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精選靜思的語錄合集58條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休養(yǎng)不夠。以下是關于靜思的語錄58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君子行事為目標,小人行事為目的。
2、人大多數(shù)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3、娑婆世界又譯成堪忍世界,意即要經得起磨練、能忍耐,才有辦法在世間自在地生存。
4、有愿放在心里,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5、戒是明眼人為盲人設護障,免墜崖谷。
6、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與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獨立于這個世界。
7、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你不能控制他人,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8、真正的快樂,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9、每一天都是故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10、真正的普度是發(fā)大心、立大愿,普愛一切眾生。
11、發(fā)脾氣是短暫的發(fā)瘋。
12、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專用詞,其實修行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yǎng),"修"是修心養(yǎng)性,"行"是端正行為。
13、心量大,才能付出關心與愛給天下眾生。
14、人心所起的喜怒哀樂即是煩惱,皆由心、口、意而來。
15、不知足的人,即使享有人間最豐富的物質生活,也難遣心靈空虛之苦。
16、人人如果都能除去自私與小我,自然就會擴大心胸,培養(yǎng)出誠與正,大公無私的心態(tài)。
17、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18、聰明不一定具備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征。
19、說話要謹慎、委婉,面對知音,不必說就懂;不是知音,說得再露骨也沒用。
20、只有心靜,才會氣定。只有氣定,方能神閑。
21、克盡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喜悅,就是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
22、理直氣和,得理要饒人。
23、菩薩有隱惡揚善的美德,凡夫有妒賢嫉能的心理。
24、面對紛雜的氣氛,只要抱持感恩心,就不會感覺煩躁,尤其是愈感恩,就會愈覺得做不好。
25、無心去往壞處想,則任何話都是好話。
26、多一分善念,少一個惡念;多一分良知,少一分癡迷。
27、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蠟燭,它的光度還是有限;而一支小蠟燭點亮之后,卻可再引燃千萬支蠟燭,這千萬支的燭光就可照亮各個黑暗角落。
28、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緣,一旦因緣消逝,想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雖然想做好事,卻想等到有錢或有機會才去做,應知人生無常。≈灰幸蚓,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力量,也要趕快去做。力量、因緣會合起來,就能成就無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莫輕小善而不為,更莫貪積財物而不捨。
29、人心比武器還厲害!因為武器由人心所創(chuàng)造,不管將它用於好或壞的地方,都起源於一顆心。
30、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若想心念專一,就必須收攝雜念,恒持清凈的一念心,這就是「繫緣修心」。
31、人若能時時反觀自照,檢討心念是否貪著名聞利養(yǎng),久久之,心靈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諸風靜,心持半偈萬緣空」的境界。
32、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處寶藏,與佛陀無異。只是佛陀的礦山寶藏經過長期挖掘,已得寶石且不斷提煉琢磨,成就了狠多發(fā)亮發(fā)光的玉石寶物;而凡夫的礦山雖已開掙,卻尚未加以琢磨。
33、人往往為了愛自己而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yǎng)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去傷害別人。
34、平常要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欲,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
35、同道,是指同修間若有錯誤的行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厲之意。
36、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狠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狠美,喝起來也狠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眾生顛倒,明知財物、名利傷人身心,卻仍甘于被傷害。
37、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得解脫自在。
38、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39、過去宿業(yè)所帶來的業(yè)障,如能以歡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業(yè)輕受。
40、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因此必須與時間競爭,切莫使時日空過。
41、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濛、氣冷冷的時侯,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wěn)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42、人的生命,要永遠保持像春天一樣,不斷涌出生命力,不斷發(fā)揮它的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43、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為有苦惱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為佛教是消極、逃避現(xiàn)實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是有知識、有志節(jié),要追求宇宙真諦、深討生命奧祕之士,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44、宗教的力量,不僅能鼓舞人們的身心,并能帶來心靈的凈化。
45、臺灣的離婚率不斷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影響其他的家庭。
46、修行要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yǎng)心。
47、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不一定對,當螢火蟲都去撲火的時候,您也去嗎?
48、原諒別人就是善帶自己。
49、人們往往就是太執(zhí)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自己所愛的拼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因為心胸狹窄,所以處處都是障礙。
50、貪睡眠、愛閑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原因。
51、看淡自己最般若,看重自己是執(zhí)著。
52、競爭蘊藏了傷害的因子。只要有競爭,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別、得失之念頭、取舍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
53、要用心,不用操心,煩心。
54、滴水成河。粒米成蘿,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
55、滴水成河,泣米成籮,勿輕已靈,惚以善小而不為。
56、有愿放在心,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57、道德是提?N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58、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靜思的語錄58條】相關文章:
關于靜思的語錄10-07
靜思的語錄36條12-30
精選靜思的語錄38條03-12
佛教靜思的30句語錄10-06
精選靜思的語錄集合30條02-17
靜思的語錄匯編75條12-25
通用靜思的語錄69句01-27
靜思的語錄集合90條01-15
精選靜思的語錄集錦69條03-06
精選靜思的語錄合集40句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