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一聽沙子的聲音幼兒園音樂教學教案
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物質探究的學習。.
感受愉快的學習氣氛。
活動準備
易拉罐 桶, 紙盒子, 塑料瓶子, 玻璃瓶等, 沙子
■ 對象(2歲)
■ 照片準備
把沙子放進各種不同的餅子里面或是桶里面 。
■活動方法
1.出示準備的物品 .
- 這個是什么呢?
- 我們摸摸看,什么感覺?
2.出示各種瓶子的聲音,請孩子聽聽看。.
- 玻璃瓶中的聲音是怎樣的呢?
- 酸奶瓶中的感受是什么 ?
3.比較不同的瓶子中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感受.體驗
幼兒自主的用各種瓶子玩耍。
■注意事項
-玻璃瓶的使用的時候注意安全,以免出現以外 .
■活動延伸
- 可以放音樂,讓幼兒感受自主的隨著音樂 ,擺弄瓶子。
幼兒園托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不見了》(沉。
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培養(yǎng)觀察興趣。
2.激發(fā)幼兒對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這一現象的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水桶、積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的桌上有很多多好玩的東西呢,想不想看看有什么東西呀?
2.幼兒互相講述看到的物品
。ǚe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
3.引起幼兒好奇
哎!你們說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在水桶里會怎么樣呢?
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呀?
4.觀察沉浮現象
請小朋友把東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們到水里后會怎么玩樣?
有哪些東西不見了?
。1)引導幼兒將物品放入水中,并觀察什么東西不見了。
。2)討論:什么東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東西不見了?不見的東西哪里去了?
。3)討論:為什么有的東西浮在水面,有的東西沉在水底?
讓幼兒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水底的東西。
5.教師小結
我們把放到水里后不見了的東西這一現象叫“沉”
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見東西的這一現象叫“浮”。
套圈游戲
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在游戲中體會快樂。
活動準備
套卷工具
趣味練習
■ 活動辦法
[導入]
出示道具,我們今天進行比賽。引起孩子的興趣。.
[展開]
、僦v述要求和規(guī)則,把孩子分成2組,兔子隊和猴子隊看那個隊套的圈最多。
、谠诰內拋圈 那個隊套中的比較多,那個隊獲勝。.
、鄄⒆⒁,沒有游戲的小朋友在后面排好隊。.
、苡螒蜷_始,幼兒積極的參加,老師注意觀察。
游戲第一節(jié)結束,提示引導幼兒怎樣可以更加準確的套中,掌握方法,游戲再繼續(xù)。
[結束]
整理收拾,集中幼兒分享好的方法,并”頒獎“給獲勝的隊伍,沒有獲勝的有安慰獎。
注意在活動注意安全,孩子在游戲中,不要推 和擁擠。
幼兒園托班科學教案《抱皮球》
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嘗試向下擲球并在球的回彈時將球抱住。
活動準備
大皮球人手一個、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皮球,請寶寶自由的玩玩,引起寶寶的游戲興趣。
1.教師:寶寶們有沒有玩過大皮球,誰來說說大皮球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大皮球想和我們玩游戲,它想和我們抱一抱。
二、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抱皮球的方法。
1.教師:大皮球、圓又圓,我來抱它玩游戲,向下拋、彈回來,接住皮球笑嘻嘻。
2.教師示范:向下擲球,當球回彈時立即將球抱住。
多次示范后引導寶寶徒手練習基本動作。
三、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做抱球的練習。
1.請寶寶散開,不要擠到同伴。
2.如寶寶的皮球回彈的太遠抱不到,提醒寶寶向下擲的時候不要太遠。
休息時請寶寶觀看老師表演球的多種玩法,如自拋自接、踢球、拍球等。
四、請寶寶將皮球送回家。
探索自然《雨是什么樣子的》
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寶寶感受雨的美麗,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說說雨是什么樣子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感圖片—下雨了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動感圖片—下雨了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天氣怎么樣了?(下雨了)
2.提問:仔細看看,雨是什么樣子的?
。ㄒ龑в變赫f出,長長地、嘩啦啦的、濕濕的。)
3.教師小結:雨是細細的,長長地,有嘩啦啦的聲音,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還是都透明的。
4.讓幼兒思考:為什么說雨是透明的呢?
