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教學教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認讀“漬、珊、幢、箱”4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3.初步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2.學習文章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1.墨水,一幅畫有房子的畫。
2.生字詞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導入。
(1)出示一張漂亮的圖畫,有意將幾滴墨漬灑在紙上,說:這么美的一幅畫,掉了墨漬該怎么辦呢?
(2)學生開始討論,提出各種辦法。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珊珊是怎么巧妙處理這塊墨漬的。(板書:墨漬)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畫出生字詞,自由識記,同桌交流。
(3)思考:珊珊是怎樣處理這塊墨漬的?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認讀。
正音:“漬”的聲母是平舌音z;“珊”的聲母是翹舌音sh;“幢”是三拼音節(jié)。
(三)自主學習,理解感悟
1.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討論:
(1)老師與珊珊是怎樣對待畫紙上的墨漬的?
(2)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動作、語言的詞語)
2.小組選代表交流匯報。
3.品讀句子,體會情感。
“他笑著說:‘瞧,有了這小狗,畫面活潑多了!
(1)指名讀,師生評議。
(2)師范讀,生練讀。
(3)小組交流匯報:
1)老師為什么笑了?
2)你有什么感想呢?
4.朗讀全文。
(四)拓展思維,引發(fā)想像
1.這有墨漬的地方還可以畫寫什么?(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自畫表演。
3.教師鼓勵小結:珊珊在老師的啟發(fā)下能靈活地處理畫上的墨漬,那么同學們也應像珊珊那樣養(yǎng)成遇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認讀“漬、珊、幢、箱”4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3.初步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2.學習文章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1.墨水,一幅畫有房子的畫。
2.生字詞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信箱是用來干什么的嗎?(生答)可是有個小男孩家的信箱卻不是用來放信,他用來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信箱)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自學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 檢查學生生字自學情況,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
(三)自主學習,理解感悟
1. 自讀課文,思考:
郵遞員還沒有投信,為什么信箱會滿了?他怎么想的?當他看到信箱里的小麻雀時,又怎么想的?(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2. 指名學生說說。
3. 品讀句子,理解句子:
“郵遞員點點頭,帶著滿臉的微笑走了!
(1)指名讀,師生評議。
(2)師范讀,生練讀。
(3)理解:郵遞員為什么笑了?(理解小男孩善良純潔的內心世界)
4. 展開想像:
(1)小男孩一家發(fā)現小麻雀后是怎么做的?
(2)討論:他們?yōu)槭裁床蛔屝÷槿赴峒?
5. 你覺得小男孩是個怎樣的孩子?如果你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怎樣處理?(小組交流,指名回答)
6. 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四)總結全文
作者在寫這兩篇文章的時候,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1. 小組討論,交流,分別匯報。
2. 小結兩篇文章的表達方法。(課文雖然短小,但敘事清楚,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有條理地記下了事情的經過)
(五)拓展訓練
回憶自己經歷過的一件小事,試著學用課文的寫作方法記下來。
【《短文》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荔枝圖序等短文兩篇教學教案10-10
巴金《短文日,月》教案03-24
第13課《短文——談讀書》教案04-28
《短文兩篇》教案(精選10篇)10-27
夸父追日和兩小兒辯日的短文優(yōu)秀教案教學設計10-10
勵志短文10-27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10-10
《短文兩篇行道樹》教案10-12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短文兩篇》教案教學設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