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9篇)
一段難忘的社會實踐結束了,相信收獲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實踐報告怎么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實踐報告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1
實踐人:XXX
實踐時間:XXX
時間地點:XXX
在去福利院之前,我們計劃好要買些東西給爺爺奶奶,想了想,覺得買些實用的東西給他們比較好,所以我們決定買毛巾和肥皂。我和其他兩個同學去XXX了毛巾和肥皂。
我們就計劃好要給福利院里的爺爺奶奶包餃子吃,所以一早我們就從學校出發(fā),到了張府園附近的菜場,我負責買菜,一位非常熱情的阿姨一直幫助我們,這個阿姨本來買完菜要回家了,但是看到我們很多東西不懂,又怕我們是學生不會買東西,所以又是幫我找菜場,又是幫我還價,真是非常熱心。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別人的幫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人需要別人的幫助,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使自己的團隊取得成功。這個阿姨的熱心幫助使我們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的困難減少了不少。
到了福利院里,爺爺奶奶們看見我們來拜訪他們也是非常高興。雖然我們沒干什么事情,但是爺爺奶奶看見我們這些年輕的面孔,仿佛自己的身體里也注入了青春,非常開心。我和史祎、施雨給一個老奶奶唱了豫劇,雖然我不會唱、也不會說河南話,但是為了讓奶奶高興,還是唱了《花木蘭》。我和組里的其他同學還包了餃子。中午我們和爺爺奶奶一起吃了我們包的餃子。
這次去社會實踐我有不少心得。我覺得福利院里的這些爺爺奶奶們很需要我們的關心。我們不需要花很多錢,買一些水果、毛巾給他們,他們就很開心。他們看我們就像看他們自己的孫子孫女一樣,我們只做一些簡單的事,卻能讓他們感受到親情。雖然我們那一天很早就起床,從學校到夫子廟,還要去菜場買菜、還有同學要買餃子皮、肉、雞蛋,但是看到爺爺奶奶的笑臉,看到他們吃著我們包的餃子,我覺得我們的付出有了回報。還有路上遇到的好心的阿姨、福利院里的院長,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讓我們的實踐順利的進行。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2
實踐時間:20xx年7月18日———20xx年8月1日
實踐地點:永康市社會福利院
一、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深入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2、鍛煉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踐單位介紹
永康市社會福利院主要經(jīng)營:"三無"對象托養(yǎng),自費老人寄養(yǎng)等產(chǎn)品。
三、實踐內(nèi)容與個人體會
我明白中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yǎng)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yǎng)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中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近半個多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許多的感悟!
在這次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復雜,但是具體多么復雜,我想也很難說清楚,只有經(jīng)歷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們處理好關系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著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于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在福利院里我接觸的有各類人,福利院了的老人,孤兒,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去的第一天,我買了新鮮的葡萄和香蕉送給老人吃,但是有一點我欠考慮了,有些老人患有糖尿病,不能吃太甜的東西,所以我就把水果拿給那些孩子了。從這點小事中,我明白了做事真的要全方面考慮,要為對方切實考慮。
考慮到那些老人在福利院里很孤單,我就每天上午陪老人們聊聊天,剪剪指甲,我講我們這一代所經(jīng)歷的事,而那些老人們說說他們那個年代的艱辛。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老人講了他和他的老伴從相知相識,相愛,但最終他的老伴因病去世離他而去。他們間的點點滴滴是那么的感人,我的眼不禁模糊了。在和老人們相處的這段時間里,他們讓我懂得了很多,我學習了很多。
