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教學教案
第3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炎帝和黃帝
案例說明
選擇“炎帝和黃帝”這一課目,旨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前兩課內容,初步有了“論從史出”“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認識的基礎上,突破本課重點和難點問題。本課重點是了解炎帝和黃帝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理解炎帝、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原因;本課難點是通過炎帝、黃帝的傳說故事,了解傳說與神話中的歷史信息。同時,理解與下一課目“堯舜‘禪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1.用遠古時代的傳說故事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通過前面兩節(jié)課,我們已經知道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主要證據。然而我們平時一提到歷史,似乎總會想到講故事。
教師投影第1課“材料閱讀”中韓非子對燧人氏的記述,并提問:這段材料講述了遠古時代的哪個傳說故事?
學生回憶舊課知識,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迅速在新舊知識和課堂與課外生活之間搭建橋梁,引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遠古時代的傳說故事?
學生根據課外常識,進行講述。
。ㄈ绻麑W生普遍對初中階段的生活、學習適應良好,也可以考慮事先按小組布置題目,利用課外時間查找資料,以“講故事比賽”的形式呈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課堂上最好由教師臨時指定各組發(fā)言人,確保每組都精心進行準備。)
設計意圖: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進行觀察,初步了解他們歷史知識的豐富程度。
(如果采用的是“講故事比賽”的形式,就是訓練學生搜集資料并進行篩選,以及小組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師提問:你認為這些傳說可信嗎?
學生回顧學習第1課后對這段材料的解讀,結合前兩課所學內容和平時的積累進行回答。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傳說時代”“史前史”等概念,從而導入新課。
2.炎帝和黃帝
。1)黃帝
教師講述:結合課堂思考題“以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為例,說一說古史傳說與史實有什么區(qū)別”,投影與黃帝及其臣子、后妃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關文獻資料。
自黃帝以上,穴居而野處。
及至黃帝,為筑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
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其后少昊時駕牛,禹時奚仲駕馬。
——(蜀漢)譙周:《古史考》
共鼓、貨狄作舟。(注曰:二人,黃帝臣也。)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揮作弓。(宋注曰:揮,黃帝臣。)
夷牟作矢。(宋衷注曰:夷牟,黃帝臣也。)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黃帝作冕。垂旒,目不斜視也;充纊,耳不聽讒言也。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注:旒(liú),古代帝王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
伯余作衣裳。(《淮南子氾論訓》高氏注云:伯余,黃帝臣。)[:學§科§網]
伯余之初作衣也,絲麻索縷,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
——(西漢)《淮南子氾論訓》
沮誦、倉頡作書。并黃帝時史官。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危髶献骷鬃,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
女媧作笙簧。(宋注曰:女媧,黃帝臣也。)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元妃西陵之女嫘祖,親蠶為絲,以率天下。
——(宋)胡宏:《皇王大紀》
教師提問:這些古史傳說,哪些部分是真實的?哪些部分是虛構的?
學生閱讀材料,結合同學所講的傳說故事、前面兩課所學內容及課本當中提供的考古發(fā)現(xiàn)資料,思考并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用活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把前兩課學習中初步形成的歷史意識固化下來,通過探究找到黃帝所處時代的大概時間和地理位置,引導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時空觀。
。2)炎帝
教師呈現(xiàn)與炎帝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關文獻資料。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先秦)《周易系辭下》
注釋:包犧氏,即伏羲氏。 沒(ò),通“歿”,死。 斲(zhuó),古通“斫”,砍削。 耜(sì),古代的木鋤,形狀似鍬。 耒(lěi),古代耕地用的曲木,即犁。 耒耨(nòu),古代鋤草的農具。
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嬴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于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濕肥墝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西漢)《淮南子修務訓》
注釋:蛖(bàng)古同“蚌”。墝(qi。磐按摗,土壤堅硬不肥沃。
神農作瓦器。 ——(先秦)《逸周書》
(神農氏)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先秦)《周易系辭下》
教師提問:炎帝又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學生應用剛剛嘗試過的研究方法,閱讀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演練,把總結出的經驗固化下來。
教師呈現(xiàn)炎帝與黃帝及其臣子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關文獻資料。關于炎帝是中華原始農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先秦)《周易系辭下》
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嬴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于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濕肥墝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西漢)《淮南子修務訓》
太原神釜岡中,有神農嘗藥之鼎存焉。成陽山中,有神農鞭藥處。
——(梁)任昉:《述異記》
神農時,民方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
——(蜀漢)譙周:《古史考》
關于黃帝或他的臣子發(fā)明車:
胲作服牛。(注曰:胲,黃帝臣也。能駕牛。又云少昊時人,始駕牛。)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相土作乘馬。 (宋衷曰:皆黃帝臣。)
——(戰(zhàn)國)《世本世本作篇》
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其后少昊時駕牛,禹時奚仲駕馬。
——(蜀漢)譙周:《古史考》
軒轅氏,作于空桑之北,紹物開智,見轉風之蓬不已者,于是作制乘車,柜輪璞較,橫木為軒,直木為轅。
——(南宋)羅泌:《路史軒轅氏》
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琢鹿之野,蚩尤起大霧,軍士不知所向,帝遂作指南車。
——(元)脫脫主編:《宋史輿服志一》
教師提問: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記述了炎黃二帝的傳說,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從多種角度探究材料的意識,通過直觀感受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對于炎黃二帝傳說的記述和擴充,認識到中華民族對“人文初祖”的記憶連綿不絕,從而過渡到下一問題。
。3)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教師提問:“炎帝、黃帝為什么會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呢?”
學生根據前面對于炎帝、黃帝豐功偉業(yè)的分析,對本課目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提高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問題,不要把視線只停留在戰(zhàn)爭方面。
3.小結過渡
教師講述:同樣是在黃河流域,很久以后開始實行一種新的首領選拔制度,那就是“禪讓制”。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曙光優(yōu)秀作文03-02
遠古的傳說教案11-25
我的青春有曙光作文10-09
《筷子的傳說》教學設計的方案10-08
炎帝的傳說教學方案10-08
新時代文明記錄作文范文03-23
《日月潭的傳說》教學方案10-08
《筷子的傳說》教學設計方案10-08
文明新時代心得體會12-12
小學語文第五冊《日月潭的傳說》教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