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化學反應原理》第一章著重研究了化學反應與熱能的關系,而第四章電化學基礎著重研究化學反應與電能的關系,二者都屬于熱力學研究范疇。
原電池作為電化學的基礎,應用十分廣泛。利用其原理可制成多種電池,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從本質上弄清金屬的腐蝕,找到金屬防護的方法,認識防止金屬腐蝕的重要意義。
2、課標分析
①新課程標準對電極電勢等概念不作要求,在理論方面控制了知識深度。
②氧化還原理論和金屬活動性順序,以及物理學中的電學知識,已對有關問題進行一些定性的介紹和分析。
、郾竟(jié)課重在對原電池中正、負電極的判斷,設計原電池時對正、負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的選擇以及對電極反應產(chǎn)物的判斷等。
3、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夠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教學難點: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解決辦法:①學生共同探討設計實驗方案,體驗探究過程。
、谕ㄟ^數(shù)字實驗室電流傳感器作圖和多媒體動畫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以及鹽橋的作用。
③結合實驗現(xiàn)象強化原電池的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4、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進一步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寫出電極反應方程式。過程與方法目標:
、偻ㄟ^原電池實驗的.觀察和分析,體會化學反應原理的形成過程。 ②通過原電池實驗的探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學習原電池聯(lián)系社會、生活與實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通過課堂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教學內(nèi)容的處理在處理教學內(nèi)容時,把教學內(nèi)容分為一下幾個步驟:
、僭诒匦2 “化學能與電能”的基礎上以銅鋅原電池為例,進一步強調原電池的組成和原理。
、趯W生討論且設計實驗方案,體驗實驗的樂趣。教師通過電子白版轉換多媒體動畫和電流傳感器作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并講解原理。
、蹖W生通過實驗探究結果量化對比、討論并歸納總結出原電池中鹽橋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芙Y合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學生熟練掌握原電池的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式教學法
教學策略:采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小組討論,自己動手設計實驗,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
教學手段:利用數(shù)字實驗室電流傳感器及多媒體動畫等輔助教學,量化電流強度及演示原電池鹽橋中離子的移動方向,使學生更直觀的掌握電化學原理。
設計意圖:
1、通過學生親自探討原電池,并運用現(xiàn)代數(shù)字實驗室及多媒體動畫展示等直觀手段,動靜結合,宏觀與微觀結合,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生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讓學生自主觀察歸納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三、學生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對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分析:
①通過對原電池的學習,增加學生對于原電池的感性認識。
、谕ㄟ^原電池的探究,掌握邏輯推理的方法,學會歸納化學反應原理的過程和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演繹過程。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如下:
。1)氧化還原反應不會判斷。
。2)缺乏知識連貫性。
、墼姵刂姓摌O的判斷及電極方程式的書寫。
2、學法指導
、俸献魈骄糠
開展合作探究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體驗合作、共同探究、提高學習技能。
、诮處焼栴}引導法針對學生探究實驗中現(xiàn)象,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探究思維。
、鄱嗝襟w演示法
運用電子實驗室電流傳感器作圖、多媒體演示原電池中鹽橋中粒子的移動方向,增加直觀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及設計構思
(一)實驗引課
教師演示實驗,引入課題,質疑問題。、
設計意圖:
、倏疾鞂W生對必修2所學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跒楸竟(jié)課探究實驗創(chuàng)造情景。
、蹖嶒炓n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ǘ﹩栴}導課
1、上述實驗裝置構成原電池了嗎?
2、為什么無電流通過?
3、怎樣才能使得裝置有電流產(chǎn)生?學生分組討論提出假設和解決的方法
設計意圖:
①通過課堂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谕ㄟ^討論判斷,強化學生對已有知識體系的掌握和靈活運用,以提出解決方案。
根據(jù)現(xiàn)象強化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現(xiàn)象1:電流傳感器顯示有電流通過,并指示電子是由鋅片流向銅片,在銅片表面有紅色的銅析出。
結論1:發(fā)生了原電池反應,且其中鋅為原電池的負極,銅為正極。負極:Zn-2e—=Zn2+正極:Cu2+ + 2e—=Cu總反應:Zn + Cu2+=Zn2+ + Cu
現(xiàn)象2:隨著時間的延續(xù),電流越來越小,直至無電流通過。同時鋅片表面逐漸被銅全部覆蓋。
。ǘ﹩栴}導課
著時間的延續(xù),電流逐漸減小,最后沒有電流呢?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的電流呢?
根據(jù)現(xiàn)象強化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電極反應:Zn — 2e—=Zn2+(負極)Cu2+ + 2e—=Cu(正極)
電池總反應:Zn + Cu2+ = Cu + Zn2+
鹽橋:通常是KCl飽和溶液和瓊脂制成的膠凍。
鹽橋的作用:
、偈拐麄裝置構成閉合回路。
、谄胶怆姾伞
(三)課堂小結(學生概括)
1、總結形成原電池的條件
2、原電池中電子、電流以及陰陽離子的移動方向
3、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板書設計
教師簡明扼要書寫課堂探究主題流程,
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板書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設計意圖:強化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ㄎ澹┚毩暀z測
下列哪些裝置能構成原電池?寫出能構成原電池裝置的電極、電池反應方程式。
(六)時間安排
1、實驗引課用時:五分鐘
2、第一次討論:八分鐘
3、第一次分組實驗:五分鐘
4、學生板書電極反應式,電池反應方程式:二分鐘
5、第二次討論:八分鐘
6、第二次分組實驗:五分鐘
7、學生問題反饋:二分鐘
8、學生課堂小結和問題交流:五分鐘
9、練習檢測:五分鐘
。ㄆ撸┱n后體會和反思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做探究實驗的熱情很高,發(fā)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學生的實驗技能還需加強。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果讓學生多接觸實驗,那么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3、為在今后的課堂中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教學設計上可勇于打破思維定勢,開拓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2
【教學目標】
1.掌握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理解原電池的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電池反應式,能根據(jù)氧化還原原理設計簡單的原電池。
2.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分析和設計典型的原電池,提高實驗設計、搜索信息、分析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本質和總結規(guī)律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學習快樂和喜悅,增強學習的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激發(fā)科學探索,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強化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及事物間普遍聯(lián)系、辨證統(tǒng)一的哲學觀念。
【教學重點】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教學難點】
原電池原理的.理解;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相結合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
將學生分成幾個實驗小組,準備原電池實驗儀器及用品。實驗用品有:金屬絲、電流表、金屬片、水果。先將各組水果處理:A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較厚),B組:成熟的橘子(將瓣膜、液泡攪碎),C組:準備兩種相同金屬片,D組:準備兩種不同金屬片。
【教學過程】
[師]:課前我們先作個有趣的實驗。請大家根據(jù)實驗臺上的儀器和藥品組裝:將金屬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水果中,將電流表串聯(lián)入線路中,觀察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巡視各組實驗情況)。
[師]:請大家總結: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生]:總結:出現(xiàn)兩種結果:
、匐娏鞅碇羔樒D
、陔娏鞅碇羔槻话l(fā)生偏轉
[師]: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偏轉?