而每天下午我是在陪伴孩子們度過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yè),與他們聊天等,接觸學前兒童,其余時間便是整理圖書。在他們空余的時間里我和他們玩玩游戲,聽聽歌,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英語。雖然孩子們有時很頑皮,常常搗亂,但每每想到他們自小無父無母,卻能如此堅強的走下去,也就有耐心和他們相處下去了。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里的工作保密。我也一直遵從。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著好奇心來打量著,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jīng)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每次見到我,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姐姐”,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里。其實,簡單地說,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系,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系,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fā)呆,憂郁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么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說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么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福利院里的人都說我這個姑娘心底真好,不怕臟不怕累。但是我最佩服的是那位醫(yī)務室里的醫(yī)生,當我知道她同時是副院長時,我很心里對他很不屑,心想這肯定又是靠父母的關系才坐到副院長這個位置的。但是經(jīng)過經(jīng)過幾天她的帶領和相處,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她是個孤兒,從小在這個福利院長大,當她在本市的衛(wèi)校完成學業(yè)后,她就立馬回到福利院工作,回報福利院。我想像她這樣才是真真的回報社會。當然,回到福利院工作的人也很多,他們都覺得自己生活成長的機會是福利院和社會給他們的,他們有責任和義務回報福利院和社會。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8月1日,是我社會實踐的最后一天,今天院長同意讓一些行動還較方便的老人和年齡較大的孩子們在一起,我們坐在講笑話、玩游戲。天真的笑聲彌漫整個福利院。我真希望他們能永遠像現(xiàn)在一樣快樂,真希望微笑能永遠駐留在他們心間。下午就要離開了,心中很不舍,在這十幾天的相處里,不管是和老人,孩子還是工作人員,我們都建立了友好的感情。
短短的暑期社會實踐就這樣結束了,從中我僅收獲了快樂,也鍛煉了能力。傳揚社會關愛精神,關心社會弱勢群體,我用自己的努力為這次實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我們應關注孤殘兒童,關心社會福利事業(yè)。讓我們攜起手共同關愛弱勢群體。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3
20xx年1月24日我和我的幾個伙伴在家鄉(xiāng)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qū)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著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
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并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著“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著他們在教室里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么特長會表演什么節(jié)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著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里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jīng)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后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床位,會自己脫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jié)的心情,老師們說:“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說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小學或幼兒園才玩起的游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說“再見!