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感知,理解“透明” 的含義。
教師告訴幼兒,因為我們能看到遠處的大樹、大山還有小船。
5.教師拿一塊小玻璃,加深對透明的理解。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6.讓寶寶回家找透明的東西。
水杯,塑料袋子等。
托班科學教案:好玩的沙子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的操作嘗試活動,感知沙的特性: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細小的、不溶于水的。
2、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及教育玩沙的安全。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yǎng)初步的探索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鏟、膠碟 、 、耙等)、水、手巾。
活動過程:
一、把幼兒帶到沙池邊,以玩沙導入學習活動,引出活動主題并進行安全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沙),對啦,你們喜歡玩沙嗎?
今天,我準備了很多玩沙工具,待會請你們用手玩一玩,用腳踩一踩,跳一跳,講一講你發(fā)現了沙有哪些秘密?告訴老師或者同伴們!不過你們玩的時候,請注意:不能把沙往上拋,要保護自己和同伴的眼睛和鼻子,不要用臟手揉眼睛。知道了嗎?
二、通過各嘗試活動,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A、幼兒自由玩沙。幼兒通過團沙、踩沙、篩沙、把水放到手上的沙里,然后再把沙放進水里等操作活動,感知沙的特征。
B、師生一起歸納沙的特點: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細小的、不溶于水的等。
三、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沙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師:你們知道了沙有這么多秘密,那么沙有什么用呢?(沙可以用來建房子、鋪路、彩沙可以用來作畫、裝飾等等。)
四、幼兒用沙進行建筑活動,感受沙帶來的樂趣。
師:好,我們來當建筑師,把你想建的東西建出來吧。ㄓ變鹤杂蓸嫿ǎ
托班科學活動設計:動物睡覺
設計思路: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動物是幼兒的天性,但幼兒缺少和動物接觸的機會,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動物的睡眠特點與人類睡眠睡眠的區(qū)別。
活動重點:
了解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活動難點:
能用完整的語句敘述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協助搜集有關動物睡眠的資料。
2、各種小動物圖片
3、活動區(qū)里開設“動物主題墻”請幼兒把收集到的資料放在活動區(qū),資源大家共享。
活動方法:
游戲法、講解法、探索發(fā)現法。
活動過程:
1、“十二生肖歌”導入,小朋友們唱的非常好。那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都知道那些小動物?知道它們都是怎樣睡覺?(自由討論)
2、老師請來了幾個小動物,小朋友們注意看,你們認識它嗎?請小朋友們準確地描述教師出示的動物睡眠姿勢(上節(jié)課出現的動物圖)并模仿它們的睡眠姿勢。
(1)馬:家馬有站著睡覺的本領,而野馬的睡覺方式則比家馬更高一籌,它能邊走邊睡,卻從不失足。它們?yōu)榱搜杆俣皶r地逃避敵害,在夜間不敢高枕無憂地臥地而睡
(2)、小狗耳朵緊貼在地面上睡覺是因為夠耳朵非常靈敏,一聽見輕微的響動,就能迅速敏捷的跳起來,汪汪汪地叫。
。3)、猴子總在樹上睡覺,入睡時把頭藏在兩腿之間,兩臂緊抱樹干,蜷伏成球狀,外表縮成圓團呈木錐形,與樹干混為一體,起到隱身保護作用。
3、兒歌
什么睡覺睜著眼?魚兒睡覺睜著眼。
什么睡覺倒著退?蝙蝠睡覺倒著腿。
什么睡覺站著睡?小馬睡覺站著睡。
什么睡覺貼著耳?小狗睡覺貼著耳。
4、游戲
鼓勵幼兒模仿動物的睡眠姿勢,要求姿勢正確。老師是一棵大樹小朋友來模仿小馬靠著老師睡覺。老師是小偷小朋友把耳朵貼在地上聽得到“小偷”的腳步聲嗎?
【聽一聽沙子的聲音幼兒園音樂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耳朵聽一聽教案03-21
中班綜合小耳朵聽一聽教案03-28
春之聲音樂教學教案10-09
聽風的聲音作文02-28
聽雨的聲音作文02-17
聽自然聲音作文07-21
聽,自然的聲音作文10-22
聽,大自然的聲音作文11-23
聽大自然的聲音作文02-08
聽雨的聲音隨筆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