[生]:說明有電流產(chǎn)生。
[師]:這個裝置就叫做原電池。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原電池。請大家列舉日常使用的原電池都有哪些?
[展示干電池]:
我們?nèi)粘J褂玫碾姵赜邢旅鎺追N,大家請看:
[播放幻燈片]:
化學電池按工作性質可分為:一次電池(原電池);二次電池(可充電電池)鉛酸蓄電池。其中:一次電池可分為:糊式鋅錳電池、紙板鋅錳電池、堿性鋅錳電池、扣式鋅銀電池、扣式鋰錳電池、扣式鋅錳電池、鋅空氣電池、一次鋰錳電池等。二次電池可分為: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二次堿性鋅錳電池等。鉛酸蓄電池可分為:開口式鉛酸蓄電池、全密閉鉛酸蓄電池。
原電池的構成:任何一種電池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主要部件是:兩個不同材料的電極、電解質、隔膜和外殼。
【評注】
提出問題,從身邊走近化學,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3
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原電池實質,原電池裝置的特點,形成條件,工作原理
2、 了解干電池、鉛蓄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
3、 了解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二、 知識重點、難點
原電池原理、裝置特點、形成條件、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三、教學過程
引入: 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電池做為能源的一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屬是如何生銹的嗎?
新授: 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
實驗:4-15:①將鋅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
、趯€~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③將與鐵鋅銅片相互接觸或用導線連接起來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茉冖壑邪唁\片和銅片之間連上電流計,觀察其指針的變化。
結論:①鋅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應放出H2
、阢~片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③銅片上有氣體生成
、茈娏饔嫷闹羔槹l(fā)生偏轉,說明在兩金屬片間有電流產(chǎn)生
結論:什么是原電池?(結論方式給出)它的形成條件是什么?
原電池定義: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形成條件: ①兩個電極
、陔娊赓|溶液
、坌纬砷]合電路
討論:1、Zn|H2SO4|Cu形成裝置后有電流產(chǎn)生,鋅片上發(fā)生了什么
反應?銅片上發(fā)生了什么反應?(可以取鋅片周圍的`溶液用NaOH溶液鑒別;取銅片上生成的氣體檢驗。)
結論:在鋅片周圍有鋅離子生成;銅片上生成的是H2
討論:可能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倆金屬片上的反應式的書寫。
結論:在Zn上:Zn – 2e- =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電子流出電子通過導線--Cu--電解質中的離子獲得電子
我們把: 流出電子的一電極叫負極;
電子流入的一極叫做正極
兩極反應的本質:還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是分別在兩極進行了。
負極失電子 被氧化 ,發(fā)生氧化反應
正極得電子 被還原 發(fā)生還原反應
實驗:分別用兩個銅片和兩個鋅片做上述實驗④。
結論:兩種情況下電流計不發(fā)生偏轉,說明線路中無電流生成,銅片上無氣體生成。即兩電極必須是活潑性不同的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能導電)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復習掌握原電池、電解、電鍍、金屬的腐蝕和防護原理。
能力培養(yǎng):根據(jù)知識點的復習培養(yǎng)總結、歸納的能力,培養(yǎng)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思想:應用電化學的知識綜合、歸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科學方法:應用實驗研究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原電池與電解池的比較。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一、電化學知識點的復習
【設問】
電化學中有哪些知識點是重點要掌握的呢?
學生活動
回答:
原電池與電解池的不同點;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以及電解池的工作原理;兩極反應的判斷和書寫;電化學的應用。
很好,我們可以將電化學的知識歸納在網(wǎng)絡圖中,哪一個同學能夠寫出?
【投影】知識點的歸納,網(wǎng)絡圖
學生打出投影:
1.常見的電池
【設問】
、贅嫵稍姵氐牟牧鲜鞘裁茨?
、谠姵氐脑硎鞘裁茨兀
、鬯脑砼c電解池有什么不同?
、艹R姷碾姵氐念愋停
看錄像或投影:
回答:
、僭姵厥怯山饘倥c金屬或非金屬,電解質溶液構成的。
、谠姵厥怯苫瘜W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鬯脑砼c電解池不同,因為電解池是由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艹R姷碾姵赜校焊呻姵兀恍铍姵。
幾種電池示意圖:
【設問】
根據(jù)示意圖你能說明電池的種類嗎?
回答:
鋅錳電池(干電池)、鉛蓄電池、燃燒電池(氫氧燃燒電池、甲烷燃燒電池)等。
【設問】
、匐姵氐膬蓸O各發(fā)生了什么反應?
、陔姵卣、負兩極應該如何確定?
它的兩極與電解池的兩極有什么不同點?
、墼诳赡骐姵刂,充電、放電過程是應用了原電池的原理還是電解池的原理?