回家后,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著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yǎng)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jīng)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tài)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么聽話那么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yōu)生優(yōu)育,要勇于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
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后可以經(jīng)常開展。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4
20xx年2月1日至2月9日(除2月3日),我與張同學以及其他三位同學(非社工專業(yè))在旌陽區(qū)街道社會福利院做了為期八天的志愿服務。
福利院簡要情況:
旌陽區(qū)街道福利院位于市中心繁華地帶,又緊鄰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綿遠河,地理位置和周邊環(huán)境都較好。該福利院是前幾年剛擴建,但在我們看來它較為簡陋,地面潮濕,墻上的墻灰脫落不少,鋁合金窗戶的紗窗已破損不堪,許多老化的電線沒有被更換等等。但設施還較齊全,配有電視、錄音機、洗衣機等。
該院院長姓賴,她是一位六十五歲的老人,負責福利院外面的事務,如申請撥款、參加會議等等。副院長姓王,則是一位中年婦女,主要負責院內(nèi)的事務,如送生病老人看病。該院劉會計,較年輕,她是院長的女兒,負責財務。福利院的飲食主要由一個姓胡的年輕人和一個姓任的中年婦女負責。還有一個姓蔣的全日制的護工和三個洗衣的女工。
在該福利院生活的主要是老人,全院有老人大約四十余人,歲數(shù)都很高,一般每人每月所繳費用平均約為500元,五保戶老人的費用則由國家補貼。
部分老人的資料:
劉爺爺,德陽街區(qū)人,80多歲,當過兵,四川建筑公司退休,頭腦較為清醒靈敏,話語不多,右肢癱瘓,來此二年。
易爺爺,羅江縣人,88歲,在羅江中學當過炊事員。其女現(xiàn)在羅江中學工作,其兒在一家機械廠工作。他自己的房屋已經(jīng)變賣,所得錢款都分給了他的子女。文化知識較低,性格開朗,對生活積極樂觀,但是因患白內(nèi)障,視力差。來此一年。
李爺爺,市街區(qū)人,80多歲,他的孫女現(xiàn)在川大讀博,他的文化知識較高,而且他現(xiàn)在視力依然很好,平時愛閱讀報刊雜志。
唐爺爺,市街區(qū)人,87歲,看似樂觀。他患有輕微老年癡呆癥,頭腦時而清醒,時而昏聵。來此一年。
劉婆婆,83歲,五保戶,領取國家保障金(現(xiàn)在福利院代領,每月給老人30元零用),態(tài)度積極樂觀,精神矍鑠,耳聰目明,身體健朗。來此六年。
張婆婆,78歲,醫(yī)院職工退休。身世坎坷,孤寡老人,哥哥和侄兒遠在美國,性格執(zhí)拗,態(tài)度相當消極,常常說要早死早了事之類話,骨折未愈,行動極不方便。
實踐目的:
因為我們的專業(yè)是社會工作,所以我們希望在志愿服務實踐中,鍛煉我們的實踐能力,,盡可能地實踐一、二個專業(yè)方法(盡管我們都還沒學專業(yè)課),來增加我們的經(jīng)驗,更多地了解福利院中老人們的實際情況。
實踐計劃及過程:
我們每天調(diào)整計劃,每天寫下日志,以求更好地開展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前一天我們便聯(lián)系福利院,剛到那里時,是王副院長和任阿姨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她們讓我們到二樓去作志愿服務,當我們走上二樓時,三個老人坐在灰色的舊沙發(fā)上,正看著電視劇《西游記》,在我們簡單自我介紹后,其中一位老婆婆說了一句話,“謝謝你們,你們愛戴我們,我們也一樣愛戴你們!彼龢銓嵉脑捔钗矣洃洩q新。
第一天的計劃是通過交談與多個老人們認識。實踐第一天早上8:30,我與張春露便騎車到福利院,當我們上樓后發(fā)現(xiàn)許多老人也早起了,上午依計劃而行,在傾聽與交流中我們認識很多老人。下午,我們增加了一位同學董媛婕,在與老人互動中,她和老人先后唱歌,使得老人們的心情非常愉悅。
