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和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
1、了解美術中點的概念,知道點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學會用點構成精彩的畫面。
2、認識“點彩派”的繪畫典型特征。嘗試體驗點的不同排列規(guī)律、疏密變化,注意整體畫面色彩和諧關系。
3、感受點的藝術魅力。利用兒童的個性特征,通過欣賞、分析、創(chuàng)作、指導、評價,激發(fā)其探究、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欲望,提高藝術修養(yǎng)。 教學重點 明白點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類畫種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合理利用點的組合規(guī)律、疏密變化,使畫面呈現(xiàn)和諧的色彩。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作畫工具。 學生:水粉或水彩顏料、彩筆、畫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請你猜猜我是誰? 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嗎?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種顏色的點) 再退遠一點,現(xiàn)在看到什么了嗎?(是人物畫) 點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著豐富的表現(xiàn)力。大家先來欣賞幾張世界名畫。 欣賞比
較: 1、《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修拉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畫家。 2、《納蒂布港》西涅克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 3《牧羊女》 米勒 法國現(xiàn)實主義畫家 學生比較欣賞,分析不同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 學生回答:點彩派不經調和的顏色經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與現(xiàn)實主義繪畫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的畫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點點的奧秘,出示課題——《點的集合》
二、 發(fā)展階段
1、解讀圖形,講述概念。 通過欣賞教材和學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錢豹的身上有斑點紋;彩色的鵝卵石可以拼成火車的點;馬賽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點;花園里開放的小花是點;樹葉是點;夜空中的星星也是點;距離足夠遠的話人是點,汽車是點,甚至房屋也是點?? 出示圖片,清學生再次辨析點。 通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的分析,可以看出:點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只要在相對空間中比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點。 欣賞圖片,看看色點在繪畫作品中的表現(xiàn)。 欣賞圖片,了解點的排列方法與效果。
2、欣賞作品,感受點的魅力。 1)《殉教者》希臘 馬賽克鑲嵌壁畫 小塊的馬賽克由點及面,追求繪畫的效果。 2)《蠟染》 苗族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中利用點的組合作為自己畫種的表現(xiàn)手法,生動靈活。
3)《黑屋頂》吳冠中 中國當代藝術大師 把房屋屋頂、窗戶概括成不同形狀的點,組成一幅形式感很強的畫面。 《山水》 黃賓虹 中國當代國畫大師 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變化萬千,還概括的
表現(xiàn)了各種物象。 4)《構成》 維克托?瓦薩里 法國 由圓圈圓點組成具有驚人視錯覺的瞬間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國后印象派畫家 用點進行方向組合,形成線化的感覺,增強流動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 法國 米羅 通過點的奇妙形狀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
3、學生創(chuàng)作練習 用點的集合創(chuàng)作一張作品。以不同的點為造型元素,采取各種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點。 欣賞課本P4技法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題材不限。
作業(yè)要求:用點的畫法進行臨摹或創(chuàng)作。 注意整體效果的變化,把握色彩的關系。 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三、展示與評價
1、將完成的作品按小組張貼到展示板上。
2、小組內自評互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
3、各小組優(yōu)秀作品大比拼。優(yōu)秀作品的作者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繪制過程中的感受。
4、評出最佳作品
四、板書設計 第二課點的集合
點的聚散點的大小
教學反思:
【六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美術上冊教學教案01-20
美術上冊教學教案15篇01-20
美術上冊教學教案(15篇)01-20
美術上冊教學教案匯編15篇01-20
美術上冊教學教案合集15篇01-20
酸的和甜的教案和教學反思模版10-09
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7-10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1-21
夢和淚教案及教學反思12-08
小班音樂教案和教學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