回答:
、倩顫姷慕饘贋樨摌O,發(fā)生氧化反應。
不活潑的金屬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谠姵嘏c電解池的兩極不相同,表現(xiàn)在:原電池活潑金屬是負極,而電解池與電源負極相互聯(lián)結的就是負極(陰極)。
原電池兩極金屬的金屬活動性必須不同,而電解池兩極可以是惰性電極,也可以是金屬電極。
③放電的過程是應用了原電池的原理,而充電過程應用了電解池的原理。
【講解】
電池可以分為可逆電池和不可逆電池,比如:干電池、燃燒電池等都是不可逆電池,它們在發(fā)生反應時有氣體或生成的物質無法在相同的條件下返回,所以,稱為不可逆電池。
【設問1】
請舉例說明不可逆電池(展示學生解剖的干電池)?
干電池的兩極材料是什么?
電解質溶液是什么?
兩極反應式如何書寫?
總反應如何書寫?
回答1:
如:鋅-錳電池
兩極材料是Zn、MnO2
電解質溶液是:NH4Cl
負極:Zn-2e=Zn2+
總反應:Zn+2NH4=Zn2++2NH3↑+2H2↑
【評價】糾正學生的錯誤,寫出正確的反應。
【設問2】
還有什么實例呢?
兩極材料是什么呢?
電解質溶液是什么呢?
回答2:
再如:鋅-銅電池,負極-Zn,正極-Cu。
負極:Zn-2e=Zn2+,電解質溶液——稀硫酸。
正極:2H++2e=2H=H2
總反應:2H++Zn=H2↑+Zn2+
什么是可逆電池呢?(看前面的圖)
誰能寫出兩極反應式?
總反應式又如何書寫呢?
。ń處熤笇W生書寫)
鉛蓄電池是可逆電池
兩極反應式:
負極:Pb-2e=Pb2+
總反應:
【練習】
書寫兩極反應式。
若有:
。1)銅、鋅、稀硫酸
(2)銅、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的腐蝕
。3)鋅、鐵放在食鹽水中
。4)氫、氧燃燒電池(電池的產(chǎn)物負極為H2O,正極則有大量的氫氧根生成)
。5)甲烷燃燒電池(電池負極甲烷燃燒失去電子,在堿性條件下
根據(jù)信息寫出(4)、(5)的電池總反應式。
板演:
。1)負極:Zn-2e=Zn2+
正極:2H++2e=2H=H2
。2)負極:2Fe-4e=2Fe2+
正極:O2+4e+2H2O=4OH-
(3)負極:2Zn-4e=2Zn2+
正極:O2+4e+2H2O=4OH-
。4)負極:2H2+4OH--4e=4H2O
正極:O2+4e+2H2O=4OH-
總反應:2H2+O2=2H2O
正極:2O2+8e+4H2O=8OH-
【設問】
誰能夠將燃燒電池小結一下呢?
回答:
在燃燒電池反應中確定哪一極發(fā)生的是什么反應的關鍵是:
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
總反應式為:兩極反應的加合;
書寫反應時,還應該注意得失電子數(shù)目應該守恒。
【評價】回答的很好。
燃燒電池反應中確定哪一極發(fā)生的是什么反應的關鍵是:
負極: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
正極: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2.分析電解應用的主要方法和思路
【設問】
電解質在通電前、通電后的.關鍵點是什么呢?
在電解時離子的放電規(guī)律是什么呢?
電解的結果:溶液的濃度、酸堿性有無變化?
回答:
通電前:電解質溶液的電離(它包括了電解質的電離也包括了水的電離)。
通電后:離子才有定向的移動(陰離子移向陽極,陽離子移向陰極)。
放電規(guī)律:
陽極:
金屬陽極>S2->I->Cl->OH->含氧酸根
陰極:
Ag+>Cu2+>Pb2+>Fe2+>Zn2+>H+>Mg2+
溶液的離子濃度可能發(fā)生變化如:電解氯化銅、鹽酸等離子濃度發(fā)生了變化。
因為溶液中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放電,所以酸堿性可能發(fā)生改變。
請同學們看下列的歸納表格。
3.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的判斷規(guī)律
。1)若無外接電源,可能是原電池,依據(jù)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判斷,主要有“三看”。
【設問】看什么呢?
回答:
看電極;看溶液;看回路。
【投影】
先看電極:兩極為導體且活潑性不同,有一個先發(fā)生化學反應。
再看溶液:兩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設問】
這樣就可以形成電池了嗎?
回答:
不能。
對,還應該看回路:形成閉合回路或者兩極板相接觸。
【設問】
若有外接電源,兩極插入電解質溶液,并有回路,可能是什么池?
回答:
是電解池。
【評價】不完全正確。(糾正后看投影)
。2)若有外接電源,兩極插入電解質溶液,可能是電解池或者是電鍍池。
【設問】為什么呢?
回答:
當陽極金屬與電解質溶液中的陽離子相同時,則為電鍍池,其余的情況是電解池。
【評價】很好,根據(jù)電解液、根據(jù)陽極的電極材料,確定電解或電鍍。
二、電化學的應用
1.原電池原理的應用
【設問】
請同學們根據(jù)已經(jīng)復習的知識回答原電池原理的應用及依據(jù)?