第二天的計劃是由對二樓的老人大體交流了解,到逐步確定重點對象。對生活態(tài)度消極的老人進行耐心地交流和開導。早上我們到達時,看見老人們正亦步亦趨地下樓來。原來當天上午當?shù)氐呐沙鏊葯C構派來了慰問團。我們剛把幾位老者扶下樓梯,讓老人圍坐在一樓大廳,與老人們短暫地敘了些話。門口忽然一派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的,我們便很快離開了。下午,我們來時大部分老人還在午睡,在劉婆婆的室內(nèi)卻有數(shù)位老者聊天,我們也加入其中。隨后我陪護著劉爺爺,張春露陪護著李婆婆下樓到河邊曬太陽。其實,也有很多老人閑坐在綿遠河河邊享受著這暖冬的陽光。
第三、四天的原本計劃利用2月3日尋找一、二個老年人工作方法加以運用,可惜沒能找到。所以工作主要還是與老人聊天、給老人讀報。兩天的工作中也有新事務,像張婆婆與我們交談后心情似乎有所改善,讓我?guī)退I了兩封國際信封和填寫寄往美國的英文地址。唐爺爺讓我?guī)退涌谛沤o他的家人,盡管我們前去河東反復詢問路人和尋找他所言的標志,我們卻未能找到他親戚家。
第五、六天我們與老人幾乎無話題,但新成員肖宵卻為我們的活動增添了活力,他帶頭為老人做起了衛(wèi)生,搽窗、抹灰、掃地、拖地。除了陪老人聊天,這兩天新事也不少,如給李婆婆包咸蛋,給唐爺爺釘紐扣。第五天下午因為市消防隊慰問福利院老人,我們又早早離開了。
第七天我們依然和老人聊天,我們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員何倩,而且我們很高興地看見有四位中學生也來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們,她們的到來不僅讓老人心情快樂,而且也讓我們這些青年感到“后生可畏”。
第八天是我們活動的最后一天,肖宵也來了,他的生活經(jīng)驗較豐富,和老人聊起了家常,而且聊得非常歡暢,老人們對其贊不絕口。最后我們和老人們依依惜別。
感想:
與老人交談是一種閱讀,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們可以閱讀到他們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書,同樣是豐富的經(jīng)驗,卻是不一樣的經(jīng)歷。盡管老人的話常常是支離片語、羅嗦重復,甚至是語不達意,但如果你耐心地傾聽,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更會是一次巨大的收獲旅程。
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老人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醫(yī)療費用和藥品質(zhì)量。尤其是一些補鈣的藥品,老人深有體會,以前此類的藥品價廉物美,而現(xiàn)在卻不僅價格昂貴,而且藥效下降,老人們用后不見效,于是有老人把這種情況歸咎于市場改革、私營藥廠代替了國營藥廠,甚至于某些老人非常懷念計劃經(jīng)濟時代。可見部分老人的思想觀念還難以適應時代變革。不過,這也說明目前國家應加強藥品的準入和質(zhì)量監(jiān)管,讓老百姓不僅吃得起藥,而且吃藥更要有效。
該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員存在較大矛盾,部分工作人員會對老人惡語相加、背后漫罵,表面原因是該院工作人員人手少、任務重,老人又常常因為身體健康問題,事情不斷,比如老人失禁,工作人員不理解認為是老人與其作對故意所為。又比如老人身體疼痛不做下樓端飯等事,工作人員便認為是老人懶惰,老人很想自己動手卻實在是有心無力。其實,除了雙方缺乏交流理解,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該院工作人員工資太低,如全日護工蔣叔叔,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200元,洗衣工的月薪是350元。年輕的炊事員“小胡”也有意要離開福利院。我想長期存在這種不和諧的關系勢必讓老人處于緊張焦慮之中,不和諧的關系也會不斷消磨著工作人員耐心和熱情。
僅僅在我們作實踐的八天里,我們所見到的社會各界對福利院的關心很多,他們送來了營養(yǎng)品,也送來了關懷和溫暖。在目前,老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上已經(jīng)令他們滿意,而他們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懷。正如2月2日慰問團請來了鼓樂隊,劉婆婆高興地說道,“我們老人更喜歡你們帶來的熱鬧”。我們驚喜地看到,中學生已主動走進福利院來關心老人,尊老感恩得到很好地傳播,愛心的接力棒在不斷傳遞。很多同學和親人愿意加入我們,因此希望社區(qū)有一個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方便志愿者提供服務。作志愿服務者,雖然短暫,但我們的綿薄之力星火之暖依然讓老人倍感溫暖。
