感情豐富,又不乏幽默睿智。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外在(身材、外貌衣著)-----平凡普通
人物特點
內(nèi)在(步履、風神)
神態(tài):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明確: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
4.討論:梁啟超的形象在文中如何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在細節(jié)和側(cè)面描寫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5.作者為了反映梁任公忘情的表演,列舉了哪些事例?
點撥:孔尚任《桃花扇》-----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
教師補充:我們聽這樣一個人的演講,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景仰與敬佩、愛戴。因為他那顆真性情,熾熱的愛國心是不變的!
五、課堂總結
他有一篇《少年中國說》,同學們一定很熟吧。學生齊讀此段,來感受梁啟超的豪情。
小黑板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 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六、布置作業(yè)
梁實秋先生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jié)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筆描述出來。
[板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
(特點)
聲音 -----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nèi)容 -----豐富有趣
表情 -----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肖像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外在(身材、外貌衣著)-----平凡普通
人物
(特點)
內(nèi)在(步履、風神)
神態(tài):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語文教案 篇7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聯(lián)想部分。)
2.總結全文。
(二)教學過程
1.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聽錄音,思考:面對大興安嶺,作者產(chǎn)生了哪些聯(lián)想?
。2)作者認為大興安嶺是那么美,是不是僅僅因為它外表美?
、偈裁唇小翱斩础?為什么說大興安嶺“美得并不空洞”?
、诖笈d安嶺與祖國社義建設有什么密切聯(lián)系?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地域廣,應用范圍廣。)
。3)這里的“親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義?和前面一句比較,在表達程度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次聯(lián)想到大興安嶺在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巨大貢獻,更覺親切、舒服;第一次親身來到大興安嶺之中,親眼看見其美景,感到親切、舒服。隨著對大興安嶺的.了解增多,認識由淺及深,作者對大興安嶺的感情更熾烈,認識更深刻了。)
。4)作者看到林場聯(lián)想到什么?作者對“興安嶺”這個名字的含義怎么理解?為什么?
。ā叭找妗笔鞘裁匆馑?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讀課文。)
(5)這里的“親切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義?(第三次聯(lián)想到大興安嶺“興國安邦”的重大作用,倍感親切、舒服,感情更深,語氣更加肯定了。)
2.總結全文。
3.布置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5、6題。
(2)找了課文中的反問句進行改寫。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20
語文孔乙己教案10-31
[精選]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精選)12-0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2-26
【精選】語文教案10-05
[精選]語文教案09-29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9-0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