回答:
應用到實際中有:
。1)由電極反應現(xiàn)象確定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用來判斷電極金屬活動性強弱。
。2)分析判斷金屬腐蝕的快慢程度。
。3)由電池反應分析判斷新的化學能源的變化,判斷放電、充電。
【投影】
【評價】學生總結的很好,看以下歸納。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
原電池原理的三個應用和依據(jù):
(1)電極反應現(xiàn)象判斷正極和負極,以確定金屬的活動性。其依據(jù)是:原電池的正極上現(xiàn)象是:有氣體產(chǎn)生,電極質量不變或增加;負極上的現(xiàn)象是:電極不斷溶解,質量減少。
。2)分析判斷金屬腐蝕的速率,分析判斷的依據(jù),對某一個指定金屬其腐蝕快慢順序是:
作電解池的陽極>作原電池的負極>非電池中的該金屬>作原電池的正極>作電解池的陰極。
判斷依據(jù):
。1)根據(jù)反應現(xiàn)象原電池中溶解的一方為負極,金屬活動性強。
(2)根據(jù)反應的速度判斷強弱。
(3)根據(jù)反應的條件判斷強弱。
(3)由電池反應分析判斷新的化學能源的變化,分析的思路是先分析電池反應有關物質化合價的變化,確定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然后根據(jù)兩極的變化分析其它指定物質的變化。
【練習】
1.下列五個燒杯中均有天然水
鐵被腐蝕由快到慢的順序是:______。
回答:
從圖和復習歸納的方法可以分析,有外接電源時鐵放在電源的正極,鐵被腐蝕的最快;若放在負極腐蝕的最慢;原電池中,兩極的金屬活動性差別越大,反應越快,但若有活動性強于鐵的金屬存在則鐵不被腐蝕(保護了鐵),所以此題的答案是:
。4)、(2)、(1)、(3)、(5)。
2.電解規(guī)律的應用
【設問】
電解規(guī)律的應用有什么內(nèi)容?
回答:
主要應用是:依據(jù)電解的基本原理分析判斷電解質溶液。
【設問】
如何恢復電解液的濃度呢?(舉例說明)
回答:
電解液應先看pH的變化,再看電極產(chǎn)物。欲使電解液恢復一般是:
電解出什么物質就應該加入什么,如:電解飽和食鹽水在溶液中減少的是氯氣和氫氣,所以應該加入的是氯化氫。
【設問】
如果電解硫酸銅時,要恢復原來的濃度應該加入什么呢?
回答:
因為電解硫酸銅時,生成的是銅和氧氣,所以應該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銅。
【設問】
電解在應用中還應該注意什么呢?
回答:
在分析應用問題中還應該注意:
一要:不僅考慮陰極、陽極放電的先后順序,還應該注意電極材料(特別是陽極)的影響;二要:熟悉用惰性電極電解各類電解質溶液的規(guī)律。
【練習】
用石墨電極電解1mol/L的下列溶液,溶液的pH不變的是______。
。1)HCl (2)NaOH
(3)Na2SO4 (4)NaCl
回答:
鹽酸溶液電解產(chǎn)生氯氣和氫氣,溶液的pH升高。
氫氧化鈉溶液電解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溶液的pH升高。
硫酸鈉溶液電解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溶液的pH不變。
氯化鈉溶液電解產(chǎn)生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溶液的pH升高。
所以(1)、(2)、(4)溶液的pH都增大。
答案:pH不變的是(3)。
以上的四種溶液電解后,如何使其濃度恢復到原來的濃度呢?
回答:
在(1)中應該加入氯化氫。
在(2)中應該加入一定量的水。
在(3)中應該加入一定量的水。
在(4)中應該加入一定量的氯化氫。
3.綜合利用——實用電池與可逆電池
常見的電池應用是:
、俑呻姵兀╖n-Mn電池)
日常生活和照明。
、阢U蓄電池
應用于國防、科技、交通、化學電源等。
、垆囯姵
密度小,壽命長應用于電腦、手表、心臟起搏器、火箭、導彈的電源。
、苋紵姵
污染小、能量轉化高,應用于高科技研究。
、萜渌姵
鋁電池:能量高、不污染環(huán)境應用于照明、野營作業(yè)。
回答:
應用在手電、心臟起搏器、海洋照明、航標電源。
今后我們還可以根據(jù)原理設計出更多更好的實用電池。
三、典型習題分析
【投影】
例題1如圖2-17,E為沾有Na2SO4溶液的濾紙,并加入幾滴酚酞。A,B分別為Pt片,壓在濾紙兩端,R、S為電池的電極。M、N是用多微孔的Ni的電極材料,它在堿溶液中可以視為惰性電極。G為電流計,K為開關。C、D和電解池中都充滿濃KOH溶液。若在濾紙中央點上一滴紫色的KMnO4溶液,K打開,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C、D中有氣體產(chǎn)生。
。1)外電源的正、負極分別是R為____,S為_____。
(2)A附近溶液的現(xiàn)象是_______,B附近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
。3)濾紙上的紫色點向哪方移動____。
(4)當C、D里的氣體產(chǎn)生到一定量時,切斷外電源并接通開關K,經(jīng)過一段時間,C、D中氣體逐漸減少,主要因為____,有關的反應式為_____。
根據(jù)圖分析回答:
(1)C、D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是不相同的,由此可以判斷C端的氣體是氫氣,D端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所以確定R為負極而S端是正極。
。2)A附近的變化是變?yōu)榧t色,因為D端放氧氣,N端為陽極,而A端為陰極,吸引陽離子,陽離子放電2H+-2e=H2。因為,電解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所以,此處OH-濃度增大,溶液顯紅色。而在B端發(fā)生OH-放電,其反應為:4OH--4e=2H2O+O2。
。4)氫氣和氧氣在堿的環(huán)境下發(fā)生的是電池反應,(類似燃燒電池),消耗了氫氣和氧氣。
。-)2H2+4OH--4e=4H2O
(+)O2+2H2O+4e=4OH-
【評價】此題是一道比較綜合的題,它考察了電化學知識的大部分內(nèi)容。
此題的突破點是,示意圖中的兩種氣體的體積,由此確定電源的正、負極,使題中所有問題迎刃而解。這位同學分析得非常好,我們應該認真的讀題,抓住題中的突破口。
【投影】
例題2 用石墨電極電解100mL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各出現(xiàn)氣體2.24L(標準狀況),求原來溶液中CuSO4的濃度。
請同學們分析后給出答案。
回答:
陽極產(chǎn)生的氧氣為2.24L,陰極產(chǎn)生的氫氣為2.24L。
由CuSO4電解時放出的氧氣為0.05mol,計算是:
2Cu2+~O2
2/y=1/0.05 y=0.1mol
c(Cu2+)=0.1/0.1=(mol/L)
【評價】
此題的突破口是根據(jù)題意分析出兩極各產(chǎn)生的氣體為2.24L;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
同學們的分析是非常正確的。
【投影】
例題3 人工生成鋁表面的氧化鋁保護膜的方法是將表面光潔的鋁制品作為陽極放入盛18%H2SO4溶液的電解槽。通電一定時間,設陽極氧氣全部與鋁反應。
思考后回答:
通過的電量為1A×3600s=3600C(庫侖)。由3600C/96500C/mol等于0.037mol的電子。
今有表面積約1.0dm2的鋁制品,放入電解槽,通入1A的電流1h(小時),已知氧化鋁膜的密度為2.67g/cm3,則生成均勻的氧化膜的厚度是多少?