唐爺爺常常要求家里人來看望他,是老人長期孤獨的結果,該福利院的老人,雖然和許多同齡人共處一室,但相互交流卻很少,因此許多老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抑郁。所以老人應當主動地尋找自己的快樂,主動與朋友、他人溝通,克服自己的孤獨感,這樣情緒也會走向良性循環(huán),也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如果按照法律規(guī)定55歲是婦女的退休年齡,那么賴院長理應退休了八年。然而老年人工作的困難和在外申請撥款參加活動的奔波辛苦,沒有讓她退縮,她仍然在這福利院工作,依舊貢獻著自己的余熱。她讓我看到了老年人不僅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誠然,只是近黃昏,夕陽無限好。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5
這個大學暑假,本著想要讓生活更加充實,體驗更多以前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我加入了由xx組織的“xx社區(qū)兒童福利院慰問活動”,按照隊里的一些建議我準備了一些可能會用得上的東西,并且準備了一些小小的禮物,想要在到時候給孩子們一個驚喜。
一、福利院之行的期待
在經(jīng)過充分的籌劃準備以后,我們這個小隊就出發(fā)了,xx福利院距離我們所住的地方有一些遠,但是這一點距離擋不住我們大家伙心中的熱情。在車上我們就熱烈的討論起了xx兒童福利院的事情,有些去過那里的阿姨給我們這些沒有去過的人介紹那里的情況,并向我們夸贊那里孩子的聽話懂事和惹人心疼,讓我們這些沒去過的還沒有到目的地呢,就已經(jīng)心生柔軟,恨不得馬上就飛過去抱著可愛的孩子們,將我們準備的禮物送給他們,而我的心中也對于兒童福利院之行則更加期待了起來。
二、福利院之行的`實踐
在期待之中,我們的車很快就到了福利院,一下車,入眼的就是一個如同學校一樣的建筑群,雖然占地面積并沒有很大,但是看上去卻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破舊。我們一行人在門衛(wèi)那里完成了訪問人員的登記以后,就有人出來負責接待引領我們。
在這過程中我們并沒有看到孩子們,這讓我覺得奇怪。負責人跟我們解釋說孩子們正在上課,現(xiàn)在要先帶我們?nèi)チ私庖幌虑闆r,在交談中,負責人請求我們不要歧視或者抱有一些有色眼鏡來看待這些孩子們,因為在福利院中的孩子除了孤兒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因為先天性缺陷的孩子,并且福利院中的孩子們雖然都是善良的好孩子,但其實心理都有一些敏感,在有些時候言行要多注意些。
在會議室里我們談了好一會,確定好了任務以后我們才見到了孩子們,確實如同之前的那個阿姨所說,是很可愛的孩子。他們對我們的到來都感到非常的高興,也很熱情,那種見到新鮮事物的好奇目光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看學校新來的老師時的樣子。
因為我是大學生,所以我被分配到給孩子們講一些故事和課程,幸好早就有安排,我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包括一些手工制作的教具。
我所面對的孩子們都是一些偏小的孩子們,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跟他們講了一些趣味的故事,科普了一些小知識后,課堂上基本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樂園和提問場。福利院中的孩子們雖然有些缺陷,并且也都有著可憐的身世,但我并沒有從他們身上看出自卑自憐的神情,他們也都非常的好奇和熱情,會跟我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些問題我回答得上來,有些問題甚至連我都被難住了,只能在心里感嘆不愧是腦子里始終有著奇思妙想的孩子。
我們在福利院中并沒有待太久,在與孩子們相處了一段時間,將手中的禮物都送出去以后,我們在天色暗下來以后就要離開了,在離開時看著孩子們依依不舍的目光和挽留,我們很多人都笑著揮手說下次再來。
其中我是揮手幅度最大,喊得也是最大聲的人。
三、福利院之行的感想
雖然這次的社會實踐并沒有持續(xù)很久,但是我真切的認識到了兒童福利院的生活,認識了這么多可愛的孩子們,他們其實并不特殊,福利院也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凄涼和孤寂。他們只是一群離群的小鳥,日后一樣也能成為南飛的大雁,不過這些都需要我們這些大人去多多的關注,多多的關心他們。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6
一、實踐目的
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發(fā)展迅速的今天,物資雖說是極大豐富,可是中年一代卻終日忙碌工作,疲于奔波,我們作為新時的高中生理應把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為社會獻出一份愛心去溫暖那些或是子女忙碌無暇陪伴的內(nèi)心孤獨的老人,或是沒有家人孤苦無依的老人,或者無人照顧的病弱的孩子和特殊人群。
二、實踐單位介紹
xx區(qū)社會福利院是區(qū)政府投資建設的一所公辦專業(yè)養(yǎng)老機構占地xx畝,建筑面積xx平方米,設計床位xx張。
三、實踐內(nèi)容和心得體會
