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告別過去迎接未來古詩
過去了,我們要學(xué)會堅強,那么對告白您有想要說的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送兄 七歲女 別路云初起, 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 不作一行飛。
這首詩表達小作者送別哥哥時依戀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別處的路亭周圍,樹葉紛紛飄落,氣氛蕭索。
令人感嘆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樣,雁行能一起飛向遠方,而此時我們兄妹卻不能同去遠地。
詩中寫景的氣氛與離別時的心情相應(yīng),兄妹不忍分離與雁行齊飛相對照,顯得自然,真摯。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青翠的山巒橫在外城的北面,靜靜的白水繞城東潺潺流過。
在此地一分別,就像蓬草隨風飛轉(zhuǎn),萬里遠行。
你像天上的浮云飄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樣對你依依不舍。
我們在馬上相互揮手告別,那馬兒也不愿分離而禁不住蕭蕭長鳴。
這首詩像一幅油畫,人情美與自然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
全詩豁達樂觀,情意深切。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北國千里,滿天的陰云使白日顯得昏昏暗暗,北風吹來,大雁在分飛的雪花里朝南方飛去。
不要憂愁前面路上沒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誰不認識您呢?前兩句寫的北國風光,所繪之景烘托出詩人送別董大時的失意心情,后兩句則對友人進行安慰與鼓勵,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贈別詩。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當年荊軻在這里告別燕太子丹入秦刺殺秦王,臨行時,壯士慷慨激昂,怒發(fā)沖冠。
如今古代的壯士早已死去,但這里的水還是像當年一樣冰冷。
這首詩與一般的送別詩的那種傷感情緒不同,詩人對古代壯士的追懷,似乎在激勵友人也要學(xué)習荊軻去干一番事業(yè)。
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分別的時候,分明是多情的,總覺得難以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無情。
別宴上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不成。
宴席上的蠟燭好像也理解我們的惜別之心,替我們垂淚點點滴滴一直到天明。
詩人借物抒情,表達了與友人分別時那難舍難分的深沉而真摯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
首先是佩服其人品。
這有《贈孟浩然》可證: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詩歌藝術(shù)。
孟作《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停午 到家日已昏 回瞻下山路 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 佇立待夫君 寫自己凝情望著“下山路”,所見所聞一樁一件地在眼前和耳邊飄過,在心底則漾起種種的情感波瀾,無非是要傳達出對那位落伍朋友的關(guān)切。
那種癡癡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
李白那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正是靈活運用這一手法的出色的匯報演出。
至于前兩句,西辭的是“黃鶴樓”,東下的是“揚州”,都帶著“迷花不事君”的瀟灑,作為客體的孟浩然之神躍然紙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躍然紙上了。
這首詩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沒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給孟浩然一個人的。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 益 十年離亂后 長大一重逢 問姓驚初見 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 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幾重 事態(tài)原是這樣:李益與表弟邂逅于旅途,問姓稱名才相認,皆大驚喜。
但如果按照這個次序來寫,詩情洶涌處就被平庸的敘述掩蓋了。
詩人把“十年離亂后,長大一重逢”放在前頭,反映著他自己被觸動之深,也更能喚起讀者悲憫人生苦難的心思。
“問姓”兩句非常細膩:初見而“驚”,實際心中已經(jīng)有個揣測,于是去“問”對方姓名——我們要是把這一聯(lián)作互文句來看,當時那種“請教臺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