請同學們分析:
在從2molAl與1.5mol氧氣反應產(chǎn)生氧化鋁可知,得失電子為6mol。根據(jù)此反應計算出氧化鋁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氧化鋁的密度和表面求出氧化膜的厚度。
此題的答案是:24μm(微米)。
【評價】
同學們分析的比較清楚,在作此題時應該抓住時間、表面積、電量、物質的量的相互關系,應用數(shù)學方法得到正確的答案。
請同學們通過練習鞏固復習的知識,提高解題的能力,以適合生活、生產(chǎn)、科技的需要。
精選題
一、選擇題
1.銀鋅電池廣泛應用各種電子儀器的電源,它的充電和放電過程可以表示為:
反應的物質是 [ ]
A.Ag
B.Zn(OH)2
C.Ag2O
D.Zn
2.應用惰性電極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電電解,當電解溶液的pH從6變?yōu)?時(設陰極沒有H2析出,電解前后的溶液體積不變),電極上析出銀的質量是 [ ]
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
二、非選擇題
離子組成符合下列情況的電解質,進行電解(各離子只能使用一次)。
。1)以碳棒為電極進行電解,電解質的含量減少,水量保持不變,兩極都有氣體生成,氣體體積相同,則該電解質的化學式為____,電解的電極反應____,電解的總方程式是____。
。2)以鉑絲為電極進行電解,水量減少,電解質的含量保持不變,兩極都有氣體生成,氣體體積為2∶1,則該電解質的化學式為____,電極反應式為____。
(3)惰性電解,電解質的含量減少,水的含量也減少,pH下降,則電解質的化學式為____,電解總的方程式____。
4.正在研究應用鋅頂替鉛的電池,它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容量又很大,其電池反應為2Zn+O2=ZnO,其原料為鋅和電解質溶液、空氣。請寫出:
。1)電極反應____,____。
(2)估計該電解質溶液應該用____(強的酸或強的堿)。
5.定溫下,將一定量飽和Na2SO4溶液用鉑電極通電電解。當陽極逸出amol氣體時,同時從溶液中析出mgNa2SO410H2O晶體,則原來飽和Na2SO4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
6.某學生試圖用電解法根據(jù)電極上析出物質的質量來驗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值,其實驗方案的要點為:
、儆弥绷麟婋娊饴然~溶液,所用儀器如圖2-18。
、谠陔娏鲝姸葹镮A,通電時間為ts后,精確測得某電極上析出的銅的質量為mg。試回答:
(1)連接這些儀器的正確順序為(用圖中標注儀器接線柱的英文字母表示。下同)E接____,C接____,接F____。
實驗電路中的電流方向為____→____→____→C→____→____。
(2)寫出B電極上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G試管中淀粉KI溶液變化的現(xiàn)象為______,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
(3)為精確測定電極上析出銅的質量,所必需的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是______。
、俜Q量電解前電極質量
、诠蜗码娊夂箅姌O上的銅并洗凈
③用蒸餾水清洗電解后電極
、艿蜏睾娓呻姌O后稱量
、莸蜏睾娓晒蜗碌你~后稱量
、拊俅蔚蜏睾娓珊蠓Q量至恒重
。4)已知電子電量為1.6×10-19C,試列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計算表達式:N=______。
答 案
一、選擇題
1.D 2.B
二、非選擇題
3.(1)HCl 陽極:2Cl-—2e→Cl2↑陰極:2H++2e→H2↑
總反應式:2HCl H2↑+Cl2↑
(2)KOH 陽極:4OH--4e→2H2O+O2↑陰極:4H++4e→2H2↑
。3)CuSO4總反應式:2CuSO4+2H2O 2Cu+2H2SO4+O2↑
4.(1)負極:Zn—2e→Zn2+正極:O2+4e+2H2O→4OH-
(2)強堿
6.(1)D、A、B F→B→A→C→D→E
(2)2Cl-—2e=Cl2,變藍色,2I-+Cl2=I2+2Cl-
(3)①③④⑥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5
【教學目標】
1.掌握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理解原電池的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電池反應式,能根據(jù)氧化還原原理設計簡單的原電池。
2.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分析和設計典型的原電池,提高實驗設計、搜索信息、分析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本質和總結規(guī)律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學習快樂和喜悅,增強學習的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激發(fā)科學探索,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強化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及事物間普遍聯(lián)系、辨證統(tǒng)一的哲學觀念。
【教學重點】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教學難點】
原電池原理的`理解;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相結合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成幾個實驗小組,準備原電池實驗儀器及用品。實驗用品有:金屬絲、電流表、金屬片、水果。先將各組水果處理:A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較厚),B組:成熟的橘子(將瓣膜、液泡攪碎),C組:準備兩種相同金屬片,D組:準備兩種不同金屬片。
【教學過程】
[師]:課前我們先作個有趣的實驗。請大家根據(jù)實驗臺上的儀器和藥品組裝:將金屬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水果中,將電流表串聯(lián)入線路中,觀察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巡視各組實驗情況)。
[師]:請大家總結: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生]:總結:出現(xiàn)兩種結果:
、匐娏鞅碇羔樒D ②電流表指針不發(fā)生偏轉
[師]: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偏轉?