20xx年2月22日上午我們A2班的9名同學來到了xx區(qū)社會福利院,并為這里的老人帶來了我們準備的水果、面包等食物,這天天氣炎熱可是我們每人都很興奮,能為孤寡老人,病弱孩童帶去快樂,為社會獻一份愛心,我們的心中都感到一絲清涼。此行我們的口號是愛行天下,奉獻愛,傳遞愛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進入到福利院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整潔、干凈,整潔的大院處處體現(xiàn)工作人員的辛勞,草坪上還立著刻有福壽安康的大石,體現(xiàn)了社會對老幼孤弱者的祝愿。在美好的夏日里,小廣場的邊上有一排葡萄架,綠葉掩映下,老人和同學們親切地交談,陽光中的笑臉滿溢著內(nèi)心小小的幸福。這種舒適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孤寡老人和病弱的孩子的內(nèi)心應該會溫暖,我們時常的探望會讓他們倍感溫暖,這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們先去探望了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奶奶,終日臥床的老人的房間雖然不大,不過外面陽光此時灑滿小小的居所,同學拿著香蕉送到老人的嘴邊時,老人勾起唇角露出了一個靦腆的微笑,這畫面真美。我們的到來如同窗外的陽光給這里的老人帶來希望。同學在房間中努力地和老人交談,雖然老人聽得有些不真切但是她始終面帶微笑,真是很可親的一位老奶奶,當同學要離開時,老奶奶嘟囔著一句誰也沒有聽清的話,也許是感謝,也許是道別,也許是一句她自己都不懂的話,這個溫暖的瞬間定格在了照片中,也定格在他們彼此的記憶中。
接下來我們有到了幾個爺爺奶奶的房間和他們聊天,給他們唱歌,與他們合影,他們的動作雖然笨拙,但是看著他們的可愛的模樣和笑臉我們心里美滋滋的。其中的一個爺爺給我們講述了許多他過去的故事,有剛建國時候的貧窮生活,也有改革開放候的幸福日子,現(xiàn)在兒女雖不在身邊但是有福利院的養(yǎng)護生活很好。合影時,奶奶害羞地低著頭,而一位瘦弱的爺爺卻默默地坐在同學的身后,怎么也不靠前,她們喜歡孩子們,也希望在孩子們的身后為他們默默祝福,靜靜祈禱,希望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有一位爺爺,行動不方便坐著輪椅,但是很喜歡曬太陽,我們到了以后,一位男生主動推著他的輪椅到小廣場散步,陽光下兩個人的影子拉的很長,照片中爺爺望著遠方,臉上充溢著滿足感,那位男生看著鏡頭,眼中滿是溫柔。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男生推著老人回屋的途中,老人緊緊的牽住了他的手,過后這位男生跟我們激動的講述了他感受到的老人手中的溫度時,幾近落淚,此行我們不僅獻出了自己的愛心,也得到了老人們愛的回應。
活動最后,為了鼓勵我們,福利院的阿姨熱情地表揚了我們,并給我們頒發(fā)了榮譽證書。面對鏡頭我們很喜悅,也有些不好意思,短短一天的時間,卻受到如此殊榮,我們來奉獻愛,可是最后卻被這濃濃的愛意緊緊包裹住了。
走出了福利院的主樓,有的同學很高興,因為這一天過得很充實,有的同學有些沉默,也許因為這短暫的時間讓人不舍和留戀。我想一天的社會實踐,時間短暫,我們?yōu)槔先撕⒆觽冏龅挠邢,但是這次實踐活動會給我們的心靈強大的震撼。愛不是說說就可以,愛要付出行動,去看望,去陪伴,愛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也要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為我們操勞的父母,愛為我們無私付出的老師,愛我們的同學,愛社會上所有需要愛的人。而除了愛,我更深切的體會到,人的強大不單是身體上的,內(nèi)心的健康和積極向上更是重要,在這一天的實踐活動中,我們得到的遠比付出的要多得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積極參見此類活動,我們也會迅速成長起來,成長為身心健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7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肩負成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為了加強對自身的思想培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我們特地參與了學院要求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前往福利院開展關于象山福利院情況調(diào)查的社會實踐活動。
拜訪之前,我認為,福利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但通過這次的調(diào)研,我改變了之前的看法,F(xiàn)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福利院。他們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干部等。選擇福利院,因為家人忙于工作、學習,自己在家很孤獨。而在福利院,他們可以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更能讓他們感到夕陽無限好。通過這次調(diào)研我們看望了許多老人,感悟很多!
