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社會實踐《面具制作》教案
一、課程準備。
。ㄒ唬┎牧蠝蕚。
紙漿桶、面具模具、泡好的紙漿制作材料、顏料、著色筆、調色板。
。ǘ⿲W生分組。
將學生根據(jù)情況分為四至六組。每組四人左右。
二、上課流程。
。ㄒ唬┱n程導入。
面具是人們內心世界的一個象征,它是一種橫遍全球縱觀古今的重要文化現(xiàn)象,它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為學術界所重視。我國是面具產生最早、流行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繼續(xù)在我國民眾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藝術上發(fā)揮作用。
面具是造型藝術的一個特殊領域,它最早出現(xiàn)于十分遙遠的古代。許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頗為精彩的作品,盡管奇形怪狀,畢竟不是為造型藝術的一項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稱為儺文化。他的出現(xiàn)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志。它表明人們已從表面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邁進。
一般指演員的面部塑形化妝,又稱“假面”、“臉子”。英文稱“mask”。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于狩獵活動,為了便于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比如貴州的地戲等
面具在許多文化中都有出現(xiàn),在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都覆蓋有精美的面具,在我國西藏自治區(qū),每逢節(jié)慶所跳的原生態(tài)藏戲各種傳說中的人物也帶有不同的面具,F(xiàn)在,在西方萬圣節(jié)的化妝舞會上,面具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同樣在我國內地,面具的制作工藝也出現(xiàn)的很早。面具制作的水平很高,可以說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文化。今天,我們的體驗項目就是利用傳統(tǒng)的材料——紙來制作一個簡單的面具,同時為我們的面具著色,賦予它一定的人文含義。
。ǘ┗顒恿鞒獭
1、制漿。
可以用來制作面具的材料很多,如,羽毛、木頭、塑料、布等都可以加工制作成面具飾品。其中紙面具的成本較小,同時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體驗如造紙工藝等。我們今天所制作的面具是我們傳統(tǒng)上的紙面具。紙面具制作的第一步工藝是制紙漿。制漿的原料很多也很常見,我們日常中用過的廢紙、天然材料的廢布料、木材、鋸末、植物的莖葉等都可以用作制作紙漿的材料,
今天我們只需將準備的材料用校園中的石磨磨碎即可。
2、壓模。
紙漿制取后下一個工藝是壓模型,我們將所制取的粘稠的紙漿均勻的涂抹在模具的表面,同時用手中的塑料袋覆蓋在上面,并修整平整,不要讓面具表面有太多明顯的毛刺。
3、揭取晾干。
面具稍微干一下,輕輕的揭起面具的邊緣,然后將整個面具從模具上取下,掛起晾干(曬干)。
4、修整面具。
用剪刀修整晾干的紙面具,使邊緣平整,兩邊對稱。
5、著色。
將晾干后的面具進行著色,賦予面具人文意義。
。1)調色,根據(jù)圖案及著色方案,利用調色表調出所需的顏色
。2)在晾干的面具上打上一層底色
。3)根據(jù)著色方案用筆在打好底色的面具上勾勒出所需要的線條給面具著色
6、晾干并穿固定線。
三、課程評價。
講一講所繪制的面具的人物故事,評價一下自己在本堂課中得到的啟示。
四、課程實現(xiàn)及所需工具的準備。
1、教室。
2、紙漿:
紙漿的制作原料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材料都可以加工成紙漿,至于加工工具我們可以購置一個小型的造漿機器或者利用校園中的廢置石磨進行人工磨漿可以說這是開設課程最難解決的材料;驈脑旒垙S購置一部分紙漿。
3、面具模具:
面具模具的準備有幾種方案:
。1)購置一部分塑料面具、將其蒙在陶藝課廢棄的陶泥上作為模具
(2)取廢舊的塑料模特作為模具
(3)根據(jù)準備的圖案做幾個基本的陶范,晾干后尋找一鋁壓人員壓制一部分鋁制的面具模具打磨后可投入使用。面具模具準備十余個即可
4、顏色及著色筆:
利用現(xiàn)在其他功能室用的水粉顏料或者中國畫顏料即可。
【小學社會實踐《面具制作》教案】相關文章:
有趣的面具教案08-10
面具美術教案12-16
大班教案面具及反思10-17
大班主題活動面具教案10-10
面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精選12篇)12-04
面具優(yōu)秀作文04-09
制作魚教案05-18
圣誕面具晚會方案10-10
面具面頰的濕潤美文隨筆10-11
制作賀卡小學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