[生]:說明有電流產(chǎn)生。
[師]:這個裝置就叫做原電池。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原電池。請大家列舉日常使用的原電池都有哪些?
[展示干電池]:我們?nèi)粘J褂玫碾姵赜邢旅鎺追N,大家請看:
[播放幻燈片]:
化學電池按工作性質可分為:一次電池(原電池);二次電池(可充電電池)鉛酸蓄電池。其中:一次電池可分為:糊式鋅錳電池、紙板鋅錳電池、堿性鋅錳電池、扣式鋅銀電池、扣式鋰錳電池、扣式鋅錳電池、鋅空氣電池、一次鋰錳電池等。二次電池可分為: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二次堿性鋅錳電池等。鉛酸蓄電池可分為:開口式鉛酸蓄電池、全密閉鉛酸蓄電池。
原電池的構成:任何一種電池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主要部件是:兩個不同材料的電極、電解質、隔膜和外殼。
【評注】提出問題,從身邊走近化學,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6
一、探究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原電池,理解原電池原理,會設計簡單的原電池。
2、通過一些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3、能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知識的運用。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利用化學實驗進行探究原電池原理和形成條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對原電池原理進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及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重點
進一步探究原電池概念、原理、組成及應用。
三、探究難點
單液原電池向雙液原電池的過渡
四、探究過程
【展示】西紅柿電池。(觀看趣味實驗,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欲望。) 【引入】電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電池?(學生踴躍回答)電池對我們的生活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電池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嗎?
【提問]原電池在必修已介紹過,今天我們來進一步研究原電池。請大家回顧下列問題
1、什么是原電池?
2、 要想構成原電池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 【學生回答】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首先,有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 其次,滿足下列條件:
(1)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是非金屬導體)作電極 (2)電極材料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3)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教師強調】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兩極一液成回路 【思考】
下面,依據(jù)構成原電池的條件,請大家判斷下列裝置是不是原電池,不是的說明理由,是的寫出電極反應方程式
【動畫演示】原電池工作原理(以Zn-Cu原電池為例),教師做補充講解 負極:電子流出,較活潑,(鋅片):Zn-2e-=Zn2+ (氧化反應) 正極:電子流入,較不活潑,(銅片):2H++2e-=H2↑(還原反應
【分組實驗】引導學生仔細做下面的實驗
Zn-Cu原電池,用一個較大的電流表,用的電解質溶液濃度較小,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要求同學認真觀察現(xiàn)象并思考原因 【學生回答】
兩極上都有氣泡產(chǎn)生,電流計指針偏轉的幅度越來越小 【學生討論】
為什么兩極上均有氣泡產(chǎn)生?這個原電池能否持續(xù)穩(wěn)定產(chǎn)生電流?為什么? 【教師總結】匯總學生的討論結果后,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這個原電池不能持續(xù)產(chǎn)生穩(wěn)定電流。主要原因是鋅與稀硫酸直接接觸,氫氣在鋅片表面不斷析出構成了原電池,致使向外輸出的電流強度減弱。當鋅片表面完全被銅覆蓋后,不再構成原電池,也就沒有電流產(chǎn)生。其次,兩極周圍有過剩電荷,阻礙電子的定向移動。
【提問】怎樣才能持續(xù)產(chǎn)生穩(wěn)定的電流呢?結合我們剛才分析的原因,應該怎樣改進原來的裝置呢? 【學生回答】
1、要避免鋅與稀硫酸直接接觸;
2、想辦法消除兩極周圍的過剩電荷。 【演示實驗】
1、演示帶有鹽橋的改進實驗。(邊實驗邊講解以下內(nèi)容:
1、該原電池的組成;
2、相關概念:半電池、半反應、外電路、內(nèi)電路、鹽橋。)
2去掉鹽橋,電流表指針是否偏轉?為什么?眼橋的作用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不再偏轉,因為這是個斷路。鹽橋的作用溝通內(nèi)電路
【講解】鹽橋中陰陽離子的移動方向,并總結出鹽橋的另一個作用—平衡電荷 【討論并比較】鹽橋原電池有什么優(yōu)點簡單原電池和帶有鹽橋原電池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問】能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電流的原電池應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總結】
1、電極和與其接觸的電解質溶液不發(fā)生反應
2、用眼橋接通電路
【過渡】那么依據(jù)原電池原理如何設計一個能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電流的原電池? 〔鞏固練習〕把反應Fe+2FeCL3=3FeCL2設計成雙液原電池 〔課堂總結〕
1、原電池原理
2、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電流的原電池應具備的條件
3、原電池的設計思路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7
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原電池實質,原電池裝置的特點,形成條件,工作原理
2、 了解干電池、鉛蓄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
3、 了解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二、 知識重點、難點
原電池原理、裝置特點、形成條件、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三、教學過程
引入: 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電池做為能源的一種,你知道
是怎么回事嗎?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屬是如何生
銹的`嗎?
新授: 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
實驗:4-15:①將鋅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趯€~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蹖⑴c鐵鋅銅片相互接觸或用導線連接起來插入稀硫酸中報
告實驗現(xiàn)象。
、茉冖壑邪唁\片和銅片之間連上電流計,觀察其指針的變化。
結論:①鋅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應放出H2
、阢~片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③銅片上有氣體生成
、茈娏饔嫷闹羔槹l(fā)生偏轉,說明在兩金屬片間有電流產(chǎn)生
結論:什么是原電池?(結論方式給出)它的形成條件是什么?