這些經(jīng)過了歲月滄桑的老人們,面臨著工作能力、自理能力的日益下降,精神生活貧乏化等一系列問題,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而一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便體現(xiàn)了其文明程度。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為一切成員提供健全的空間,提供維護。作為當代中學生,傳達社會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的理念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本著“關愛弱勢群體,弘揚志愿精神”的活動主題,我們決心走進福利院——了解福利院運營的問題及困難,了解福利院內(nèi)老人的生活現(xiàn)狀及心理,從而達到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這便是我們實踐的主旨。
我們通過和護理人員的溝通來對老人進行了解,一定程度了解了老人的生存現(xiàn)狀和心理情況,還和老人進行溝通了解一些他們的具體情況,并對負責人進行采訪從而達到對福利院的情況有個整體了解。
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老人們在福利院的生活還是差不多的,老人一般都是5點多起床,然后福利院也差不多都是7:00左右吃早飯,差不多都是吃稀飯,中午晚上一般都是一葷一素,開飯時間也都差不多,老人們一般睡的也比較早,一般晚上8:00就睡覺了,白天老人的娛樂活動就是看看電視,看看報紙,打打牌,打打麻將,互相聊聊天,偶爾社區(qū)會搞搞活動參與參與?傮w來說老人們的生活條件還是差不多的。
調(diào)查活動結束后,通過深入了解老人們的生活,與老人們對話。我們收獲最大的是與老人們的心。雖然他們面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著太多的悲歡離合,有著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jīng)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老人們其實不需要多么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他們最需要的是晚輩對他們的孝敬,是社會對他們的關心。我們現(xiàn)在追求的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諧。老人,特別是福利院的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們,作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社會應該有責任承當孝敬那些老人的.義務,使他們有一個溫馨祥和的晚年。那些老人的微笑就是和諧,那些老人的幸福就是和諧!更作為中學生,我覺得我們有必要關注并最大限度地幫助老人們!
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誰能逃得過呢?每個人都會老,但老了也不應該被社會遺棄。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yǎng)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雖然他們不求回報,但作為子女,我們決不能忘了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歷朝歷代都有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里孝感動天的虞舜,臥冰求鯉的王祥,嘗糞憂心的庚黔婁等。其實做父母的,他們并沒有什么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乎什么金山銀山,他們只希望兒女生活美滿,能常伴在他們左右,一家人有說有笑,和和睦睦的,這樣,他們就滿足了。
本次調(diào)查讓我們看到了象山縣在對待孤寡老人和社會福利這兩個方面做出的措施還是很不錯的,如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服務態(tài)度,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等等許多方面都做的相當不錯,這代表著我國在面對現(xiàn)老年人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建議的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但是調(diào)查結束后,我在網(wǎng)上尋查資料時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對福利院一些不好的反映,說明雖然象山在這個方面做的不錯,但是仍有不足的地方。希望以后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在對待“我國老年人現(xiàn)狀”的這個社會問題上能更加關心并及早作出對此方面的相應措施,搞好老年人醫(yī)療保健事業(yè),并在社會上廣泛開展尊老敬老活動,發(fā)揚敬老養(yǎng)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老年人生活過得更加豐富精彩!
我認為,這次的調(diào)研活動隊中學生有著非常大的意義。一方面培養(yǎng)當代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以報答他們曾經(jīng)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繼續(xù)更好的傳承下來!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8
最近看了一則新聞,在一個距離一家中小型醫(yī)院在不遠的垃圾桶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剛出生不久,有先天性殘疾的嬰兒……看著這一幕,不禁的讓我疑問:中國這是怎么了?一向以尊老愛幼為傳統(tǒng)美德的中國是怎么了?可能有人會說不是有孤兒院嗎?那么請問,如果世界上上每個人都這么想,那國家還要怎么富強?