而當對方一說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詳著表弟勾起串串回憶。
其后竟日長談,親情濃濃的,時光飛逝,會少離多,讀者自會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灌注其中,為之驚喜,為之嘆息。
然而樂事還來不及充分高揚,詩人的心卻早已被次日的離別折磨了。
他凝想著來日的巴陵道上,依舊是孤身一人,過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放出一山攔,就未免沮喪得很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闕輔三秦 烽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唐代士大夫階級其實都以能“致君堯舜上”、作“帝王師”為人生最高價值的實現(xiàn)。
因此,他們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
這首詩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這種“戀京情結(jié)”,故而對送別處的長安城依依不舍,而向?qū)⒁叭蔚姆较蛞煌陀X得特別的風煙迷漫。
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別點明自己“同是宦游人”,等待著自己的也許同樣是外放的命運。
命運既然相同,那就心有靈犀,什么悲哀都能分擔了。
然而初唐士子畢竟有樂觀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擺脫悲切切的情調(diào),喊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言壯語。
我們仿佛看到他堅定地把手一揮,就把前面的萬縷愁思通通斬斷。
這首詩的起承轉(zhuǎn)合是最規(guī)范的。
一、二句點出送別之地,三、四句承接著傳達離別之愁,五、六句擺脫離愁轉(zhuǎn)向樂觀,七、八句以“在歧路”應(yīng)首聯(lián),以“兒女共沾巾”應(yīng)次聯(lián),以“無為”應(yīng)第三聯(lián),點滴不漏,“合”得非常精彩。
相 思 王 維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王維在長安,友人在嶺南。
友人的“戀京情結(jié)”何以消解?你說你很想念他,你說不要緊以后會好起來,都只能是隔靴搔癢。
他心里不平衡。涸趺磩e人能留在長安,我就那么倒霉?寬慰他,只好別出心裁,說是“別以為就你難受,我在長安并不見得比你好,現(xiàn)在正等著你的寬慰哩。
多寄點相思子來喲!”對方看了,也許就能減輕一點心理不平衡了。
告別過去,走向和諧
仿佛一夜之間,
我們告別了曾經(jīng)陰暗的過去,
迎著早晨的朝陽,
漸漸的向和諧走去。
送走黃昏的昏迷,
迎來黎明的清醒。
日落后的寒冷離我們而去,
日出時的溫暖向我們走來。
別去了灰蒙蒙的天際,
別去了那模糊的背影,
再也不會有打擾我們的浮躁,
再也看不見那迷茫的神情。
天空是那么的湛藍,
海天一色,
靜靜地倒映這屬于你我的美好。
輕輕的,
一陣風風吹過,
草兒含蓄的搖動了那纖細的身軀,
花兒也在用自己最美麗的笑臉,
鼓舞著人們隱藏著的心靈。
再也看不見了,
那種失魂落魄的眼神,
再也聽不到了,
那發(fā)自肺腑的嘆息。
昔日巨大的煙筒,
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了,
好像顯得那么的悲壯,
因為從現(xiàn)在開始,
沒有了漫天的迷霧,
我們的心靈也是顯得,
那么的平靜和安寧。
看那,
在那不遠的平地上,
一顆綠油油的小草,
正在倔強的從廢墟中,
伸出自己弱小的頭顱。
春天將要來臨,
何嘗不想為大地添加一絲綠色,
帶給人們清新而又潔凈的空氣。
天空中的飛鳥,
在盡情歡唱著屬于春天的歌曲,
池底里的游魚,
也在自由的擊打著和諧的旋律,
廣場上的小孩,
天真而又爛漫,
發(fā)出陣陣笑語,
點綴著那迷人的美麗。
告別過去的窮轉(zhuǎn)破瓦,
迎來今天的高樓壯麗,
告別過去的險山惡水,
迎來今天的和諧甜蜜。
現(xiàn)在幸福的人們啊,
讓我們一起好好地去珍惜,
那一份屬于我們的和諧,
讓我們再來告別,
那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過去。
告別過去
揮一揮手
沒有憂傷,沒有痛苦,沒有遺憾
只拌落一粒;覊m
曾經(jīng)的歡聲笑語
曾經(jīng)的流淚滿面
那一度的狂熱
那一度的死去活來
伴著一個冷酷現(xiàn)實
不復(fù)存在
過去點滴
都將揮之而去
留下的
是發(fā)黃照片中不再光彩的眼睛
走過一段人生路
酸甜苦辣皆有味
生死輪回
在一個一個十字路口徘徊
經(jīng)過剝離的陣痛
帶著滿身的塵土
再次回到另一個起點
也許
明天不再是春天
不再是花開的季節(jié)
留下一絲絲白發(fā),一道道
承擔的是一種責任
一種生命的延續(xù)
揮一揮手
沒有失落
但愿在新的一天
不再有煩憂
如水般的,淡淡的
每一天
揮一揮手
揮走曾經(jīng)的錯誤
揮走滿天的陰霾
揮走一身的塵埃
揮一揮手
迎來一個平靜心
迎來一些些清涼
迎來一個新方向
告白過去
閑暇的時候
我又翻開了舊時的照片
看得到的是
昔日燦爛的笑臉
回不去的卻是
往日快樂的時光
也許
我不應(yīng)該
再為過去的歲月而感傷
過去的已經(jīng)成為過去
而明天
卻仍然在
繼續(xù)
告別過去
時間列車
在徐徐開啟
窗外風景
一段一段閃過
原生活中
留下的清晰印跡
都將隨記憶磨滅
漸漸地消失
這是事物
演變的一條定律