原電池定義: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形成條件:
、賰蓚電極
、陔娊赓|溶液
、坌纬砷]合電路
討論:1、Zn|H2SO4|Cu形成裝置后有電流產(chǎn)生,鋅片上發(fā)生了什么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8
學習目標
初步認識原電池概念、原理、組成及應用。體驗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過程
教學過程
電能是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種二次能源,又稱電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電腦、手機、相機、攝像機……這一切都依賴于電池的應用。那么,電池是怎樣把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哪兀?/p>
一、原電池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銅鋅原電池)實驗步驟現(xiàn)象
1、鋅片插入稀硫酸
2、銅片插入稀硫酸
3、鋅片和銅片上端連接在
一起插入稀硫酸
【問題探究】
1、鋅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現(xiàn)象?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稀硫酸
銅片插入稀硫酸呢?
2、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a、現(xiàn)象又怎樣?
b、鋅片和銅片上變化的反應式怎樣書寫?
c、電子流動的方向如何?
3、探究1和探究3發(fā)生的反應一樣,為什么探究3會產(chǎn)生電流?
1、原電池概念: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實質:一個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若能設法使氧化與還原分開進行,讓電子的不規(guī)則轉移變成定向移動,便能形成電流。即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形式釋放。
3、原理:
(1)當銅片與鋅片不連接,一同浸入稀硫酸銅溶液時,鋅直接把電子給了___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把_________轉化為_________。
。2)當銅片與鋅片用導線連接,一同浸入稀硫酸銅溶液時,由于鋅比銅活潑,鋅容易_____電子被_________成Zn2+進入溶液,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鋅片上的電子通過________流向_________,溶液中的______從銅片上______電子,被______成______、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總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應是將_______________轉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1、活潑性不同的兩電極:負極(相對活潑的金屬),正極(相對不活潑的金屬或非金屬導體)
2、電解質溶液
3、形成閉合回路(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且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
4、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本質條件)
思考:
1、鋅銅原電池的正負極可換成哪些物質?保證鋅銅原電池原理不變,正負極可換成哪些物質?(C、Fe、Sn、Pb、Ag、Pt、Au等)
2、鋅銅原電池中硫酸能換成硫酸鈉嗎?
3、判斷是否構成原電池,是的`寫出原電池原理。
鎂、鋁/硫酸;鋅、碳/硝酸銀;鐵、銅在硫酸中短路;鋅、銅/水;鋅、鐵/乙醇;鎂、鋁/氫氧化鈉;硅、碳/氫氧化鈉
4、請將氧化還原反應Zn + Cu2+ = Cu + Zn2+設計成電池:此電池的優(yōu)點:能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的電流。
。1)、什么是鹽橋?
鹽橋中裝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鹽橋的作用是什么?
可使由它連接的兩溶液保持電______,鋅鹽溶液會由于鋅溶解成為Zn2+而帶上___電,鹽橋中的_______流入,而使溶液呈中性。銅鹽溶液會由于銅的析出減少了Cu2+而帶上了____電,鹽橋中的_______流入,而使溶液呈中性。
鹽橋保障了電子通過外電路從鋅到銅的不斷轉移,使鋅的溶解和銅的析出過程得以繼續(xù)進行。
導線的作用是傳遞電子,溝通______電路。而鹽橋的作用則是溝通______電路。
三、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負極反應:_____電子(_____反應),正極反應:_____電子(_____反應)電流方向:____→_____,電子流向:______→________
電解質溶液中離子運動方向:陽離子:向_______極區(qū)移動,陰離子:向_______極區(qū)移動
總反應==正極反應+負極反應(復雜的電極反應:總反應—簡單的電極反應)
四、原電池的應用
1、原電池可加快反應速率
2、利用原電池反應現(xiàn)象可判斷金屬的活潑性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9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2、能夠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究構成原電池的原理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步驟,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2、經(jīng)歷多次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是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思維碰撞的樂趣。
重點:
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夠寫出電極方程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難點: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教學過程:
【引入】學生閱讀教材70頁,解答電化學定義及電化學研究的內(nèi)容,使學生在整體上了解本章知識點。
【播放視頻】以塑料杯、鐵釘、銅絲、白醋、二極管等生活中常見基本器材所做的有關原電池的實驗,引起學生的興趣,并提出問題,二極管發(fā)光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
【展示問題】
1、什么是原電池?
2、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什么?
3、原電池的正負極和電子流向如何判斷?
4、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將原電池內(nèi)容進行細分,使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研究,給學生五分鐘時間,閱讀課本71—72頁,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是學生對于整體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方便之后的學習)
【提問】什么是原電池
【學生回答】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追問】那么構成原電池需要什么條件呢?接下來通過實驗探究來進行了解。
【實驗探究一】
【結論】前一個裝置可以形成原電池,后一個裝置不能形成原電池,得出形成原電池的條件之一: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并通過討論,進一步確定,活潑性較強的做負極,而活潑性較弱的做正極。
【實驗探究二】
【結論】前一個裝置可以形成原電池,后一個裝置不能形成原電池,得出形成原電池的條件之二:電極必須插進電解質溶液中。
【實驗探究三】
【結論】前一個裝置可以形成原電池,后一個裝置不能形成原電池,得出形成原電池的條件之三:必須要形成閉合回路。
【追問】通過以上實驗,了解了構成原電池的三個條件,但是最根本的條件并沒有探究到。提問: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中電流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學生回答】是由于電子的定向移動所以產(chǎn)生了電流
【追問】電子為什么會定向移動,在化學學習中哪種化學反應能使電子定向移動?
【學生回答】氧化還原反應
【總結】由以上提問,可得出構成原電池的第四個條件: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讓學生對構成原電池的四種條件記憶兩分鐘,之后進行提問。
【提問】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具有活潑性不同的電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非金屬作正極。
2、具有電解質溶液。
3、形成閉合回路。
4、具有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提問】如何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及電子的流向。(給學生三分鐘時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問題,之后隨機抽取學生回答)
負極:較活潑金屬,電子流出,發(fā)生氧化反應
正極:較不活潑金屬或非金屬,電子流入,發(fā)生還原反應。
【講述】剛才講解了有關原電池的定義、構成條件、各電極的反應,需要將這些知識點形成網(wǎng)絡,方便記憶與理解。
【小結】總結本節(jié)課的基本概念,對基本的定義和專用名詞進行記憶。
【練習】判斷裝置是否能形成原電池?