今年暑假我和我們小區(qū)的幾位大學生來到了遼陽市兒童福利院(遼寧的孤兒院現(xiàn)在都改為福利院),看望被送到那里的孤兒;顒又拔覀兿扰c福利院的院長取得了聯(lián)系,在得到院長的允許后。我們開始準備所需要的東西。我們采購了一箱橘子,之后考慮到那里有好多的小孩,我們又準備了好多袋水果糖,用來和小孩們搞好關系。出發(fā)時間到,我們約定于在太子河區(qū)的體育場門口會合,福利院距離體育場不足300米。到達兒童福利院我們先來到了院長事,院長把我們分配到了二樓的'東面。我們來到了這里,先陪著孩子們玩耍。并分發(fā)橘子,糖果等食品,孩子們見到我們來了都非常的興奮。我們很快就融入其中。在玩耍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在供他們玩耍的房間里,環(huán)境非常的差。
我們沒有人因為酷熱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好多已經(jīng)達到學齡的小孩,在與一直照顧他們的工作人員交談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中大多是由于殘疾,學校不予入學,少數(shù)是由于比同齡人學的慢,被學校退回。經(jīng)過我們的了解這里的孩子85%都有先天性的殘疾,例如:腦癱,先天性心臟病……。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注。在熱天,由于智力的原因,也許他們正忍受著空氣中惡臭的折磨;在雪天,由于環(huán)境的限制,也許他們正忍受著寒冷的侵蝕,也許難得見到的冬日陽光,可能根本曬不到。那我們又在干嘛呢?傾聽雨的歡唱,感嘆白雪美麗,在和煦的陽光下嬉戲,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休憩。相比而言,我們是快樂的,而孤兒們是痛苦的。但是,我們又能做什么呢?我們可以做的只能使給他們我們最真摯的祝福;看望他們,給他們少許的快樂!我們要解讀他們的人生,剛剛開始生命的旅途的他們又何所思何所想呢?未來的我們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嗎?把至親至愛之人就這樣拋棄?如果是那樣,在來到福利院,見到其他的那些小孩子之后,一定會后悔!
在回來時大家都笑容滿面的說:“來到這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煉,孤兒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孤兒一定的關注。愛護兒童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多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明白孩子們的苦處、難處,這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和道德素質(zhì)。
孤兒,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未來他們也會是社會的創(chuàng)造者,祖國之棟梁!
到孤兒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愛護兒童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9
今年的寒假已經(jīng)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園,在寒假中,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到了實習中,在不斷地實習中得到了更好的進步。今年寒假我實習的地方是兒童福利院,這是一個不被關注的地方,很多的現(xiàn)實情況導致我們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存在不實十分的關心,可是他們是需要社會的幫助的,我應該去幫助他們!以下是我的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習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yè)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zhì)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群體提供一些幫助,使他們回復社會生活能力,協(xié)調(diào)社會互動關系,提高社會生活質(zhì)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yè)方法。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習的目的有:
1、了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煉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習單位介紹
福利院在2001年建院,主要收養(yǎng)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并采取家庭寄養(yǎng)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shù):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初中生,其余的為小學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yè),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余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習內(nèi)容與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我原本是帶著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償?shù)剡M入這個“神秘”的地方。體檢,門衛(wèi)的質(zhì)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里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說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有些怪異。
當時,我所經(jīng)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fā)音不請,智力發(fā)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jiān)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xiàn),讓我們?nèi)チ私膺@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群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的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在十天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院里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于那些內(nèi)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后,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后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nèi)烁竦淖鹬匕桑∫彩呛退麄冞M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說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城市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后想干什么,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2、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yè)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
中午由老師帶領著就餐,其余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我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里。
其實,簡單地說,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shù)的一半,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著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于對他人關注的渴望。
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溫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郁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3、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著好奇心來打量著,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jīng)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里的教室里復習功課,周六周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愿者監(jiān)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yè),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fā)明了諸如“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杰”,然后組詞“杰出”、“俊杰”,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杰”,這才發(fā)現(xiàn),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系,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的關系,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fā)呆,憂郁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啊。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么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說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么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四、實習體會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著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習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jīng)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jīng)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yè),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我們的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我們不能夠這樣下去了,即使是殘疾兒童,也是需要更多的關愛才能夠讓他們快樂的生活下去。我已經(jīng)是這樣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得到更好的進步。這次實習給我的觸動很大,我相信我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記住這一次實習,在我畢業(yè)后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在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10-05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11-29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10-26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10-08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10-06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1-13
走進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0-05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0-01
大學生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