【回答】ABEO可以形成原電池;CDFMN不能構成原電池。
【追問】CDFMN為什么不能構成原電池,各自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進一步復習鞏固構成原電池的四個條件)
【結尾】展示原電池在以后學習中的應用,是學生對原電池的重要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播放一段由橙子制造原電池的實驗視頻,寓教于樂,使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學會用身邊簡單的生活原料來進行有趣的化學實驗,學以致用,達到良好的學習成果。
【板書】
電化學——原電池
1、定義: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2、工作原理: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3、構成條件:
、倩顫娦圆煌碾姌O材料
②必須插進電解質溶液中
、郾仨毿纬砷]合回路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原電池的基本反應原理;
2、掌握電極正負極的判斷、能夠寫出電極反應式;
3、學習原電池組成的條件;
4、利用氧化還原反應設計原電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原電池組成條件的研究,學習歸納總結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完成實驗、仔細觀察現(xiàn)象、合理分析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原電池的原理和原電池的組成。難點:原電池的原理和原電池的組成。
三、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討論法并輔助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實驗。引導學生討論、類比分析,從而歸納出原電池的概念和組成條件,并通過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兩極的氧化還原反應原理。
四、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格林太太是一位非常美麗大方的夫人,她微笑的時候總是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其中有一顆是金色的,那象征著她的地位和財富,另一顆是鋼的,那是一次車禍后留下的。令人不解的是,自從車禍換上那顆鋼牙之后,格林太太就整天頭疼,夜不能寐。醫(yī)生找不出問題,連心理醫(yī)生也愛莫能助,但是一位年輕的化學家找出了問題的癥結,你知道化學家怎么解決了問題嗎?你能為格林太太開出一張藥方嗎?
要想知道答案,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內(nèi)容。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過化學能能夠轉化為熱能、光能,能不能將化學轉化為電能呢?
【實驗展示】Zn,Cu放入稀H2SO4,用導線連接,記錄現(xiàn)象。
【生活動】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師分析】(學案投影)Zn,Cu單獨放入稀H2SO4,Zn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Cu片表面不產(chǎn)生氣泡;用導線連接,發(fā)現(xiàn)Cu片表面產(chǎn)生氣體的同時產(chǎn)生電流。說明生成新物質的同時,產(chǎn)生電流,可見化學能還可以轉化為電能。這個裝置稱為原電池。我們今天就來一起探討原電池。
【板書】
原電池
一、原電池
1.定義: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師引導】在這個裝置中,為什么會產(chǎn)生電流?
【生回答】電子發(fā)生定向移動。
【師引導】哪里的電子?
【生回答】Zn片Cu片上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子。
【師引導】電子從Cu片流向Zn片?還是Zn片流向Cu?為什么?
【生回答】Zn比Cu活潑,所以電子從Zn片流向Cu。
【師分析】(動畫播放)從另一個角度講,Zn的電勢比Cu的電勢高,它們之間存在電勢差,就像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動一樣,故電子從Zn到Cu。那么為什么Cu表面產(chǎn)生氣泡呢?
【生回答】溶液中的H+在Cu片表面得電子生產(chǎn)H原子,兩兩結合生成H2。
【師提問】H元素由+1價的離子變成H2,為什么?發(fā)生什么反應?
【生回答】得電子生成H2,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
【師引導】有得必有失,則Zn失電子生成Zn2+,化合價升高,發(fā)生氧化反應。
【師總結】(幻燈片播放)相當于Zn通過Cu將電子傳遞給溶液中的H+,反應的實質是Zn和H+的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只是一邊發(fā)生氧化反應,另一邊發(fā)生還原反應,將氧化還原反應分開進行,從而產(chǎn)生電子的定向移動,產(chǎn)生電流,這就是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其中Zn片和Cu片在原電池中叫做電極。失去電子的一極叫做負極,得到電子的一極叫做正極。
【板書】
2.電極
負極:電子流出的一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正極:電子流入的一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師強調】氧化反應在負極發(fā)生,失去電子;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得到電子。
【師引導】什么樣的材料可以做電極?
【生回答】可以導電的物質,且活潑性不同。
【師總結】一般使用金屬或者石墨電極。將一個氧化還原反應分在負極和正極進行才能形成原電池。
【練習】判斷下列裝置能否形成原電池。能夠形成原電池的指出正負極,書寫正負極反應,電池總反應。
【師引導】電解質溶液提供可以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內(nèi)電路中形成閉合回路。
所以要形成原電池有哪些條件?
【板書】
3.形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2)活潑性不同的電極
(3)形成閉合回路
。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師總結】只要有一個能夠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兩極進行,形成閉合回路,且溶液為電解質溶液,就一定能形成原電池。
那么生活中哪些物質可以組成原電池呢?利用金屬片和水果蔬菜能否組成原電池?
【生活動】組裝水果電池。成果展示。
【師總結】水果中存在酸,可以與金屬片反應,只要滿足條件都可以組成原電池。
【師引導】現(xiàn)在你能給格林太太開出藥方了嗎?
【師總結】原電池由自發(fā)行進的氧化還原反應;活性不同的電極;閉合回路和電解質溶液組成,原電池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作業(yè)布置】完成學案上的原電池設計和練習冊上的習題
【板書設計】
原電池
1.定義: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負極:電子流出的一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2.電極
正極:電子流入的一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3.形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2)活潑性不同的電極
。3)形成閉合回路
。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初中物理《原電池》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6-28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05-08
初中物理《能量的轉化》教案12-05
初中物理電與磁教案11-08
初中物理隨筆11-15
初中物理教案錦集(15篇)11-22
原電池高三知識點總結04-14
初中物理面試說課稿02-07
初中物理優(yōu)秀隨筆02-25
初中物理教學隨筆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